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漢王和趙王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 作者:十七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南京城外,朱高煦和朱高燧已經抵達了湯山軍營。
這裏的駐軍是朱高煦的舊部,統兵的將領同樣是他一手提拔,在朱高煦對其出示了兵部的調兵公文之後,統兵的將領很痛快的便向朱高煦交出了兵權,並立刻開始整頓士卒。
這名統兵將領心裏甚至還帶著幾分激動,漢王殿下終於要像皇帝一樣起兵靖難了!
他也可以搏一個從龍功臣,封妻蔭子了!
統兵將領的心情和想法其實很好理解,在當初靖難的時候,朱棣就說過“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的話。
而且朱棣對朱高煦的喜愛和對朱高熾的不喜,是當時整個燕軍當中人所共知的。
在打進南京城後,像淇國公丘福等人就在積極準備,想要支持朱高煦成為太子,他們也好在靖難之功外再混一層從龍之功,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搏一個永世富貴。
然而在徐皇後和文臣的勸說下,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並且隨後八年時間,任由朱高煦百般折騰,甚至連跟著朱棣北伐的時候都不忘進讒,卻也沒有能夠動搖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這無疑讓漢王一黨非常的鬱悶,也讓漢王黨和太子黨之間的鬥爭愈發的激烈。
雖說靠著進讒漢王黨把解縉弄進了北鎮撫司,但去年淇國公丘福的戰死,導致淇國公一脈被貶,也讓漢王一黨損失慘重。
如今朱高煦不打算繼續玩什麽父慈子孝的遊戲,而是準備效法唐太宗玄武門舊事,提兵入城逼宮,這如何能不讓本就是漢王一黨死忠的統兵將領感到激動,覺得機會來了呢?
事實上不光是這位統兵將領這麽想,就連漢王朱高煦自己也是這麽想的。
“三弟,你現在即刻迴京,帶人去把兵部的火藥庫炸了,到時候城中混亂,我趁機帶兵進城,你也帶上你的人,隻要大軍進了城,這事就算成了。”朱高煦摟著自家親弟弟的肩膀,向他許著願:“事成之後,我登基為帝,這江山我分你一半!”
朱高燧聽著朱高煦的這番話,心裏各種念頭不斷的翻騰,但最終還是沒有什麽表示,隻是對朱高煦點了點頭說道:“二哥,就交給我吧!不過事後老大一家……你打算怎麽處置?”
朱高燧是了解自己的大哥和二哥的,雖然大哥朱高熾看上去總是一副和善樣子,是個仁善之人,但朱高燧卻知道他也是一個無論手段還是心機都不會輸給朱棣的人。
反倒是自己的二哥朱高煦,雖然看上去和朱棣很像,一樣的勇武、豪爽,就連性格都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可朱高煦的身邊卻沒有一個來獻白帽子的姚廣孝。
這讓朱高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無謀的莽夫,也讓朱高燧並不是很看好他這次的舉事。
之所以問他如何處置老大一家,也是朱高燧想要看看朱高煦到底有沒有足夠狠的心,以及有沒有容人之量。
選擇殺,那說明朱高煦足夠心狠手辣,能夠徹底的永訣後患,但同樣也沒有容人之量。
一旦朱高煦坐上那個位置,朱高燧自己也很可能步朱高熾的後塵。
選擇不殺,則說明朱高煦有容人之量,雖說會留下一些不好的隱患,但至少朱高煦能夠容得下兄弟,朱高燧也能更相信他的承諾。
然而朱高煦的迴答卻讓朱高燧的心涼了半截,也讓朱高燧猶豫是不是真的要幫自己的二哥去造這個反。
“你不說我差點忘了,到時候你帶人去把老大一家都抓起來,都殺了之後放把火,就說是亂軍之中縱火自焚吧。”朱高煦看著麵前的南京城防地圖,心裏正盤算著自己登基以後會何等的風光,根本注意到朱高燧已經變了的臉色,仍舊頭也不抬的問道:“對了,朱瞻基那小子在幹嘛?還有老大家那個睡了八年的老二,他不是在練兵嗎?他我們也得注意,別到時候讓他帶兵進城了,那事情可就要被翻過來了。”
如果是剛才,朱高燧就會告訴自己的二哥,朱瞻基去找了朱高燧,準備向他借兵。
但是現在,朱高燧在猶豫了一下之後才對朱高煦說道:“我派人盯著瞻基那小子呢!他去了秦淮河,正尋歡作樂喝得爛醉呢!”
