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失望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作者:小能有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宗全班師迴朝的旨意下發出去的第二天,他才在早朝上提及此事,麵對趙宗全的這道旨意方休自然是反對的。
所以在趙宗全還沒說完,方休就站了出來,表示若是大軍不拿下僅剩的兩州之地,會給西夏留有喘息之機。
如今的趙宗全,方休越是反對的,他越是要去做,就像那種裝模作樣的領導一樣,麵對專業的手下反饋的意見,他們卻有著自以為是的見解,仿佛不這樣去做,就彰顯不出他們作為領導的樣子。
而太後見方休如此反對,也是向手下的人傳遞出了一個站在了方休這一邊的信號,她一個深宮中的婦人自然是不懂得戰場上的事情,雖然她之前也反對出征,認為耗人耗力,想要嚴格遵守先帝舊製。
但是她也懂得投桃報李,而且她相信方休的判斷,作為大宋的鎮國公,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人,他都不讚同,那就代表趙宗全的這次行動真的不可行。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趙宗全顯然早有預料,所以昨日才會先斬後奏的命人去前線傳了消息。如今旨意已經發出。
就像那日任命方休為主帥的調令一樣,一切都已經木已成舟了。
而方休也是罕見的在朝堂之上發火離去,看著朝未散,方休就獨自離開的身影,文武百官也是麵麵相覷,高座之上的趙宗全也是黑著一張臉,仿佛要吃了方休一般。
好在還是太後宣稱身體有恙,召來了太醫看診結束了早朝,緩解了今日早朝尷尬的氣氛。
在趙宗全看來,這是方休知道大軍迴朝後,他手中的權能會被分割出去,如今的他雖然手中的兵權增加了,但還沒有具體落實下去,隻要有人進來,很容易就會被具體的將軍接任走。
若是這些將軍是方休或者太後的人還好說,那麽權利還在他自己的手上,可人這些將軍是趙宗全的人,那這些權利在方休那麽就會變得名存實亡。
麵對這些人的陽奉陰違方休也處置不了,因為他們的靠山是趙宗全,是當今的皇帝,明麵上看方休的權利都是趙宗全賜予的,所以方休到時有也隻能吃下這道暗虧。
至於方休所說的,給西夏有了喘息之機,這在趙宗全看來也不過是一個想要阻止大軍迴朝的借口罷了,如今迴鶻兩部攻勢正猛,就是大宋的兵馬走了,西夏也不能長久的抵抗迴鶻兩部。
讓大軍迴朝休整,不僅可以緩急大宋消耗的物資,還能加大迴鶻兩部的消耗,讓他們鷸蚌相爭,最後得利的當然是大宋這個漁翁。
可是趙宗全哪裏知道,迴鶻兩部進攻的如此兇猛就是因為有著大宋的人馬在西夏牽製著西夏的主力部隊。
除了這個原因外,大宋的軍隊隻要待在西夏一日,給西夏的壓力就大一分,給迴鶻兩部的助力也就高一分。
一旦大宋撤軍了,迴鶻兩部就像沒人主人的吉娃娃,叫是還能叫,可卻沒膽子叫的那麽兇了。
這樣一來西夏就算隻剩下兩個州也能苟延殘喘下來,想當初元昊都能殺出一個偌大的西夏,難保如今的西夏不會在高壓下產生第二個元昊。
況且神明神使這一招,可再一卻不能再二了,尤其是大宋利用過這一招打壓過西夏後,就算現在西夏的領導人在傻,他們也琢磨出了為什麽在元昊死後西夏會突然冒出那麽多的神明神使了。
並不是那些手握軍權的將軍為了自己名正言順搞出來的,而是早就有人對他們西夏起了心思,而這個人就來自他們一直看不起的懦弱綿羊,大宋。
大軍迴朝這一天,為了表示趙宗全特意再次在皇宮開設了一場直到夜晚的席宴,這一場席宴所有人都去了,不論是中立黨還是太後的人,唯獨方休沒去。而百官也是心照不宣的沒有在宴席上提起。
諸將迴來後的待遇也和方休一樣,隻不過在休息了兩天後,他們便參加了早朝,這一日的早朝與其說是表彰大會,倒不如說是分餅大宴。
