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那放鬆跟放羊也是有區別的啊
清穿:讀我心後,康熙九龍齊心了 作者:芷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毫無防備間,十四結結實實摔了一腳,直接來了個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疼得他嗷一嗓子:“八哥,你……”
八阿哥輕笑:“誰讓你小子喋喋不休的,一直念叨爺那點糗事?”
“不給你一腳,你還不知道爺也是文武雙全呢!”
十四原還挺生氣,被八阿哥這麽一說,自己再一迴想。
好家夥!
這哪是鳴不平,分明是打鳴不平的旗號,又把自家兄長給奚落了一遍啊!
易地而處,他怕要氣到拔刀。
換位思考之後,十四也惱不起來了。隻憨笑撓頭:“八哥八哥,是弟弟錯了,弟弟不該。您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裏能撐船,就原諒弟弟這一迴吧。”
“你還說?”
“好好好,不說不說。八哥啊,您說咱們哥倆這把立了如此大功,汗阿瑪迴頭大封皇子,會給咱們封個什麽爵啊?”
不止十四,其餘所有有功皇子也都想知道。
盼著汗阿瑪早揭謎底。
而康熙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皇莊上,在即將收獲的玉米、土豆、紅薯等嘉禾上。
去年秋天,保泰聽胤祄叭叭完,就趕緊往宮裏獻寶,讓這幾樣被胤祄大力推崇的好物過了明路。
高產、美味還不挑地。
這仨關鍵詞湊在一起,哪個封建帝王遇見不得瘋魔呢?
康熙當然也不例外。
知道土豆、紅薯的產量能達到現有小麥、穀子、黃豆之類數倍甚至十倍之多後。
他就整個高度重視了起來。
春耕前就派人收集了一批種子,種在了皇莊裏。
找經驗豐富的老農仔細侍弄著。
從破土到開花,每到關鍵時候,康熙都要抽時間親往查看。
眼看著兩個多月而已,玉米杆子就長了七八尺高。
他站在壟台上仰手到夠不著尖尖兒。棒子近尺長,上麵密密麻麻長滿了的粒子。
土豆、紅薯的秧子也綠油油,分外粗壯。
康熙私下裏親自試過,一棵秧子十幾個土豆或者紅薯。
大如拳,小似雞卵。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棵秧子都得一兩斤,兩三斤的產量。一畝地兩千左右株苗,保守算著也得四千斤。
比時下平均三四百斤,瘦田可能隻有一兩百斤的產量翻了好幾倍去。
就算日後推廣,普通農田不如皇莊好水、好肥、好侍弄,一畝地減少一半,還有兩千斤呐!
這數字,高到讓康熙做夢都要笑醒。
每天扳著手指頭數日子。
就盼著正式豐收時,把滿朝文武都帶上,好叫所有人開眼呢!
再結合著小十八心聲所言,安排老三在大清報上好好帶帶節奏。
就說這些好物明神宗萬曆年間就傳到了中原,可惜朱家氣數已盡,這才捧著金飯碗要飯吃。放著如此嘉禾不好生耕種,弄得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他們大清就不一樣!
發現這等好物後,他這個皇帝就親自下旨,命人趕緊在皇莊試種。三不五時問詢,帶文武百官親往秋收。
想著確定這些東西確實高產、美味、飽腹感也強之後,就趕緊向民間推廣。
直接納入賦稅!
如此,就不愁嘉禾不能大麵積推廣,不能更快更有效地造福於民了。
就這,他還怕有什麽疏漏呢。
趁著胤祄來請安的空檔,狀似無意地跟太子交談,試圖拋磚引玉。
想著聽他叭叭完,再根據他叭叭的內容查漏補缺。
結果聽得胤祄原地驚呆:[果然古人從不缺少智慧,他們隻吃虧在沒有幾百年後的信息發達而已。論陰謀詭計,咳咳,論足智多謀,康熙爸爸強著呢!]
[瞧這輿論戰玩兒的,直接把大明弄成了對照組哇。嘖嘖,大明氣數已盡,所以進了寶山也得空手歸。大清上承天命,最能化腐朽為神奇,用小小嘉禾給天下帶來大大變化。康熙康熙,康寧熙和,嘖嘖嘖……]
確定臭小子除了震驚加吐槽就沒啥新鮮詞兒後,康熙忙裝出才意識到他還在的樣子:“小十八還有事兒?”
