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冷鋒的這篇賦文沒有什麽明確的政治立場,也沒有要對帝王大不敬的意思的。
但是有些話語一旦被挑明了,就等於是捅破了那層窗戶紙,誰都不能假裝看不見。
當初的徐寅因為這篇人生幾何賦而獲得狀元,同時也因為文章中的一句話,又被罷免了狀元。
當時的皇帝讓他將這句話刪去,徐寅直言‘臣寧無官,賦不可改!’,看來在冷鋒的身上也要重演了。
不過無論是興帝,還是楊宏泰,他們都不知道,這是冷鋒故意露出的一個破綻。冷鋒之所以選擇這篇人生幾何賦,就是看中了這個典故。
如果冷鋒要想不留下這個隱患的話,他在寫這篇賦文的時候,直接這那句注定會引起帝王不快的話去掉就行。
之所以原文不變的留下,就是為了達到他不想被束縛在京城的意圖。
不得不說,冷鋒的這個想法的確是異類。古往今來,但凡是讀書人,誰不想能夠成為狀元郎呢!
這也是為什麽興帝和楊宏泰等人,看不出冷鋒這是故意為之,以為是冷鋒終究太過年少,難免意氣風發太過自負。
楊宏泰由此為契機針對冷鋒發難,以為是擊了冷鋒的要害,其實冷鋒還要感謝楊宏泰能夠指出這個問題。
興帝由於對冷鋒的看法早就固定了,再加上冷鋒這次發揮的很好,興帝這才將那句話忽略了。
“冷愛卿,這句‘三皇王帝,不死何歸’確有不敬先賢之意,如能改之,本次大朝試的新科狀元非卿莫屬!”
興帝此時的確是升起了愛才之意,本來他就準備啟用冷鋒的。
在大朝試正式開始之前,興帝就已經召見過冷鋒一次,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冷鋒在大朝試中表現不佳,提前給他吃個定心丸。
如果冷鋒能夠憑借自己的能耐,在大朝試中拿下榜首之位,那麽興帝再啟用冷鋒,誰也無法說什麽,更是無法阻攔。
對於興帝來說,冷鋒現在就是他的一個棋子。雖然這個棋子還沒有被正式的放入棋盤,一旦等到放入棋盤之後,就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去年在麵聖的時候,興帝就因為那一篇過秦論的文章,對冷鋒十分感興趣。
文章中的很多觀點對於興帝來說感觸頗深,這是他無法想象的,一個剛剛加冠的年輕人竟然能夠有這種見識。哪怕就是他這個帝王,還有滿朝的文武大臣,能夠看透這方麵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特別是對於冷鋒在文中提出的六國破滅弊在賂秦,讓興帝感歎良多。
這對於當今天的朝廷來說,也存在這樣的弊端。南方朝廷之所落得如今這般田地,除了軍隊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外政策導致的。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也同樣是對外政策。
在朝廷的政策大方針之下,認為隻要向那些入侵的民族交付一定的錢財之後,對方就可以退兵。
而且朝廷之中存在著大量的主和派,不希望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也與此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興帝登基之後,這種觀點還是占據著絕對的上風。
興帝想做一個中興之主,他就必須要麵對這個問題。但是興帝和他的曆代先祖都有一個共同的通病,那就是疑心太重。
特別是對於軍隊之中手握重兵的將領,除了在打仗的時候會將兵符交由他們之外,尋常時刻這些將領手中的兵權很少。
也正是因為皇帝的這個態度,才導致了朝廷之中重文輕武的原因。
不過興帝登基之後,他也發現了這樣的弊端,但是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特別是在看到了冷鋒的過秦論之後,興帝終於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過這個時代要想改變這種做法,已經很難了。
年前蒙古人南下之後,南方朝廷雖然防守住了蒙古人的進攻,甚至還有某些關鍵性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接著就是楊顯赫等人組成的談判代表團,雖然最終讓蒙古人同意撤軍,但是南方朝廷也是付出了一定的財物作為代價的。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楊顯赫等人迴歸之後,還是以英雄般勝利進的姿態,得到了加官進爵。
其實興帝對於這種情況是不滿意的,但是在朝廷之中,以楊宏泰為首的主和派官員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興帝準備啟用冷鋒,也就是為了讓他充當鯰魚效應之中的那個鯰魚。當然,興帝並不明白什麽是鯰魚效應,但是他所設想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冷鋒看了一眼楊宏泰,雖然這老家夥隻留給他一個背景,但是從他那穩如老狗般的姿態之中,可以看出這個老家夥認為已經拿捏住了冷鋒的命門。
雖然興帝言明隻要冷鋒將文章中的那句三皇五帝,不死何為,去掉之後,就可以直接批準冷鋒為今年大朝試的新科狀元。但是這個把柄既然已經被楊宏泰抓住了,怎麽可能如此輕易的放過呢!
就算冷鋒答應了興帝的要求,將文章中的那句話去掉,但是他已經將其寫在了大朝試的答卷之上,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政治正確的理念指導之下,楊宏泰已經站在了大義的立場。
“臣寧可無官,也不改賦!”
