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就算你將永樂大典修成天下第一奇書,你也不是順位繼承的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乒乓”
“當”
就在寧王朱權的刀刃即將落在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的身上時。
說時遲那時快。
人群中忽然衝出了三道人影。
其中兩道人影護衛在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身前。
最前方的那道身影不知從哪裏抽出了一把長刀,架住了寧王朱權的刀。
“哦?”
寧王朱權感受到手中傳來的力道後,意外的看了對方一眼。
“原來是高煦啊,許久不見,你變的出息了啊,你身上的龍袍是怎麽迴事?”
“難不成是本王那好四哥答應將皇位傳與你了?”
寧王朱權看著麵前穿著一身龍袍的建武皇帝朱高煦調侃道。
“十七叔,我爹是做了對不起您的事兒,可這事兒都過去這麽久了,您就不能原諒他麽?”
建武皇帝朱高煦看著麵前的寧王朱權,苦笑道。
寧王朱權看到好侄兒朱高煦的時候,本來臉上還有些笑容,可是聽到朱高煦的話後,寧王朱權的臉色一變。
“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在場的兩名朱棣和三位朱高煦在聽到這句話後,臉色都有些不太自然。
尤其是建文朝和洪熙朝的朱高煦。
別提已經成了建武皇帝的永樂朝朱高煦,他那是走了狗屎運,搭上了朱由檢的快車。
可其他朝的漢王朱高煦可是實實在在的被朱棣畫的這張大餅給坑了一輩子。
到死都沒吃到的那種。
“十七叔…罵人可不揭短呐……”
建武皇帝朱高煦和身後的兩名朱高煦臉色十分的難看。
“高煦,你爹靖難起兵那會兒,幾次險死還生之下,都是你將他救出來的,這皇位你大哥當的,難道你當不得,就因為你不是嫡長子?”
寧王朱權手上力道逐漸加大。
反觀建武皇帝朱高煦那邊,其手中長刀竟然慢慢往下方倒去。
這讓在場的朱家老少吃了一驚。
要知道,漢王朱高煦可是朱棣這一脈的武力代言人啊,征戰沙場多年,橫掃建奴從無敵手。
沒想到今天竟然在與寧王朱權的交鋒中落入了下風。
建武皇帝朱高煦有些震驚的看著手中逐漸被壓下的長刀。
接著他再次加大力道,可是對方長刀上傳來的力道也在逐漸加大。
兩人就這樣僵持住了。
寧王朱權的確占了上風,可是想要完全壓製漢王朱高煦,也需要時間。
大明開國之初九大塞王之一的寧王朱權,名不虛傳啊!
一眾朱家老少看著場中正在角力的兩人感慨道。
“十七弟,四哥錯了,是四哥的不對,四哥可以將你的封地換迴大寧,朵顏三衛也允許你重新組建。”
建文朝朱棣目前剛登基不久。
正處於那種翻臉不認人的階段。
本來嘛,燕王朱棣許下的諾言與他永樂皇帝有什麽關係。
說話的是永樂朝的朱棣。
經曆了這麽多朝代,知道了後世那些不孝子孫做下的一樁樁事,尤其是自己的二兒子直接死在了自己的孫子手中,三兒子也被圈禁一生。
造成這一切的問題,就是他當初對自己二兒子畫的那張大餅。
他後悔了。
以前他沒得選,現在他想取得寧王朱權的原諒。
“朱棣?你真的是本王認識的那個朱棣?”
寧王朱權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他收起了手中長刀,站在原地放聲大笑起來。
反觀永樂朝朱棣,麵上有些羞愧,低著頭有些不敢去看寧王朱權。
寧王朱權忽然將刀扔在一旁,徑直朝著永樂朝朱棣走去。
建武皇帝朱高煦也沒阻攔他。
“十七弟,朕告訴你…朕沒錯…一切都是你自己太天真了,是你自己輕信別人,怪不得朕,你休想讓朕認…錯。”
看著朝著自己這邊走來的寧王朱權,建文朝朱棣不知道是不是心虛,率先開口給自己解釋。
可是寧王朱權看都懶得看他,直接從他身旁走過,來到了永樂朝朱棣麵前。
“四哥,你瞧,你還是本王記憶中那年輕時候的模樣,反倒是本王顯得如此蒼老。”
寧王朱權看著麵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永樂朝朱棣,忽然笑著說道。
“十…十七弟…”
聽到寧王朱權的話後,永樂朝朱棣以為他已經原諒了自己。
“四哥,你身子骨還好麽?”
