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張氏教子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 作者:十七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瞻埈和孟青麟並沒有在王府久留,兩人確認了一下王府如今的情況之後,便一齊迴了溫泉別館。
溫泉別館這邊一直都還算太平,雖然之前鬧了一出倭人獻女的戲碼,但溫泉別館內部卻並沒有受到驚擾。
隻是在溫泉別館固然住著並沒有什麽不順心的地方,張氏還是在朱瞻埈和孟青麟迴來之後,把兩人叫到了麵前,對他們兩人進行了一番說教。
張氏倒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訓斥了一番朱瞻埈帶著孟青麟單獨出去,導致藍琪兒去找他然後遇刺的事情。
同時也對孟青麟進行了一番說教,大意就是讓她不要一直霸著朱瞻埈,即便被獨寵也要顧及其他人。
張氏之所以要說這番話,倒不是要幹涉朱瞻埈的私生活,而是在提醒他作為一位藩王,獨寵一人是會出事的。
與後世一些人的認知不同,在這個時代隻娶一人或者獨寵一人,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或許還有可能,但對於朱瞻埈這種身份的皇族藩王來說,就完全不可能了。
雖說大明律裏並沒有規定說藩王必須娶幾個老婆,但自明朝建立直至滅國的曆史記錄中266位藩王,沒有任何一個藩王隻有一個老婆。
在大明雖說不至於像其他朝代那樣不娶其他老婆要交罰金甚至違法,但隻娶一個老婆或者說對其他老婆不聞不問,也是會被宗人府上門警告,甚至被皇帝處罰的。
之前朱瞻埈帶著孟青麟出門,雖然朱瞻埈和孟青麟都知道這是為她重塑肉身,但他們所用的借口以及在別人眼裏看來都是朱瞻埈帶著自己新婚的正妃外出遊玩,而將其他側妃扔在了一旁。
這在張氏看來顯然不是維持家庭和諧的持家之道,所以無論是出於太子妃的身份還是朱瞻埈親生母親的立場,她都有責任和義務教育朱瞻埈,讓他別這麽任性。
末了,張氏還對朱瞻埈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子,我知道你對藍琪兒還有李月不是很在意,但你之前做的不也挺好的嗎?你心裏就算再喜歡青麟,你也該對她們雨露均沾,不該冷落了她們。
就算隻是麵子上的功夫,該做還是要做的,別讓人說閑話,也省的將來她們鬧將起來,你王府不寧,藩國不靖。”
“娘,我知道的,之前是我和青麟有事,帶她們出去也不安全。”朱瞻埈當然不會正麵頂撞張氏,但有些話也不好和張氏明說,但卻可以用別的借口來轉移話題:“你看,藍琪兒帶著她的侍衛出門都有人行刺,這倭國並非咱們大明本土那樣的太平,我讓娘您和她們待在別館也是為了安全著想。
青麟和我都懂法術,等閑之輩根本傷不了我和青麟,但若是帶上藍琪兒和李月,她們兩個隻是凡人,這終究會有諸多不便。”
聽到朱瞻埈這麽解釋,張氏倒也理解的點了點頭,畢竟之前藍琪兒遭到行刺是真的,而且還是動用了數百人的軍隊的行刺,這在張氏看來確實很危險。
所以在朱瞻埈這麽一說之後,張氏的態度自然也就有所緩和。
而看到張氏態度有所緩和,孟青麟也趕忙開口道:“娘,我和瞻埈之前出去是為了修建新軍營進行選址,之前一直都在山野之間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我和瞻埈有修為在身自然無懼。
可兩位妹妹身嬌體弱,若是跟著我們,難免要吃苦的,瞻埈把她們留下也是為了她們好,您就別怪瞻埈了。”
孟青麟的話顯然有一定水分,不過她說的也是事實,之前她和朱瞻埈確實都一直待在野外,對於藍琪兒這等長在草原上的女子來說或許還能堅持,但李月這樣的江南女子可能就很難支撐了。
