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發行寶鈔的初衷是為了讓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為何最後,寶鈔反而成了廢紙???”


    朱元璋想不明白。


    “太祖爺,這都是因為您沒有節製的印寶鈔造成的啊!”


    正統皇帝朱祁鎮往朱元璋的傷口瘋狂撒鹽。


    一旁的宣德皇帝朱瞻基默默的將身體往建武皇帝朱高煦的身後縮了一下。


    他怕一會兒好大兒挨揍的時候連累到他。


    有些事,祖宗做錯了,你明明知道是錯的,但是你不能說。


    大明,以孝治天下。


    兒不言父過。


    更何況是在皇家。


    你這麽能,怎麽沒見你讓蒙古族的首領來順天府留學呢。


    而洪熙皇帝朱高熾臉色也不太好看。


    無他,自家親爹,太宗文皇帝朱棣,也好發行寶鈔。


    沒錢,印寶鈔。


    瘋狂加印。


    自己爽了就行,絲毫不管後任皇帝怎麽擦屁股。


    “不是,英宗陛下,晚輩不太明白您說的意思,能詳細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麽?”


    崇禎皇帝站了出來,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朕便大發慈悲的告訴你吧。”


    正統皇帝朱祁鎮有些享受這種與人解惑的感覺了。


    “硬了,拳頭硬了。”


    其他一眾朱家老少看著正統皇帝朱祁鎮那得意的樣子,龍袍下的拳頭緊緊捏住。


    “咳咳,朕便與你好好分說。”


    一眾不明白的朱家老少全都聚精會神的聽了起來。


    “現在,假設時間是洪武八年,有一家米店,每天生產了十石大米,然後有十個大明的百姓過來購買,一個大明的百姓手中有一貫寶鈔,他能夠換取一石大米,那麽十個人花十貫寶鈔便能叫米店的大米全部換走,對吧。”


    一眾朱家老少全都點了點頭,這個舉例十分淺顯。


    “但是,太祖爺因為缺錢,不斷的加印寶鈔,那麽這十位大明百姓的手中有了兩貫寶鈔,百姓手中有錢了,自然想買更多的大米迴去,沒錯吧。”


    正統皇帝朱祁鎮細細講述著。


    “嗯。”


    朱家老少齊齊點頭。


    “可是米店每天隻生產十石大米出來,可是百姓手中卻有二十貫錢。”


    “那麽,先來買大米的百姓,是不是就能多買一石大米,後麵來晚的百姓,手中有錢也買不到大米了。”


    “所以,後麵的百姓就不高興了,他們也要買到大米,他們有錢。”


    “而米店的老板想要掙到百姓手中的錢,隻有漲價了。”


    “因此,大米漲價到了兩貫寶鈔一石米。”


    “這樣一來,人人又能買到大米了。”


    “你們發現問題了沒有?”


    正統皇帝朱祁鎮將例子舉完後,眨著眼睛看著麵前的朱家老少。


    “沒有,這不挺正常的麽?”


    “以前十個人,一人一貫寶鈔換一石大米,現在十個人,一個兩貫寶鈔換一石大米,有什麽問題?”


    永樂朝朱高燧說話了。


    其他的朱家老少還深有同感。


    朱由檢:“ヽ(ー_ー )ノ”


    正統皇帝朱祁鎮:“┗(`ー′)┓”


    朕說的這麽直白了,竟然還有人聽不懂。


    果然,除了由檢,朕才是老朱家最聰明的那個皇帝。


    正統皇帝朱祁鎮暗暗得意。


    “說人話,不然,朕抽死你。”


    宣德皇帝朱瞻基看著正統皇帝朱祁鎮嘚瑟的樣子,心裏不爽了。


    “好勒,爹,兒子這就給您講解。”


    正統皇帝朱祁鎮臉上表情瞬間切換成乖寶寶的模樣。


    “問題就在於,錢變多了,可是大米的數量隻有十石。”


