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海瑞,海剛峰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偏殿內,王氏手上抱著一個嬰兒朱常洛,另一隻手又拉著泰昌皇帝朱常洛。
在舒緩了一番激動的心情後,幾人坐在椅子上聊著些家常。
王氏看著麵前長大成人的兒子,又看了一眼旁邊俊朗不凡的孫子們,心裏很是欣慰。
“常洛,娘走得早,你受苦了!”
看著泰昌皇帝朱常洛那激動的樣子,王氏猜到自己肯定早早的就去了。
王氏現在的感覺,說起來也挺奇妙的。
兒子剛出生,自己便見到了他長大後的樣子,連帶孫子也一起見到了。
“娘,兒子不苦。”
看著麵前已經刻印在心裏千百遍的熟悉的麵容,泰昌皇帝朱常洛壓住了心裏的情緒。
“常洛,你看看喊我母後是為何?”
王氏看著麵前的兒子,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她清楚記得,剛剛自己的兒子見到自己時喊的就是母後,連帶著孫子也喊自己皇奶奶。
王氏心裏清楚,萬曆皇帝朱翊鈞對自己並無多少愛意。
包括自己懷中的嬰兒朱常洛,這些隻不過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一時醉酒後的產物。
隻是自己運氣好,一次便誕下了龍子。
可是如果時光再來一次的話,王氏隻想安分的做個宮女,對萬曆皇帝朱翊鈞,她是沒有任何想法的。
她不覺得自己以後會成為皇後,所以她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娘,是兒子登基後,追奉您為孝靖皇後,您最後做到了皇貴妃的位置,父皇後麵沒有封任何人為皇後。”
泰昌皇帝朱常洛看著自己的母親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
知道其中的內情後,王氏便沒有再問其他的了。
隻是問及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起居生活,吃的好不好,住的怎麽樣。
她卻忘記了自己的兒子後來貴為一國之君,吃穿用度自然是極好的。
但是做母親的,不管兒子是什麽身份,她總是擔憂這些。
“娘,您放心,太祖爺這次下了旨意,您以後便是萬曆朝的皇後了,兒子也是萬曆朝的皇太子,這一點,誰都不能改變,包括父皇在內。”
泰昌皇帝朱常洛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母親王氏。
可王氏卻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意思。
“兒啊,娘不想做什麽皇後,娘隻想看著你健健康康的長大。”
“你說太祖爺下的旨意,你是不是去求太祖爺了,若是有什麽為難的地方,咱們就算了吧,娘不想你不開心。”
王氏還擔心,封自己為皇後是泰昌皇帝朱常洛用了什麽代價求的太祖高皇帝陛下換來的。
“放心吧,娘,是您的孫兒,由檢,他去跟太祖爺求情的,他可是太祖爺的寶貝子孫啊。”
泰昌皇帝朱常洛給了自己的母親王氏一個放心的眼神,接著便解釋了一下緣由,還順帶了調侃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哈哈哈。”
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看著因為自家父皇,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話而有些臉紅的朱由檢放肆的笑了出來。
“皇奶奶,您放心,此事對孫兒來說很簡單。”
朱由校摸了一下鼻子開口說道。
幾人之後在偏殿內一直待到了晚上才離開。
期間,泰昌皇帝朱常洛還跟王氏說了,若是在萬曆朝待的不開心,他便會將王氏接到泰昌朝去生活。
反正自己的父皇也不喜歡自己和母親,不如將母親帶到自己的朝代,自己也好侍奉在旁。
可是被王氏拒絕了,她擔心給兒子添麻煩。
最後在泰昌皇帝朱常洛的一再要求下才勉強同意。
朱由檢一行人迴到乾清宮這邊的時候,朱元璋等人已經商定了此次征伐建奴女真的出征人選。
而張居正則是去了文淵閣,朱元璋讓他在這段時間內將手頭上的事務全都轉移出去。
新法的改革,朱元璋告訴他,會從其他朝調來人才接替萬曆朝的相關事宜。
張居正最後帶著好奇,走出了乾清宮。
而征討萬曆朝建奴女真方麵,朱元璋則說了。
各朝想去的人,任他們自行派遣。
要求就一個。
不管是抓了迴去做奴隸,還是滅族,反正萬曆朝不允許有一個活著的
“由檢啊,咱決定將張居正帶迴永興朝去,那邊你皇伯祖已經開始著手實施一條鞭法,需要張居正過去查漏補缺。”
“可萬曆朝的新法剛剛實施下去,若是停下,大明會受到反噬,所以,由檢,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讓他來主持此次的一條鞭法的改革推行。”
朱元璋看著走進來的朱由檢說道。
“老祖宗對這個人有什麽要求嗎?”