冷鋒終於說出了這篇賦文原主人的話,不過這話從他的口中說出來,也同樣有著一種濃濃的逼格感。
文人的骨氣,這一刻在冷鋒的身上的體現的淋漓盡致。
聽到冷鋒的話,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諸位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想到冷鋒會如此決絕。
特別是以洪老侯爺為首的一眾人,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冷鋒在這種情況之下竟然沒了順著興帝的話,就這樣將到手的狀元拱手讓出去了。
說是讓出去都有些客氣了,簡直就是使命往外推。
不過想到冷鋒去年麵聖時的作為,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似乎也不是無法理解。
興帝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他原本希望冷鋒能夠妥協,這樣既可以解決問題,又可以為他所用。
但是有些話語一旦被挑明了,就等於是捅破了那層窗戶紙,誰都不能假裝看不見。
當初的徐寅因為這篇人生幾何賦而獲得狀元,同時也因為文章中的一句話,又被罷免了狀元。
當時的皇帝讓他將這句話刪去,徐寅直言‘臣寧無官,賦不可改!’,看來在冷鋒的身上也要重演了。
不過無論是興帝,還是楊宏泰,他們都不知道,這是冷鋒故意露出的一個破綻。冷鋒之所以選擇這篇人生幾何賦,就是看中了這個典故。
如果冷鋒要想不留下這個隱患的話,他在寫這篇賦文的時候,直接這那句注定會引起帝王不快的話去掉就行。
之所以原文不變的留下,就是為了達到他不想被束縛在京城的意圖。
不得不說,冷鋒的這個想法的確是異類。古往今來,但凡是讀書人,誰不想能夠成為狀元郎呢!
這也是為什麽興帝和楊宏泰等人,看不出冷鋒這是故意為之,以為是冷鋒終究太過年少,難免意氣風發太過自負。
楊宏泰由此為契機針對冷鋒發難,以為是擊了冷鋒的要害,其實冷鋒還要感謝楊宏泰能夠指出這個問題。
興帝由於對冷鋒的看法早就固定了,再加上冷鋒這次發揮的很好,興帝這才將那句話忽略了。
“冷愛卿,這句‘三皇王帝,不死何歸’確有不敬先賢之意,如能改之,本次大朝試的新科狀元非卿莫屬!”
興帝此時的確是升起了愛才之意,本來他就準備啟用冷鋒的。
在大朝試正式開始之前,興帝就已經召見過冷鋒一次,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冷鋒在大朝試中表現不佳,提前給他吃個定心丸。
如果冷鋒能夠憑借自己的能耐,在大朝試中拿下榜首之位,那麽興帝再啟用冷鋒,誰也無法說什麽,更是無法阻攔。
對於興帝來說,冷鋒現在就是他的一個棋子。雖然這個棋子還沒有被正式的放入棋盤,一旦等到放入棋盤之後,就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去年在麵聖的時候,興帝就因為那一篇過秦論的文章,對冷鋒十分感興趣。
文章中的很多觀點對於興帝來說感觸頗深,這是他無法想象的,一個剛剛加冠的年輕人竟然能夠有這種見識。哪怕就是他這個帝王,還有滿朝的文武大臣,能夠看透這方麵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特別是對於冷鋒在文中提出的六國破滅弊在賂秦,讓興帝感歎良多。
這對於當今天的朝廷來說,也存在這樣的弊端。南方朝廷之所落得如今這般田地,除了軍隊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外政策導致的。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也同樣是對外政策。
在朝廷的政策大方針之下,認為隻要向那些入侵的民族交付一定的錢財之後,對方就可以退兵。
而且朝廷之中存在著大量的主和派,不希望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也與此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興帝登基之後,這種觀點還是占據著絕對的上風。
興帝想做一個中興之主,他就必須要麵對這個問題。但是興帝和他的曆代先祖都有一個共同的通病,那就是疑心太重。
特別是對於軍隊之中手握重兵的將領,除了在打仗的時候會將兵符交由他們之外,尋常時刻這些將領手中的兵權很少。
也正是因為皇帝的這個態度,才導致了朝廷之中重文輕武的原因。
不過興帝登基之後,他也發現了這樣的弊端,但是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特別是在看到了冷鋒的過秦論之後,興帝終於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過這個時代要想改變這種做法,已經很難了。
年前蒙古人南下之後,南方朝廷雖然防守住了蒙古人的進攻,甚至還有某些關鍵性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接著就是楊顯赫等人組成的談判代表團,雖然最終讓蒙古人同意撤軍,但是南方朝廷也是付出了一定的財物作為代價的。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楊顯赫等人迴歸之後,還是以英雄般勝利進的姿態,得到了加官進爵。
其實興帝對於這種情況是不滿意的,但是在朝廷之中,以楊宏泰為首的主和派官員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興帝準備啟用冷鋒,也就是為了讓他充當鯰魚效應之中的那個鯰魚。當然,興帝並不明白什麽是鯰魚效應,但是他所設想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冷鋒看了一眼楊宏泰,雖然這老家夥隻留給他一個背景,但是從他那穩如老狗般的姿態之中,可以看出這個老家夥認為已經拿捏住了冷鋒的命門。
雖然興帝言明隻要冷鋒將文章中的那句三皇五帝,不死何為,去掉之後,就可以直接批準冷鋒為今年大朝試的新科狀元。但是這個把柄既然已經被楊宏泰抓住了,怎麽可能如此輕易的放過呢!
就算冷鋒答應了興帝的要求,將文章中的那句話去掉,但是他已經將其寫在了大朝試的答卷之上,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政治正確的理念指導之下,楊宏泰已經站在了大義的立場。
“臣寧可無官,也不改賦!”
冷鋒終於說出了這篇賦文原主人的話,不過這話從他的口中說出來,也同樣有著一種濃濃的逼格感。
文人的骨氣,這一刻在冷鋒的身上的體現的淋漓盡致。
聽到冷鋒的話,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諸位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想到冷鋒會如此決絕。
特別是以洪老侯爺為首的一眾人,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冷鋒在這種情況之下竟然沒了順著興帝的話,就這樣將到手的狀元拱手讓出去了。
說是讓出去都有些客氣了,簡直就是使命往外推。
不過想到冷鋒去年麵聖時的作為,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似乎也不是無法理解。
興帝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他原本希望冷鋒能夠妥協,這樣既可以解決問題,又可以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