寧王朱權忽然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嗯,恢複年輕後,身子骨還算硬朗。”
永樂朝朱棣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十七弟為什麽要問這個,直到下一刻。
“好…好啊,身子骨硬朗就好。”
“啪”
寧王朱權笑著說道,隨後便是一個大耳瓜子抽在了永樂朝朱棣的臉上。
力道十足。
在場的朱家老少看到這裏都懵逼了。
不是,寧王叔祖,您怎麽不按劇本來啊,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兄弟兩人一笑泯恩仇麽?
怎麽還打上了?
“狗東西,本王想抽你不是一天兩天了。”
寧王朱權直接將永樂朝朱棣放倒在地,整個人都壓在了朱棣的身上,雙手左右開弓,不斷的朝著朱棣的臉上招唿。
一邊抽還一邊罵道。
“你燕王朱棣說的話,跟永樂皇帝無關是吧?”
“啪”
“人怎麽就那麽不要臉呢?”
“啪”
“燕王朱棣不是你?”
“啪”
“還太宗皇帝?”
“呸”
“狗東西,本王告訴你。”
“就算你將永樂大典修的再好,修成天下第一奇書,史書上也不會記載,你是順位繼承的。”
寧王朱權又衝地上的永樂朝朱棣臉上來了幾個耳刮子,打完過後,看著臉龐已經腫成豬頭的永樂朝朱棣,寧王朱權忽然覺得神清氣爽了不少。
他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從地上站了起來。
正當他準備走向朱元璋所在位置的時候,身後幽幽的傳來一句話。
“十七叔,您說,有沒有可能,皇爺爺穿梭到了洪武三十五年,於皇陵前將皇位傳給我爹呢?”
寧王朱權:“(◎_◎;)”
“???”
“!!!”
“好侄兒,你莫不是犯糊塗了?”
“哪有洪武三十五年?”
“本王的父皇於洪武三十一年龍禦歸天,後麵便是朱允炆那個混賬東西的年號了。”
寧王朱權反應過來了,洪武三十五年是個不存在的年號。
“當”
就在寧王朱權的刀刃即將落在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的身上時。
說時遲那時快。
人群中忽然衝出了三道人影。
其中兩道人影護衛在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身前。
最前方的那道身影不知從哪裏抽出了一把長刀,架住了寧王朱權的刀。
“哦?”
寧王朱權感受到手中傳來的力道後,意外的看了對方一眼。
“原來是高煦啊,許久不見,你變的出息了啊,你身上的龍袍是怎麽迴事?”
“難不成是本王那好四哥答應將皇位傳與你了?”
寧王朱權看著麵前穿著一身龍袍的建武皇帝朱高煦調侃道。
“十七叔,我爹是做了對不起您的事兒,可這事兒都過去這麽久了,您就不能原諒他麽?”
建武皇帝朱高煦看著麵前的寧王朱權,苦笑道。
寧王朱權看到好侄兒朱高煦的時候,本來臉上還有些笑容,可是聽到朱高煦的話後,寧王朱權的臉色一變。
“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在場的兩名朱棣和三位朱高煦在聽到這句話後,臉色都有些不太自然。
尤其是建文朝和洪熙朝的朱高煦。
別提已經成了建武皇帝的永樂朝朱高煦,他那是走了狗屎運,搭上了朱由檢的快車。
可其他朝的漢王朱高煦可是實實在在的被朱棣畫的這張大餅給坑了一輩子。
到死都沒吃到的那種。
“十七叔…罵人可不揭短呐……”
建武皇帝朱高煦和身後的兩名朱高煦臉色十分的難看。
“高煦,你爹靖難起兵那會兒,幾次險死還生之下,都是你將他救出來的,這皇位你大哥當的,難道你當不得,就因為你不是嫡長子?”
