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易忠海的想法
四合院:1944開局娶了女特務 作者:四隻小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安倍的媳婦,何大清其實並沒有太深的印象。
隻是見過幾次麵。
所以想了半天才想起來。
這還是因為安倍媳婦的動作舉止一看就是個日本娘們。
“這?”
易忠海看到何大清的表情,也知道何大清認出來了。
“沒錯,小安原來就是前院安倍的媳婦,日本投降前,安倍他們家破人亡。
她也沒去處,就跟閆埠貴一起生活了一陣兒。
現在這不是新社會了嗎?閆老師家她也沒法住了,隻能來我這了。”
何大清聽的有些懵。
他還不知道,當年北平男女老幼一起殺鬼子,一起搶鬼子。
閆埠貴居然把安倍媳婦給搶迴來了。
“安倍媳婦?他為啥在閆埠貴家裏?”
易忠海其實也不太想提這個事兒。
但是他也知道,這事就算他不說,別人也會說。
從別人嘴裏說出來不一定多難聽呢。還不如他自己說
“當年安倍不是死了嗎?然後她也被賣到了賭場,之後又被日本人給贖出去了。
再然後就是那場清晰日本人的動亂。
閆埠貴也跟著湊熱鬧。
剛好瞧見了她,本著原本是鄰居,所以閆老師就把她接到家裏照顧了。”
易忠海這麽說,但是心裏可不這麽想。
他能接受安倍媳婦,主要也是覺得安倍媳婦不錯,另外就是沒有其他女人願意嫁給他。
小安自從到了閆埠貴家裏,就跟閆埠貴家裏的傭人沒啥區別。
不,甚至還不如傭人。
閆埠貴家裏的所有活,她都要幹。
不僅如此,偶爾還要照顧一下閆埠貴的弟弟。
她是白天忙,夜晚忙,好幾年都沒睡過安穩覺。
如果不是新政府不允許他們這麽生活,她可能還要給閆埠貴家當幾年下人。
閆埠貴也沒膽子和政策對抗,可是又舍不得就這麽放手。
最後就把小安介紹給了易忠海。
他本以為自己以後還有機會偷吃兩口。
可是沒想到,小安跟了易忠海後,就不搭理他了。
現在易忠海和這個小安,日子過的還不錯。
小安十分的能幹,而且還聽話老實。
把易忠海的家裏打理的幹幹淨淨,十分整潔。
兩人過了一年後,易忠海也徹底接受了這個媳婦。
順便說一句,這個年代,男女之間其實並沒有那麽封建。
對於女人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那麽多。
並不是非處不娶的。
這個時期,有大量的婦女被日本人,軍閥,地痞,土匪,流氓禍害。
有錢有勢的人家,也許會怕丟臉,不要這樣的媳婦。
但是對於底層人民來說,他們娶媳婦,不僅僅是要睡覺。
要生娃。
他們主要是找個生活的合作夥伴。
另外,還有大量帶娃的寡婦。
對於這個時代的男人來說,並不拒絕娶這樣的媳婦。
帶娃的寡婦一樣能嫁出去。
甚至妓女,也一樣能找到合適的男人。
何大清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安,又看了看何大清。
“當時咱們不是遣送了一批日本人嗎?她是不願意迴去?還是迴不去啊?”
何大清覺得,安倍媳婦沒準是想迴家的,所以問了一下。
“是我不想迴去,我很小的時候就來這裏了,這裏和我家沒有什麽區別。”
安倍媳婦這話,隻說了一半。
其實是她的家沒了。
她家裏是日本農村的,從小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
一家四口,父母已經餓死,弟弟也戰死在東南亞了。
她迴到日本也沒去處。
何大清也沒繼續問,既然是易忠海的媳婦了,何大清也懶得管那麽多。
“你去做飯吧,今天大清在家裏吃飯,多做點。”
易忠海把媳婦趕到廚房後,就開始訴說這些年的苦楚。
基本上從小鬼子來,一直說到現在。
“大清,你是不知道啊,我當年做的那點錯事兒,到現在還要被人揪著小辮子。
我是跑了多少部門,求了多少人,才進了工廠。
可是工廠給我的待遇也不好。
現在這日子,也就是對付過。”
易忠海還沒喝酒呢,就開始說自己的不幸了。
“這事兒你也別抱屈,當年跟你一起進去的人,有多少都死了。你能活著出來,都是用他們的命填的。
死的人還沒抱怨,你活著的人抱怨啥。”
何大清可知道,當年易忠海為了活命,對那些工友也是有過欺壓和迫害的。
易忠海聽到何大清的話,就不繼續說這件事兒了。
當年何大清就指責過他,現在還是如此。
“算了,過去的事兒,不提了。你在香港過的怎麽樣?聽說你成了大老板了?也就是現在說的那種資本家?”