這話倒也不算是撒謊,因為朱瞻基在從朱高燧那裏借兵不成之後,就順路去了秦淮河,確實喝得爛醉了。
隻是他是否從朱瞻埈那裏借來了兵,又或者朱瞻埈是否已經知道了朱高煦想要起兵的事情,這就不是朱高燧所知曉,或者願意告訴朱高煦的了。
雖說作為三兄弟裏的老三,朱高燧也是朱棣和徐皇後親生的嫡子,但上有洪武皇帝朱元璋親自冊封為世子的老大,又有和朱棣性格相仿被朱棣親自說出“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這種話的老二,他這個老三幾乎可以說就是個陪襯,除非是老大老二都死了,他才有可能登上皇位。
再加上他本就是三兄弟中心思最多的一個,此時的朱高燧已經沒有一開始那樣想要幫助朱高煦了。
他此時正在盤算著,這件事是否有能夠讓老大和老二同歸於盡的可能性。
隻要老大和老二都沒了,他這個老三就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了。
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朱高燧隱瞞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向朱高煦又說道:“至於你說的老大家的老二,我聽說他雖然確實是在練兵,但事情都被他扔給了副將,他自己也和朱瞻基那臭小子一樣,整天流連秦淮河,都快樂不思蜀了。”
“我就知道老大家出不了什麽好苗子,你看看他們兄弟倆,整天在秦淮河廝混,將來怎麽能夠當好皇帝?大明江山交到這樣的人手中,簡直是危害我大明江山社稷!虧得那些文臣還有臉說什麽‘好聖孫,可以旺三代’!”朱高煦大聲的貶低著朱瞻基和朱瞻埈兩兄弟,卻沒有注意到朱高燧看他的眼神已經變了。
已經變了主意的朱高燧沒有再和朱高煦多說什麽,轉身便離開了湯山軍營。
這裏的駐軍是朱高煦的舊部,統兵的將領同樣是他一手提拔,在朱高煦對其出示了兵部的調兵公文之後,統兵的將領很痛快的便向朱高煦交出了兵權,並立刻開始整頓士卒。
這名統兵將領心裏甚至還帶著幾分激動,漢王殿下終於要像皇帝一樣起兵靖難了!
他也可以搏一個從龍功臣,封妻蔭子了!
統兵將領的心情和想法其實很好理解,在當初靖難的時候,朱棣就說過“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的話。
而且朱棣對朱高煦的喜愛和對朱高熾的不喜,是當時整個燕軍當中人所共知的。
在打進南京城後,像淇國公丘福等人就在積極準備,想要支持朱高煦成為太子,他們也好在靖難之功外再混一層從龍之功,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搏一個永世富貴。
然而在徐皇後和文臣的勸說下,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並且隨後八年時間,任由朱高煦百般折騰,甚至連跟著朱棣北伐的時候都不忘進讒,卻也沒有能夠動搖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這無疑讓漢王一黨非常的鬱悶,也讓漢王黨和太子黨之間的鬥爭愈發的激烈。
雖說靠著進讒漢王黨把解縉弄進了北鎮撫司,但去年淇國公丘福的戰死,導致淇國公一脈被貶,也讓漢王一黨損失慘重。
如今朱高煦不打算繼續玩什麽父慈子孝的遊戲,而是準備效法唐太宗玄武門舊事,提兵入城逼宮,這如何能不讓本就是漢王一黨死忠的統兵將領感到激動,覺得機會來了呢?
事實上不光是這位統兵將領這麽想,就連漢王朱高煦自己也是這麽想的。
“三弟,你現在即刻迴京,帶人去把兵部的火藥庫炸了,到時候城中混亂,我趁機帶兵進城,你也帶上你的人,隻要大軍進了城,這事就算成了。”朱高煦摟著自家親弟弟的肩膀,向他許著願:“事成之後,我登基為帝,這江山我分你一半!”