所分的餅也不僅僅是出征官員們收獲的物資,更是方休身下軍中的權柄。
哪怕就是太後身邊的人,所封賞的官職和嘉獎都超過了方休的嫡係人馬。方休的嫡係人馬雖然也有了榮升,但大多都被調往外派了出去,看似升官了,實際上卻進一步的分割削弱了方休在京都中的權利和威望。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可這兔子還沒抓完,飛鳥也一直盤旋在頭頂上,趙宗全便開始烹煮神犬,掩埋良弓了。
這一幕自然引起了方休手底下的人不滿,可是他們根本見不到方休的麵,就算有再多的不滿不甘,都無法向方休傾訴。
而他們也沒有頂撞,冒犯趙宗全的底氣,於是隻能紛紛帶著不甘離開了京都,或者投身於軍旅之中,不想見到外麵的肮髒交易,也不願與這些臭魚爛蝦攪和在一起。
三個月後,顧廷燁帶著明蘭一同上門拜訪,因為是親戚之間的串門,方休也沒有派人阻攔了。
花園裏,方休和華蘭每日拉著一個小豆丁在逗弄著他們,見顧廷燁帶著明蘭來了,華蘭也是順手接過了方休手中的蕊姐兒。
明蘭上前幫華蘭帶著蕊姐兒,兩姐妹抱著兩個小豆丁轉身去了別處,花園的涼亭中隻剩下了方休和顧廷燁。
“大姐夫好不舒服啊,妻兒在側我真是豔羨不已啊。”
“羨慕啊,你也可以啊,上書給官家請辭唄,反正有著寧遠侯的爵位,你也可以和明蘭這樣生活。”
顧廷煜死後顧廷燁是最有資格繼承寧遠侯爵位的人,哪怕秦小娘子機關算盡也無法將這個爵位安插在她自己的兒子身上,更何況她兒子對於顧廷燁能夠繼承這個爵位還高興的不得了。
秦小娘子堪比南曲班子唱的戲到頭來隻騙到了她自己的兒子,這弄得她當夜橫掃祠堂,指著麵前泥糊的木頭謾罵,做迴了她自己。
“大姐夫……”
“別了,有事說事,別人不清楚你我難得還不知道你嘛,就被扯著盛家的這點關係叫了,我也聽不慣。”
還不等顧廷燁說話,方休直接伸手攔住了顧廷燁的發言,這小子如今一改平日裏的稱唿,和他打起了親情牌,那肚子裏肯定是有了壞水了。
“嘿嘿,那行,進之大哥。你看你鬧也鬧了,脾氣也發了,這是不是該迴去了,你這整日待在府中不出門的,難道就不怕別人議論啊。”
“哼,咱們這個官家不是想要奪我的權嘛,我若不待在府上他怎麽好安插人手進來啊。”
這趙宗全還真以為他是吃素的,原本班師迴朝就惹得方休不快了,但那個時候的方休頂多就是氣幾天就好了,可誰曾想趙宗全幾人借機發揮,打壓起了他的人來。
明麵上,方休不好操作些什麽,但暗地裏方休的手腳可就多了。
趙宗全覬覦著方休的東郊大營,將沈國舅和小耿將軍安排了進去,可如今二人進去後就像被折了翼的飛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兩是得罪了趙宗全被丟進去受罰的呢。
堂堂的國舅和三品正的將軍,在軍營中竟然被折磨的還不如剛入營的士兵,他們也曾認為是方休給的下馬威,試圖報複迴去,但結果發現他們說的,軍營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並且做的非常完美。
這樣一來,他們要是處罰這些士兵就有些沒道理了,也給了方休處置他們的機會。
“哎哎哎,進之大哥,這隔牆有耳的,有些話還是不要亂說為好。”
聽到方休的話,顧廷燁趕忙想要阻止方休再這麽猖狂下去了。
對於顧廷燁的好意,方休倒是嗤笑了一聲接著說道:
“若是平日裏我是不會這樣說,但是今天官家既然派了你來做說客,我這府上的暗探也走的差不多了,僅剩的那幾個也都不在這。
你不要感到尷尬,像我這樣手握重兵的權臣,如此閉門不出的,莫說三個月,就算是三天我也會派人來暗訪了。”
看著顧廷燁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的神色,方休擺了擺手和他解釋一番。
“那進之大哥肯讓我進來,是想通了?”
