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城內,仆固拓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在大堂裏來迴踱步,顯得焦躁不安。
“現在到底該怎麽辦?我們就這樣白白損失了好幾千兵馬,還把唐人給徹底得罪了!”
彌崎滿臉塵土,頭發散亂,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唐軍不打招唿就發動進攻,明顯就是故意為之!他們肯定事先就猜到了我們的行動,龜茲城裏必定藏有唐人的內衛。”
“而且眼下格立已經率領部隊返迴了焉耆城,唐軍的上萬兵馬也已經在焉耆周邊安營紮寨,如果我的判斷沒錯的話,不出幾天時間,他們必然會揮師西進,直逼龜茲。”
胡咄葛·仆利忍不住插嘴道:“應該不會這麽嚴重吧?畢竟我們剛剛和唐人簽訂了協議,雖然這次的事情鬧得有點不愉快,但雙方都還沒有把臉皮徹底撕破,我們大可以宣稱此次出兵隻是為了去平定焉耆內亂而已。”
赤焉冷笑一聲,不屑地反駁道:“哼!這種鬼話你自己相信?更何況我們還有兩千多名士兵被唐軍俘虜,想要蒙混過關,談何容易?”
“玩心眼兒這種事兒,我們跟唐人比起來可差得遠,我們才不會傻乎乎地被那一紙協議給束縛住手腳,難道唐人就會乖乖遵守不成?”
胡咄葛·仆利說道:“話雖如此,但他們總不至於這麽明目張膽地直接發兵攻打龜茲吧?這要是傳出去了,其他部落會怎樣看待此事?以後誰還會相信朝廷的話?”
“哼!你們都別忘記了,格立可是受到朝廷正式冊封的可汗,如果他在唐軍的護送之下大搖大擺地進入龜茲執掌政權,到時候我們又該怎麽自處?”
“按照之前簽訂的協議,我們必須要把手中的軍隊交出去,你們真的願意?”
赤焉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猶如重錘一般砸在了在場每一位首領的心頭上。
仆固拓滿臉焦慮之色,口中喃喃自語:“龜茲所剩下的兵馬不過一萬多人,根本無法抵擋唐軍, 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才行!”
胡咄葛·仆利小心翼翼地說道:“可汗,陀契和登裏都已經命喪黃泉,格立又選擇投靠了唐廷,龜茲這座城池肯定是守不住了,目前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歸順唐廷,另一條是趕緊撤離此地。”
仆固拓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撤離?說得倒是輕巧,這天大地大的,我們又能夠逃到哪裏去?”
“可汗,既不願看格立那人的臉色,隻能向西走,不如前往疏勒!”
“疏勒?那裏可是喀喇汗國的地界!他們恐怕不會歡迎我們。”
“可汗,阿爾斯蘭汗在八剌沙袞,博格拉汗在恆邏斯,目前疏勒僅有不到兩千的兵馬駐守,以我們現有的實力,要拿下它簡直易如反掌。”
仆固拓皺起眉頭,“唐軍帶來的麻煩尚未解決,如果此時再與喀喇汗國結仇,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可汗,這件事情其實要看我們怎麽去跟對方交涉,我們可以暫時借用疏勒作為安身地,把那裏的兵馬驅逐出去就行。”
“畢竟都是迴鶻人,有著共同的血脈和背景,我們完全可以與之結盟,幫助喀喇汗國分擔來自東邊的壓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我們當前的困境,還能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赤焉卻忍不住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你們想得太簡單了!先不說攻打疏勒會讓我們損失多少人馬,就算成功占領了疏勒,難道就能高枕無憂?大唐皇帝一心想要收複整個西域,烏滸河以東都難以逃脫唐軍的征討。”
胡咄葛·仆利立刻反駁道:“疏勒距離龜茲有一千多裏,唐軍若是占了焉耆和龜茲,至少半年以內無暇西進,這正是我們難得的喘息之機!如果現在不抓住機會行動,再過幾天恐怕就一切都來不及了!”
仆固拓內心深處不禁泛起一絲漣漪,目光迅速掃過在場的其他幾位首領。
“諸位,對於此事,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迴應他的卻是一片令人尷尬的沉默,幾位首領彼此對視,眼神交匯間仿佛傳遞著某種難以言喻的心緒。
仆固拓見狀,心頭漸漸湧起一股焦躁與不耐。
他深吸一口氣,直接點名道姓地詢問:“刺墨首領,你究竟持有何種意見?”
被點到名的刺墨微微一愣,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之色。
“可汗,我願聽從您的旨意……您說留下,那我們就留下,您要是決定離去,我必定緊隨其後!”
聽到這樣的答複,仆固拓並未感到滿意,他緊接著將視線轉向另一位首領,“普澤首領,你的想法又當如何?”
普澤毫不猶豫地應道:“一切全憑可汗定奪!”