朱高燧聽著朱高煦的這番話,心裏各種念頭不斷的翻騰,但最終還是沒有什麽表示,隻是對朱高煦點了點頭說道:“二哥,就交給我吧!不過事後老大一家……你打算怎麽處置?”
朱高燧是了解自己的大哥和二哥的,雖然大哥朱高熾看上去總是一副和善樣子,是個仁善之人,但朱高燧卻知道他也是一個無論手段還是心機都不會輸給朱棣的人。
反倒是自己的二哥朱高煦,雖然看上去和朱棣很像,一樣的勇武、豪爽,就連性格都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可朱高煦的身邊卻沒有一個來獻白帽子的姚廣孝。
這讓朱高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無謀的莽夫,也讓朱高燧並不是很看好他這次的舉事。
之所以問他如何處置老大一家,也是朱高燧想要看看朱高煦到底有沒有足夠狠的心,以及有沒有容人之量。
選擇殺,那說明朱高煦足夠心狠手辣,能夠徹底的永訣後患,但同樣也沒有容人之量。
一旦朱高煦坐上那個位置,朱高燧自己也很可能步朱高熾的後塵。
選擇不殺,則說明朱高煦有容人之量,雖說會留下一些不好的隱患,但至少朱高煦能夠容得下兄弟,朱高燧也能更相信他的承諾。
然而朱高煦的迴答卻讓朱高燧的心涼了半截,也讓朱高燧猶豫是不是真的要幫自己的二哥去造這個反。
“你不說我差點忘了,到時候你帶人去把老大一家都抓起來,都殺了之後放把火,就說是亂軍之中縱火自焚吧。”朱高煦看著麵前的南京城防地圖,心裏正盤算著自己登基以後會何等的風光,根本注意到朱高燧已經變了的臉色,仍舊頭也不抬的問道:“對了,朱瞻基那小子在幹嘛?還有老大家那個睡了八年的老二,他不是在練兵嗎?他我們也得注意,別到時候讓他帶兵進城了,那事情可就要被翻過來了。”
如果是剛才,朱高燧就會告訴自己的二哥,朱瞻基去找了朱高燧,準備向他借兵。
但是現在,朱高燧在猶豫了一下之後才對朱高煦說道:“我派人盯著瞻基那小子呢!他去了秦淮河,正尋歡作樂喝得爛醉呢!”
這話倒也不算是撒謊,因為朱瞻基在從朱高燧那裏借兵不成之後,就順路去了秦淮河,確實喝得爛醉了。
隻是他是否從朱瞻埈那裏借來了兵,又或者朱瞻埈是否已經知道了朱高煦想要起兵的事情,這就不是朱高燧所知曉,或者願意告訴朱高煦的了。
雖說作為三兄弟裏的老三,朱高燧也是朱棣和徐皇後親生的嫡子,但上有洪武皇帝朱元璋親自冊封為世子的老大,又有和朱棣性格相仿被朱棣親自說出“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這種話的老二,他這個老三幾乎可以說就是個陪襯,除非是老大老二都死了,他才有可能登上皇位。
再加上他本就是三兄弟中心思最多的一個,此時的朱高燧已經沒有一開始那樣想要幫助朱高煦了。
他此時正在盤算著,這件事是否有能夠讓老大和老二同歸於盡的可能性。
隻要老大和老二都沒了,他這個老三就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了。
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朱高燧隱瞞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向朱高煦又說道:“至於你說的老大家的老二,我聽說他雖然確實是在練兵,但事情都被他扔給了副將,他自己也和朱瞻基那臭小子一樣,整天流連秦淮河,都快樂不思蜀了。”
“我就知道老大家出不了什麽好苗子,你看看他們兄弟倆,整天在秦淮河廝混,將來怎麽能夠當好皇帝?大明江山交到這樣的人手中,簡直是危害我大明江山社稷!虧得那些文臣還有臉說什麽‘好聖孫,可以旺三代’!”朱高煦大聲的貶低著朱瞻基和朱瞻埈兩兄弟,卻沒有注意到朱高燧看他的眼神已經變了。
已經變了主意的朱高燧沒有再和朱高煦多說什麽,轉身便離開了湯山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