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釣魚城之戰,冷鋒這是忽略了。
他對於自己那個時代的南宋曆史了解的並不全麵,也不知道他那個曆史時空中,蒙古人對南宋進攻的時候是什麽時候發動對釣魚城的戰鬥。
冷鋒不是曆史學家,他對這方麵的知識隻是略知一二,對於大他的曆史走向是清楚的,但是其中發生的一些具體戰事卻不甚了解。
在冷鋒的印象之中,對於襄陽之戰是很清楚的。畢竟在後世的某部武俠名著之中,就是關於襄陽之戰的詳細描寫。
不過這兩個曆史時空之中,有些是相同的,而有些是完全不同,就是冷鋒也拿不準,到底會不會發生與後世曆史重合的事件。
冷鋒在建康府這一帶的前線地區待了七天時間,這段時間他基本上都是在陪著黃詩詩轉悠。
兩人獨處的時間多了,感覺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這還是冷鋒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和一個女孩子相處這麽久。當然,小蝶這丫頭不算,畢竟他們兩人的關係太過熟悉了。
而且在冷鋒的認知之中,一直將小蝶當作是小妹妹來看待的。
但是和黃詩詩就一樣,他們兩人之前就有婚約,雖然中間經曆了一次退婚事件。
那次退婚還是冷鋒主動配合的,就算是黃家人有這層意思,雙方之間也沒有傷了和氣。
其實在冷鋒得知後,蒙古人真正的戰略目標是釣魚城的時候。他也就想到了蒙古人打的是什麽算盤,畢竟蜀中號稱天府之國。
雖然屬於南方的偏遠地區,但是那裏對於南方朝廷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
由於蒙古人玩的這一手明修棧道,暗暗度陳倉的計劃,將南方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和他們對峙的江南一帶。
一旦釣魚城的防線被他們攻破,蒙古人的大軍,就可以很容易的從蜀手中地區直接插向南方朝廷的心髒。
蒙古人的這招戰略意圖,在冷鋒和黃明禮理的麵前並無什麽秘密可言。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相信北方的義軍也是如此,所以才會調集軍隊進行整合。畢竟北方的義軍以往都是各自為戰,就是少帥也沒能將他們完全整合到一處。
現在趁此機會,正好可以一舉兩得,既整合了軍隊,又可以抓住機會南下。
冷鋒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一個機會。
隻要釣魚城那邊能夠擋住蒙古人的進攻,那麽就可以將他們的主力拖在那裏,其他地方就大有可為。
這個時候是針對蒙古人的絕佳良機,既然朝廷已經把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在此,何不趁此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反撲蒙古人的防線。
畢竟相對於防守來說,蒙古人比起南方朝廷要差了很多。
在蒙古人這邊,雖然還有幾十萬軍隊,但是真正的精銳已經不足一半。
而反觀朝廷這邊,大部分的精銳全部匯聚於此。隻要能夠統一調動朝廷軍隊,那麽打敗對麵的蒙古人絕對不成什麽問題。
冷鋒可不是戰爭小白,前世作為特種兵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戰鬥經曆過很多次。對於戰機的把握,可以說是十分敏銳的。
在冷鋒和黃明禮得知蒙古人攻打釣魚城消息的第三天之後,黃明禮在聽了冷鋒的分析之後,也是深以為然,並且向朝廷提出了這個建議。
黃明禮雖然是朝廷派往前線督軍的要員,但是在這裏督軍的又不是他一個人,而且統領朝廷兵馬的也另有其人。
督軍雖然有一定的特權,但是卻無法指揮得動朝廷兵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督軍其實就相當於朝廷派在前方監督那些將領,防止他們出現什麽不聽朝廷指令,或者做出危害朝廷的行為。
大多數的督軍和前線的將領關係之間並不和睦,最多隻是在這些前線將領舉行軍事會議或者商討的時候,他們可以列席參加。
也可以對這些將領的決議提出質疑,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影響他們的決定。