朱由檢問了一下朱元璋的選人條件。
“要敢說,敢做,不怕得罪權貴,為百姓著想的。”
朱元璋想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爹,這事兒好辦啊,讓於謙來。”
永樂朝朱棣忽然想起來了,於謙不是挺合適的麽。
“嗯?於謙?應該可以。”
朱元璋腦海中閃過了於謙的身影,對這個力挽狂瀾的於少保,評價還不錯。
“爹,您忘了,於謙已經被兒子派去南京試行一條鞭法了。”
永樂朝朱棣身後,監國太子朱胖胖伸手拉了一下自家親爹的龍袍,小聲提醒道。
永樂朝朱棣:“⊙?⊙”
朱元璋:“┗(`ー′)┓”
“滾一邊兒去,沒事兒瞎摻和什麽。”
剛提出一個挺中意的人,結果卻發現來不了。
朱元璋現在看著永樂朝朱棣心裏就不舒服。
“老大,你把於謙調走了怎麽也不跟朕說一聲。”
永樂朝朱棣在朱元璋這裏挨了頓訓後,轉頭就教訓起了自家好大兒。
永樂朝朱高熾:“(???`*)”
朱胖胖本來好好的在一旁安靜的吃瓜,接著莫名就躺槍了。
“爹,兒子有跟您說過啊,您忘了,之前從泰昌朝迴來了時候,兒子發現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效果不錯,跟您提過,迴去後讓於謙去進行試點改革的。”
永樂朝朱高熾突然被自家親爹訓了一頓,睜大了他圓溜溜的眼睛就這樣委屈的看著自己的親爹。
永樂朝朱棣:“…”
“咳咳咳,哦,是有這麽一迴事,爹給忘了,老大啊,下次記得提醒一下爹,爹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太好咯。”
永樂朝朱棣尷尬的咳嗽了幾聲,看著自家好大兒委屈的模樣,有些不好意思的將這事兒給糊弄了過去。
而永樂朝朱高熾看著自家親爹十幾歲的模樣,暗地裏翻了個白眼。
爹,兒子是憨厚,可不是憨啊,您還年紀大,就您這樣走出去,說您是我兒子,別人都信啊。
其他各朝的皇帝也第一時間想起了於謙這個人。
可是洪熙朝、宣德朝、正統朝的於謙全都被自家皇帝指派去試行新法了。
脫不開身啊。
而建武皇帝朱高煦則是剛剛登基,對治下的人才還不甚了解,也就沒有開口了。
成化皇帝朱見深倒是有一個人選,那就是大太監汪直。
可是想到太祖爺對宦官的厭惡,成化皇帝朱見深覺得,自己怕是剛把汪直提上去,太祖爺下一秒就能直接斬了他。
索性也就閉口不言了。
弘治皇帝朱佑樘則更慘了,朝堂裏的官員被之前顯聖降臨弘治朝的太祖爺,一波送走了大半,到現在都還靠著其他朝輸送的人才幫忙才撐起了朝堂的運轉。
更不會有什麽人才推薦了。
而正德皇帝那邊則是由王陽明去試行新法,各朝一時竟然拿不出來一個合適的人選出來。
嘉靖皇帝朱厚熜想來想去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他本來都想自己自薦了。
畢竟,整個嘉靖朝的官員們加起來,政治天賦都沒有他高。
就是自己這個這個當爺爺的跑到孫子的朝代給他推行新法改革,也太丟份兒了。
於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就安靜的站在那兒,和其他朱家老少一樣當個木頭人。
後麵的朝代,基本上都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人了。
泰昌朝、天啟朝和崇禎朝一樣,朝堂裏各個機構都缺人呢。
而朱由檢所在的朝代倒是有些人才,孫承宗、盧象升、楊嗣昌之類的,可是他們都被朱由檢指派了任務。
最後,朱由檢腦海中想起了一個人。
於是,朱由檢朝著朱元璋開口說道。
“老祖宗,孫兒這裏倒是有個人選。”
“哦,說來聽聽。”
朱元璋眼睛一亮,就知道還是由檢這孩子靠譜啊。
不像老四,沒一個正形兒,就知道瞎起哄。
想到這裏,朱元璋還給了永樂朝朱棣和建文朝朱棣一個惡狠狠的眼神兒。
嚇得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身子一抖。
自家老爹這是咋了,犯毛病了?也沒聽說過自家老爹有什麽毛病啊。
建文朝朱棣和永樂朝朱棣互相對視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解。
“由檢,你說說,是什麽人?”
