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談攏
朕都紫金山封禪了,係統才來 作者:圓圓滾滾土豆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檢,這燧發槍售價幾何?”朱見深想到剛剛距離一百五十步都能穿透盔甲的燧發槍,他心動了。
“五十兩一把。”朱由檢報出了一個數字。
朱高熾三兄弟要是知道這麽便宜,怕不是得哭出來,他們老頭子賣給他們可是翻了三倍價格啊。
中間商什麽的,最可惡了。
“嘶,這麽貴?”朱見深咋舌道。
要知道此時大明製式鳥銃也才一兩一個,雖然鳥銃它操作困難,射程短,火力也不夠,下雨天直接報廢,越說朱見深越覺得燧發槍好用了,可是鳥銃有個最大的優點。
它的造價低啊,一兩一把。
“咳咳咳,由檢啊,你看,朕初登大寶,國庫尚且空虛,燧發槍五十兩一把的價格,朕實在是……”朱見深開始向朱由檢訴起苦來了,說他當初繼位的時候,接手的是一堆爛攤子,今年這裏地動,明年那裏發洪水,朝廷一直撥款,國庫空的都能跑老鼠了。
“成化皇帝不必如此,如果成化皇帝購置一千支燧發槍,晚輩可以附贈十支千裏鏡。”朱由檢指了指手中的千裏鏡道。
“這個…容朕考慮一二。”朱見深覺得,如果按朱由檢說的那樣,一千支燧發槍就附贈十支千裏鏡,那也不算太貴,畢竟琉璃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千金難求,更何況像自己手上的千裏鏡,朱見深表示他從未見過如此透明的琉璃。
“成化皇帝可以慢慢考慮,晚輩不急。”朱由檢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開始品起茶來。
“由檢,朕暫時訂購三千支燧發槍。”就在朱由檢那杯茶水快喝完的時候,朱見深忽然開口說道。
“好,成化皇帝,讓人將銀兩準備好,晚輩這就讓人迴崇禎朝將燧發槍送來。”朱由檢打開了空間,將英國公張世澤帶了出來。
“微臣,英國公張世澤,拜見憲宗皇帝陛下,拜見陛下。”
張世澤剛從空間中出來,還有點懵,可是當他看到自己的陛下和成化皇帝就在一旁看著他時,急忙跪地行禮道。
“張懋的子孫?”朱見深看著麵前英武不凡的張世澤問道。
“是,微臣是張公的九世孫。”張世澤乖巧應道。
“嗯,不錯。”朱見深勉勵了張世澤幾句。
“世澤,朕將時空門打開,你去兵仗局傳朕口諭,命畢懋康準備三千支新式燧發槍交予你。”
“然後你帶人將這些燧發槍從時空門中搬運到這邊來。”朱由檢將事情交代了一下。
“微臣,領旨。”張世澤接旨後,朱由檢將他送入時空門迴到了崇禎朝。
此時,崇禎朝,兵仗局中。
畢懋康和畢懋良兩兄弟,手中拿著測量工具,正對著幾門大型的火炮進行相關數據檢測。
前段時間,台灣總督鄭芝龍從海外拉迴來了幾門寇菲林長炮。
根據鄭芝龍所說的以及這種長炮的外形,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將其取名為“長管炮”。
而鄭芝龍拉迴來的這種長管炮長3.7米,口徑140毫米,重大4000斤,射程甚至能達3裏,比大明目前軍隊中使用的佛朗基炮的射程還要多出兩裏,連紅夷大炮都無法與之相比。
此時的大明早已從西洋人那裏學會了如何製造紅夷大炮。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懂火器製造的西洋傳教士交流。
他們兩兄弟認為此時的大明火器種類多而雜,很多應該淘汰的火器至今仍在使用,更精密一些的火炮製造技術仍然掌握在西洋人手裏,這讓兩兄弟十分的憋悶。
畢懋康曾對朱由檢說:“陛下,我大明缺少的從來不是這些火器,而是改良創新更先進火器的技術。”
朱由檢想起幾百年後,那被西洋外族用槍炮打進了封鎖多年的國門,眾多瑰寶被搶奪的屈辱曆史,直接從自己的內帑中撥出一百萬兩銀子,調入兵仗局,用作畢懋康和畢懋良兩兄弟的研究經費。
