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朕欲死戰,愛卿何故先降?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看著地上嘔血的魏國公徐久爵,忽然召喚出了時空門。
接著,時空門後走出了一位滿身軍甲,煞氣騰騰的威武中年男人。
“見過中山王。”
朱由檢對著走出來的男人微微一禮。
“陛下,臣惶恐。”
男人從時空門後走出後看到此處的景象一愣,眼前一位穿著朱紅龍袍的年輕人正衝著自己行禮。
男人眉頭一皺,側身躲了過去。
這位穿著軍甲的男人正是洪武朝的大明柱石初代魏國公徐達。
之前,徐達正奉命攻打應天府周圍的城池,忽然一道時空門將他召喚了過來。
他抬眼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這裏的環境很眼熟,正是大明曾經的國都,應天府。
“微臣,徐達,拜見陛下。”
“拜見永樂皇帝陛下。”
“拜見諸位皇帝陛下。”
徐達看到了高台上端坐的朱元璋和其身後的兩位朱棣,以及高台上站著的諸位大明皇帝。
而除了朱元璋正襟危坐,坦然受了徐達的禮節後,其他的朱家老少,包括朱棣在內,全部向徐達微微一禮。
誰讓從太宗文皇帝往下的朱家皇帝們,身體裏全都流有魏國公徐達的血液呢。
“天德啊,沒想到由檢竟然將你召喚過來了,既然如此,你的子孫便由你自己處置吧。”
說完,朱元璋便簡單的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徐達。
“是,陛下。”
徐達起身來到了朱由檢身前。
“中山王,這徐久爵便交給你了。”
朱由檢指著地上的魏國公徐久爵說道。
“陛下,請稱唿臣為魏國公。”
徐達眉頭微皺,對朱由檢的稱唿有些不適應。
“魏國公,這便是你的子孫,應天府的魏國公徐久爵。”
“久字輩?你是輝祖的後人?”
徐達看著地上已經不再嘔血的徐久爵問道。
“你…你是何人?竟敢直唿先祖名諱。”
魏國公徐久爵到現在都不知道高台上的人的來曆,隻是聽到眼前的男人自稱是魏國公。
開什麽玩笑,順天府的魏國公一脈已經戰死,如今世上就隻有他這一位魏國公,眼前的男人何德何能,竟然敢自稱魏國公,更是在他的麵前直唿先祖名諱。
“吾名徐達,你的先祖徐輝祖是吾長子。”
徐達神情有些冷漠的看著地上的徐久爵。
“徐…徐達!!!”
地上的魏國公徐久爵聽到徐達的話後眼睛睜的老大。
“開…開什麽玩笑?先祖徐公早已離世兩百多年了,你說你是徐公?”
徐久爵看著麵前的男人質問道。
可是讓他感到害怕的是,眼前自稱是徐達的男人,他的麵容與自家府上祠堂供奉的畫像上的先祖麵容竟然十分相似,就連身上的軍甲也是一模一樣。
難不成,眼前的人真的是徐達先祖???
而剛剛的陛下是死後複活歸來???
這個想法剛一出現便在徐久爵的腦海裏生根發芽。
“吾徐達一生經曆大大小小六百二十三戰,身上致命傷不下十道,多是與太祖高皇帝陛下起兵討伐北元異族時受的,可是吾從未想過投降。”
徐達看向奉天殿外,似乎在追憶曾經的歲月。
台上,朱元璋聽到好兄弟徐達的話後也陷入了沉思。
“因為吾認為,漢人生來並不低人一等,可是那北元將吾等漢人分為四等,位同豬狗牛羊。”
“北元統治的時候,無數的漢人被殺害,吾的爹娘也是在北元的橫征暴斂之下活活餓死的,從那時候起,吾徐達便立誓,北元與吾,不死不休。”
“直到後來太祖高皇帝陛下建立了大明,我漢人自己的國家,百姓的生活逐漸的好了起來。”
“吾當初就是站在這裏,看著這錦繡山河,泱泱華夏。”
“可是誰又曾想到,兩百多年後,異族再次入侵我大明河山,吾的後人,竟然投敵獻城。”
徐達說到這裏,語氣有些蕭索。
“老祖宗,孫兒…孫兒愧對老祖宗…”
魏國公徐久爵爬到了徐達的腳下,抱著徐達的大腿痛哭流涕。
“吾徐家,可以出廢物、也可以出紈絝,就是不能出賣國賊。”