“不算,就是做個小買賣,勉強糊口。你看我這樣,像是大老板嗎?”
何大清感覺這個易忠海有些不對勁。
所以也沒說自己在香港的情況。
“小買賣?大清,你說,我要是去香港,能不能做小買賣?”
易忠海在北平住夠了。
在北平,他經常被鄙視,欺負。
他也想跟著何大清去香港。
換個地方,重新發展。
隻是他對外麵也不了解,現在就是想問問何大清香港到底怎麽樣。
如果他去的話,何大清能不能幫下忙。
“你啊,我也不知道,你也想去香港?可是到了香港,不一定能比現在過的好。”
“難道還能比現在差嗎?現在我除了這個媳婦,一無所有。”
易忠海現在是十分的窮。
工資少不說,他每個月還要交房租。
還要養一個媳婦。
一個月下來,根本沒存款,隻能勉強夠生活。
“這我也不知道,香港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特別亂。
街麵上的黑社會特別多。
還有不少國府的亂兵。
你要去了香港,也許能過的好一些,也許會露宿街頭。
這個誰也說不準。”
如果何大清的廠子接受易忠海這兩個人,那這兩人以後的日子肯定比在北平強。
起碼這兩人活到90年代,還能過個二三十年好日子。
如果留在北平,想過好日子,恐怕要等到2000年之後了。
也就是說,這兩人想過好日子,起碼活著是沒太大希望了。
隻是見過幾次麵。
所以想了半天才想起來。
這還是因為安倍媳婦的動作舉止一看就是個日本娘們。
“這?”
易忠海看到何大清的表情,也知道何大清認出來了。
“沒錯,小安原來就是前院安倍的媳婦,日本投降前,安倍他們家破人亡。
她也沒去處,就跟閆埠貴一起生活了一陣兒。
現在這不是新社會了嗎?閆老師家她也沒法住了,隻能來我這了。”
何大清聽的有些懵。
他還不知道,當年北平男女老幼一起殺鬼子,一起搶鬼子。
閆埠貴居然把安倍媳婦給搶迴來了。
“安倍媳婦?他為啥在閆埠貴家裏?”
易忠海其實也不太想提這個事兒。
但是他也知道,這事就算他不說,別人也會說。
從別人嘴裏說出來不一定多難聽呢。還不如他自己說
“當年安倍不是死了嗎?然後她也被賣到了賭場,之後又被日本人給贖出去了。
再然後就是那場清晰日本人的動亂。
閆埠貴也跟著湊熱鬧。
剛好瞧見了她,本著原本是鄰居,所以閆老師就把她接到家裏照顧了。”
易忠海這麽說,但是心裏可不這麽想。
他能接受安倍媳婦,主要也是覺得安倍媳婦不錯,另外就是沒有其他女人願意嫁給他。
小安自從到了閆埠貴家裏,就跟閆埠貴家裏的傭人沒啥區別。
不,甚至還不如傭人。
閆埠貴家裏的所有活,她都要幹。
不僅如此,偶爾還要照顧一下閆埠貴的弟弟。
她是白天忙,夜晚忙,好幾年都沒睡過安穩覺。
如果不是新政府不允許他們這麽生活,她可能還要給閆埠貴家當幾年下人。
閆埠貴也沒膽子和政策對抗,可是又舍不得就這麽放手。
最後就把小安介紹給了易忠海。
他本以為自己以後還有機會偷吃兩口。
可是沒想到,小安跟了易忠海後,就不搭理他了。
現在易忠海和這個小安,日子過的還不錯。
小安十分的能幹,而且還聽話老實。
把易忠海的家裏打理的幹幹淨淨,十分整潔。
兩人過了一年後,易忠海也徹底接受了這個媳婦。
順便說一句,這個年代,男女之間其實並沒有那麽封建。
對於女人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那麽多。
並不是非處不娶的。
這個時期,有大量的婦女被日本人,軍閥,地痞,土匪,流氓禍害。
有錢有勢的人家,也許會怕丟臉,不要這樣的媳婦。
但是對於底層人民來說,他們娶媳婦,不僅僅是要睡覺。
要生娃。
他們主要是找個生活的合作夥伴。
另外,還有大量帶娃的寡婦。
對於這個時代的男人來說,並不拒絕娶這樣的媳婦。
帶娃的寡婦一樣能嫁出去。
甚至妓女,也一樣能找到合適的男人。
何大清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安,又看了看何大清。
“當時咱們不是遣送了一批日本人嗎?她是不願意迴去?還是迴不去啊?”