此刻的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如獲至寶,他們日以繼夜的研究著這幾門長管炮,希望能博采眾長,從這些不同類型的西洋火炮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識,然後用到大明自己的火炮上。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就去詢問被鄭芝龍帶迴來的西洋傳教士,他們不得不承認,此時西方對火器方麵的研究已經超越了大明。
而根據這些西洋傳教士自己的說法,他們一行人是特地帶著這種火炮,前往神秘的東大國度,將火炮展示給東方國度的君主,以換取讓他們在東方國度傳教的權利。
結果在航海的過程中碰到了惡劣的天氣,連續一個月的大雨和不斷響徹天空的雷電,讓這些傳教士們的指南針失去了作用,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
傳教士們在大海中漂流了一個月,就在他們食物和水源都快耗盡了的時候,碰到了從葡萄牙迴來路上的鄭芝龍。
傳教士們看到鄭芝龍的船隊時,爆發出了極大的求生欲,在他們的唿喊聲中,鄭芝龍的船隊靠近了他們,一番詢問後,鄭芝龍知道了這些快要餓死的洋鬼子是要去大明傳教,而這些傳教士們得知鄭芝龍是神秘國度的官員,而且正要返航神秘國度,連忙跟鄭芝龍說明情況,於是這些傳教士們就這麽連人帶炮的,被鄭芝龍帶迴了大明。
畢懋康和畢懋良可不管這些,拉著這些西洋人交流了幾天幾夜,直到西洋人身體都快扛不住了,這才將他們帶去休息。
此時的畢懋康正在紙上畫著什麽,一旁的畢懋良則是寫著一些數字,似乎在計算著什麽。
“弟弟,我好像知道了,這長管炮為什麽這麽重,還能被西洋人拉著到處作戰了。”忽然畢懋康好像發現了問題,唿喚自己的弟弟畢懋良。
“大哥,我實在想不明白,那麽重的長管炮他們是怎麽拉著到處跑的,我們大明帶著紅夷大炮都有點吃力,這長管炮比紅夷大炮可重多了。”畢懋良看著自己的大哥畢懋康滿臉不解。
“是炮車的問題,他們西洋人的炮車要比我們大明的先進,我看了那些西洋傳教士的炮車圖紙,他們采用的設計方式與我大明有明顯不同。”
“而他們承載炮車的車輪相比較我們大明,要更為的輕便,運送炮車也較輕鬆。”畢懋康指著手中那西洋傳教士手繪的炮車圖紙,給弟弟畢懋良解釋道。
“我們可以借鑒這種車輪,將它改造一下,運用到大明軍隊中,這樣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能提高一截。”畢懋康高興道。
“五十兩一把。”朱由檢報出了一個數字。
朱高熾三兄弟要是知道這麽便宜,怕不是得哭出來,他們老頭子賣給他們可是翻了三倍價格啊。
中間商什麽的,最可惡了。
“嘶,這麽貴?”朱見深咋舌道。
要知道此時大明製式鳥銃也才一兩一個,雖然鳥銃它操作困難,射程短,火力也不夠,下雨天直接報廢,越說朱見深越覺得燧發槍好用了,可是鳥銃有個最大的優點。
它的造價低啊,一兩一把。
“咳咳咳,由檢啊,你看,朕初登大寶,國庫尚且空虛,燧發槍五十兩一把的價格,朕實在是……”朱見深開始向朱由檢訴起苦來了,說他當初繼位的時候,接手的是一堆爛攤子,今年這裏地動,明年那裏發洪水,朝廷一直撥款,國庫空的都能跑老鼠了。
“成化皇帝不必如此,如果成化皇帝購置一千支燧發槍,晚輩可以附贈十支千裏鏡。”朱由檢指了指手中的千裏鏡道。
“這個…容朕考慮一二。”朱見深覺得,如果按朱由檢說的那樣,一千支燧發槍就附贈十支千裏鏡,那也不算太貴,畢竟琉璃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千金難求,更何況像自己手上的千裏鏡,朱見深表示他從未見過如此透明的琉璃。
“成化皇帝可以慢慢考慮,晚輩不急。”朱由檢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開始品起茶來。
“由檢,朕暫時訂購三千支燧發槍。”就在朱由檢那杯茶水快喝完的時候,朱見深忽然開口說道。
“好,成化皇帝,讓人將銀兩準備好,晚輩這就讓人迴崇禎朝將燧發槍送來。”朱由檢打開了空間,將英國公張世澤帶了出來。
“微臣,英國公張世澤,拜見憲宗皇帝陛下,拜見陛下。”
張世澤剛從空間中出來,還有點懵,可是當他看到自己的陛下和成化皇帝就在一旁看著他時,急忙跪地行禮道。
“張懋的子孫?”朱見深看著麵前英武不凡的張世澤問道。
“是,微臣是張公的九世孫。”張世澤乖巧應道。