張氏並非是不通情達理之人,在聽到兒子兒媳都這麽說之後,也就收起了臉上的故意擺出來的嚴肅,隨後又歎了口氣說道:“哎,你們夫妻之間的事情我這個做娘的本不該多管,隻是這事瞻埈你以後還是要多注意一些,青麟伱也要多提醒他,不然要是再像這次一樣,出了事情可就追悔莫及了。”
“娘你放心,這處別館有我設下的法陣,就算有三五千人也攻打不進來,隻要你們不離開別館就不會遇到危險。”朱瞻埈向張氏解釋了一句,隨後又從袖子裏掏出了一枚金簪遞給了張氏:“娘,這是我煉製的法器,你隨身帶著,若是遇到危險它自會護你周全。
藍琪兒和李月那邊我也有準備,您不用擔心,等王府那邊完工,咱們搬進去之後就好了。”
朱瞻埈拿出來的金簪是他這段時間煉製的護身法器之一,雖然不是什麽威力驚人的法寶,但用來護身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而且在造型上朱瞻埈參考了後世自己見過的那些很漂亮的發簪造型,再以細致入微的手法煉製出來,除了巧奪天工之外,很難再有別的形容。
對朱瞻埈拿出來的金簪,張氏愛不釋手的把玩了一下之後便將其插在了自己的發鬢,替換下來自己頭上的一根發簪,隨後對朱瞻埈問道:“好看嗎?”
“娘您戴什麽都好看。”朱瞻埈自然趕忙稱讚了一聲。
張氏看著討好自己的兒子,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之後,轉手便把自己剛才替換下來的發簪送給了孟青麟,並且對她說道:“這根發簪還是當年我嫁給瞻埈他爹的時候,太祖高皇帝禦賜的,如今我把它送給你,希望你能好好輔助瞻埈,打理好藩國事務。”
“謝娘親。”孟青麟看了一眼朱瞻埈,見他示意自己接受,這才向張氏道謝,同時低頭讓張氏把這根發簪插在了她的頭上。
“好了,你們夫妻兩個估計也懶得聽我說教,都忙自己的事情吧,能把我說的話記在心上,我這個做娘的也就放心了。”說完,張氏便揮了揮手,像是不耐煩趕兩人走一樣。
朱瞻埈和孟青麟見狀,也隻能是行禮之後告辭離去。
溫泉別館這邊一直都還算太平,雖然之前鬧了一出倭人獻女的戲碼,但溫泉別館內部卻並沒有受到驚擾。
隻是在溫泉別館固然住著並沒有什麽不順心的地方,張氏還是在朱瞻埈和孟青麟迴來之後,把兩人叫到了麵前,對他們兩人進行了一番說教。
張氏倒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訓斥了一番朱瞻埈帶著孟青麟單獨出去,導致藍琪兒去找他然後遇刺的事情。
同時也對孟青麟進行了一番說教,大意就是讓她不要一直霸著朱瞻埈,即便被獨寵也要顧及其他人。
張氏之所以要說這番話,倒不是要幹涉朱瞻埈的私生活,而是在提醒他作為一位藩王,獨寵一人是會出事的。
與後世一些人的認知不同,在這個時代隻娶一人或者獨寵一人,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或許還有可能,但對於朱瞻埈這種身份的皇族藩王來說,就完全不可能了。
雖說大明律裏並沒有規定說藩王必須娶幾個老婆,但自明朝建立直至滅國的曆史記錄中266位藩王,沒有任何一個藩王隻有一個老婆。
在大明雖說不至於像其他朝代那樣不娶其他老婆要交罰金甚至違法,但隻娶一個老婆或者說對其他老婆不聞不問,也是會被宗人府上門警告,甚至被皇帝處罰的。
之前朱瞻埈帶著孟青麟出門,雖然朱瞻埈和孟青麟都知道這是為她重塑肉身,但他們所用的借口以及在別人眼裏看來都是朱瞻埈帶著自己新婚的正妃外出遊玩,而將其他側妃扔在了一旁。
這在張氏看來顯然不是維持家庭和諧的持家之道,所以無論是出於太子妃的身份還是朱瞻埈親生母親的立場,她都有責任和義務教育朱瞻埈,讓他別這麽任性。