朱元璋期待的看著眼前的朱由檢。
“海瑞,海剛峰。”
朱由檢緩緩說出了一個人名?
“海瑞???”
萬曆朝以前的朱家皇帝們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竟然被朱由檢推薦。
而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之後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腦海中全都閃過了一個人的名號。
“海清天!!!”
其中,老萬曆皇帝朱翊鈞更是將這三個字脫口而出。
“海清天?”
朱元璋對這個名號起了一絲興趣。
畢竟自古以來,能以青天為名號的,也就前宋時期的包龍圖了。
這海瑞何德何能,竟然也被冠以“青天”之名號。
想到這裏,朱元璋便問及其中的緣由。
“由檢,這海瑞是何人?”
“老祖宗,這海瑞是咱們大明有名的清官,其一生經曆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
“他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治下百姓信任。”
“後又升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
“海瑞打擊了士紳豪強,疏浚河道,並修築水利工程。”
“他在朝堂上力主嚴懲貪官汙吏,並禁止徇私受賄。”
“對了,老祖宗,海瑞可是十分推崇洪武朝時期的律法,尤其是對貪汙腐敗的官吏實行剝皮填草之刑罰最為推崇。”
“他甚至向隆慶皇帝主張推行洪武朝時候的某些刑法,可是被朝堂裏的袞袞諸公強行拒絕了。”
“海瑞在張居正死後曾推行過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深受百姓的愛戴,因此遂有海青天之譽。”
“難怪朕對此人沒有任何印象,原來海瑞是在嘉靖二十八年才中的舉人。”
嘉靖皇帝朱厚熜原本聽到朱由檢所說的,海瑞曆經四朝,可是自己對他卻沒有絲毫印象有些奇怪。
“由檢,這海瑞現在何處,快,將他帶來。”
朱元璋對這種魚肉士大夫的清官最喜歡了,簡直就是他的夢中情官啊。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海瑞了。
“萬曆十年時,海瑞現在應該在南京,正擔任右都禦史。”
朱由檢腦中思索片刻後,給了朱元璋一個準確的答複。
“那還等什麽,朱翊鈞。”
朱元璋忽然喊道。
“太祖爺,孫兒在呢x2。”
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和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同時應道。
“你一邊兒待著去。”
朱元璋嫌棄的看著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說道。
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
看著麵前嫌棄表情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內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傷害。
“去,現在就去擬旨,召海瑞,海愛卿即刻入宮見駕。”
“是,太祖爺,孫兒這就去辦。”
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領命後,便走到書案前,親自執筆書寫詔書。
很快,詔書便書寫完畢。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將其蓋上了皇帝印章,然後召來太監,即刻送往南京。
(義父們,國慶期間,早上8點,幹到晚上10點,手都炒麻了,時間來不及了,先上傳這麽多,晚一點補上。)
(等明朝副本開完了,土豆君再想想是升級武俠副本還是去其他朝代,義父們給點建議,土豆君拜謝了!!!)
