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兵變成功,對於朱瞻埈來說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所以他並沒有留在仁川繼續等,而是直接帶著船隊南下,去了濟州島。


    至於說幫助李褆兵變的明軍士兵則是寧王手下的人,朱瞻埈這邊隻派了樊忠去做這件事而已。


    畢竟寧王手下確實沒有能處理這種事情的大將,樊忠不管怎麽說都曾經是跟在朱棣身邊的人,知道兵變這種事情該以何種分寸去處理。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朱瞻埈還是寧王,都放心把這件事交給他來處理。


    朱瞻埈也能夠放心的領著大軍繼續南下,畢竟時間不等人,如今海上的風向已經開始變化,再不趕時間的話那就真的要撞上台風了。


    雖說朱瞻埈並不懼怕台風,但在這個靈氣匱乏的世界,即便是真龍之軀加金丹真人的修為,想要消弭一場台風也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


    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他也不希望直接以人力對抗天威。


    說到底不過是自己早走幾天的事情,確實沒有必要為此動用大法力。


    而從仁川到濟州島的航程很短,即便朱瞻埈率領的是龐大的船隊,三天之後這支艦隊已經抵達了濟州島。


    浮海而來的龐大艦隊讓濟州島上的朝鮮駐軍大驚失色,頗有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


    因為濟州島對於朝鮮來說也是新收複的領地,在李芳遠繼位之前這裏都還是元朝的領地,在蒙元統治中原時期,濟州島更是蒙元皇室的自留地,甚至蒙元皇室還有如果丟了大都就來此地暫住,以圖東山再起的計劃。


    濟州島,又叫耽羅島,曆史上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史書上稱他們為島夷、東屠、海上東夷和州胡。


    在北宋時高麗滅亡耽羅,在其地設置耽羅郡,不久又將耽羅改名為濟州。


    後來蒙古人征服了高麗,便把這裏也納入了元朝的版圖。


    《元史》載:“其牧地,東越耽羅,北逾火裏禿麻,西至甘肅,南暨雲南等地,凡一十四處,自上都、大都以至玉你伯牙、折連怯呆兒,周迴萬裏,無非牧地。”


    元朝末年,元朝敗退在即,元順帝派人去島上修築宮殿,企圖把濟州島變成避難場所。


    但宮殿還沒有建成,元順帝就逃到了草原,濟州島因此成為了飛地。


    高麗之後數次想要收複濟州島,還特意向明朝上了《耽羅計稟表》,以繼續向大明進貢馬匹為代價討要濟州島,卻因為打不過島上的蒙古人而始終無法得逞。


    一直到明洪武二十五年,已經從高麗換到了朝鮮,朝鮮人才成功打上了濟州島,將這裏收複。


    但即便如此,島上的蒙古人、明朝流放的罪犯等人依舊不服朝鮮人的統治,隔三差五的就要來點暴力不合作,可以說讓朝鮮人非常頭疼了。


    再加上還要飼養馬匹用於上貢給明朝,可以說朝鮮在濟州島一直都維持著規模不低的軍隊。


    然而這並不能給駐守濟州島的朝鮮軍官以安慰,因為就他們那點軍隊,對付一下島上蒙古人和明朝罪犯的反抗還湊合,真要和大明的軍隊正麵戰鬥,他們要有這本事也不至於到洪武二十五年才把濟州島打下來了。


    所以麵對明軍上島之後就開始建設據點的行為,朝鮮駐軍的軍官雖然還記著自己守土有責,卻實在是沒膽子去阻止明軍的行動。


    他之前已經接到過來自國內的情報,知道明軍索要濟州島用於建造據點的事情。


    本來這事和他也沒有太大關係,隻要遵循上令,上麵怎麽說他怎麽做就好,這破島雖然是廢了勁才打下來的,但在駐守的軍官看來這破地方真的沒什麽好的。


    但奈何他不想管,島上的文官卻一副要仗義死節的樣子,著實令軍官頭大。


    濟州島上有文官倒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畢竟這裏被朝鮮人收複之後,他們也確實設立了官府進行管轄。


    原本駐守的軍官也沒覺得這個文官有什麽問題,平日裏除了架子大點之外他也不覺得有什麽,畢竟文官嘛架子大點很正常。仟仟尛哾


    但是他現在一副要仗義死節,驅趕明軍下海,甚至還要去抓住明軍領軍的藩王,向明廷要個說法的態度就著實讓駐守的軍官感到整個人都麻了。


    這是幾個菜喝這麽大?且不說人家大軍過來至少有四五千甲士,己方能湊個兩千兵丁外加幾百民夫就已經頂天,關鍵是你真抓了大明的藩王去找明廷要說法,朝鮮是日子不過了嗎?


    按照大明的禮製,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國王都才隻是明朝郡王的爵位,比明朝的藩王還要低一等,你哪來的臉和膽子去以下犯上找人家要說法?


    駐守的軍官很確定,不管他們能不能抓住這位明國的藩王,光隻是真這麽幹了,大明不發兵滅了朝鮮都算是朝鮮王室祖墳起火了。


    所以駐守的軍官也沒慣著這個文官,讓人直接把他綁了關起來之後,才擦了擦腦門子上的汗,備下了禮物去求見明朝的藩王。


    駐守的軍官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也很清晰,他就是個小人物,誰都得罪不起。


    但如果要讓他做選擇的話,那肯定是明朝的藩王他更得罪不起,因為朝鮮整個國家都得罪不起人家藩王。


    至於說明軍占據了濟州島的地修建據點什麽的,二十年前這裏都還是明朝的地,這地是朝鮮國王上表向明朝討來的,人家大明現在要用這塊地,朝鮮還能有什麽意見不成?


    再說,就算朝鮮對這件事情有意見,也不是他小小的一個駐守軍官能夠發表意見的,那是需要漢城的大人物們才能做決定的。


    他能做的就是討好明朝的藩王,不要得罪這位整個朝鮮都得罪不起的貴人,然後向漢城稟報這件事,至於漢城的大人物們要怎麽處理這件事,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要是漢城的大人物們想要和大明開戰,那他也就隻有以死報國了,但在這之前,他還是先顧好自己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七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七箏並收藏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