聽到顧廷燁的話,方休沒有立馬迴答,而是長歎了一口氣。
“我不是想通了,而是失望夠了。三個月了,有些東西也該看清楚了,既然看清楚了也不願意說,那就是打算裝糊塗到底了。”
顧廷燁似乎也知道方休暗指的是什麽,於是替趙宗全辯解道:
“進之大哥,你應該知道,官家和我們不一樣,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官家不一定能夠看明白,相應的有些事情官家能夠看到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夠看清楚。”
“所以你就成了如今這副模樣,當初那個豪言要北上奪迴燕雲十六州的少年朗去哪裏了,他當初的心胸抱負為何現在卻變成了固守於內了。”
方休的話說的顧廷燁有些啞口無言了,當初他第一次和方休見麵時就曾說過,他向往和方休一樣,能夠為大宋戍守邊疆,有朝一日能夠北上殺敵,奪迴燕雲十六州。
可現在,他發現他離這個從小的抱負似乎越來越遠了,他是什麽時候改變了這個想法的,他自己也說不出來。
是被眾人排擠出了京都,還是在遇到趙宗全父子後在他們手下做事,他也不清楚了,有時候成長就是會磨平人的棱角的,年少的壯誌淩雲終究成了過眼雲煙。
顧廷燁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些什麽,明明他是來替趙宗全做說客的,但結果卻被方休弄的說不出話來了。
“明日,我就要和桓王一起去檢查鹽務了,同行的還有長柏。”
“嗯,我知道了,你順便給宮裏的人迴個話吧,就說我明日會去東郊大營,至於朝堂,若無大事我就不去了,反正我不過是一員武將,上了朝堂說的話也沒人聽取。”
“好,我知道了。”
隨後二人便心有靈犀般不再談論朝堂上的事情了,沒了這些事情後,方休和顧廷燁的談話也暢快了許多,在國公府吃了午飯後顧廷燁他們才離開的,不過在走之前,方休還給顧廷燁留了一句話。
“仲懷啊,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啊。”
所以在趙宗全還沒說完,方休就站了出來,表示若是大軍不拿下僅剩的兩州之地,會給西夏留有喘息之機。
如今的趙宗全,方休越是反對的,他越是要去做,就像那種裝模作樣的領導一樣,麵對專業的手下反饋的意見,他們卻有著自以為是的見解,仿佛不這樣去做,就彰顯不出他們作為領導的樣子。
而太後見方休如此反對,也是向手下的人傳遞出了一個站在了方休這一邊的信號,她一個深宮中的婦人自然是不懂得戰場上的事情,雖然她之前也反對出征,認為耗人耗力,想要嚴格遵守先帝舊製。
但是她也懂得投桃報李,而且她相信方休的判斷,作為大宋的鎮國公,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人,他都不讚同,那就代表趙宗全的這次行動真的不可行。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趙宗全顯然早有預料,所以昨日才會先斬後奏的命人去前線傳了消息。如今旨意已經發出。
就像那日任命方休為主帥的調令一樣,一切都已經木已成舟了。
而方休也是罕見的在朝堂之上發火離去,看著朝未散,方休就獨自離開的身影,文武百官也是麵麵相覷,高座之上的趙宗全也是黑著一張臉,仿佛要吃了方休一般。
好在還是太後宣稱身體有恙,召來了太醫看診結束了早朝,緩解了今日早朝尷尬的氣氛。
在趙宗全看來,這是方休知道大軍迴朝後,他手中的權能會被分割出去,如今的他雖然手中的兵權增加了,但還沒有具體落實下去,隻要有人進來,很容易就會被具體的將軍接任走。
若是這些將軍是方休或者太後的人還好說,那麽權利還在他自己的手上,可人這些將軍是趙宗全的人,那這些權利在方休那麽就會變得名存實亡。