寧王朱權手上力道逐漸加大。
反觀建武皇帝朱高煦那邊,其手中長刀竟然慢慢往下方倒去。
這讓在場的朱家老少吃了一驚。
要知道,漢王朱高煦可是朱棣這一脈的武力代言人啊,征戰沙場多年,橫掃建奴從無敵手。
沒想到今天竟然在與寧王朱權的交鋒中落入了下風。
建武皇帝朱高煦有些震驚的看著手中逐漸被壓下的長刀。
接著他再次加大力道,可是對方長刀上傳來的力道也在逐漸加大。
兩人就這樣僵持住了。
寧王朱權的確占了上風,可是想要完全壓製漢王朱高煦,也需要時間。
大明開國之初九大塞王之一的寧王朱權,名不虛傳啊!
一眾朱家老少看著場中正在角力的兩人感慨道。
“十七弟,四哥錯了,是四哥的不對,四哥可以將你的封地換迴大寧,朵顏三衛也允許你重新組建。”
建文朝朱棣目前剛登基不久。
正處於那種翻臉不認人的階段。
本來嘛,燕王朱棣許下的諾言與他永樂皇帝有什麽關係。
說話的是永樂朝的朱棣。
經曆了這麽多朝代,知道了後世那些不孝子孫做下的一樁樁事,尤其是自己的二兒子直接死在了自己的孫子手中,三兒子也被圈禁一生。
造成這一切的問題,就是他當初對自己二兒子畫的那張大餅。
他後悔了。
以前他沒得選,現在他想取得寧王朱權的原諒。
“朱棣?你真的是本王認識的那個朱棣?”
寧王朱權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他收起了手中長刀,站在原地放聲大笑起來。
反觀永樂朝朱棣,麵上有些羞愧,低著頭有些不敢去看寧王朱權。
寧王朱權忽然將刀扔在一旁,徑直朝著永樂朝朱棣走去。
建武皇帝朱高煦也沒阻攔他。
“十七弟,朕告訴你…朕沒錯…一切都是你自己太天真了,是你自己輕信別人,怪不得朕,你休想讓朕認…錯。”
看著朝著自己這邊走來的寧王朱權,建文朝朱棣不知道是不是心虛,率先開口給自己解釋。
可是寧王朱權看都懶得看他,直接從他身旁走過,來到了永樂朝朱棣麵前。
“四哥,你瞧,你還是本王記憶中那年輕時候的模樣,反倒是本王顯得如此蒼老。”
寧王朱權看著麵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永樂朝朱棣,忽然笑著說道。
“十…十七弟…”
聽到寧王朱權的話後,永樂朝朱棣以為他已經原諒了自己。
“四哥,你身子骨還好麽?”
寧王朱權忽然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嗯,恢複年輕後,身子骨還算硬朗。”
永樂朝朱棣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十七弟為什麽要問這個,直到下一刻。
“好…好啊,身子骨硬朗就好。”
“啪”
寧王朱權笑著說道,隨後便是一個大耳瓜子抽在了永樂朝朱棣的臉上。
力道十足。
在場的朱家老少看到這裏都懵逼了。
不是,寧王叔祖,您怎麽不按劇本來啊,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兄弟兩人一笑泯恩仇麽?
怎麽還打上了?
“狗東西,本王想抽你不是一天兩天了。”
寧王朱權直接將永樂朝朱棣放倒在地,整個人都壓在了朱棣的身上,雙手左右開弓,不斷的朝著朱棣的臉上招唿。
一邊抽還一邊罵道。
“你燕王朱棣說的話,跟永樂皇帝無關是吧?”
“啪”
“人怎麽就那麽不要臉呢?”
“啪”
“燕王朱棣不是你?”
“啪”
“還太宗皇帝?”
“呸”
“狗東西,本王告訴你。”
“就算你將永樂大典修的再好,修成天下第一奇書,史書上也不會記載,你是順位繼承的。”
寧王朱權又衝地上的永樂朝朱棣臉上來了幾個耳刮子,打完過後,看著臉龐已經腫成豬頭的永樂朝朱棣,寧王朱權忽然覺得神清氣爽了不少。
他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從地上站了起來。
正當他準備走向朱元璋所在位置的時候,身後幽幽的傳來一句話。
“十七叔,您說,有沒有可能,皇爺爺穿梭到了洪武三十五年,於皇陵前將皇位傳給我爹呢?”
寧王朱權:“(◎_◎;)”
“???”
“!!!”
“好侄兒,你莫不是犯糊塗了?”
“哪有洪武三十五年?”
“本王的父皇於洪武三十一年龍禦歸天,後麵便是朱允炆那個混賬東西的年號了。”
寧王朱權反應過來了,洪武三十五年是個不存在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