督軍的主要職責,就是把自己的發現隨時向朝廷匯報,以利於朝廷及時掌握前線軍方的動態。
朝廷方麵收到的前線消息,往往是來自三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就是,前線的各路將領,以及統帥的匯報。
第二個就是朝廷派往各個軍區的督軍。
還有一個就是朝廷自己安排的探子。
這三個戰報必須綜合起來統一分析,如果能夠形成一致的話,那麽就證明沒有問題。
一旦意見不一致,這裏邊的參考意見也是有分先後的。采納度最高的就是朝廷自己的探子的信息,其次是督軍,最後才是前線將領。
總的來說,這是朝廷為了製衡各方所采用的一種手段。
同時,也為了防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意外發生。
這樣一來,雖然可以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掌控力,但是也同樣無形當中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以及靈活機動性。
對於這種弊端,很多人都能夠看清楚,但是卻無法改變什麽。
其實冷鋒在和黃明禮分析這事的時候就知道,在這種製度之下,朝廷的軍隊不可能抓住這種戰機對蒙古人發動攻擊。
但是他卻建議黃明禮上書朝廷,就是為了想看看朝廷在這方麵的反應。
並且看看前方的這些將領,到底有多少人是有膽有識的。
畢竟朝廷數十萬大軍囤積在這裏,每天的消耗也不小。如果能靠著這一戰收到成果,那麽就可以緩解蒙古人大軍南下的威脅。
不過可惜的是,當黃明禮和這些軍方將領溝通過後,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和他一同上書。
這讓冷鋒再次看清了,朝廷之中不僅僅是文官畏戰,就是大多數的將領也是如此。
如果朝廷的統帥能夠抓住戰機的話,那麽蒙古人這邊的陣型肯定會受到衝擊,甚至不敵朝廷軍隊。
蒙古人的戰略計劃會受到影響,甚至是釣魚城的危機也就會被化解。
用孫子兵法來說,這就是一種反向的圍魏救趙。
他對於自己那個時代的南宋曆史了解的並不全麵,也不知道他那個曆史時空中,蒙古人對南宋進攻的時候是什麽時候發動對釣魚城的戰鬥。
冷鋒不是曆史學家,他對這方麵的知識隻是略知一二,對於大他的曆史走向是清楚的,但是其中發生的一些具體戰事卻不甚了解。
在冷鋒的印象之中,對於襄陽之戰是很清楚的。畢竟在後世的某部武俠名著之中,就是關於襄陽之戰的詳細描寫。
不過這兩個曆史時空之中,有些是相同的,而有些是完全不同,就是冷鋒也拿不準,到底會不會發生與後世曆史重合的事件。
冷鋒在建康府這一帶的前線地區待了七天時間,這段時間他基本上都是在陪著黃詩詩轉悠。
兩人獨處的時間多了,感覺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這還是冷鋒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和一個女孩子相處這麽久。當然,小蝶這丫頭不算,畢竟他們兩人的關係太過熟悉了。
而且在冷鋒的認知之中,一直將小蝶當作是小妹妹來看待的。
但是和黃詩詩就一樣,他們兩人之前就有婚約,雖然中間經曆了一次退婚事件。
那次退婚還是冷鋒主動配合的,就算是黃家人有這層意思,雙方之間也沒有傷了和氣。
其實在冷鋒得知後,蒙古人真正的戰略目標是釣魚城的時候。他也就想到了蒙古人打的是什麽算盤,畢竟蜀中號稱天府之國。
雖然屬於南方的偏遠地區,但是那裏對於南方朝廷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
由於蒙古人玩的這一手明修棧道,暗暗度陳倉的計劃,將南方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和他們對峙的江南一帶。
一旦釣魚城的防線被他們攻破,蒙古人的大軍,就可以很容易的從蜀手中地區直接插向南方朝廷的心髒。
蒙古人的這招戰略意圖,在冷鋒和黃明禮理的麵前並無什麽秘密可言。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相信北方的義軍也是如此,所以才會調集軍隊進行整合。畢竟北方的義軍以往都是各自為戰,就是少帥也沒能將他們完全整合到一處。