麵對這些人的陽奉陰違方休也處置不了,因為他們的靠山是趙宗全,是當今的皇帝,明麵上看方休的權利都是趙宗全賜予的,所以方休到時有也隻能吃下這道暗虧。
至於方休所說的,給西夏有了喘息之機,這在趙宗全看來也不過是一個想要阻止大軍迴朝的借口罷了,如今迴鶻兩部攻勢正猛,就是大宋的兵馬走了,西夏也不能長久的抵抗迴鶻兩部。
讓大軍迴朝休整,不僅可以緩急大宋消耗的物資,還能加大迴鶻兩部的消耗,讓他們鷸蚌相爭,最後得利的當然是大宋這個漁翁。
可是趙宗全哪裏知道,迴鶻兩部進攻的如此兇猛就是因為有著大宋的人馬在西夏牽製著西夏的主力部隊。
除了這個原因外,大宋的軍隊隻要待在西夏一日,給西夏的壓力就大一分,給迴鶻兩部的助力也就高一分。
一旦大宋撤軍了,迴鶻兩部就像沒人主人的吉娃娃,叫是還能叫,可卻沒膽子叫的那麽兇了。
這樣一來西夏就算隻剩下兩個州也能苟延殘喘下來,想當初元昊都能殺出一個偌大的西夏,難保如今的西夏不會在高壓下產生第二個元昊。
況且神明神使這一招,可再一卻不能再二了,尤其是大宋利用過這一招打壓過西夏後,就算現在西夏的領導人在傻,他們也琢磨出了為什麽在元昊死後西夏會突然冒出那麽多的神明神使了。
並不是那些手握軍權的將軍為了自己名正言順搞出來的,而是早就有人對他們西夏起了心思,而這個人就來自他們一直看不起的懦弱綿羊,大宋。
大軍迴朝這一天,為了表示趙宗全特意再次在皇宮開設了一場直到夜晚的席宴,這一場席宴所有人都去了,不論是中立黨還是太後的人,唯獨方休沒去。而百官也是心照不宣的沒有在宴席上提起。
諸將迴來後的待遇也和方休一樣,隻不過在休息了兩天後,他們便參加了早朝,這一日的早朝與其說是表彰大會,倒不如說是分餅大宴。
所分的餅也不僅僅是出征官員們收獲的物資,更是方休身下軍中的權柄。
哪怕就是太後身邊的人,所封賞的官職和嘉獎都超過了方休的嫡係人馬。方休的嫡係人馬雖然也有了榮升,但大多都被調往外派了出去,看似升官了,實際上卻進一步的分割削弱了方休在京都中的權利和威望。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可這兔子還沒抓完,飛鳥也一直盤旋在頭頂上,趙宗全便開始烹煮神犬,掩埋良弓了。
這一幕自然引起了方休手底下的人不滿,可是他們根本見不到方休的麵,就算有再多的不滿不甘,都無法向方休傾訴。
而他們也沒有頂撞,冒犯趙宗全的底氣,於是隻能紛紛帶著不甘離開了京都,或者投身於軍旅之中,不想見到外麵的肮髒交易,也不願與這些臭魚爛蝦攪和在一起。
三個月後,顧廷燁帶著明蘭一同上門拜訪,因為是親戚之間的串門,方休也沒有派人阻攔了。
花園裏,方休和華蘭每日拉著一個小豆丁在逗弄著他們,見顧廷燁帶著明蘭來了,華蘭也是順手接過了方休手中的蕊姐兒。
明蘭上前幫華蘭帶著蕊姐兒,兩姐妹抱著兩個小豆丁轉身去了別處,花園的涼亭中隻剩下了方休和顧廷燁。
“大姐夫好不舒服啊,妻兒在側我真是豔羨不已啊。”
“羨慕啊,你也可以啊,上書給官家請辭唄,反正有著寧遠侯的爵位,你也可以和明蘭這樣生活。”
顧廷煜死後顧廷燁是最有資格繼承寧遠侯爵位的人,哪怕秦小娘子機關算盡也無法將這個爵位安插在她自己的兒子身上,更何況她兒子對於顧廷燁能夠繼承這個爵位還高興的不得了。
秦小娘子堪比南曲班子唱的戲到頭來隻騙到了她自己的兒子,這弄得她當夜橫掃祠堂,指著麵前泥糊的木頭謾罵,做迴了她自己。
“大姐夫……”
“別了,有事說事,別人不清楚你我難得還不知道你嘛,就被扯著盛家的這點關係叫了,我也聽不慣。”
還不等顧廷燁說話,方休直接伸手攔住了顧廷燁的發言,這小子如今一改平日裏的稱唿,和他打起了親情牌,那肚子裏肯定是有了壞水了。
“嘿嘿,那行,進之大哥。你看你鬧也鬧了,脾氣也發了,這是不是該迴去了,你這整日待在府中不出門的,難道就不怕別人議論啊。”
