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心都偏到太平洋去了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作者:小能有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十看向老八的雙眼,這是他第一看不透老八,不同於此前不懂他和老九之間的籌謀,如今他隻感覺眼前的老八陌生得很。
“我……我……我想。”
看著老八那恐怖的雙眸,老十最後還是違心地說出了口,因為在他的心裏,至少這樣能夠讓他的八哥恢複正常,能夠保全住三家人的性命。
“好,隻要你想,八哥九哥絕對幫你!”
聽著老十應承了下來,老八的紅眸一亮,臉上重新煥發了堅定的神采。
“走!你們先迴府,等過些時日再來找我!”
說罷,老八主動帶著兩人走出了大殿,拉著二人走出大殿後,老八步子稍稍緩了一步,讓老九老十領先了他一個身位。
原本拉的動作,也在此刻變成了老八在二人身後推著他們。
在離開大殿的那一刻,老八迴頭看了一眼大殿高台上的龍椅。
‘這一局,你我都沒贏,等著吧,終有一日,我一定會站上去的。’
迴過了頭,老八收斂了心神,跟隨在老九老十的身後,此刻老九老十宛如一麵門扉一般,將老八遮掩在了身後。
不過宮門口等待著的兵衛還是打開了這扇門扉,因為他們奉的是皇帝的旨意。
見老八被兵衛門捉拿離開,老九老十對視了一眼,也從宮門離開了皇宮返迴了自己的府邸,靜待著老八的號令。
康熙在甩袖離開了大殿之後,就來到了禦書房,看著一旁堆積著上疏廢太子的奏折,心中的鬱火燒得更加的旺盛了,直接將那一摞奏折全部掀翻到了地上。
“混賬!混賬!都是一群混賬!!這是要反了!要反了!!”
殿內外所有的下人都被康熙這震怒的模樣嚇得五體投地地跪在了地上,這個時候,哪怕是若曦都不敢上前一步。
康熙好一陣的發泄後,總算是將心中的鬱火平息了一些,看著雜亂的禦書房康熙皺著眉頭吩咐道:
“都眼瞎了嘛!不知道收拾幹淨嘛!”
聽著康熙這略帶怒意的話語,李德全反倒鬆了一口氣,立馬眼神示意了身旁的太監和宮女們上前收拾,隨後又是一個眼神的,讓若曦將早已準備好的降火清心茶給奉上。
康熙在吩咐過後,便坐迴了位置上,此時若曦的茶剛好送達,一陣發泄大喊後的康熙也是口幹舌燥地,將溫度適宜的茶水一飲而盡後,內心也平靜了不少。
此時,康熙麵前的桌麵上奏折什麽的早就散落一地了,唯獨正中央還留著一本。
而這一本,正是康熙派去調查皇子們的結果。
自從康熙和方休那一次對話後,康熙也是痛定思痛地將派遣去調查工部的人手全部調去摸諸位皇子的底去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別說是一向與太子不對付的八爺黨了,就連太子手底下的老四三人在朝中拉攏的勢力也不在少數,整個朝堂上,認真執行了康熙不允許私下結交大臣的就隻有他的太子了。
太子雖然緊握著工部,但是太子不同於其他皇子,是有這個資格發展自己的,而且方休在與工部聯係之前也請示過了康熙。
隻不過康熙自己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工部竟然被太子運用得如此有力。
經此一查之後,康熙發現聽自己話的被圈禁了,反倒是那暗中忤逆自己意思地過得風生水起。
康熙雖然沒有經過什麽兄弟相爭的戲碼,但是也清楚這份權利帶來的誘惑,所以康熙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接著讓手底下的人調查。
結果在順藤摸瓜之下,康熙知道了此番塞上行圍大阿哥那詭異的舉動為何,也知道了明珠在去找他之前與老九他們見過了麵,並且閉府三日。
有著明珠的這條線,康熙直接親自提審了明珠,原本正等待著老八來救援的明珠看著目光中有著怒火燃燒的康熙,又見康熙將他與大阿哥,九阿哥的事情扔在了他的眼前後。
這隻怕死的老狐狸知道什麽都完了,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明珠在第一時間就交代了他與老八的勾結,而康熙也成全了他,給了他一個體麵的下場,至少不會像索額圖那樣被活活餓死。
