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父皇,那海外是何等不毛之地,兒臣這些年都餓瘦了,若是去了海外,那可如何生存啊,除非朝廷支援一下兒臣。”


    “是啊,父皇,兒臣等人遠赴海外,若是朝廷不給予幫助,兒臣怕是很難在海外生存下去啊。”


    瑞王、惠王和桂王等全都跟著說道。


    福王朱常洵眼睛一轉,開始向萬曆皇帝朱翊鈞訴苦要好處來了。


    萬曆皇帝朱翊鈞聽到福王朱常洵的話後,看了一眼福王那三百多斤,連蟒袍都有些罩不住的身子,臉色有些抽搐。


    “由檢啊,你看,你幾位王叔說的在理,單憑他們這些藩王的兵馬,前往海外怕是還有些風險,你看,朝廷方麵是不是得幫襯著點。”


    萬曆皇帝朱翊鈞跟自己的好聖孫朱由檢商量著說道。


    “皇爺爺,放心吧,孫兒豈會讓王叔等人獨自前往海外開國,孫兒會派給一眾王叔各十萬神機營將士,一路給王叔們保駕護航,直到王叔們順利開國。”


    朱由檢給出了自己的保證。


    聽到朱由檢的話後,萬曆皇帝朱翊鈞心下也鬆了一口氣。


    朱由檢麾下的神機營將士,他是見過的,那火力打的泰昌朝周圍異族們嗷嗷叫。


    “不過,諸位王叔,趁著皇爺爺也在這裏,醜話朕得說在前頭。”


    朱由檢話鋒一轉道。


    暖閣內的幾位藩王此時也都迴到了各自的座位上,聽到朱由檢的話全都看向了他。


    “朕可以派兵馬護送諸位王叔前往海外開國,而且藩國內一切事物皆有諸位王叔自己決斷,但是還是那句話,諸位王叔每年需要給朝廷交稅,藩國稅收二十稅一。”


    “這個數額,諸位王叔心底應該清楚,朝廷沒有多要你們的,朕所做的皆是為了咱們大明千秋萬代,還請諸位王叔能夠理解朕的苦衷。”


    福王等人聽到朱由檢的話後暗自點頭,這個稅額著實不高,而且藩國內一切事物都由自己做主,隻要熬過了開頭幾年,後麵就可以瀟灑快活了。


    “陛下所言甚是,小王沒有意見。”


    “還有一點,朕也是有私心的,諸位王叔與朕都是自家人,所以移藩海外,朕先想到的是諸位王叔。”


    “過些日子,朕還會召集天下諸王進京,將此事落實下去,這些日子,諸位王叔便在京城內住上一段時間,到時候還請諸位王叔替朕跟其他藩王們多說和說和。”


    “移藩一事,不止朕在坐,洪武朝太祖高皇帝陛下也在做,其他各朝同樣如此,朕和王叔們同為皇爺爺血脈才跟王叔好言相勸,如果有哪位藩王不願的話,朕隻有請太祖高皇帝陛下出麵,將其逐出族譜,除其爵位,王叔們切莫自誤啊。”


    “當然,作為第一批移藩海外的藩王,朕會給諸位王叔挑選一個好位置,就當是給諸位王叔的優待了。”


    打一棒子再給一顆甜棗。


    朱由檢玩的這是陽謀。


    暖閣內的藩王,除了唐王朱聿鍵,其他人對比都不意外,人有親疏遠近,有好東西,當然先緊著親近的人分了。


    “好了,諸位王叔,朕還有些事,失陪了,唐王你隨朕過來。”


    朱由檢說完便往殿外走去,將此地留給了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幾位王叔,但是把唐王朱聿鍵給帶了出去。


    “是,陛下。”


    唐王朱聿鍵有些疑惑的跟著朱由檢走出了暖閣。


    暖閣內,福王、瑞王、惠王和桂王看著萬曆皇帝朱翊鈞,訴說自己的思念之情。


    殿外,朱由檢隨意的往宮內走著,唐王朱聿鍵恭敬的走在身後。


    “唐王,是否對朕將你喚來有些疑惑,這裏就你與朕二人,有什麽想問的,但說無妨。”


    朱由檢忽然站定,轉身看著唐王朱聿鍵。


    “陛下,小王確實有些疑惑。”


    唐王朱聿鍵看著麵前的朱由檢,似乎是朱由檢和煦的態度感染了他,他躬身問道。


    “暖閣內的諸位王爺皆為陛下血親,移藩一事,是陛下寬厚,可是小王實在不明白,陛下為何將小王召進京城。”


    “嗬嗬嗬,朕跟你講一個故事吧。”


    朱由檢看著麵前謹小慎微的唐王朱聿鍵笑著說道。


    “陛下聖言,小王洗耳恭聽。”


    “崇禎九年五月三十日,建奴奴酋皇太極派王爺阿濟格等統帥八旗兵十萬眾,侵犯大明。六月二十七日,阿濟格兵分三路攻入喜峰口、獨石口,大明巡關禦史王肇坤兵敗而死,我大明軍隊退保北京昌平,建奴接連侵占居庸、昌平北路。”


    朱由檢說的這段話直接給唐王朱聿鍵給整懵了,建奴?建奴不是在崇禎七年就被眼前陛下給犁庭掃穴、亡族滅種了麽?


    怎麽可能在崇禎九年還能詐屍,帶著區區十萬兵馬就打進我大明京師腹地。


    朱由檢看著唐王朱聿鍵懵圈的樣子也不解釋,隻是繼續講著。


    “建奴王爺阿濟格率兵一路攻入北直隸等地,建奴八旗入塞連克寶坻,直逼北京城。”


    “京師因此戒嚴,各地藩王對此雖心急如焚,可是卻無人敢動,蓋因祖製‘藩王不掌兵,無詔不得出藩地。’可唐王朱聿鍵心憂崇禎皇帝安危,便上疏請求進京勤王,崇禎皇帝將此奏駁迴。”


    “可唐王朱聿鍵擔心崇禎皇帝安危,竟不顧“藩王不掌兵”的祖製,散盡家財,在藩地招兵買馬,並親自率護軍千人從南陽北上勤王。”


    “唐王朱聿鍵一路行至裕州,中途沒有遇到建奴的軍隊,反而中途碰到了起義的農民軍,兩邊亂打幾陣,互有勝負,後河南巡撫楊繩武上奏,彈劾唐王朱聿鍵擅自起兵,是以“剿賊”為名,借機北上,有企圖謀反之嫌。”


    “崇禎皇帝因此令其返迴藩地,正值建奴被關外大明將士牽製,不得不退兵而去。唐王朱聿鍵隻得班師迴南陽。”


    “十一月,崇禎皇帝清算此事,將唐王朱聿鍵以違背祖製為由,將其貶為庶人,並派錦衣衛將其關進鳳陽守陵。並改封其弟朱聿鏼為唐王。”


    “直到崇禎十七年,反賊李自成攻破大明京師,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縊,南京則擁戴從洛陽逃出的福王子朱由崧為帝,並在南京即位,改年號弘光,大赦天下,在廣昌伯劉良佐奏請下,仍然在鳳陽守陵的唐王朱聿鍵也被釋放,並被封為南陽王。”


    “後來弘光朝被建奴破滅,南陽王朱聿鍵於福州正式稱帝,改元隆武。”


    “聽完朕這個故事,隆武皇帝,有什麽感想?”


    說罷,朱由檢看著早已冷汗涔涔的唐王朱聿鍵語氣平淡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圓圓滾滾土豆君並收藏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