“哼,咱們這個官家不是想要奪我的權嘛,我若不待在府上他怎麽好安插人手進來啊。”
這趙宗全還真以為他是吃素的,原本班師迴朝就惹得方休不快了,但那個時候的方休頂多就是氣幾天就好了,可誰曾想趙宗全幾人借機發揮,打壓起了他的人來。
明麵上,方休不好操作些什麽,但暗地裏方休的手腳可就多了。
趙宗全覬覦著方休的東郊大營,將沈國舅和小耿將軍安排了進去,可如今二人進去後就像被折了翼的飛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兩是得罪了趙宗全被丟進去受罰的呢。
堂堂的國舅和三品正的將軍,在軍營中竟然被折磨的還不如剛入營的士兵,他們也曾認為是方休給的下馬威,試圖報複迴去,但結果發現他們說的,軍營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並且做的非常完美。
這樣一來,他們要是處罰這些士兵就有些沒道理了,也給了方休處置他們的機會。
“哎哎哎,進之大哥,這隔牆有耳的,有些話還是不要亂說為好。”
聽到方休的話,顧廷燁趕忙想要阻止方休再這麽猖狂下去了。
對於顧廷燁的好意,方休倒是嗤笑了一聲接著說道:
“若是平日裏我是不會這樣說,但是今天官家既然派了你來做說客,我這府上的暗探也走的差不多了,僅剩的那幾個也都不在這。
你不要感到尷尬,像我這樣手握重兵的權臣,如此閉門不出的,莫說三個月,就算是三天我也會派人來暗訪了。”
看著顧廷燁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的神色,方休擺了擺手和他解釋一番。
“那進之大哥肯讓我進來,是想通了?”
聽到顧廷燁的話,方休沒有立馬迴答,而是長歎了一口氣。
“我不是想通了,而是失望夠了。三個月了,有些東西也該看清楚了,既然看清楚了也不願意說,那就是打算裝糊塗到底了。”
顧廷燁似乎也知道方休暗指的是什麽,於是替趙宗全辯解道:
“進之大哥,你應該知道,官家和我們不一樣,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官家不一定能夠看明白,相應的有些事情官家能夠看到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夠看清楚。”
“所以你就成了如今這副模樣,當初那個豪言要北上奪迴燕雲十六州的少年朗去哪裏了,他當初的心胸抱負為何現在卻變成了固守於內了。”
方休的話說的顧廷燁有些啞口無言了,當初他第一次和方休見麵時就曾說過,他向往和方休一樣,能夠為大宋戍守邊疆,有朝一日能夠北上殺敵,奪迴燕雲十六州。
可現在,他發現他離這個從小的抱負似乎越來越遠了,他是什麽時候改變了這個想法的,他自己也說不出來。
是被眾人排擠出了京都,還是在遇到趙宗全父子後在他們手下做事,他也不清楚了,有時候成長就是會磨平人的棱角的,年少的壯誌淩雲終究成了過眼雲煙。
顧廷燁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些什麽,明明他是來替趙宗全做說客的,但結果卻被方休弄的說不出話來了。
“明日,我就要和桓王一起去檢查鹽務了,同行的還有長柏。”
“嗯,我知道了,你順便給宮裏的人迴個話吧,就說我明日會去東郊大營,至於朝堂,若無大事我就不去了,反正我不過是一員武將,上了朝堂說的話也沒人聽取。”
“好,我知道了。”
隨後二人便心有靈犀般不再談論朝堂上的事情了,沒了這些事情後,方休和顧廷燁的談話也暢快了許多,在國公府吃了午飯後顧廷燁他們才離開的,不過在走之前,方休還給顧廷燁留了一句話。
“仲懷啊,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