仆固拓眉頭緊緊蹙起,將目光定格在了赤焉身上,“赤焉,以你的看法,我們當下應當何去何從?”
赤焉在心裏暗自歎息一聲,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可汗,如果您實在不願意屈居他人屋簷之下,那便率領部眾向西撤離。”
仆固拓聽聞此言,麵色稍稍緩和了一些,沉默片刻之後方才開口:“既如此,那就趕緊著手收拾錢糧之物,務必要趕在唐軍到來之前速速離開此地。”
赤焉連忙進言道:“可汗,若幾個部落一同撤離,勢必會引起旁人過多關注,不妨分批撤離,這樣或許更為穩妥。”
仆固拓不由一怔,隨即點頭道:“有道理!可是六七個部落,誰先誰後?”
“自然是可汗優先,我願率眾殿後!”
“好!那就有勞赤焉首領了!諸位立刻迴去準備吧,此事要盡量保密!”
仆固拓拍了拍赤焉的肩膀,轉身匆忙離開,他可不想寄人籬下。
赤焉看著那些首領們匆匆離開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悲涼。
倘若從未有李侃這樣一個人物突然出現,大唐恐怕早已分崩離析,又哪裏還會有餘力收複西域?
倘若當初唐軍收複涼州之際,甘州、西州以及龜茲三股迴鶻勢力能夠齊心協力地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唐軍,局勢或許就不會演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一名心腹悄然走到赤焉身旁,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詢問道:“首領,當真要撤離此地前往疏勒?”
赤焉長歎一口氣,緩緩搖了搖頭,臉上滿是無奈和憂愁之色。
“依目前大唐所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來看,他們極有可能成功收複整個安西,即便我們逃往疏勒,也隻不過是苟延殘喘,終究難以逃脫覆滅的結局。”
心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首領您決定留下,莫非是已經做好了歸順唐廷的打算?”
赤焉微微頷首,語氣沉重:“或許歸降唐廷,我們能夠過上比現在更好一些的日子……”
“既然首領有意歸順唐廷,何不幹脆將方才發生的事情如實稟報給唐人?如此一來既能顯示我們的誠意,說不定還能得到唐廷的優待!”
赤焉輕輕擺了擺手,“我並不想用族人們的性命去換取這份功勞,至於其他人究竟作何選擇,就讓他們自行決斷,往後他們各自的命運如何,也已與我們毫無關係了。”
他在大堂裏來迴踱步,顯得焦躁不安。
“現在到底該怎麽辦?我們就這樣白白損失了好幾千兵馬,還把唐人給徹底得罪了!”
彌崎滿臉塵土,頭發散亂,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唐軍不打招唿就發動進攻,明顯就是故意為之!他們肯定事先就猜到了我們的行動,龜茲城裏必定藏有唐人的內衛。”
“而且眼下格立已經率領部隊返迴了焉耆城,唐軍的上萬兵馬也已經在焉耆周邊安營紮寨,如果我的判斷沒錯的話,不出幾天時間,他們必然會揮師西進,直逼龜茲。”
胡咄葛·仆利忍不住插嘴道:“應該不會這麽嚴重吧?畢竟我們剛剛和唐人簽訂了協議,雖然這次的事情鬧得有點不愉快,但雙方都還沒有把臉皮徹底撕破,我們大可以宣稱此次出兵隻是為了去平定焉耆內亂而已。”
赤焉冷笑一聲,不屑地反駁道:“哼!這種鬼話你自己相信?更何況我們還有兩千多名士兵被唐軍俘虜,想要蒙混過關,談何容易?”
“玩心眼兒這種事兒,我們跟唐人比起來可差得遠,我們才不會傻乎乎地被那一紙協議給束縛住手腳,難道唐人就會乖乖遵守不成?”
胡咄葛·仆利說道:“話雖如此,但他們總不至於這麽明目張膽地直接發兵攻打龜茲吧?這要是傳出去了,其他部落會怎樣看待此事?以後誰還會相信朝廷的話?”
“哼!你們都別忘記了,格立可是受到朝廷正式冊封的可汗,如果他在唐軍的護送之下大搖大擺地進入龜茲執掌政權,到時候我們又該怎麽自處?”
“按照之前簽訂的協議,我們必須要把手中的軍隊交出去,你們真的願意?”
赤焉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猶如重錘一般砸在了在場每一位首領的心頭上。
仆固拓滿臉焦慮之色,口中喃喃自語:“龜茲所剩下的兵馬不過一萬多人,根本無法抵擋唐軍, 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才行!”
胡咄葛·仆利小心翼翼地說道:“可汗,陀契和登裏都已經命喪黃泉,格立又選擇投靠了唐廷,龜茲這座城池肯定是守不住了,目前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歸順唐廷,另一條是趕緊撤離此地。”
仆固拓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撤離?說得倒是輕巧,這天大地大的,我們又能夠逃到哪裏去?”
