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何大清的存在,深水埗這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按照正常發展途徑,這邊雖然不是啥偏遠地區,但也是那種城中村匯集,然後各種小作坊聚集的地方。


    因為何大清的介入,直接把這裏按照新社會重新建設。


    何大清在基建,醫療,教育上都做了比較大的投入。


    之後譚雅接手的時候,又繼續做了投入。


    甚至已經開辦了類似大專的高級技校。


    另外在治安方麵,何大清對於那些敢越界的黑社會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打擊。


    在深水埗,借高利貸是不用還的。


    組織賣淫是要被送進監獄去長時間勞改的。


    開設賭局也是要被送進去長時間勞改。


    唯一不遭罪的就是販毒。


    隻要是販毒,當場就擊斃,一點道理都不講。


    黃賭毒在深水埗寸步難行。


    住在深水埗的人想要嫖娼,都要去深水埗外麵。


    賭博,吸毒也是一樣。


    不過,即使他們到了外麵搞這些,一旦被抓到,也要麵臨十分嚴重的處罰。


    如果按照自由世界的邏輯,何大清管控下的深水埗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犯罪分子一點犯罪的自由都沒有了。


    一點坑害別人的自由都沒有。


    甚至普通人連傷害自己的自由都沒有了。


    不過,即使這樣,香港的大多數人對深水埗還是趨之若鶩的。


    這個時期香港的其他地方,十分的混亂。


    而且無論是實業,還是金融,都沒發展起來。


    之前隻是靠著轉口貿易賺了一些錢,可是現在人口驟增好幾倍。


    轉口貿易還被何大清一家吃掉了絕大部分。


    實業也大多數集中在何大清手裏。


    另外就是內地跑過來的那些有錢人,不但推高了房價,還拉升了物價。


    所以,深水埗外的那些市民,日子還是很難過的。


    有些實在過不下去的市民,隻能把家當一賣,跑到了何大清的廠子當工人。


    雖然自家的房子沒了,但是在何大清這個廠子裏過的還是蠻舒服的。


    甚至每年還能攢下不少錢。


    這些人有錢了之後,對房子就就開始有想法了。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人,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想擁有自己的房子。


    當然,這前提是有了房子後不用每年都要交一筆沉重的稅務。


    外國人不買房,主要就是房子買的起,稅務交不起。


    也別說啥外國人思想前衛。


    人家思想前衛,也沒聽說哪個外國有錢人租房過了一輩子。


    深水埗的房地產開發,其實也是何大清的公司。


    這個公司一開始僅僅是個建築隊。


    主要就是廠房,宿舍的建設。


    等何大清去朝鮮的這段時間,這支簡單的建築隊,已經單獨成為了一個地產公司。


    深水埗的政權被譚雅握在手裏,最大的地產公司也在她手裏。


    一開始的房價,她還是盡量控製住的了。


    可是隨著房價的上漲,她想控製也控製不住了。


    新房的價格並不高,但是因為存在暴利,並不是誰都能買到的。


    大多數都是有關係的人,把新房拿到手。


    然後轉手就賣給真正需要房子的。


    導致真正買房的人沒有得到實惠,譚雅的房地產公司也沒賺到啥錢。


    最後譚雅決定直接根據市場價格出售新房。


    雖然地產公司因此賺了巨大的利潤,但是同時房價也徹底壓製不住了。


    這幾年的房價,幾乎是以每年20%的速度在漲。


    偶爾有一年,還能直接漲50%。


    這讓原本就有想法買房的人,徹底坐不住了。


    就如易忠海這樣的,兜裏有點錢,借錢都想買房。


    本來易忠海對何大清還是有點怨氣的。


    覺得何大清把他們扔在香港就不管了,實在不夠意思。


    還想著既然何大清不搭理他們,他們也不過來巴結何大清。


    可是現在要買房,實在借不到錢,隻能來找和大慶了。


    “嗯,行,需要多少?”


    聽到何大清這麽痛快的迴答。


    之前那一點點不快,也瞬間消散了。


    “需要三萬。你放心,這錢我們會慢慢還的。”


    三萬塊,對於何大清來說根本就不算啥。


    可是對於易忠海兩口子來說,差不多是七八年的積蓄了。


    這個時期,香港大多數人的月工資都在100到200之間。


    譚雅與何大清,對員工的剝削沒那麽狠。


    工資基本上都是300到400之間。


    所以何大清兩口子一年下來也能賺個八九千塊。


    扣除各項開支一年也能攢個四五千塊。


    在易忠海他們看來,用七八年的積蓄買一套房子,還是很劃算的。


    無論什麽時候,房子都不便宜。


    除了計劃經濟的那幾十年外,縱觀上下五千年。


    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隻能建一套房子。


    以前北平沒解放的時候,易忠海壓根就沒想過買房。


    他的那點錢,連付房租都有些困難,更別提買房了。


    解放後,房子由國家安排,大家買房的意願又沒那麽強烈了。


    何大清讓林依依從家裏拿了三萬,遞給了易忠海。


    “這錢你拿著吧,以後有錢的時候還就成。”


    雙方經濟,地位,差距實在太大了。


    已經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了。


    易忠海雖然強行找話題,但是兩人的聊天內容還是有點像領導關心底層人民時那種問詢。


    易忠海實在不習慣這種感覺。


    所以拿到錢後,稍微聊了一會兒,就起身告辭了。


    易忠海拿到錢後,立刻就帶著小安買了一套新房。


    “真好,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


    這個時候的房子,也不講究什麽裝修。


    而且就是個磚混的房子。


    雖然牆麵和地麵都抹了水泥,但是看起來仍然跟倉庫差不多。


    不過即使這樣,也比大多數的土坯房強多了。


    看著小安那高興的樣子,易忠海感覺也很滿足。


    有了自己的窩了,雖然這個窩是借錢買的。


    但是這地方以後就是自己的家了。


    都過了大半輩子了,總算有了自己的房子了。


    “喜歡你就多待會兒,過幾天這房子咱們就租出去了。”


    “啊?咱們不自己住嗎?”


    “自己住?咱們在廠裏住宿舍多好,吃廠裏的食堂,用廠裏的水電,也花不了多少錢。


    住在這個房子裏,水電都要花錢,自己做飯也要花錢。”


    “不住你買他幹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1944開局娶了女特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隻小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隻小狗並收藏四合院:1944開局娶了女特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