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對比,朱高燧就算是豬腦子也能夠分析出奴兒幹都司雖然條件艱苦一點,但日子還是能過的安穩的。


    真要去了交趾布政司,怕不是所有的時間不是花在鎮壓當地叛亂,就是迴京朝貢的路上了。


    他也是看得懂地圖的,交趾布政司離南京尚且比奴兒幹都司更遠,就別說到時候朝廷遷都北平,比現在要走的路還要再多出一倍,光是從交趾來迴一趟就得花費大半年的時間。


    到時候他也不用做別的事了,一年時間鎮壓叛亂,一年時間往返京城,剛好兩年來迴一趟。


    想到將來要過這種日子,朱高燧頓時渾身打了個哆嗦,趕忙拉著朱瞻埈的手說道:“瞻埈啊!三叔待你可不薄啊,你可要念著你三叔啊!


    這奴兒幹都司氣候苦寒,還是苦一苦你三叔吧!你二叔的封地本來就在雲南,現在遷到交趾也沒多遠嘛,他肯定喜歡那地方!”


    麵對著朱高燧的討好,朱瞻埈不以為意,隻是撥開了朱高燧的手,然後對他笑著說道:“三叔啊,這事你跟我說沒用,你得去跟爺爺說。


    他讓你和二叔一人選一個地方,隻要你先二叔一步把地方選了,表現出樂於去就藩的態度,到時候爺爺高興,這事不就成了嗎?


    說不定爺爺看奴兒幹都司條件太艱苦,還給你一些補償也說不定,三叔你可要好好把握啊!”


    聽了朱瞻埈的話,朱高燧也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對朱瞻埈鄭重說道:“二侄子你放心,這次的事三叔記住了,以後三叔到了奴兒幹,隻要是當地有的,伱三叔能給你弄來的,你盡管開口,但凡你三叔皺一下眉頭,你就當沒我這個叔叔!”


    說完了這番話,朱高燧見朱高熾似乎還有話和朱瞻埈說,便轉身離開了大帳。


    他現在隻是一個馬前卒,按照軍中的規矩是沒資格留在大帳的。


    不過離開大帳之後,朱高燧感覺到了自己的後背已經被汗浸濕了。


    朱高燧對朱棣的脾氣是了解的,他知道如果就藩這事朱棣已經下定了決心,那就沒得緩了,自己不是老二,沒有他那樣沒臉沒皮能在京城賴著不去就藩。


    而且出了這次的事情,朱棣沒有砍他們的頭,隻是貶到軍營裏來當三個月的馬前卒,已經算是寬大處理,如果不去就藩那很可能就真的會被圈禁了。


    奴兒幹雖然苦寒,但到底自己去了之後是名正言順的藩王,日子可能會確實苦點,但至少逍遙自在,比起圈禁來好太多了。


    更何況朱高燧也看出來了,老大家隨著朱瞻埈的蘇醒,又多了一個爭儲的臂助,單憑他和朱高煦兩個人連朱高熾都鬥不過,更何況是這個心思比海還深的朱瞻埈?


    這次的事情朱高燧就算是用屁股想都知道,這兩年一次藩王進京和重開大本堂讓藩王世子入學的主意絕對是朱高燧出的。


    他為了給自家太子老爹爭儲,連這種毒辣的主意都能拿出來,自己要還是跟著老二亂跳,那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的腦袋都作掉。


    所以這一次朱高燧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管老二再說什麽,他都不會信了,自己寧願去奴兒幹當一個窮藩王,也好過跟著他掉腦袋。


    至於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帳這邊,看著朱高燧離開,朱高熾這才對朱瞻埈問道:“這主意是你給你爺爺出的吧?”


    一旁的朱瞻基聽到朱高熾這麽說,頓時驚奇的看向了自己的二弟,他很驚訝朱瞻埈為什麽會出這樣的主意,畢竟將來朱瞻埈自己也是要就藩的,他就不怕把自己也坑了?


    還是說……朱瞻基又想起了之前自己的那個懷疑,如果朱瞻埈將來能當皇帝,那他出這個主意就沒有問題,畢竟他坑不到他自己。


    想到這裏,朱瞻基雖然臉上表情沒有變,可眼神當中卻多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朱瞻埈將朱瞻基眼神的變化看在眼裏,卻沒有說什麽,隻是對著朱高熾笑道:“爹,你怎麽就覺得是我出的主意?不能是姚廣孝那個妖僧給爺爺想的招?”


    “道衍大師雖然想得出這樣的主意,但這不是他的風格。”朱高熾搖了搖頭,衝朱瞻埈說道:“雖然他的所作所為皆稱得上一句妖僧,但你爺爺評價道衍大師是‘器宇恢弘,性懷衝澹’,這種風格毒辣的主意道衍大師想得出來卻不會用,也不會建議你爺爺用。


    以我對道衍大師的了解,他隻會讓你爺爺收攏藩王的兵權,然後以豐厚的俸祿養著,徹底解決藩王作亂的可能,而不是像你這樣,讓天下藩王去養蠱!


    你知不知道,按照你的法子,雖然朝廷可以有效的掌控各地的藩國,可萬一要是有人能破局,從你布的這個困局當中搏殺出來,朝廷該怎麽辦?那可就又是一次靖難之役了!”


    朱高熾說著,看向朱瞻埈的眼神也有一些擔心。


    其實他最近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聲音,其中就有關於朱瞻埈的,說他是被妖孽附身了,表現出來的種種神異,都是禍亂朝綱的妖孽之言,朝廷不該縱容他,要把他關到寺廟裏去驅邪!


    雖然朱高熾靠著自己在文官集團內部的影響力,把這件事壓了下去,但他卻已經看到,朱瞻埈的種種異於常人並且充斥著鬼神之說的舉動,已經遭到了文官集團的排斥。


    畢竟,對於一直支持東宮的文官集團來說,朱瞻基是他們早已經培養了很多年的皇太孫人選,隻要能夠保證將來朱高熾和朱瞻基兩代帝王的順利傳承,那大明江山就會徹底穩固下來,而文官集團也會借著扶持兩代帝王順利繼位的功績,重新樹立儒家道統的權威和正統性。


    可偏偏是在這個時候,朱瞻埈冒了出來,展現出了比朱瞻基更出色的才華和鬼神之說的手段,這如何能不遭人懷疑和排斥呢?


    對於朱高熾來說,如果他求的是江山和朝堂穩固,最應該做的就是讓朱棣給朱瞻埈封王,然後送他去藩國就藩,遠離了朝堂那朱瞻埈想修仙就修仙,不會有人再去管他。


    但朱高熾下不了這個決心,也舍不得這個昏睡了八年才醒的兒子,舍不得從此父子天各一方,難以相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七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七箏並收藏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