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大家知道冷鋒的情況,所以對於冷鋒的表現都不看好,也就是學道大人和幾位考官不明所以,再加上收了冷家的好處,這才認為冷鋒不錯。


    不過他們也不是傻子,看到周圍眾人的反應,似乎發現了一不對。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自然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所以都閉口不言。


    其實江遠誌說不錯,冷鋒此時的表現還真的是像說的那樣。拋開其他的不談,冷鋒的書法的確寫的不錯,再加上重生之後氣質上的改變,這舉手投足之間章法很是大度。


    冷鋒的非常規操作還是影響到了一些人,比如,那五位跟著學道大人一同前來的考生就是如此。他們可不知道冷鋒的底細,和學道大人一樣,看到冷鋒揮毫沷墨,這可為他們製造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至於臨江書院的眾人,他們看到冷鋒的樣子,倒是沒怎麽在意。


    其他人的反應已經影響不到冷鋒了,此時他正進入一種奇妙的狀態。這篇文章雖然不是他的原創,但是卻能很好的融入其中的意境。


    過秦論無論是在立意還是見解上都是獨具一格,此文旨在總結秦朝滅亡的曆史教訓,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


    千餘字的篇幅敘述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曆史,概括地說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說明其興衰的關鍵所在。


    由於受到了冷鋒的影響,這次眾人思考時間都被縮短了,本來寫作這種文章沒有一兩炷香時間準備是不充足的。 然而冷鋒隻用了幾個唿吸的時間就下筆了,他們就算知道冷鋒可能是故作姿態。


    不過有了冷鋒的表現在先,他們如果沉思過久,也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就是他們心中對冷鋒腹誹不已,也隻能加快了速度。


    不過,就是如此,就在大家剛剛把文章開了頭的時候,冷鋒就已經完成了答卷。


    “唿!”


    冷鋒長出一口氣,然後放下筆來。


    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正常情況下不存在提前交卷一說,但是這次選拔不是科舉考試,而且大家對於冷鋒的作答也很好奇。在冷鋒表示要交卷的時候,他的試卷也就被呈了上去。


    “好字!”


    冷鋒的試卷剛剛被打開,看到試卷的主考官不由的暗讚一聲。別的先不說,就是這一手書法已經能夠看出一些格局。


    “過秦論!”


    學道大人江遠誌看到文章的名字時,目光不由一亮,心中暗道好名字。


    接著看下去,學道大人的被文章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能夠成為一路州府的學道大人,在這方的的專業水平還是很高的,他自然能夠看出一篇文章的好壞。


    從冷鋒的文章中他到文章作者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敘述條理清晰,抓住一條縱線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文章的層次極其分明。


    對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著重描述的“點”。


    學道大人的思路被文章所描寫的節點牽著往下讀,文章內容不中斷,他便不能中斷,文章沒有節外生枝,他也就不能旁及其餘。短短千餘字的文章,給他帶來了氣勢極盛的感覺。


    在學道大人的眼中,這篇文章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作者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議論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這篇文章通篇都采用了這種手法。


    諸如文章中的一些詞匯:席卷、包舉、囊括、並吞、天下、宇內、四海、八荒等。讀起來氣勢充沛,運筆鋒銳不可當,咄咄逼人,又有說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


    更關鍵的是文章所蘊含的精髓,並非流於表麵上的詞藻,所表達的觀點和見解十分鮮明而又獨具一格。


    “你們看看!”


    學道大人一口氣把文章讀完,然後閉眼迴味了一般,沒有加以任何評論,而是把文章傳遞給了其他人。


    這種選拔測試是公開進行,和以往的科舉封卷批閱不同,由幾位考官當場閱卷,最後將評選出優秀試卷,交由學道大人定奪。當然,如果有必要,學道大人也可以親自閱卷,就比如冷鋒這種情況。


    “好,好文章!”


    又一位跟隨學道大人同來的主考官員看完了冷鋒的文章,不由開口稱讚。


    這讓那些沒有看到文章的人心頭大奇,特別是山長李洪秋等人,他們的心中急的像貓爪撓似的。以他們對冷鋒的了解,已經作好了準備,等學道大人看過冷鋒的文章之後那難看的樣子了。


    可是沒想到,他們的預測是錯誤的,而且看樣子還是錯的離譜。看學道大人的那個樣子,以及其他幾位考官的表情,一個讓他們自己都覺得荒唐的念頭在心中升起——難道冷鋒寫出了錦繡文章。


    這個念頭剛剛在心中升起,立刻就被他們否決了。在他們看來,冷鋒能夠寫出錦繡文章的可能性,比母豬能上樹的機率還要小。


    不過他們看不到冷鋒的試卷,現在所有的書生的答題還沒有結束,最起碼要等到學道大人將所的文章閱完之後,他們也許有機會見識一下。


    可是,學道大人和那幾位考官卻不再理會他們,而是就著冷鋒的文章交流起來。


    “妙啊!這篇過秦論將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其文章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


    “特別是這最後一段的論和斷,仍用對比手法把幾個方麵綜合到一起,然後得出結論,即所謂“斷”。為了使結論下得鄭重,便又把秦重新提起總說一遍,才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收尾。文章須能放能收,能開能合,始見本領。”


    “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隻是末句‘仁義不施’一語便斷盡!此及文章精華所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特種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點儀式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點儀式感並收藏南宋特種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