“可汗,既不願看格立那人的臉色,隻能向西走,不如前往疏勒!”
“疏勒?那裏可是喀喇汗國的地界!他們恐怕不會歡迎我們。”
“可汗,阿爾斯蘭汗在八剌沙袞,博格拉汗在恆邏斯,目前疏勒僅有不到兩千的兵馬駐守,以我們現有的實力,要拿下它簡直易如反掌。”
仆固拓皺起眉頭,“唐軍帶來的麻煩尚未解決,如果此時再與喀喇汗國結仇,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可汗,這件事情其實要看我們怎麽去跟對方交涉,我們可以暫時借用疏勒作為安身地,把那裏的兵馬驅逐出去就行。”
“畢竟都是迴鶻人,有著共同的血脈和背景,我們完全可以與之結盟,幫助喀喇汗國分擔來自東邊的壓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我們當前的困境,還能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赤焉卻忍不住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你們想得太簡單了!先不說攻打疏勒會讓我們損失多少人馬,就算成功占領了疏勒,難道就能高枕無憂?大唐皇帝一心想要收複整個西域,烏滸河以東都難以逃脫唐軍的征討。”
胡咄葛·仆利立刻反駁道:“疏勒距離龜茲有一千多裏,唐軍若是占了焉耆和龜茲,至少半年以內無暇西進,這正是我們難得的喘息之機!如果現在不抓住機會行動,再過幾天恐怕就一切都來不及了!”
仆固拓內心深處不禁泛起一絲漣漪,目光迅速掃過在場的其他幾位首領。
“諸位,對於此事,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迴應他的卻是一片令人尷尬的沉默,幾位首領彼此對視,眼神交匯間仿佛傳遞著某種難以言喻的心緒。
仆固拓見狀,心頭漸漸湧起一股焦躁與不耐。
他深吸一口氣,直接點名道姓地詢問:“刺墨首領,你究竟持有何種意見?”
被點到名的刺墨微微一愣,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之色。
“可汗,我願聽從您的旨意……您說留下,那我們就留下,您要是決定離去,我必定緊隨其後!”
聽到這樣的答複,仆固拓並未感到滿意,他緊接著將視線轉向另一位首領,“普澤首領,你的想法又當如何?”
普澤毫不猶豫地應道:“一切全憑可汗定奪!”
仆固拓眉頭緊緊蹙起,將目光定格在了赤焉身上,“赤焉,以你的看法,我們當下應當何去何從?”
赤焉在心裏暗自歎息一聲,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可汗,如果您實在不願意屈居他人屋簷之下,那便率領部眾向西撤離。”
仆固拓聽聞此言,麵色稍稍緩和了一些,沉默片刻之後方才開口:“既如此,那就趕緊著手收拾錢糧之物,務必要趕在唐軍到來之前速速離開此地。”
赤焉連忙進言道:“可汗,若幾個部落一同撤離,勢必會引起旁人過多關注,不妨分批撤離,這樣或許更為穩妥。”
仆固拓不由一怔,隨即點頭道:“有道理!可是六七個部落,誰先誰後?”
“自然是可汗優先,我願率眾殿後!”
“好!那就有勞赤焉首領了!諸位立刻迴去準備吧,此事要盡量保密!”
仆固拓拍了拍赤焉的肩膀,轉身匆忙離開,他可不想寄人籬下。
赤焉看著那些首領們匆匆離開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悲涼。
倘若從未有李侃這樣一個人物突然出現,大唐恐怕早已分崩離析,又哪裏還會有餘力收複西域?
倘若當初唐軍收複涼州之際,甘州、西州以及龜茲三股迴鶻勢力能夠齊心協力地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唐軍,局勢或許就不會演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一名心腹悄然走到赤焉身旁,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詢問道:“首領,當真要撤離此地前往疏勒?”
赤焉長歎一口氣,緩緩搖了搖頭,臉上滿是無奈和憂愁之色。
“依目前大唐所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來看,他們極有可能成功收複整個安西,即便我們逃往疏勒,也隻不過是苟延殘喘,終究難以逃脫覆滅的結局。”
心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首領您決定留下,莫非是已經做好了歸順唐廷的打算?”
赤焉微微頷首,語氣沉重:“或許歸降唐廷,我們能夠過上比現在更好一些的日子……”
“既然首領有意歸順唐廷,何不幹脆將方才發生的事情如實稟報給唐人?如此一來既能顯示我們的誠意,說不定還能得到唐廷的優待!”
赤焉輕輕擺了擺手,“我並不想用族人們的性命去換取這份功勞,至於其他人究竟作何選擇,就讓他們自行決斷,往後他們各自的命運如何,也已與我們毫無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