隻不過明珠臨死前都想不明白,他呈上去的證據如此明確了,太子究竟是怎麽翻盤的。以他對康熙的了解,康熙絕對是一個對權利執著的人。
太子緊握工部就已經是分了康熙的權了,還利用工部做了那麽多的事情,明顯是在康熙的雷區上蹦躂才對啊。
明珠想得沒錯,但是他對康熙的了解還停留在多年以前,當初的康熙因為國家紛亂,對於權力是格外地看重,哪怕是現在也因為當初的事情留下了影響。
可現在,康熙不僅是一個皇帝了,更是一個父親,一個後繼有人的父親。
忤逆者錦衣玉食,順從者狼狽不堪,這不僅刺激了一個皇帝的內心,同時也激怒了一個父親的愛子之心。
而且就算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除太子以外哪一個皇子沒有試圖侵占他的權利,有了這個想法後,太子頓時不再是‘一枝獨秀’了。
‘泯然眾人矣’的太子唯一的錯處也就剩下工部的貪墨和百姓軍火買賣的問題了。
這些問題在一個偏心的父親麵前說大也不大,貪墨之事好說,朝堂上哪一個官員沒有過貪墨,隻不過是他貪的比較大了而已。
若說起來,太子貪的都足夠比得上半個國庫了,可國家卻沒有多大的動蕩,這還讓康熙覺得是太子的本事更高呢。
至於說人口買賣的問題,百姓雖然是國之根基,但是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什麽人人平等的時代,一些災民,就算太子不買賣的也活不久了,買賣了還給國家減少了負擔。
反正中原大地多的是人,太子買賣的也都是災民罷了,又不是什麽人都拿去買賣的。
而軍火嘛,從工部的記錄上來看,軍火的問題至少也有好幾年了,可是從未聽邊軍有過什麽煎熬的戰鬥。
至於說賣給了羅斯國,別人不清楚,康熙還能不知道嘛,羅斯國的軍火比起大清來說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況且他們自己都能隨便造,何必花錢來買呢。
就這樣方休所做的事情被康熙這個偏心偏到太平洋去的老父親完美地找到了借口,關於這些個借口能不能讓百姓接受,康熙可不管,反正在他這裏這件事是過去了。
若是百姓,文武百官接受不了的,那就殺幾個官僚,將鍋甩給他們便是了。
對此,康熙並沒有覺得什麽不妥的,反而在心中懊悔當初為什麽縱容方休那麽懶散,要是他多注意一下方休,說不定今日他就不會被其他皇子們陷害了。
‘唉,都怪朕讓太子太過重視兄弟之情了,都是朕錯啊。’
“我……我……我想。”
看著老八那恐怖的雙眸,老十最後還是違心地說出了口,因為在他的心裏,至少這樣能夠讓他的八哥恢複正常,能夠保全住三家人的性命。
“好,隻要你想,八哥九哥絕對幫你!”
聽著老十應承了下來,老八的紅眸一亮,臉上重新煥發了堅定的神采。
“走!你們先迴府,等過些時日再來找我!”
說罷,老八主動帶著兩人走出了大殿,拉著二人走出大殿後,老八步子稍稍緩了一步,讓老九老十領先了他一個身位。
原本拉的動作,也在此刻變成了老八在二人身後推著他們。
在離開大殿的那一刻,老八迴頭看了一眼大殿高台上的龍椅。
‘這一局,你我都沒贏,等著吧,終有一日,我一定會站上去的。’
迴過了頭,老八收斂了心神,跟隨在老九老十的身後,此刻老九老十宛如一麵門扉一般,將老八遮掩在了身後。
不過宮門口等待著的兵衛還是打開了這扇門扉,因為他們奉的是皇帝的旨意。
見老八被兵衛門捉拿離開,老九老十對視了一眼,也從宮門離開了皇宮返迴了自己的府邸,靜待著老八的號令。
康熙在甩袖離開了大殿之後,就來到了禦書房,看著一旁堆積著上疏廢太子的奏折,心中的鬱火燒得更加的旺盛了,直接將那一摞奏折全部掀翻到了地上。
“混賬!混賬!都是一群混賬!!這是要反了!要反了!!”
殿內外所有的下人都被康熙這震怒的模樣嚇得五體投地地跪在了地上,這個時候,哪怕是若曦都不敢上前一步。
康熙好一陣的發泄後,總算是將心中的鬱火平息了一些,看著雜亂的禦書房康熙皺著眉頭吩咐道:
“都眼瞎了嘛!不知道收拾幹淨嘛!”