在舒緩了一番激動的心情後,幾人坐在椅子上聊著些家常。
王氏看著麵前長大成人的兒子,又看了一眼旁邊俊朗不凡的孫子們,心裏很是欣慰。
“常洛,娘走得早,你受苦了!”
看著泰昌皇帝朱常洛那激動的樣子,王氏猜到自己肯定早早的就去了。
王氏現在的感覺,說起來也挺奇妙的。
兒子剛出生,自己便見到了他長大後的樣子,連帶孫子也一起見到了。
“娘,兒子不苦。”
看著麵前已經刻印在心裏千百遍的熟悉的麵容,泰昌皇帝朱常洛壓住了心裏的情緒。
“常洛,你看看喊我母後是為何?”
王氏看著麵前的兒子,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她清楚記得,剛剛自己的兒子見到自己時喊的就是母後,連帶著孫子也喊自己皇奶奶。
王氏心裏清楚,萬曆皇帝朱翊鈞對自己並無多少愛意。
包括自己懷中的嬰兒朱常洛,這些隻不過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一時醉酒後的產物。
隻是自己運氣好,一次便誕下了龍子。
可是如果時光再來一次的話,王氏隻想安分的做個宮女,對萬曆皇帝朱翊鈞,她是沒有任何想法的。
她不覺得自己以後會成為皇後,所以她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娘,是兒子登基後,追奉您為孝靖皇後,您最後做到了皇貴妃的位置,父皇後麵沒有封任何人為皇後。”
泰昌皇帝朱常洛看著自己的母親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
知道其中的內情後,王氏便沒有再問其他的了。
隻是問及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起居生活,吃的好不好,住的怎麽樣。
她卻忘記了自己的兒子後來貴為一國之君,吃穿用度自然是極好的。
但是做母親的,不管兒子是什麽身份,她總是擔憂這些。
“娘,您放心,太祖爺這次下了旨意,您以後便是萬曆朝的皇後了,兒子也是萬曆朝的皇太子,這一點,誰都不能改變,包括父皇在內。”
泰昌皇帝朱常洛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母親王氏。
可王氏卻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意思。
“兒啊,娘不想做什麽皇後,娘隻想看著你健健康康的長大。”
“你說太祖爺下的旨意,你是不是去求太祖爺了,若是有什麽為難的地方,咱們就算了吧,娘不想你不開心。”
王氏還擔心,封自己為皇後是泰昌皇帝朱常洛用了什麽代價求的太祖高皇帝陛下換來的。
“放心吧,娘,是您的孫兒,由檢,他去跟太祖爺求情的,他可是太祖爺的寶貝子孫啊。”
泰昌皇帝朱常洛給了自己的母親王氏一個放心的眼神,接著便解釋了一下緣由,還順帶了調侃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哈哈哈。”
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看著因為自家父皇,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話而有些臉紅的朱由檢放肆的笑了出來。
“皇奶奶,您放心,此事對孫兒來說很簡單。”
朱由校摸了一下鼻子開口說道。
幾人之後在偏殿內一直待到了晚上才離開。
期間,泰昌皇帝朱常洛還跟王氏說了,若是在萬曆朝待的不開心,他便會將王氏接到泰昌朝去生活。
反正自己的父皇也不喜歡自己和母親,不如將母親帶到自己的朝代,自己也好侍奉在旁。
可是被王氏拒絕了,她擔心給兒子添麻煩。
最後在泰昌皇帝朱常洛的一再要求下才勉強同意。
朱由檢一行人迴到乾清宮這邊的時候,朱元璋等人已經商定了此次征伐建奴女真的出征人選。
而張居正則是去了文淵閣,朱元璋讓他在這段時間內將手頭上的事務全都轉移出去。
新法的改革,朱元璋告訴他,會從其他朝調來人才接替萬曆朝的相關事宜。
張居正最後帶著好奇,走出了乾清宮。
而征討萬曆朝建奴女真方麵,朱元璋則說了。
各朝想去的人,任他們自行派遣。
要求就一個。
不管是抓了迴去做奴隸,還是滅族,反正萬曆朝不允許有一個活著的
“由檢啊,咱決定將張居正帶迴永興朝去,那邊你皇伯祖已經開始著手實施一條鞭法,需要張居正過去查漏補缺。”
“可萬曆朝的新法剛剛實施下去,若是停下,大明會受到反噬,所以,由檢,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讓他來主持此次的一條鞭法的改革推行。”
朱元璋看著走進來的朱由檢說道。
“老祖宗對這個人有什麽要求嗎?”