    “既然這樣,那就再生產十石大米不就行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脫口而出道。


    有幾位老朱家的皇帝們還挺認可他的說法。


    當然,這裏就不點名了。


    你說是麽,朱元璋、朱棣。


    “對啊,多生產十石大米不就行了。”


    幾名打手還沒理解其中的彎彎繞繞。


    “問題是,那家店一天隻能生產十石大米。”


    原本看到說出如此愚蠢的話是自己的好子孫泰昌皇帝朱常洛的時候,正統皇帝朱祁鎮已經忍不住想要過去給泰昌皇帝朱常洛抽頓狠的。


    可後麵幾名打手也頗為認可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話,這下子,正統皇帝朱祁鎮隻能當做沒聽到了。


    他又不傻,他打泰昌皇帝朱常洛,名正言順。


    可是讓他去收拾那幾名叔祖,怕是會被對方吊起來抽。


    “那就去別的店買不就行了。”


    幾名打手絲毫沒有自知。


    朱由檢聽到這裏的時候,痛苦的捂住了腦門。


    不能看,根本不能看啊。


    難怪寶鈔如廢紙,連你們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寶鈔能不廢麽。


    “┗(`ー′)┓”


    不氣,不氣,打不過,真的打不過。


    正統皇帝朱祁鎮暗暗平複有些上頭的血壓。


    “假設,隻有那一家米店。”


    “為什麽?”


    “本王在這裏買不到,就去其他店買。”


    “就是,有錢還怕買不到米麽。”


    “都給咱閉嘴,聽朱祁鎮講完。”


    朱元璋開口訓斥道。


    “是,皇爺爺x6。”


    打手們看到朱元璋發話了,瞬間老實了起來。


    “好,假設,米店多生產了十石大米,可是十位百姓隻能消化十石大米,那麽這多出來的大米,可以留在第二天賣。”


    “可是第二天呢,又多出了十石大米。”


    “一來二去,這大米就賣不完了。”


    “如果大米隻能生產十石,可是百姓手中的寶鈔越來越多,最後便會發生這種現象。”


    “一石大米,可能賣出了十貫寶鈔,二十貫寶鈔,甚至一百貫寶鈔。”


    朱元璋聽到這裏,冷汗都冒出來了。


    一旁的永樂朝朱棣跟他爹表情一樣。


    他倆聽明白了一點,寶鈔加印造成的結果便是寶鈔貶值。


    寶鈔的貶值會影響民間的物價,最後便是一石大米賣出了百貫寶鈔的天價。


    這種情況嚴重影響到了大明的財政收入,百姓們最後手中沒有了黃金白銀,改由寶鈔交稅的話,那朝廷相當於左手印寶鈔發出去,右手又收了迴來。


    一毛沒賺啊。


    要改,一定要改。


    洪熙皇帝朱高熾和宣德皇帝朱瞻基之前一直都不明白為何寶鈔貶值如此之快。


    如今聽到正統皇帝朱祁鎮淺顯易懂的例子也明白了過來。


    洪熙朱高熾為了解決寶鈔過多,導致貶值的問題。


    他聽從了戶部尚書夏元吉的建議,下令增加市肆各色門攤稅並且禁止使用金銀和實物進行交易,強令民間使用大明寶鈔交易,其目的還是為了迴籠流通中的大明寶鈔。


    而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做了一些措施,一方麵停發新的大明寶鈔,銷毀市麵上舊的鈔,以減少民間大明寶鈔的流通,另一方麵又增加收稅,開辟財源。


    可是到了宣德十年,宣德皇帝朱瞻基發現,寶鈔印的太多,朝廷根本收不完,索性就隨它自由生長了。


    最後寶鈔便成了百姓手中的廢紙,擦屁股都嫌硬的那種。


    百姓們更相信的還是黃金白銀這樣的硬通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圓圓滾滾土豆君並收藏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