聽著康熙這略帶怒意的話語,李德全反倒鬆了一口氣,立馬眼神示意了身旁的太監和宮女們上前收拾,隨後又是一個眼神的,讓若曦將早已準備好的降火清心茶給奉上。
康熙在吩咐過後,便坐迴了位置上,此時若曦的茶剛好送達,一陣發泄大喊後的康熙也是口幹舌燥地,將溫度適宜的茶水一飲而盡後,內心也平靜了不少。
此時,康熙麵前的桌麵上奏折什麽的早就散落一地了,唯獨正中央還留著一本。
而這一本,正是康熙派去調查皇子們的結果。
自從康熙和方休那一次對話後,康熙也是痛定思痛地將派遣去調查工部的人手全部調去摸諸位皇子的底去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別說是一向與太子不對付的八爺黨了,就連太子手底下的老四三人在朝中拉攏的勢力也不在少數,整個朝堂上,認真執行了康熙不允許私下結交大臣的就隻有他的太子了。
太子雖然緊握著工部,但是太子不同於其他皇子,是有這個資格發展自己的,而且方休在與工部聯係之前也請示過了康熙。
隻不過康熙自己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工部竟然被太子運用得如此有力。
經此一查之後,康熙發現聽自己話的被圈禁了,反倒是那暗中忤逆自己意思地過得風生水起。
康熙雖然沒有經過什麽兄弟相爭的戲碼,但是也清楚這份權利帶來的誘惑,所以康熙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接著讓手底下的人調查。
結果在順藤摸瓜之下,康熙知道了此番塞上行圍大阿哥那詭異的舉動為何,也知道了明珠在去找他之前與老九他們見過了麵,並且閉府三日。
有著明珠的這條線,康熙直接親自提審了明珠,原本正等待著老八來救援的明珠看著目光中有著怒火燃燒的康熙,又見康熙將他與大阿哥,九阿哥的事情扔在了他的眼前後。
這隻怕死的老狐狸知道什麽都完了,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明珠在第一時間就交代了他與老八的勾結,而康熙也成全了他,給了他一個體麵的下場,至少不會像索額圖那樣被活活餓死。
隻不過明珠臨死前都想不明白,他呈上去的證據如此明確了,太子究竟是怎麽翻盤的。以他對康熙的了解,康熙絕對是一個對權利執著的人。
太子緊握工部就已經是分了康熙的權了,還利用工部做了那麽多的事情,明顯是在康熙的雷區上蹦躂才對啊。
明珠想得沒錯,但是他對康熙的了解還停留在多年以前,當初的康熙因為國家紛亂,對於權力是格外地看重,哪怕是現在也因為當初的事情留下了影響。
可現在,康熙不僅是一個皇帝了,更是一個父親,一個後繼有人的父親。
忤逆者錦衣玉食,順從者狼狽不堪,這不僅刺激了一個皇帝的內心,同時也激怒了一個父親的愛子之心。
而且就算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除太子以外哪一個皇子沒有試圖侵占他的權利,有了這個想法後,太子頓時不再是‘一枝獨秀’了。
‘泯然眾人矣’的太子唯一的錯處也就剩下工部的貪墨和百姓軍火買賣的問題了。
這些問題在一個偏心的父親麵前說大也不大,貪墨之事好說,朝堂上哪一個官員沒有過貪墨,隻不過是他貪的比較大了而已。
若說起來,太子貪的都足夠比得上半個國庫了,可國家卻沒有多大的動蕩,這還讓康熙覺得是太子的本事更高呢。
至於說人口買賣的問題,百姓雖然是國之根基,但是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什麽人人平等的時代,一些災民,就算太子不買賣的也活不久了,買賣了還給國家減少了負擔。
反正中原大地多的是人,太子買賣的也都是災民罷了,又不是什麽人都拿去買賣的。
而軍火嘛,從工部的記錄上來看,軍火的問題至少也有好幾年了,可是從未聽邊軍有過什麽煎熬的戰鬥。
至於說賣給了羅斯國,別人不清楚,康熙還能不知道嘛,羅斯國的軍火比起大清來說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況且他們自己都能隨便造,何必花錢來買呢。
就這樣方休所做的事情被康熙這個偏心偏到太平洋去的老父親完美地找到了借口,關於這些個借口能不能讓百姓接受,康熙可不管,反正在他這裏這件事是過去了。
若是百姓,文武百官接受不了的,那就殺幾個官僚,將鍋甩給他們便是了。
對此,康熙並沒有覺得什麽不妥的,反而在心中懊悔當初為什麽縱容方休那麽懶散,要是他多注意一下方休,說不定今日他就不會被其他皇子們陷害了。
‘唉,都怪朕讓太子太過重視兄弟之情了,都是朕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