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麽在和異族發生戰鬥的時候,往往小規模的戰鬥情況之下,異族都能夠明顯的壓製住南方朝廷。
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鬥,雙方之間的勝負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見分曉,甚至還會經常演變成長久的拉鋸戰。
冷鋒作為一個外來者,他所處在的視角自然是跳出這個時代之上的,能夠將這裏麵的問題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處在這個時代的人,卻很少能夠看到這一方麵。
當然,朝廷之中還是有能人的,這也是為什麽南方朝廷,在和那些異族進行戰鬥的時候,很少和他們進行野戰,大多數都是成規模的軍隊進行的守城戰。
依據城池和地理等因素,消耗異族軍隊的力量,這一招在針對金人的時候收到了很大的成效。這也是金人的軍隊為什麽在這麽長的時間,依然沒有能夠攻下南方的原因。
甚至在即使沒有蒙古人出現的情況之下,金人之中的問題也會暴露出來,雙方對峙到最後,鹿死誰手還真的說不定。
不過,蒙古人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麵。
蒙古人和以往的異族不同,他們雖然也是有草原上的各個部落組成的,但是在整合這些草原部落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內部就進行過了一番融合。
雖然這個融合是伴隨著殺戮誕生的,最終的結果是很明顯的,蒙古人的融合很是成功。
由於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本身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個大統一的部落。
當然,這裏麵也離不開有高人在背後指點,並運作這一切。
不然的話,以蒙古人那種隻識彎弓射大雕的性格,是很難形成如今的這種局麵。
由於蒙古人的崛起隱蔽性極強,而且時間也不長,南方朝庭對於蒙古人缺乏足夠的認知。這也是他們在麵對蒙古人的時候,缺少有效的應對方法的原因。
但是冷鋒卻知道蒙古人的強大,如果南方朝廷不是占據有利的地勢,根本擋不住蒙古軍隊的衝擊。
而且蒙古人也不是以往的那些異族可比的,他們也懂得利用南方朝廷的那種發達的科技,來製造先進的武器。
其中的紅衣大炮,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本來這種大炮是南方朝廷用來守城用的,不過被蒙古人得到製造方法之後,將其加以改進,變成了攻城掠地的利器。而且圍繞這種紅衣大炮,也形成了一套強大的戰法。
關於蒙古人的這套戰法,南方朝廷也見識過,知道其威力強大。
這也是蒙古人用來對付南方朝廷守城戰的一種利器,同時也是興帝為什麽要發動這次向朝廷中的那些豪門大戶,追繳稅款的原因。
如果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迅速的穿充盈國庫,有了這些錢之後,自然可以幹很多事情。
一方麵可以大大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麵,也可以為接下來可能要麵臨的大戰做好準備。
而且通過向這些豪門大戶動刀子,可以給他們一個警告,讓他們知道這個天下到底誰說了算。
在興帝看來,冷鋒首先拿李家和金家這兩個家族的開刀,正是深切的領會到了他的意圖。
皇帝就是要通過這樣的目的,用來震懾一部分人。
當然,興袖的本意也不可能真正的對這些豪門權貴們下刀。
就在當天晚上,冷鋒又請了幾位家主到稅務司去喝茶。當然這一次是純粹的喝茶,至少按照冷鋒向外說的就是這樣。
這一次冷鋒倒是文明,將上一次九王爺教給他的,那些關於茶道的技術和理論,展示個八九不離十。
甚至在請這些家主喝茶的時候,還同樣的給他們上了一課,內容主要是關於茶道和人生之間的關係。
冷鋒和他們大談特談,品茶論道和修身養性之間的關係。
喝過茶之後,這幾位家主並沒有向外界透露出什麽,隻是說稅務司的這位參謀將軍的茶道技術不錯,經他手衝泡出來的茶也是一絕。
同時,為了表示能夠進入稅務司喝茶的感激之情,他們在第二天就備了一份厚禮,主動送到了稅務司。
當然,這份厚禮並不是送給稅務司冷將軍的,而是主動上交給國庫的稅款。
這一份稅款的數額還相當的巨大,對於這幾位家主來說,足以讓他們肉痛很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在他們交了稅款之後,就得到了稅務司 的特別表揚,稱讚他們都是忠心於朝廷,並且心係於天下黎民百姓的好人。
這幾位家主也是冷鋒故意選擇的,他們雖然財產頗豐,但是比起金家和李家那種家族來說,要相對幹淨很多,至少他們沒幹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
當然,利用手中的特權,為他們的家族謀取利益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冷鋒在請他們喝茶的時候,已經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和他們說的很清楚。
好在這些人都懂得從善如流,十分配合稅務司的工作,並沒有讓冷鋒帶人親自登門。
這就是鬥爭的藝術,在同一天之內,冷鋒連續對待兩撥人不同的態度,讓他們明顯的感覺到一種差距。
之前在對付金家和李家的時候,讓人感覺到了冷鋒的蠻橫和跋扈。但是在晚上對付另外一批人的時候,又讓人感覺到了冷鋒的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無論哪一種風格,到最後都能夠很好的達到目的,而且讓別人也無法看清楚冷鋒的下一步動作會是什麽。
畢竟這種出其不意的舉動,是最讓人難以琢磨的。
哪怕就是興帝,已經知道了冷鋒的計劃,但是對於冷鋒的這種辦事手段,也是根本看不透。
不過他根本不用知道這些細節,隻要知道結果就行。
接下來的半個月之內,冷鋒的大名徹底的在京城當中傳播開來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曾經兩次拒絕過皇帝陛下的年輕才子,那層出不窮的手段,以及讓人看不透的行事手段。