何大清覺得,安倍媳婦沒準是想迴家的,所以問了一下。
“是我不想迴去,我很小的時候就來這裏了,這裏和我家沒有什麽區別。”
安倍媳婦這話,隻說了一半。
其實是她的家沒了。
她家裏是日本農村的,從小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
一家四口,父母已經餓死,弟弟也戰死在東南亞了。
她迴到日本也沒去處。
何大清也沒繼續問,既然是易忠海的媳婦了,何大清也懶得管那麽多。
“你去做飯吧,今天大清在家裏吃飯,多做點。”
易忠海把媳婦趕到廚房後,就開始訴說這些年的苦楚。
基本上從小鬼子來,一直說到現在。
“大清,你是不知道啊,我當年做的那點錯事兒,到現在還要被人揪著小辮子。
我是跑了多少部門,求了多少人,才進了工廠。
可是工廠給我的待遇也不好。
現在這日子,也就是對付過。”
易忠海還沒喝酒呢,就開始說自己的不幸了。
“這事兒你也別抱屈,當年跟你一起進去的人,有多少都死了。你能活著出來,都是用他們的命填的。
死的人還沒抱怨,你活著的人抱怨啥。”
何大清可知道,當年易忠海為了活命,對那些工友也是有過欺壓和迫害的。
易忠海聽到何大清的話,就不繼續說這件事兒了。
當年何大清就指責過他,現在還是如此。
“算了,過去的事兒,不提了。你在香港過的怎麽樣?聽說你成了大老板了?也就是現在說的那種資本家?”
“不算,就是做個小買賣,勉強糊口。你看我這樣,像是大老板嗎?”
何大清感覺這個易忠海有些不對勁。
所以也沒說自己在香港的情況。
“小買賣?大清,你說,我要是去香港,能不能做小買賣?”
易忠海在北平住夠了。
在北平,他經常被鄙視,欺負。
他也想跟著何大清去香港。
換個地方,重新發展。
隻是他對外麵也不了解,現在就是想問問何大清香港到底怎麽樣。
如果他去的話,何大清能不能幫下忙。
“你啊,我也不知道,你也想去香港?可是到了香港,不一定能比現在過的好。”
“難道還能比現在差嗎?現在我除了這個媳婦,一無所有。”
易忠海現在是十分的窮。
工資少不說,他每個月還要交房租。
還要養一個媳婦。
一個月下來,根本沒存款,隻能勉強夠生活。
“這我也不知道,香港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特別亂。
街麵上的黑社會特別多。
還有不少國府的亂兵。
你要去了香港,也許能過的好一些,也許會露宿街頭。
這個誰也說不準。”
如果何大清的廠子接受易忠海這兩個人,那這兩人以後的日子肯定比在北平強。
起碼這兩人活到90年代,還能過個二三十年好日子。
如果留在北平,想過好日子,恐怕要等到2000年之後了。
也就是說,這兩人想過好日子,起碼活著是沒太大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