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魯王朱以海,寧王末裔朱中興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提開封城內打的熱火朝天的正白旗。
此時的浙東,紹興,魯王監國。
因為福京隆武政權的問題,導致浙東魯王遲遲無法無法登基。
其背後的勢力因此一直與隆武政權,爭奪南明政權的合法性。
建奴都打到家門口的時候,福京的隆武政權和浙東的魯王勢力還在火拚。
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朱元璋氣的破口大罵,甚至迴到了永興朝,去了郭寧妃的宮中,哦,現在應該叫郭太妃了,並喚來了魯王朱檀。
“父皇,您找兒臣?”
年僅六歲的魯王朱檀長得唇紅齒白的,很是喜人。
因其聰明伶俐,朱元璋平日裏對他也還算寵愛。
因此,當聽到自家父皇的召喚時,魯王朱檀開開心心的就過來了。
“等等。”
“你是哪隻腳先踏進來的?”
與平時麵帶笑容不同,今天的朱元璋身上有些殺氣。
魯王朱檀不明白什麽是殺氣,他隻是感覺到今天的父皇有些嚇人。
再加上朱元璋問的那個問題,將魯王朱檀給問住了。
一時間魯王朱檀站在殿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咱問你話呢,你聽不見麽?”
朱元璋麵色更加難看了。
一旁的郭太妃看著朱元璋的臉色,嚇得連忙道。
“檀兒,你父皇問你,你就趕緊迴答啊。”
“迴…迴父皇的話,兒臣…兒臣剛剛是左腳先踏進來的。”
魯王朱檀聽到自己母妃的話後說道。
“混賬東西,給咱滾過來。”
朱元璋聽到魯王朱檀的話後大怒,猛不丁的一聲暴喝。
“噗通。”
魯王朱檀被朱元璋的這一聲暴喝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父皇。”
“父個屁父。”
“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左腳先踏進來。”
朱元璋指著魯王朱檀的鼻子就是一頓臭罵。
郭太妃:“(???`*)”
魯王朱檀:“???”
“父皇,兒臣…兒臣平日裏也是這樣進來的啊。”
魯王朱檀覺得自己很委屈。
“混賬,你還敢頂嘴。”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隨手從時空門內取出了一根藤條,朝著地上跪著的魯王朱檀就是一頓猛抽。
當然,是收著力道的,畢竟魯王朱檀還小,不像老四的皮,那般厚實。
朱棣們:“爹,兒子感覺受到了冒犯啊!!!”
“啪啪”
“啊”
“好疼啊,父皇…”
“啪”
“閉嘴。”
“混賬東西,你今天就敢左腳先邁進大殿,明天是不是就敢騎在咱頭上撒野,後天就要奪你大哥皇位了是不?”
“啪”
“啊”
魯王朱檀被抽的滿臉問號,不是,我什麽時候敢騎在您頭上撒野,又什麽時候要搶奪大哥的皇位了啊???
父皇,講點道理好吧。
兒臣才六歲啊,您春秋鼎盛之際就退位,太子大哥做了皇帝。
兒臣這個年紀,拿什麽去奪大哥皇位啊?拿命麽?
可是朱元璋根本不聽。
就是拿著藤條一頓抽抽抽,邊抽還不忘教育一下。
“混賬東西,子不教父之過,你這子孫不教,那就是你這個當祖宗的過錯。”
魯王朱檀:“(???`*)”
“啪”
“啊”
“咱讓你子孫破壞我大明統一。”
“啪”
“咱讓你子孫妄圖稱帝。”
“啪”
魯王朱檀已經不想說話了。
累了,毀滅吧,這個世界。
他六歲的世界觀中,還不明白子孫後代是什麽意思。
更別提眼前的父皇,竟然以兩百多年後的子孫犯的錯,來找自己這個直係老祖宗。
要是魯王朱檀知道了這頓挨揍的緣由,會不會直接就斷了末代魯王朱以海那一脈了。
魯王朱檀被朱元璋抽的三天下不來床,最後,朱元璋神清氣爽的離開了郭太妃的寢宮。
留下了哭的梨花帶雨的郭太妃和遍體鱗傷的魯王朱檀。
知道這件事後的朱由檢不得不說,還得是您啊,老祖宗。
您是懂追責這門藝術的。
這不,犯錯了,責任都能追溯到兩百多年前去了。
朱由檢隻能對即將碰麵的魯王朱以海感到默哀了。
此時,魯王政權所在地的一處豪華府邸中。
穿著一身王袍的魯王朱以海正在看著手中的情報。
自數月前福州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唐王朱聿鍵稱帝,改元隆武,改福州為福京後。
魯王朱以海便火速上書隆武皇帝朱聿鍵,表示自己沒有爭奪帝位的心思,自己隻想與其聯合,將建奴趕出關外,為大哥報仇。
身為宗室子弟,大明末代藩王中,周孝王朱恭枵,魯王朱以海與長陽王朱術桂,唐王朱聿鍵是為數不多比較有氣節,無愧於太祖高皇帝後裔的王爺。
不像那些特權在藩地肆意妄為,民憤極大的福王朱常洵以及後來的弘光皇帝朱由崧。
