第446章 重遊順天府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交銀子給明軍?”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當聽到和珅讓籌款贖迴乾隆皇帝弘曆的時候,一眾文武百官全都炸了。
憑什麽交銀子?
皇帝是大清的皇帝,可銀子是我們自個兒的。
“和大人。”
“且不說交銀子贖迴萬歲爺這事兒,明軍能否答應。”
“這個行為就有損我大清的臉麵啊。”
“就是。”
“若是真的給那些前明餘孽交了銀子,豈不是變相的告訴天下人,我大清怕了他們麽?”
“那時候,民間那些反賊豈不是更加猖獗。”
聽到一眾官員們的吵鬧聲,和珅的笑容直接僵在了臉上。
可是最後還是按捺著情緒好聲勸說著。
而人群首位站著的皇太子顒琰則是眼神閃爍不已。
吵吧,吵起來才好。
你們若是真的交了銀子,將皇阿瑪給贖了迴來,那孤這太子還得當多久?
天下豈有七十年太子耶?
“諸位,諸位同僚,還請聽老夫一言。”
“這次的贖金就當是老夫向諸位借的,等萬歲爺迴來,明軍退卻後,老夫會一一還給諸位的。”
“我和珅的為人,你們難道不相信麽?”
和珅則是無奈,讓這些人欺壓百姓,貪贓枉法,個頂個的好手。
讓他們拿出點銀兩出來贖迴萬歲爺,一個個的張口閉口就是國家大義。
全他娘的是扯淡。
萬歲爺若是迴不來,你談個屁的國家大義。
“眼下大清剛吃了敗仗,國庫暫時空虛,實在是拿不出錢來贖迴萬歲爺了。”
“我和珅願意與諸位立下字據,待萬歲爺平安歸來後,保證如數奉還。”
和珅此話一開,眾人的臉色稍微好了一點。
別看他們剛剛張口閉口,說什麽有損大清顏麵,漲他人誌氣什麽的。
歸根到底就是不想掏錢。
摸魚可以,要錢沒有。
“夠了。”
就在眾人為了贖金的銀子吵鬧不休的時候,高台鳳椅上的皇太後甄嬛嗬斥道。
“你們一個個,平時自詡國家棟梁,如今皇帝身陷囹圄,需要救助,眼下國庫空虛,讓你們籌集一下銀子贖迴皇帝。”
“你們倒好,一個個的高帽子戴的,開口指責和珅。”
“行啊。”
“你們誰有本事將皇帝從明軍手裏救迴來,不給錢,哀家下旨,冊封他為護國公,享一世公爵。”
皇太後甄嬛臉色不愉道。
“臣等無狀,請太後恕罪。”
眾人眼看皇太後甄嬛發了脾氣,這才收斂了一些。
“好了。”
“既然和珅都這樣說了,哀家作保,此次出的贖金,事後都會一分不少的歸還。”
“和珅,贖迴皇帝的話,你覺得籌集多少銀兩好一點?”
皇太後甄嬛看向下方的和珅,麵色緩和了不少。
這才是好臣子啊,一心為大清著想,甚至都準備自掏腰包了。
“稟太後,奴才覺得,最少也要兩千萬兩白銀。”
“畢竟咱們大清一年的稅收都一千多萬兩了,至於到時候派人去明軍大營談判的時候,可以報低一點,以免明軍獅子大開口。”
“嗯,就按你說的去辦。”
皇太後甄嬛思忖了一下,開口定下了贖金的數目。
“是。”
“諸位大人,我和珅不才,願意變賣家產,先出八百萬兩銀子。”
眾位大臣眼見和珅出了大頭,鬆了一口氣。
在場的最少有八十多號人。
每個人湊一點,一千二百萬兩銀子還是拿的出來的。
“老夫也願意變賣家產贖迴萬歲爺,老夫出一百萬兩銀子。”
“我出五十萬兩銀子。”
“我出三十萬兩銀子。”
……
“我出十萬兩銀子。”
“我出五萬兩銀子。”
“我出一萬兩銀子。”
……
很快,兩千萬兩銀子的贖金在眾人的籌集下完成了。
“紀曉嵐,哀家命你出使,前去明軍大營商談贖迴皇帝一事。”
皇太後甄嬛看著贖金這麽快就湊好了,也不拖遝。
直接命紀曉嵐作為出使的人選。
剛剛她看的一清二楚,所有人出的銀子都是萬兩以上,再不濟的也出了五千兩。
可是眼前的紀曉嵐,好歹也是大學士,竟然就出了一千兩。
這把皇太後甄嬛氣到了。
既然不想出錢,那你就出力吧。
“啊?我???”
紀曉嵐指著自己的鼻子有些懵逼。
什麽情況?
怎麽我就成了出使的人了?
