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朱瞻基想練兵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 作者:十七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乾元壯髓膏的輔助下,無論是朱瞻基還是胡善祥,練習靈蛇纏身拳的進度都進展飛快,一碗膏藥下肚,效果是立竿見影。
“不用覺得奇怪,乾元壯髓膏的效果是強筋健骨、增益氣血,以不同的拳法運轉藥力,身體得到滋養的部位也會不同。”朱瞻埈看著練完一趟拳法消化了藥力的朱瞻基一副好奇的樣子在自己身上摸著,隨即便向他解釋起來:“經常練拳的人拳頭會變得更有力,練腿的雙腿會跑得更快、跳的更高,練靈蛇纏身拳則會讓身體更加柔軟,同時腰和背變得更有力量的同時,也讓你能夠更加順暢的做出拳法當中的招式動作,加快進境。”
聽到這話,朱瞻基不由得眼前一亮,但很快又變得欲言又止。
朱瞻埈看著他這副樣子,自然猜到了朱瞻基在想什麽,於是微微搖頭之後對他說道:“大哥,你如果能從爺爺那裏求來兵權,讓爺爺許你統軍練兵,那你想的事情我或許可以幫忙。
但若是沒有爺爺的允許,練兵的事情你就不要想了,這事我們已經說過不止一迴了,我勸大哥你還是趁早息了這個心思。
而且就算我答應幫你練兵,光靠你手頭上的這點東西,給你練一支親衛或許差不離,可要想有大作為……”
朱瞻埈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意思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練兵要花錢。
不說讓朱瞻埈用修仙界的法子來練兵,光隻是大明常規的練兵手段要花的錢就是海量。
士兵的甲胄兵器、冬衣棉鞋、糧草馬匹、日常糧餉……別說大軍出征了,就是把部隊放在營地裏駐紮,每年都要消耗大筆的軍費去維持。
否則,士兵輕則軍備廢弛、紀律鬆懈,導致兵無戰心,在戰場上一觸即潰。
嚴重一些的,那就莫道石人一隻眼了。
畢竟自古以來,鬧餉也算是軍方的傳統了,欠餉更是軍隊叛變或者失去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大明開國的時候,朱元璋才製定了衛所製度,讓軍戶屯田出丁,戰時為兵、閑時務農,養兵百萬而於國無加。
隻是老朱的想法雖好,可耐不住人心的貪婪,在他死去之後衛所製度便迅速的崩潰,那些衛所軍官們通過種種方式盤剝和兼並軍戶的田地,令衛所田產全變成自己的私田不算,吃空餉也是慣例的手段,就連軍戶也都成了軍官們的家奴。
這樣子的衛所,又哪裏還有能打仗的兵呢?
所以也無怪乎後來戚繼光抗倭,要重新募兵訓練了,實在是衛所兵不堪驅使。
也正因為如此,朱瞻埈才不看好朱瞻基想要練兵的想法。
漢王一係掌握軍權,那些可都是朝廷的兵,軍餉、軍費開支全都走的兵部的賬,這是國家在養著這些軍隊,而朱高煦隻是在軍中擁有很高的威望,並且掌管著這些軍隊而已。
當然,朱高煦手上掌著兵權,漢王一係各項進項又頗豐,自己訓練一些親衛私軍什麽的,也是不足為奇的。
但東宮可就沒這個條件了,朱高熾雖然身為太子,但主要掌管的是文官一係,手上沒有兵權自然也就不存在能夠訓練軍隊一說了。
而且東宮在朱瞻埈醒來之前甚至連日常開支都顯得拮據,就更加不可能有錢訓練私兵了。
就算朱瞻基靠著朱棣的恩寵,手上有一些資源,但想要練兵……還是那句話,練一點親衛或許沒什麽問題,想要養一支軍隊?還是想想怎麽討好朱棣直接繼承皇位比較靠譜。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這些,之前朱瞻埈的勸說他也是聽進去了的。
但他心裏還是有些不甘心,而且作為從小跟著朱棣、被他一手培養出來的未來儲君,朱瞻基心裏同樣有著想要和朱棣一樣當一個馬上皇帝的夢想。
所以對於這方麵的事情,即便明知不可為,他還是纏著朱瞻埈,希望能夠從他這裏獲得仙界的練兵之法。
“大哥你再怎麽纏著我也沒用啊!要不這樣,你去求爺爺,他要是同意你練兵,不拘多少,隻要你能讓爺爺鬆口我就幫你練兵,包括軍餉我也幫你想辦法。”被朱瞻基纏的實在是沒有辦法,朱瞻埈最後隻能想辦法把鍋甩給朱棣。
畢竟練兵這種事情沒有皇命許可,私自募兵什麽的……造反了解一下,夷三族的那種哦!