這些被當豬養的藩王終究是被當做了肥豬。
魯王朱以海其實並不想與隆武政權爭奪權力,奈何架不住其身後的勢力的推波助瀾。
魯王朱以海當初之所以答應一眾官員出山監國,根本原因還是弘光政權的破滅,大明的藩王幾乎被建奴屠殺殆盡。
可是大明還有殘餘勢力,需要有宗室子弟帶頭將其組織起來,聯合抗清。
可是後來,福京的隆武皇帝朱聿鍵登基,並昭告天下。
魯王朱以海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便寫了奏章送去了福京,表示自己並沒有稱帝的意思。
可是魯王朱以海拗不過身後爭權奪利的官員。
畢竟若是魯王朱以海登基,他們便能因為從龍之功,一躍而上。
能做閣老,誰還願意做癟三。
魯王朱以海對此很清楚。
所以他從始至終都隻是監國,沒有稱帝,並對身後的官員說明了。
你們請我出山,天下無帝,本王自然會帶頭挑起朱明重擔,可是既然已經有人稱帝了,那本王就一心抗擊建奴。
行就行,不行,你們就另請高明。
眾臣都懵了。
咱們費這麽大的力氣請你出來,不就是為了那點從龍之功麽,你這直接撂擔子不幹,咱們很難辦啊。
魯王朱以海表示,難辦,那就別辦了。
最後群臣隻能暫時打消了讓魯王朱以海稱帝的想法。
可是背後卻一直跟福京方麵的隆武政權爭奪皇統。
魯王朱以海對此無所謂,隻要能帶兵伐清,什麽都行。
可是最後他卻無奈的發現。
這江浙政權,軍政、財政大權就沒有一樣掌握在他自己手裏的。
因為兵部尚書張國維等人奉箋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
所以魯王朱以海也曾跟張國維說,想要派兵抗擊建奴。
可是卻得知了一個事實。
國內軍政事務全都掌握在越國公方國安手中。
魯王朱以海想要調動兵卒,必須要方國安點頭。
魯王朱以海報仇無望,時常借酒澆愁。
可是今日府上卻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本來魯王朱以海是不想見的,可是在得知了神秘人的身份後,臉色大變,最後來到了客廳中。
客廳中,魯王朱以海和一位氣勢不凡的年輕人相對而坐。
“閣下到底是誰?前來尋找本王,所為何事?”
年輕人聽到魯王朱以海的話後,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水後,緩緩說道。
“本王,朱中興,寧王朱權第十世孫。”
此時的浙東,紹興,魯王監國。
因為福京隆武政權的問題,導致浙東魯王遲遲無法無法登基。
其背後的勢力因此一直與隆武政權,爭奪南明政權的合法性。
建奴都打到家門口的時候,福京的隆武政權和浙東的魯王勢力還在火拚。
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朱元璋氣的破口大罵,甚至迴到了永興朝,去了郭寧妃的宮中,哦,現在應該叫郭太妃了,並喚來了魯王朱檀。
“父皇,您找兒臣?”
年僅六歲的魯王朱檀長得唇紅齒白的,很是喜人。
因其聰明伶俐,朱元璋平日裏對他也還算寵愛。
因此,當聽到自家父皇的召喚時,魯王朱檀開開心心的就過來了。
“等等。”
“你是哪隻腳先踏進來的?”
與平時麵帶笑容不同,今天的朱元璋身上有些殺氣。
魯王朱檀不明白什麽是殺氣,他隻是感覺到今天的父皇有些嚇人。
再加上朱元璋問的那個問題,將魯王朱檀給問住了。
一時間魯王朱檀站在殿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咱問你話呢,你聽不見麽?”
朱元璋麵色更加難看了。
一旁的郭太妃看著朱元璋的臉色,嚇得連忙道。
“檀兒,你父皇問你,你就趕緊迴答啊。”
“迴…迴父皇的話,兒臣…兒臣剛剛是左腳先踏進來的。”
魯王朱檀聽到自己母妃的話後說道。
“混賬東西,給咱滾過來。”
朱元璋聽到魯王朱檀的話後大怒,猛不丁的一聲暴喝。
“噗通。”
魯王朱檀被朱元璋的這一聲暴喝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父皇。”
“父個屁父。”
“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左腳先踏進來。”
朱元璋指著魯王朱檀的鼻子就是一頓臭罵。
郭太妃:“(???`*)”
魯王朱檀:“???”
“父皇,兒臣…兒臣平日裏也是這樣進來的啊。”
魯王朱檀覺得自己很委屈。
“混賬,你還敢頂嘴。”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隨手從時空門內取出了一根藤條,朝著地上跪著的魯王朱檀就是一頓猛抽。
當然,是收著力道的,畢竟魯王朱檀還小,不像老四的皮,那般厚實。
朱棣們:“爹,兒子感覺受到了冒犯啊!!!”