末了,張氏還對朱瞻埈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子,我知道你對藍琪兒還有李月不是很在意,但你之前做的不也挺好的嗎?你心裏就算再喜歡青麟,你也該對她們雨露均沾,不該冷落了她們。
就算隻是麵子上的功夫,該做還是要做的,別讓人說閑話,也省的將來她們鬧將起來,你王府不寧,藩國不靖。”
“娘,我知道的,之前是我和青麟有事,帶她們出去也不安全。”朱瞻埈當然不會正麵頂撞張氏,但有些話也不好和張氏明說,但卻可以用別的借口來轉移話題:“你看,藍琪兒帶著她的侍衛出門都有人行刺,這倭國並非咱們大明本土那樣的太平,我讓娘您和她們待在別館也是為了安全著想。
青麟和我都懂法術,等閑之輩根本傷不了我和青麟,但若是帶上藍琪兒和李月,她們兩個隻是凡人,這終究會有諸多不便。”
聽到朱瞻埈這麽解釋,張氏倒也理解的點了點頭,畢竟之前藍琪兒遭到行刺是真的,而且還是動用了數百人的軍隊的行刺,這在張氏看來確實很危險。
所以在朱瞻埈這麽一說之後,張氏的態度自然也就有所緩和。
而看到張氏態度有所緩和,孟青麟也趕忙開口道:“娘,我和瞻埈之前出去是為了修建新軍營進行選址,之前一直都在山野之間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我和瞻埈有修為在身自然無懼。
可兩位妹妹身嬌體弱,若是跟著我們,難免要吃苦的,瞻埈把她們留下也是為了她們好,您就別怪瞻埈了。”
孟青麟的話顯然有一定水分,不過她說的也是事實,之前她和朱瞻埈確實都一直待在野外,對於藍琪兒這等長在草原上的女子來說或許還能堅持,但李月這樣的江南女子可能就很難支撐了。
張氏並非是不通情達理之人,在聽到兒子兒媳都這麽說之後,也就收起了臉上的故意擺出來的嚴肅,隨後又歎了口氣說道:“哎,你們夫妻之間的事情我這個做娘的本不該多管,隻是這事瞻埈你以後還是要多注意一些,青麟伱也要多提醒他,不然要是再像這次一樣,出了事情可就追悔莫及了。”
“娘你放心,這處別館有我設下的法陣,就算有三五千人也攻打不進來,隻要你們不離開別館就不會遇到危險。”朱瞻埈向張氏解釋了一句,隨後又從袖子裏掏出了一枚金簪遞給了張氏:“娘,這是我煉製的法器,你隨身帶著,若是遇到危險它自會護你周全。
藍琪兒和李月那邊我也有準備,您不用擔心,等王府那邊完工,咱們搬進去之後就好了。”
朱瞻埈拿出來的金簪是他這段時間煉製的護身法器之一,雖然不是什麽威力驚人的法寶,但用來護身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而且在造型上朱瞻埈參考了後世自己見過的那些很漂亮的發簪造型,再以細致入微的手法煉製出來,除了巧奪天工之外,很難再有別的形容。
對朱瞻埈拿出來的金簪,張氏愛不釋手的把玩了一下之後便將其插在了自己的發鬢,替換下來自己頭上的一根發簪,隨後對朱瞻埈問道:“好看嗎?”
“娘您戴什麽都好看。”朱瞻埈自然趕忙稱讚了一聲。
張氏看著討好自己的兒子,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之後,轉手便把自己剛才替換下來的發簪送給了孟青麟,並且對她說道:“這根發簪還是當年我嫁給瞻埈他爹的時候,太祖高皇帝禦賜的,如今我把它送給你,希望你能好好輔助瞻埈,打理好藩國事務。”
“謝娘親。”孟青麟看了一眼朱瞻埈,見他示意自己接受,這才向張氏道謝,同時低頭讓張氏把這根發簪插在了她的頭上。
“好了,你們夫妻兩個估計也懶得聽我說教,都忙自己的事情吧,能把我說的話記在心上,我這個做娘的也就放心了。”說完,張氏便揮了揮手,像是不耐煩趕兩人走一樣。
朱瞻埈和孟青麟見狀,也隻能是行禮之後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