朱由檢問了一下朱元璋的選人條件。
“要敢說,敢做,不怕得罪權貴,為百姓著想的。”
朱元璋想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爹,這事兒好辦啊,讓於謙來。”
永樂朝朱棣忽然想起來了,於謙不是挺合適的麽。
“嗯?於謙?應該可以。”
朱元璋腦海中閃過了於謙的身影,對這個力挽狂瀾的於少保,評價還不錯。
“爹,您忘了,於謙已經被兒子派去南京試行一條鞭法了。”
永樂朝朱棣身後,監國太子朱胖胖伸手拉了一下自家親爹的龍袍,小聲提醒道。
永樂朝朱棣:“⊙?⊙”
朱元璋:“┗(`ー′)┓”
“滾一邊兒去,沒事兒瞎摻和什麽。”
剛提出一個挺中意的人,結果卻發現來不了。
朱元璋現在看著永樂朝朱棣心裏就不舒服。
“老大,你把於謙調走了怎麽也不跟朕說一聲。”
永樂朝朱棣在朱元璋這裏挨了頓訓後,轉頭就教訓起了自家好大兒。
永樂朝朱高熾:“(???`*)”
朱胖胖本來好好的在一旁安靜的吃瓜,接著莫名就躺槍了。
“爹,兒子有跟您說過啊,您忘了,之前從泰昌朝迴來了時候,兒子發現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效果不錯,跟您提過,迴去後讓於謙去進行試點改革的。”
永樂朝朱高熾突然被自家親爹訓了一頓,睜大了他圓溜溜的眼睛就這樣委屈的看著自己的親爹。
永樂朝朱棣:“…”
“咳咳咳,哦,是有這麽一迴事,爹給忘了,老大啊,下次記得提醒一下爹,爹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太好咯。”
永樂朝朱棣尷尬的咳嗽了幾聲,看著自家好大兒委屈的模樣,有些不好意思的將這事兒給糊弄了過去。
而永樂朝朱高熾看著自家親爹十幾歲的模樣,暗地裏翻了個白眼。
爹,兒子是憨厚,可不是憨啊,您還年紀大,就您這樣走出去,說您是我兒子,別人都信啊。
其他各朝的皇帝也第一時間想起了於謙這個人。
可是洪熙朝、宣德朝、正統朝的於謙全都被自家皇帝指派去試行新法了。
脫不開身啊。
而建武皇帝朱高煦則是剛剛登基,對治下的人才還不甚了解,也就沒有開口了。
成化皇帝朱見深倒是有一個人選,那就是大太監汪直。
可是想到太祖爺對宦官的厭惡,成化皇帝朱見深覺得,自己怕是剛把汪直提上去,太祖爺下一秒就能直接斬了他。
索性也就閉口不言了。
弘治皇帝朱佑樘則更慘了,朝堂裏的官員被之前顯聖降臨弘治朝的太祖爺,一波送走了大半,到現在都還靠著其他朝輸送的人才幫忙才撐起了朝堂的運轉。
更不會有什麽人才推薦了。
而正德皇帝那邊則是由王陽明去試行新法,各朝一時竟然拿不出來一個合適的人選出來。
嘉靖皇帝朱厚熜想來想去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他本來都想自己自薦了。
畢竟,整個嘉靖朝的官員們加起來,政治天賦都沒有他高。
就是自己這個這個當爺爺的跑到孫子的朝代給他推行新法改革,也太丟份兒了。
於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就安靜的站在那兒,和其他朱家老少一樣當個木頭人。
後麵的朝代,基本上都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人了。
泰昌朝、天啟朝和崇禎朝一樣,朝堂裏各個機構都缺人呢。
而朱由檢所在的朝代倒是有些人才,孫承宗、盧象升、楊嗣昌之類的,可是他們都被朱由檢指派了任務。
最後,朱由檢腦海中想起了一個人。
於是,朱由檢朝著朱元璋開口說道。
“老祖宗,孫兒這裏倒是有個人選。”
“哦,說來聽聽。”
朱元璋眼睛一亮,就知道還是由檢這孩子靠譜啊。
不像老四,沒一個正形兒,就知道瞎起哄。
想到這裏,朱元璋還給了永樂朝朱棣和建文朝朱棣一個惡狠狠的眼神兒。
嚇得建文朝和永樂朝朱棣身子一抖。
自家老爹這是咋了,犯毛病了?也沒聽說過自家老爹有什麽毛病啊。
建文朝朱棣和永樂朝朱棣互相對視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解。
“由檢,你說說,是什麽人?”