“老紀啊,放心去吧,你是漢人,又是文人,平時自詡才高八鬥,明軍不會對你怎麽樣的。”
說歸說,你能不能把你嘴角那幸災樂禍的笑容收斂一點啊,混蛋。
紀曉嵐有些無語的看著麵前搭著自己肩膀笑的不行的和珅。
“對了,老紀,這次的銀兩,我會一分不少的交到你的手裏。”
“這滿朝上下,也就隻有你,我才放心。”
“但凡換了個人,這兩千萬兩最後還剩多少,誰都不敢保證。”
“你一定要好好跟對麵談談,盡量將萬歲爺贖迴來。”
和珅看著麵前有些發愣的紀曉嵐語重心長道。
“不是,和大人,你的意思是,這贖金難不成還有人會下手不成?”
紀曉嵐睜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老紀啊,你還是太年輕了。”
“若說做學問這方麵,我不如你,可是做官這一方麵,你還得學學啊。”
和珅拍了一下紀曉嵐的肩膀說道。
“嘶”
紀曉嵐吃驚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萬歲爺的贖金啊,他們有這個膽子?”
“老紀,你忘了?”
“前明崇禎朝的時候,我大清馳騁關外,崇禎找大臣捐款用作軍費,最後怎麽樣了?”
“最後那些明臣家裏地窖裏的銀子都藏的發黴了也不肯捐出來,他們難道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
“不,他們懂,他們都知道,我大清一旦入關,到時候便會改天換日。”
“可是他們還是不肯掏錢。”
“眼下的官員和他們沒什麽兩樣的。”
“這個問題,我也不好說的太詳細,你讀書多,自己慢慢琢磨吧。”
說罷,和珅便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紙筆開始寫借據了。
而原地,隻剩下滿臉震驚的紀曉嵐。
場上,皇太子顒琰內心有些不甘,沒想到這麽快就籌集到了贖金。
但是,還有機會。
就紀曉嵐那一副,天老大,皇帝老二,他老三的模樣,說不定剛進明軍大營便得罪了對方,然後談判破裂。
到時候,皇位一樣是他的。
而就在朝堂上等人準備迴去拿銀兩贖迴乾隆皇帝弘曆的時候。
門外,大同守將哈士奇灰頭土臉的跑了進來,對著上麵的皇太後甄嬛便是五體投地。
“太後,明軍…明軍入城了。”
此時,大明的軍隊在輕鬆解決了宣化城趕來的大清援軍後,一路疾馳,再次來到了這座明清兩代都城——北京城。
“交銀子給明軍?”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當聽到和珅讓籌款贖迴乾隆皇帝弘曆的時候,一眾文武百官全都炸了。
憑什麽交銀子?
皇帝是大清的皇帝,可銀子是我們自個兒的。
“和大人。”
“且不說交銀子贖迴萬歲爺這事兒,明軍能否答應。”
“這個行為就有損我大清的臉麵啊。”
“就是。”
“若是真的給那些前明餘孽交了銀子,豈不是變相的告訴天下人,我大清怕了他們麽?”
“那時候,民間那些反賊豈不是更加猖獗。”
聽到一眾官員們的吵鬧聲,和珅的笑容直接僵在了臉上。
可是最後還是按捺著情緒好聲勸說著。
而人群首位站著的皇太子顒琰則是眼神閃爍不已。
吵吧,吵起來才好。
你們若是真的交了銀子,將皇阿瑪給贖了迴來,那孤這太子還得當多久?
天下豈有七十年太子耶?
“諸位,諸位同僚,還請聽老夫一言。”
“這次的贖金就當是老夫向諸位借的,等萬歲爺迴來,明軍退卻後,老夫會一一還給諸位的。”
“我和珅的為人,你們難道不相信麽?”
和珅則是無奈,讓這些人欺壓百姓,貪贓枉法,個頂個的好手。
讓他們拿出點銀兩出來贖迴萬歲爺,一個個的張口閉口就是國家大義。
全他娘的是扯淡。
萬歲爺若是迴不來,你談個屁的國家大義。
“眼下大清剛吃了敗仗,國庫暫時空虛,實在是拿不出錢來贖迴萬歲爺了。”
“我和珅願意與諸位立下字據,待萬歲爺平安歸來後,保證如數奉還。”
和珅此話一開,眾人的臉色稍微好了一點。
別看他們剛剛張口閉口,說什麽有損大清顏麵,漲他人誌氣什麽的。
歸根到底就是不想掏錢。
摸魚可以,要錢沒有。
“夠了。”
就在眾人為了贖金的銀子吵鬧不休的時候,高台鳳椅上的皇太後甄嬛嗬斥道。
“你們一個個,平時自詡國家棟梁,如今皇帝身陷囹圄,需要救助,眼下國庫空虛,讓你們籌集一下銀子贖迴皇帝。”
“你們倒好,一個個的高帽子戴的,開口指責和珅。”
“行啊。”
“你們誰有本事將皇帝從明軍手裏救迴來,不給錢,哀家下旨,冊封他為護國公,享一世公爵。”
皇太後甄嬛臉色不愉道。
“臣等無狀,請太後恕罪。”
眾人眼看皇太後甄嬛發了脾氣,這才收斂了一些。
“好了。”
“既然和珅都這樣說了,哀家作保,此次出的贖金,事後都會一分不少的歸還。”
“和珅,贖迴皇帝的話,你覺得籌集多少銀兩好一點?”