“有哇~”
胤祄笑著點頭:“兒子還沒給汗阿瑪豎起根佩服的大拇指呢!汗阿瑪心係萬民福祉,時時刻刻不忘為百姓謀福,真是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皇帝。大清有此帝王,是兒子之福,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康熙:???
莫名覺得這詞兒有點熟,再聽聽。
但臭小子說完就以不打擾汗阿瑪跟太子二哥為由,施施然告退了。
隻留下尷尬得臉上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一鑽的太子。
終於明白這詭異的熟悉感從何而來的康熙咬牙:“臭小子你給朕迴來,朕保證不把你的小屁股打成八瓣兒!”
這狠話都出來了,胤祄還能停下?
不不不。
他隻會跑得更快。
直接旋風一樣刮出宮,直奔四貝勒府。
說什麽也得找親親四哥倒到苦水,再用四貝勒府的特色美食來撫慰下自己那受傷的心靈。
結果才一到,就受到了三侄子弘時的熱烈歡迎。
小家夥甚至搶了蘇培盛的活兒,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好不殷勤。若不是胤祄強烈拒絕,他甚至還要給小叔叔捶捶背、洗洗腳。
熱情到讓胤祄發慌:“常言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小弘時你這是……”
“沒沒沒。”小家夥暴風搖頭:“十八叔放心,絕對沒有妖!就……就是有個可憐的侄兒等著叔您搭救~”
吔?
胤祄納罕,四哥以前倒是對弘時大侄子分外嚴厲,大有點隻要教不死就往死裏教的調調。但後來,他認識到過猶不及的道理啦!
就還挺溫柔寬鬆的不是麽?
嗬。
四爺冷笑:“那放鬆跟放羊也是有區別的呀!”
“身為愛新覺羅家子孫,最起碼的文課武功總不能鬆懈吧?無逸齋總是要去的吧?”
“爺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起早貪黑念書了。他可倒好,去年冬日嫌冷,今春說有風,夏日又太熱。往無逸齋大半年,攏共也沒上兩個月學,以往學的那點兒也都就飯吃了。連個三字經都背得磕磕絆絆……”
長達盞茶的訓斥後,弘時痛苦地對自家小十八叔攤了攤手:這下您知道侄兒為何殷切希望您多留宿幾天了吧?
八阿哥輕笑:“誰讓你小子喋喋不休的,一直念叨爺那點糗事?”
“不給你一腳,你還不知道爺也是文武雙全呢!”
十四原還挺生氣,被八阿哥這麽一說,自己再一迴想。
好家夥!
這哪是鳴不平,分明是打鳴不平的旗號,又把自家兄長給奚落了一遍啊!
易地而處,他怕要氣到拔刀。
換位思考之後,十四也惱不起來了。隻憨笑撓頭:“八哥八哥,是弟弟錯了,弟弟不該。您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裏能撐船,就原諒弟弟這一迴吧。”
“你還說?”
“好好好,不說不說。八哥啊,您說咱們哥倆這把立了如此大功,汗阿瑪迴頭大封皇子,會給咱們封個什麽爵啊?”
不止十四,其餘所有有功皇子也都想知道。
盼著汗阿瑪早揭謎底。
而康熙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皇莊上,在即將收獲的玉米、土豆、紅薯等嘉禾上。
去年秋天,保泰聽胤祄叭叭完,就趕緊往宮裏獻寶,讓這幾樣被胤祄大力推崇的好物過了明路。
高產、美味還不挑地。
這仨關鍵詞湊在一起,哪個封建帝王遇見不得瘋魔呢?
康熙當然也不例外。
知道土豆、紅薯的產量能達到現有小麥、穀子、黃豆之類數倍甚至十倍之多後。
他就整個高度重視了起來。
春耕前就派人收集了一批種子,種在了皇莊裏。
找經驗豐富的老農仔細侍弄著。
從破土到開花,每到關鍵時候,康熙都要抽時間親往查看。
眼看著兩個多月而已,玉米杆子就長了七八尺高。
他站在壟台上仰手到夠不著尖尖兒。棒子近尺長,上麵密密麻麻長滿了的粒子。
土豆、紅薯的秧子也綠油油,分外粗壯。
康熙私下裏親自試過,一棵秧子十幾個土豆或者紅薯。
大如拳,小似雞卵。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棵秧子都得一兩斤,兩三斤的產量。一畝地兩千左右株苗,保守算著也得四千斤。
比時下平均三四百斤,瘦田可能隻有一兩百斤的產量翻了好幾倍去。
就算日後推廣,普通農田不如皇莊好水、好肥、好侍弄,一畝地減少一半,還有兩千斤呐!