朱元璋期待的看著眼前的朱由檢。
“海瑞,海剛峰。”
朱由檢緩緩說出了一個人名?
“海瑞???”
萬曆朝以前的朱家皇帝們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竟然被朱由檢推薦。
而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之後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腦海中全都閃過了一個人的名號。
“海清天!!!”
其中,老萬曆皇帝朱翊鈞更是將這三個字脫口而出。
“海清天?”
朱元璋對這個名號起了一絲興趣。
畢竟自古以來,能以青天為名號的,也就前宋時期的包龍圖了。
這海瑞何德何能,竟然也被冠以“青天”之名號。
想到這裏,朱元璋便問及其中的緣由。
“由檢,這海瑞是何人?”
“老祖宗,這海瑞是咱們大明有名的清官,其一生經曆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
“他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治下百姓信任。”
“後又升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
“海瑞打擊了士紳豪強,疏浚河道,並修築水利工程。”
“他在朝堂上力主嚴懲貪官汙吏,並禁止徇私受賄。”
“對了,老祖宗,海瑞可是十分推崇洪武朝時期的律法,尤其是對貪汙腐敗的官吏實行剝皮填草之刑罰最為推崇。”
“他甚至向隆慶皇帝主張推行洪武朝時候的某些刑法,可是被朝堂裏的袞袞諸公強行拒絕了。”
“海瑞在張居正死後曾推行過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深受百姓的愛戴,因此遂有海青天之譽。”
“難怪朕對此人沒有任何印象,原來海瑞是在嘉靖二十八年才中的舉人。”
嘉靖皇帝朱厚熜原本聽到朱由檢所說的,海瑞曆經四朝,可是自己對他卻沒有絲毫印象有些奇怪。
“由檢,這海瑞現在何處,快,將他帶來。”
朱元璋對這種魚肉士大夫的清官最喜歡了,簡直就是他的夢中情官啊。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海瑞了。
“萬曆十年時,海瑞現在應該在南京,正擔任右都禦史。”
朱由檢腦中思索片刻後,給了朱元璋一個準確的答複。
“那還等什麽,朱翊鈞。”
朱元璋忽然喊道。
“太祖爺,孫兒在呢x2。”
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和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同時應道。
“你一邊兒待著去。”
朱元璋嫌棄的看著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說道。
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
看著麵前嫌棄表情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老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內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傷害。
“去,現在就去擬旨,召海瑞,海愛卿即刻入宮見駕。”
“是,太祖爺,孫兒這就去辦。”
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領命後,便走到書案前,親自執筆書寫詔書。
很快,詔書便書寫完畢。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將其蓋上了皇帝印章,然後召來太監,即刻送往南京。
(義父們,國慶期間,早上8點,幹到晚上10點,手都炒麻了,時間來不及了,先上傳這麽多,晚一點補上。)
(等明朝副本開完了,土豆君再想想是升級武俠副本還是去其他朝代,義父們給點建議,土豆君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