皇太後甄嬛看向下方的和珅,麵色緩和了不少。
這才是好臣子啊,一心為大清著想,甚至都準備自掏腰包了。
“稟太後,奴才覺得,最少也要兩千萬兩白銀。”
“畢竟咱們大清一年的稅收都一千多萬兩了,至於到時候派人去明軍大營談判的時候,可以報低一點,以免明軍獅子大開口。”
“嗯,就按你說的去辦。”
皇太後甄嬛思忖了一下,開口定下了贖金的數目。
“是。”
“諸位大人,我和珅不才,願意變賣家產,先出八百萬兩銀子。”
眾位大臣眼見和珅出了大頭,鬆了一口氣。
在場的最少有八十多號人。
每個人湊一點,一千二百萬兩銀子還是拿的出來的。
“老夫也願意變賣家產贖迴萬歲爺,老夫出一百萬兩銀子。”
“我出五十萬兩銀子。”
“我出三十萬兩銀子。”
……
“我出十萬兩銀子。”
“我出五萬兩銀子。”
“我出一萬兩銀子。”
……
很快,兩千萬兩銀子的贖金在眾人的籌集下完成了。
“紀曉嵐,哀家命你出使,前去明軍大營商談贖迴皇帝一事。”
皇太後甄嬛看著贖金這麽快就湊好了,也不拖遝。
直接命紀曉嵐作為出使的人選。
剛剛她看的一清二楚,所有人出的銀子都是萬兩以上,再不濟的也出了五千兩。
可是眼前的紀曉嵐,好歹也是大學士,竟然就出了一千兩。
這把皇太後甄嬛氣到了。
既然不想出錢,那你就出力吧。
“啊?我???”
紀曉嵐指著自己的鼻子有些懵逼。
什麽情況?
怎麽我就成了出使的人了?
“老紀啊,放心去吧,你是漢人,又是文人,平時自詡才高八鬥,明軍不會對你怎麽樣的。”
說歸說,你能不能把你嘴角那幸災樂禍的笑容收斂一點啊,混蛋。
紀曉嵐有些無語的看著麵前搭著自己肩膀笑的不行的和珅。
“對了,老紀,這次的銀兩,我會一分不少的交到你的手裏。”
“這滿朝上下,也就隻有你,我才放心。”
“但凡換了個人,這兩千萬兩最後還剩多少,誰都不敢保證。”
“你一定要好好跟對麵談談,盡量將萬歲爺贖迴來。”
和珅看著麵前有些發愣的紀曉嵐語重心長道。
“不是,和大人,你的意思是,這贖金難不成還有人會下手不成?”
紀曉嵐睜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老紀啊,你還是太年輕了。”
“若說做學問這方麵,我不如你,可是做官這一方麵,你還得學學啊。”
和珅拍了一下紀曉嵐的肩膀說道。
“嘶”
紀曉嵐吃驚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萬歲爺的贖金啊,他們有這個膽子?”
“老紀,你忘了?”
“前明崇禎朝的時候,我大清馳騁關外,崇禎找大臣捐款用作軍費,最後怎麽樣了?”
“最後那些明臣家裏地窖裏的銀子都藏的發黴了也不肯捐出來,他們難道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
“不,他們懂,他們都知道,我大清一旦入關,到時候便會改天換日。”
“可是他們還是不肯掏錢。”
“眼下的官員和他們沒什麽兩樣的。”
“這個問題,我也不好說的太詳細,你讀書多,自己慢慢琢磨吧。”
說罷,和珅便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紙筆開始寫借據了。
而原地,隻剩下滿臉震驚的紀曉嵐。
場上,皇太子顒琰內心有些不甘,沒想到這麽快就籌集到了贖金。
但是,還有機會。
就紀曉嵐那一副,天老大,皇帝老二,他老三的模樣,說不定剛進明軍大營便得罪了對方,然後談判破裂。
到時候,皇位一樣是他的。
而就在朝堂上等人準備迴去拿銀兩贖迴乾隆皇帝弘曆的時候。
門外,大同守將哈士奇灰頭土臉的跑了進來,對著上麵的皇太後甄嬛便是五體投地。
“太後,明軍…明軍入城了。”
此時,大明的軍隊在輕鬆解決了宣化城趕來的大清援軍後,一路疾馳,再次來到了這座明清兩代都城——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