現在趁此機會,正好可以一舉兩得,既整合了軍隊,又可以抓住機會南下。
冷鋒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一個機會。
隻要釣魚城那邊能夠擋住蒙古人的進攻,那麽就可以將他們的主力拖在那裏,其他地方就大有可為。
這個時候是針對蒙古人的絕佳良機,既然朝廷已經把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在此,何不趁此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反撲蒙古人的防線。
畢竟相對於防守來說,蒙古人比起南方朝廷要差了很多。
在蒙古人這邊,雖然還有幾十萬軍隊,但是真正的精銳已經不足一半。
而反觀朝廷這邊,大部分的精銳全部匯聚於此。隻要能夠統一調動朝廷軍隊,那麽打敗對麵的蒙古人絕對不成什麽問題。
冷鋒可不是戰爭小白,前世作為特種兵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戰鬥經曆過很多次。對於戰機的把握,可以說是十分敏銳的。
在冷鋒和黃明禮得知蒙古人攻打釣魚城消息的第三天之後,黃明禮在聽了冷鋒的分析之後,也是深以為然,並且向朝廷提出了這個建議。
黃明禮雖然是朝廷派往前線督軍的要員,但是在這裏督軍的又不是他一個人,而且統領朝廷兵馬的也另有其人。
督軍雖然有一定的特權,但是卻無法指揮得動朝廷兵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督軍其實就相當於朝廷派在前方監督那些將領,防止他們出現什麽不聽朝廷指令,或者做出危害朝廷的行為。
大多數的督軍和前線的將領關係之間並不和睦,最多隻是在這些前線將領舉行軍事會議或者商討的時候,他們可以列席參加。
也可以對這些將領的決議提出質疑,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影響他們的決定。
督軍的主要職責,就是把自己的發現隨時向朝廷匯報,以利於朝廷及時掌握前線軍方的動態。
朝廷方麵收到的前線消息,往往是來自三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就是,前線的各路將領,以及統帥的匯報。
第二個就是朝廷派往各個軍區的督軍。
還有一個就是朝廷自己安排的探子。
這三個戰報必須綜合起來統一分析,如果能夠形成一致的話,那麽就證明沒有問題。
一旦意見不一致,這裏邊的參考意見也是有分先後的。采納度最高的就是朝廷自己的探子的信息,其次是督軍,最後才是前線將領。
總的來說,這是朝廷為了製衡各方所采用的一種手段。
同時,也為了防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意外發生。
這樣一來,雖然可以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掌控力,但是也同樣無形當中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以及靈活機動性。
對於這種弊端,很多人都能夠看清楚,但是卻無法改變什麽。
其實冷鋒在和黃明禮分析這事的時候就知道,在這種製度之下,朝廷的軍隊不可能抓住這種戰機對蒙古人發動攻擊。
但是他卻建議黃明禮上書朝廷,就是為了想看看朝廷在這方麵的反應。
並且看看前方的這些將領,到底有多少人是有膽有識的。
畢竟朝廷數十萬大軍囤積在這裏,每天的消耗也不小。如果能靠著這一戰收到成果,那麽就可以緩解蒙古人大軍南下的威脅。
不過可惜的是,當黃明禮和這些軍方將領溝通過後,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和他一同上書。
這讓冷鋒再次看清了,朝廷之中不僅僅是文官畏戰,就是大多數的將領也是如此。
如果朝廷的統帥能夠抓住戰機的話,那麽蒙古人這邊的陣型肯定會受到衝擊,甚至不敵朝廷軍隊。
蒙古人的戰略計劃會受到影響,甚至是釣魚城的危機也就會被化解。
用孫子兵法來說,這就是一種反向的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