“徐久爵,在諸位陛下的見證下,吾以徐家老祖的名義,將你逐出族譜,死後不得入徐家陵寢,你之一脈,從此不得以徐為姓。”
徐達看著地上痛苦的徐久爵無動於衷。
“不…老祖宗,孫兒願意一命相抵,不,孫兒可以放棄國公的爵位,前往軍營,從一小兵做起,孫兒願意去前線抗擊建奴…”
“老祖宗,不要將孫兒除名啊…”
這個時代,被逐出宗族的人無異於孤魂野鬼,死後都不得安寧。
魏國公徐久爵抓住徐達的衣袖,苦苦哀求道。
“晚了。”
“從你獻城投降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諸位陛下在此,吾今日便親手為徐家,清理門戶。”
徐達轉身衝高台上的朱家老少拱手後,抽出了腰間長刀,對著下麵的魏國公徐久爵的脖子上,一刀砍了下去。
鮮血撒在了徐達的臉上、盔甲上,將其映照的像是地獄來的修羅一般。
莫說是他隔了九代的子孫,即使是他的親兒子徐輝祖叛國投敵,徐達也照殺不誤。
做完這一切後,徐達的表情變得有些落寞,他收起佩刀,向朱元璋等人行了一禮後,再次踏入了時空門。
那邊還等著他去主持大局。
一眾朱家老少俱都沉默了。
“嗬嗬嗬,中山王他老人家…真…果決啊…”
建文朝的朱高煦看著徐達離開的背影幹巴巴說道,卻得到了建文朝朱棣投來的死亡視線。
嚇得建文朝朱高煦腦袋一縮,不再言語。
而與此同時,福京,朝堂上。
隆武皇帝朱聿鍵臉色難看的盯著下麵爭吵的隆武朝首輔黃道周和平夷侯鄭芝龍。
此時,建奴的大軍正直逼台灣,朝中文武對此發生了爭執。
文官以首輔黃道周為首的主張北伐,而武將以鄭芝龍為首的卻勸說隆武皇帝朱聿鍵收縮防線,積蓄力量。
隆武皇帝朱聿鍵看著明顯不願意出兵抗擊建奴的鄭芝龍發出了一聲長歎。
“朕欲死戰,愛卿何故先降!!!”
接著,時空門後走出了一位滿身軍甲,煞氣騰騰的威武中年男人。
“見過中山王。”
朱由檢對著走出來的男人微微一禮。
“陛下,臣惶恐。”
男人從時空門後走出後看到此處的景象一愣,眼前一位穿著朱紅龍袍的年輕人正衝著自己行禮。
男人眉頭一皺,側身躲了過去。
這位穿著軍甲的男人正是洪武朝的大明柱石初代魏國公徐達。
之前,徐達正奉命攻打應天府周圍的城池,忽然一道時空門將他召喚了過來。
他抬眼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這裏的環境很眼熟,正是大明曾經的國都,應天府。
“微臣,徐達,拜見陛下。”
“拜見永樂皇帝陛下。”
“拜見諸位皇帝陛下。”
徐達看到了高台上端坐的朱元璋和其身後的兩位朱棣,以及高台上站著的諸位大明皇帝。
而除了朱元璋正襟危坐,坦然受了徐達的禮節後,其他的朱家老少,包括朱棣在內,全部向徐達微微一禮。
誰讓從太宗文皇帝往下的朱家皇帝們,身體裏全都流有魏國公徐達的血液呢。
“天德啊,沒想到由檢竟然將你召喚過來了,既然如此,你的子孫便由你自己處置吧。”
說完,朱元璋便簡單的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徐達。
“是,陛下。”
徐達起身來到了朱由檢身前。
“中山王,這徐久爵便交給你了。”
朱由檢指著地上的魏國公徐久爵說道。
“陛下,請稱唿臣為魏國公。”
徐達眉頭微皺,對朱由檢的稱唿有些不適應。
“魏國公,這便是你的子孫,應天府的魏國公徐久爵。”
“久字輩?你是輝祖的後人?”
徐達看著地上已經不再嘔血的徐久爵問道。
“你…你是何人?竟敢直唿先祖名諱。”
魏國公徐久爵到現在都不知道高台上的人的來曆,隻是聽到眼前的男人自稱是魏國公。
開什麽玩笑,順天府的魏國公一脈已經戰死,如今世上就隻有他這一位魏國公,眼前的男人何德何能,竟然敢自稱魏國公,更是在他的麵前直唿先祖名諱。
“吾名徐達,你的先祖徐輝祖是吾長子。”
徐達神情有些冷漠的看著地上的徐久爵。
“徐…徐達!!!”