“啪啪”
“啊”
“好疼啊,父皇…”
“啪”
“閉嘴。”
“混賬東西,你今天就敢左腳先邁進大殿,明天是不是就敢騎在咱頭上撒野,後天就要奪你大哥皇位了是不?”
“啪”
“啊”
魯王朱檀被抽的滿臉問號,不是,我什麽時候敢騎在您頭上撒野,又什麽時候要搶奪大哥的皇位了啊???
父皇,講點道理好吧。
兒臣才六歲啊,您春秋鼎盛之際就退位,太子大哥做了皇帝。
兒臣這個年紀,拿什麽去奪大哥皇位啊?拿命麽?
可是朱元璋根本不聽。
就是拿著藤條一頓抽抽抽,邊抽還不忘教育一下。
“混賬東西,子不教父之過,你這子孫不教,那就是你這個當祖宗的過錯。”
魯王朱檀:“(???`*)”
“啪”
“啊”
“咱讓你子孫破壞我大明統一。”
“啪”
“咱讓你子孫妄圖稱帝。”
“啪”
魯王朱檀已經不想說話了。
累了,毀滅吧,這個世界。
他六歲的世界觀中,還不明白子孫後代是什麽意思。
更別提眼前的父皇,竟然以兩百多年後的子孫犯的錯,來找自己這個直係老祖宗。
要是魯王朱檀知道了這頓挨揍的緣由,會不會直接就斷了末代魯王朱以海那一脈了。
魯王朱檀被朱元璋抽的三天下不來床,最後,朱元璋神清氣爽的離開了郭太妃的寢宮。
留下了哭的梨花帶雨的郭太妃和遍體鱗傷的魯王朱檀。
知道這件事後的朱由檢不得不說,還得是您啊,老祖宗。
您是懂追責這門藝術的。
這不,犯錯了,責任都能追溯到兩百多年前去了。
朱由檢隻能對即將碰麵的魯王朱以海感到默哀了。
此時,魯王政權所在地的一處豪華府邸中。
穿著一身王袍的魯王朱以海正在看著手中的情報。
自數月前福州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唐王朱聿鍵稱帝,改元隆武,改福州為福京後。
魯王朱以海便火速上書隆武皇帝朱聿鍵,表示自己沒有爭奪帝位的心思,自己隻想與其聯合,將建奴趕出關外,為大哥報仇。
身為宗室子弟,大明末代藩王中,周孝王朱恭枵,魯王朱以海與長陽王朱術桂,唐王朱聿鍵是為數不多比較有氣節,無愧於太祖高皇帝後裔的王爺。
不像那些特權在藩地肆意妄為,民憤極大的福王朱常洵以及後來的弘光皇帝朱由崧。
這些被當豬養的藩王終究是被當做了肥豬。
魯王朱以海其實並不想與隆武政權爭奪權力,奈何架不住其身後的勢力的推波助瀾。
魯王朱以海當初之所以答應一眾官員出山監國,根本原因還是弘光政權的破滅,大明的藩王幾乎被建奴屠殺殆盡。
可是大明還有殘餘勢力,需要有宗室子弟帶頭將其組織起來,聯合抗清。
可是後來,福京的隆武皇帝朱聿鍵登基,並昭告天下。
魯王朱以海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便寫了奏章送去了福京,表示自己並沒有稱帝的意思。
可是魯王朱以海拗不過身後爭權奪利的官員。
畢竟若是魯王朱以海登基,他們便能因為從龍之功,一躍而上。
能做閣老,誰還願意做癟三。
魯王朱以海對此很清楚。
所以他從始至終都隻是監國,沒有稱帝,並對身後的官員說明了。
你們請我出山,天下無帝,本王自然會帶頭挑起朱明重擔,可是既然已經有人稱帝了,那本王就一心抗擊建奴。
行就行,不行,你們就另請高明。
眾臣都懵了。
咱們費這麽大的力氣請你出來,不就是為了那點從龍之功麽,你這直接撂擔子不幹,咱們很難辦啊。
魯王朱以海表示,難辦,那就別辦了。
最後群臣隻能暫時打消了讓魯王朱以海稱帝的想法。
可是背後卻一直跟福京方麵的隆武政權爭奪皇統。
魯王朱以海對此無所謂,隻要能帶兵伐清,什麽都行。
可是最後他卻無奈的發現。
這江浙政權,軍政、財政大權就沒有一樣掌握在他自己手裏的。
因為兵部尚書張國維等人奉箋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
所以魯王朱以海也曾跟張國維說,想要派兵抗擊建奴。
可是卻得知了一個事實。
國內軍政事務全都掌握在越國公方國安手中。
魯王朱以海想要調動兵卒,必須要方國安點頭。
魯王朱以海報仇無望,時常借酒澆愁。
可是今日府上卻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本來魯王朱以海是不想見的,可是在得知了神秘人的身份後,臉色大變,最後來到了客廳中。
客廳中,魯王朱以海和一位氣勢不凡的年輕人相對而坐。
“閣下到底是誰?前來尋找本王,所為何事?”
年輕人聽到魯王朱以海的話後,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水後,緩緩說道。
“本王,朱中興,寧王朱權第十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