“嗯,不錯。”朱見深勉勵了張世澤幾句。
“世澤,朕將時空門打開,你去兵仗局傳朕口諭,命畢懋康準備三千支新式燧發槍交予你。”
“然後你帶人將這些燧發槍從時空門中搬運到這邊來。”朱由檢將事情交代了一下。
“微臣,領旨。”張世澤接旨後,朱由檢將他送入時空門迴到了崇禎朝。
此時,崇禎朝,兵仗局中。
畢懋康和畢懋良兩兄弟,手中拿著測量工具,正對著幾門大型的火炮進行相關數據檢測。
前段時間,台灣總督鄭芝龍從海外拉迴來了幾門寇菲林長炮。
根據鄭芝龍所說的以及這種長炮的外形,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將其取名為“長管炮”。
而鄭芝龍拉迴來的這種長管炮長3.7米,口徑140毫米,重大4000斤,射程甚至能達3裏,比大明目前軍隊中使用的佛朗基炮的射程還要多出兩裏,連紅夷大炮都無法與之相比。
此時的大明早已從西洋人那裏學會了如何製造紅夷大炮。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懂火器製造的西洋傳教士交流。
他們兩兄弟認為此時的大明火器種類多而雜,很多應該淘汰的火器至今仍在使用,更精密一些的火炮製造技術仍然掌握在西洋人手裏,這讓兩兄弟十分的憋悶。
畢懋康曾對朱由檢說:“陛下,我大明缺少的從來不是這些火器,而是改良創新更先進火器的技術。”
朱由檢想起幾百年後,那被西洋外族用槍炮打進了封鎖多年的國門,眾多瑰寶被搶奪的屈辱曆史,直接從自己的內帑中撥出一百萬兩銀子,調入兵仗局,用作畢懋康和畢懋良兩兄弟的研究經費。
此刻的畢懋康和畢懋良兄弟,如獲至寶,他們日以繼夜的研究著這幾門長管炮,希望能博采眾長,從這些不同類型的西洋火炮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識,然後用到大明自己的火炮上。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就去詢問被鄭芝龍帶迴來的西洋傳教士,他們不得不承認,此時西方對火器方麵的研究已經超越了大明。
而根據這些西洋傳教士自己的說法,他們一行人是特地帶著這種火炮,前往神秘的東大國度,將火炮展示給東方國度的君主,以換取讓他們在東方國度傳教的權利。
結果在航海的過程中碰到了惡劣的天氣,連續一個月的大雨和不斷響徹天空的雷電,讓這些傳教士們的指南針失去了作用,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
傳教士們在大海中漂流了一個月,就在他們食物和水源都快耗盡了的時候,碰到了從葡萄牙迴來路上的鄭芝龍。
傳教士們看到鄭芝龍的船隊時,爆發出了極大的求生欲,在他們的唿喊聲中,鄭芝龍的船隊靠近了他們,一番詢問後,鄭芝龍知道了這些快要餓死的洋鬼子是要去大明傳教,而這些傳教士們得知鄭芝龍是神秘國度的官員,而且正要返航神秘國度,連忙跟鄭芝龍說明情況,於是這些傳教士們就這麽連人帶炮的,被鄭芝龍帶迴了大明。
畢懋康和畢懋良可不管這些,拉著這些西洋人交流了幾天幾夜,直到西洋人身體都快扛不住了,這才將他們帶去休息。
此時的畢懋康正在紙上畫著什麽,一旁的畢懋良則是寫著一些數字,似乎在計算著什麽。
“弟弟,我好像知道了,這長管炮為什麽這麽重,還能被西洋人拉著到處作戰了。”忽然畢懋康好像發現了問題,唿喚自己的弟弟畢懋良。
“大哥,我實在想不明白,那麽重的長管炮他們是怎麽拉著到處跑的,我們大明帶著紅夷大炮都有點吃力,這長管炮比紅夷大炮可重多了。”畢懋良看著自己的大哥畢懋康滿臉不解。
“是炮車的問題,他們西洋人的炮車要比我們大明的先進,我看了那些西洋傳教士的炮車圖紙,他們采用的設計方式與我大明有明顯不同。”
“而他們承載炮車的車輪相比較我們大明,要更為的輕便,運送炮車也較輕鬆。”畢懋康指著手中那西洋傳教士手繪的炮車圖紙,給弟弟畢懋良解釋道。
“我們可以借鑒這種車輪,將它改造一下,運用到大明軍隊中,這樣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能提高一截。”畢懋康高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