朱瞻基這邊見朱瞻埈終於鬆口,也就沒有再糾纏什麽,而是迅速開始思考自己要如何從朱棣那裏要來兵權。
在朱瞻基看來,要練兵的話,至少也得有一衛兵馬,若是真的隻有幾十或者數百親衛,那也就真的隻能起個護衛的作用,並不能在戰場上有什麽大用。
見朱瞻基沒有再說什麽,朱瞻埈這才鬆了一口氣,在胡善祥的伺候下擦幹了身上的汗,重新換了身幹爽的衣服,吃完了了早餐,就準備再次出門去秦淮河。
然而他還沒走出自己的小院,朱瞻基便又湊了上來。
“二弟,你今天還是要去秦淮河嗎?”朱瞻基也知道自己老是糾纏朱瞻埈會讓他煩,所以趕忙換了個話題。
“是啊,整日在府裏閑著無事,便和爹一起去秦淮河聽曲釣魚,也算是陶冶情操了。”朱瞻埈有些差異的看了一眼朱瞻基。
自從自己醒來,便很少在東宮看到朱瞻基的身影,問過胖老爹朱高熾,也隻是說他在外麵有差事,不經常迴東宮,今天忽然問起秦淮河的事情自然讓朱瞻埈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好歹也是自家大哥,朱瞻埈也就對他邀請道:“怎麽,大哥也想一起去嗎?那你得等等,咱們要等爹一起去。”
“行,那我迴屋換身幹淨衣服。”說完,朱瞻基就飛快的跑向了自己的院子。
看著朱瞻基這副模樣,朱瞻埈不由的微微蹙眉,感覺有些奇怪:“大哥這是怎麽了?好好的要跟我去秦淮河聽曲釣魚……”
隻是雖然心裏感到好奇,朱瞻埈卻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不用覺得奇怪,乾元壯髓膏的效果是強筋健骨、增益氣血,以不同的拳法運轉藥力,身體得到滋養的部位也會不同。”朱瞻埈看著練完一趟拳法消化了藥力的朱瞻基一副好奇的樣子在自己身上摸著,隨即便向他解釋起來:“經常練拳的人拳頭會變得更有力,練腿的雙腿會跑得更快、跳的更高,練靈蛇纏身拳則會讓身體更加柔軟,同時腰和背變得更有力量的同時,也讓你能夠更加順暢的做出拳法當中的招式動作,加快進境。”
聽到這話,朱瞻基不由得眼前一亮,但很快又變得欲言又止。
朱瞻埈看著他這副樣子,自然猜到了朱瞻基在想什麽,於是微微搖頭之後對他說道:“大哥,你如果能從爺爺那裏求來兵權,讓爺爺許你統軍練兵,那你想的事情我或許可以幫忙。
但若是沒有爺爺的允許,練兵的事情你就不要想了,這事我們已經說過不止一迴了,我勸大哥你還是趁早息了這個心思。
而且就算我答應幫你練兵,光靠你手頭上的這點東西,給你練一支親衛或許差不離,可要想有大作為……”
朱瞻埈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意思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練兵要花錢。
不說讓朱瞻埈用修仙界的法子來練兵,光隻是大明常規的練兵手段要花的錢就是海量。
士兵的甲胄兵器、冬衣棉鞋、糧草馬匹、日常糧餉……別說大軍出征了,就是把部隊放在營地裏駐紮,每年都要消耗大筆的軍費去維持。
否則,士兵輕則軍備廢弛、紀律鬆懈,導致兵無戰心,在戰場上一觸即潰。
嚴重一些的,那就莫道石人一隻眼了。
畢竟自古以來,鬧餉也算是軍方的傳統了,欠餉更是軍隊叛變或者失去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大明開國的時候,朱元璋才製定了衛所製度,讓軍戶屯田出丁,戰時為兵、閑時務農,養兵百萬而於國無加。
隻是老朱的想法雖好,可耐不住人心的貪婪,在他死去之後衛所製度便迅速的崩潰,那些衛所軍官們通過種種方式盤剝和兼並軍戶的田地,令衛所田產全變成自己的私田不算,吃空餉也是慣例的手段,就連軍戶也都成了軍官們的家奴。
這樣子的衛所,又哪裏還有能打仗的兵呢?