地上的魏國公徐久爵聽到徐達的話後眼睛睜的老大。
“開…開什麽玩笑?先祖徐公早已離世兩百多年了,你說你是徐公?”
徐久爵看著麵前的男人質問道。
可是讓他感到害怕的是,眼前自稱是徐達的男人,他的麵容與自家府上祠堂供奉的畫像上的先祖麵容竟然十分相似,就連身上的軍甲也是一模一樣。
難不成,眼前的人真的是徐達先祖???
而剛剛的陛下是死後複活歸來???
這個想法剛一出現便在徐久爵的腦海裏生根發芽。
“吾徐達一生經曆大大小小六百二十三戰,身上致命傷不下十道,多是與太祖高皇帝陛下起兵討伐北元異族時受的,可是吾從未想過投降。”
徐達看向奉天殿外,似乎在追憶曾經的歲月。
台上,朱元璋聽到好兄弟徐達的話後也陷入了沉思。
“因為吾認為,漢人生來並不低人一等,可是那北元將吾等漢人分為四等,位同豬狗牛羊。”
“北元統治的時候,無數的漢人被殺害,吾的爹娘也是在北元的橫征暴斂之下活活餓死的,從那時候起,吾徐達便立誓,北元與吾,不死不休。”
“直到後來太祖高皇帝陛下建立了大明,我漢人自己的國家,百姓的生活逐漸的好了起來。”
“吾當初就是站在這裏,看著這錦繡山河,泱泱華夏。”
“可是誰又曾想到,兩百多年後,異族再次入侵我大明河山,吾的後人,竟然投敵獻城。”
徐達說到這裏,語氣有些蕭索。
“老祖宗,孫兒…孫兒愧對老祖宗…”
魏國公徐久爵爬到了徐達的腳下,抱著徐達的大腿痛哭流涕。
“吾徐家,可以出廢物、也可以出紈絝,就是不能出賣國賊。”
“徐久爵,在諸位陛下的見證下,吾以徐家老祖的名義,將你逐出族譜,死後不得入徐家陵寢,你之一脈,從此不得以徐為姓。”
徐達看著地上痛苦的徐久爵無動於衷。
“不…老祖宗,孫兒願意一命相抵,不,孫兒可以放棄國公的爵位,前往軍營,從一小兵做起,孫兒願意去前線抗擊建奴…”
“老祖宗,不要將孫兒除名啊…”
這個時代,被逐出宗族的人無異於孤魂野鬼,死後都不得安寧。
魏國公徐久爵抓住徐達的衣袖,苦苦哀求道。
“晚了。”
“從你獻城投降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諸位陛下在此,吾今日便親手為徐家,清理門戶。”
徐達轉身衝高台上的朱家老少拱手後,抽出了腰間長刀,對著下麵的魏國公徐久爵的脖子上,一刀砍了下去。
鮮血撒在了徐達的臉上、盔甲上,將其映照的像是地獄來的修羅一般。
莫說是他隔了九代的子孫,即使是他的親兒子徐輝祖叛國投敵,徐達也照殺不誤。
做完這一切後,徐達的表情變得有些落寞,他收起佩刀,向朱元璋等人行了一禮後,再次踏入了時空門。
那邊還等著他去主持大局。
一眾朱家老少俱都沉默了。
“嗬嗬嗬,中山王他老人家…真…果決啊…”
建文朝的朱高煦看著徐達離開的背影幹巴巴說道,卻得到了建文朝朱棣投來的死亡視線。
嚇得建文朝朱高煦腦袋一縮,不再言語。
而與此同時,福京,朝堂上。
隆武皇帝朱聿鍵臉色難看的盯著下麵爭吵的隆武朝首輔黃道周和平夷侯鄭芝龍。
此時,建奴的大軍正直逼台灣,朝中文武對此發生了爭執。
文官以首輔黃道周為首的主張北伐,而武將以鄭芝龍為首的卻勸說隆武皇帝朱聿鍵收縮防線,積蓄力量。
隆武皇帝朱聿鍵看著明顯不願意出兵抗擊建奴的鄭芝龍發出了一聲長歎。
“朕欲死戰,愛卿何故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