之前人們對於冷鋒的印象就是那種恃才自傲,不懂得變通的讀書人。
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鬥,雙方之間的勝負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見分曉,甚至還會經常演變成長久的拉鋸戰。
冷鋒作為一個外來者,他所處在的視角自然是跳出這個時代之上的,能夠將這裏麵的問題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處在這個時代的人,卻很少能夠看到這一方麵。
當然,朝廷之中還是有能人的,這也是為什麽南方朝廷,在和那些異族進行戰鬥的時候,很少和他們進行野戰,大多數都是成規模的軍隊進行的守城戰。
依據城池和地理等因素,消耗異族軍隊的力量,這一招在針對金人的時候收到了很大的成效。這也是金人的軍隊為什麽在這麽長的時間,依然沒有能夠攻下南方的原因。
甚至在即使沒有蒙古人出現的情況之下,金人之中的問題也會暴露出來,雙方對峙到最後,鹿死誰手還真的說不定。
不過,蒙古人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麵。
蒙古人和以往的異族不同,他們雖然也是有草原上的各個部落組成的,但是在整合這些草原部落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內部就進行過了一番融合。
雖然這個融合是伴隨著殺戮誕生的,最終的結果是很明顯的,蒙古人的融合很是成功。
由於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本身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個大統一的部落。
當然,這裏麵也離不開有高人在背後指點,並運作這一切。
不然的話,以蒙古人那種隻識彎弓射大雕的性格,是很難形成如今的這種局麵。
由於蒙古人的崛起隱蔽性極強,而且時間也不長,南方朝庭對於蒙古人缺乏足夠的認知。這也是他們在麵對蒙古人的時候,缺少有效的應對方法的原因。
但是冷鋒卻知道蒙古人的強大,如果南方朝廷不是占據有利的地勢,根本擋不住蒙古軍隊的衝擊。
而且蒙古人也不是以往的那些異族可比的,他們也懂得利用南方朝廷的那種發達的科技,來製造先進的武器。
其中的紅衣大炮,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本來這種大炮是南方朝廷用來守城用的,不過被蒙古人得到製造方法之後,將其加以改進,變成了攻城掠地的利器。而且圍繞這種紅衣大炮,也形成了一套強大的戰法。
關於蒙古人的這套戰法,南方朝廷也見識過,知道其威力強大。
這也是蒙古人用來對付南方朝廷守城戰的一種利器,同時也是興帝為什麽要發動這次向朝廷中的那些豪門大戶,追繳稅款的原因。
如果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迅速的穿充盈國庫,有了這些錢之後,自然可以幹很多事情。
一方麵可以大大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麵,也可以為接下來可能要麵臨的大戰做好準備。
而且通過向這些豪門大戶動刀子,可以給他們一個警告,讓他們知道這個天下到底誰說了算。
在興帝看來,冷鋒首先拿李家和金家這兩個家族的開刀,正是深切的領會到了他的意圖。
皇帝就是要通過這樣的目的,用來震懾一部分人。
當然,興袖的本意也不可能真正的對這些豪門權貴們下刀。
就在當天晚上,冷鋒又請了幾位家主到稅務司去喝茶。當然這一次是純粹的喝茶,至少按照冷鋒向外說的就是這樣。
這一次冷鋒倒是文明,將上一次九王爺教給他的,那些關於茶道的技術和理論,展示個八九不離十。
甚至在請這些家主喝茶的時候,還同樣的給他們上了一課,內容主要是關於茶道和人生之間的關係。
冷鋒和他們大談特談,品茶論道和修身養性之間的關係。
喝過茶之後,這幾位家主並沒有向外界透露出什麽,隻是說稅務司的這位參謀將軍的茶道技術不錯,經他手衝泡出來的茶也是一絕。
同時,為了表示能夠進入稅務司喝茶的感激之情,他們在第二天就備了一份厚禮,主動送到了稅務司。
當然,這份厚禮並不是送給稅務司冷將軍的,而是主動上交給國庫的稅款。
這一份稅款的數額還相當的巨大,對於這幾位家主來說,足以讓他們肉痛很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在他們交了稅款之後,就得到了稅務司 的特別表揚,稱讚他們都是忠心於朝廷,並且心係於天下黎民百姓的好人。
這幾位家主也是冷鋒故意選擇的,他們雖然財產頗豐,但是比起金家和李家那種家族來說,要相對幹淨很多,至少他們沒幹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
當然,利用手中的特權,為他們的家族謀取利益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冷鋒在請他們喝茶的時候,已經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和他們說的很清楚。
好在這些人都懂得從善如流,十分配合稅務司的工作,並沒有讓冷鋒帶人親自登門。
這就是鬥爭的藝術,在同一天之內,冷鋒連續對待兩撥人不同的態度,讓他們明顯的感覺到一種差距。
之前在對付金家和李家的時候,讓人感覺到了冷鋒的蠻橫和跋扈。但是在晚上對付另外一批人的時候,又讓人感覺到了冷鋒的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無論哪一種風格,到最後都能夠很好的達到目的,而且讓別人也無法看清楚冷鋒的下一步動作會是什麽。
畢竟這種出其不意的舉動,是最讓人難以琢磨的。
哪怕就是興帝,已經知道了冷鋒的計劃,但是對於冷鋒的這種辦事手段,也是根本看不透。
不過他根本不用知道這些細節,隻要知道結果就行。
接下來的半個月之內,冷鋒的大名徹底的在京城當中傳播開來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曾經兩次拒絕過皇帝陛下的年輕才子,那層出不窮的手段,以及讓人看不透的行事手段。
之前人們對於冷鋒的印象就是那種恃才自傲,不懂得變通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