這數字,高到讓康熙做夢都要笑醒。
每天扳著手指頭數日子。
就盼著正式豐收時,把滿朝文武都帶上,好叫所有人開眼呢!
再結合著小十八心聲所言,安排老三在大清報上好好帶帶節奏。
就說這些好物明神宗萬曆年間就傳到了中原,可惜朱家氣數已盡,這才捧著金飯碗要飯吃。放著如此嘉禾不好生耕種,弄得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他們大清就不一樣!
發現這等好物後,他這個皇帝就親自下旨,命人趕緊在皇莊試種。三不五時問詢,帶文武百官親往秋收。
想著確定這些東西確實高產、美味、飽腹感也強之後,就趕緊向民間推廣。
直接納入賦稅!
如此,就不愁嘉禾不能大麵積推廣,不能更快更有效地造福於民了。
就這,他還怕有什麽疏漏呢。
趁著胤祄來請安的空檔,狀似無意地跟太子交談,試圖拋磚引玉。
想著聽他叭叭完,再根據他叭叭的內容查漏補缺。
結果聽得胤祄原地驚呆:[果然古人從不缺少智慧,他們隻吃虧在沒有幾百年後的信息發達而已。論陰謀詭計,咳咳,論足智多謀,康熙爸爸強著呢!]
[瞧這輿論戰玩兒的,直接把大明弄成了對照組哇。嘖嘖,大明氣數已盡,所以進了寶山也得空手歸。大清上承天命,最能化腐朽為神奇,用小小嘉禾給天下帶來大大變化。康熙康熙,康寧熙和,嘖嘖嘖……]
確定臭小子除了震驚加吐槽就沒啥新鮮詞兒後,康熙忙裝出才意識到他還在的樣子:“小十八還有事兒?”
“有哇~”
胤祄笑著點頭:“兒子還沒給汗阿瑪豎起根佩服的大拇指呢!汗阿瑪心係萬民福祉,時時刻刻不忘為百姓謀福,真是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皇帝。大清有此帝王,是兒子之福,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康熙:???
莫名覺得這詞兒有點熟,再聽聽。
但臭小子說完就以不打擾汗阿瑪跟太子二哥為由,施施然告退了。
隻留下尷尬得臉上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一鑽的太子。
終於明白這詭異的熟悉感從何而來的康熙咬牙:“臭小子你給朕迴來,朕保證不把你的小屁股打成八瓣兒!”
這狠話都出來了,胤祄還能停下?
不不不。
他隻會跑得更快。
直接旋風一樣刮出宮,直奔四貝勒府。
說什麽也得找親親四哥倒到苦水,再用四貝勒府的特色美食來撫慰下自己那受傷的心靈。
結果才一到,就受到了三侄子弘時的熱烈歡迎。
小家夥甚至搶了蘇培盛的活兒,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好不殷勤。若不是胤祄強烈拒絕,他甚至還要給小叔叔捶捶背、洗洗腳。
熱情到讓胤祄發慌:“常言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小弘時你這是……”
“沒沒沒。”小家夥暴風搖頭:“十八叔放心,絕對沒有妖!就……就是有個可憐的侄兒等著叔您搭救~”
吔?
胤祄納罕,四哥以前倒是對弘時大侄子分外嚴厲,大有點隻要教不死就往死裏教的調調。但後來,他認識到過猶不及的道理啦!
就還挺溫柔寬鬆的不是麽?
嗬。
四爺冷笑:“那放鬆跟放羊也是有區別的呀!”
“身為愛新覺羅家子孫,最起碼的文課武功總不能鬆懈吧?無逸齋總是要去的吧?”
“爺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起早貪黑念書了。他可倒好,去年冬日嫌冷,今春說有風,夏日又太熱。往無逸齋大半年,攏共也沒上兩個月學,以往學的那點兒也都就飯吃了。連個三字經都背得磕磕絆絆……”
長達盞茶的訓斥後,弘時痛苦地對自家小十八叔攤了攤手:這下您知道侄兒為何殷切希望您多留宿幾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