所以也無怪乎後來戚繼光抗倭,要重新募兵訓練了,實在是衛所兵不堪驅使。
也正因為如此,朱瞻埈才不看好朱瞻基想要練兵的想法。
漢王一係掌握軍權,那些可都是朝廷的兵,軍餉、軍費開支全都走的兵部的賬,這是國家在養著這些軍隊,而朱高煦隻是在軍中擁有很高的威望,並且掌管著這些軍隊而已。
當然,朱高煦手上掌著兵權,漢王一係各項進項又頗豐,自己訓練一些親衛私軍什麽的,也是不足為奇的。
但東宮可就沒這個條件了,朱高熾雖然身為太子,但主要掌管的是文官一係,手上沒有兵權自然也就不存在能夠訓練軍隊一說了。
而且東宮在朱瞻埈醒來之前甚至連日常開支都顯得拮據,就更加不可能有錢訓練私兵了。
就算朱瞻基靠著朱棣的恩寵,手上有一些資源,但想要練兵……還是那句話,練一點親衛或許沒什麽問題,想要養一支軍隊?還是想想怎麽討好朱棣直接繼承皇位比較靠譜。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這些,之前朱瞻埈的勸說他也是聽進去了的。
但他心裏還是有些不甘心,而且作為從小跟著朱棣、被他一手培養出來的未來儲君,朱瞻基心裏同樣有著想要和朱棣一樣當一個馬上皇帝的夢想。
所以對於這方麵的事情,即便明知不可為,他還是纏著朱瞻埈,希望能夠從他這裏獲得仙界的練兵之法。
“大哥你再怎麽纏著我也沒用啊!要不這樣,你去求爺爺,他要是同意你練兵,不拘多少,隻要你能讓爺爺鬆口我就幫你練兵,包括軍餉我也幫你想辦法。”被朱瞻基纏的實在是沒有辦法,朱瞻埈最後隻能想辦法把鍋甩給朱棣。
畢竟練兵這種事情沒有皇命許可,私自募兵什麽的……造反了解一下,夷三族的那種哦!
朱瞻基這邊見朱瞻埈終於鬆口,也就沒有再糾纏什麽,而是迅速開始思考自己要如何從朱棣那裏要來兵權。
在朱瞻基看來,要練兵的話,至少也得有一衛兵馬,若是真的隻有幾十或者數百親衛,那也就真的隻能起個護衛的作用,並不能在戰場上有什麽大用。
見朱瞻基沒有再說什麽,朱瞻埈這才鬆了一口氣,在胡善祥的伺候下擦幹了身上的汗,重新換了身幹爽的衣服,吃完了了早餐,就準備再次出門去秦淮河。
然而他還沒走出自己的小院,朱瞻基便又湊了上來。
“二弟,你今天還是要去秦淮河嗎?”朱瞻基也知道自己老是糾纏朱瞻埈會讓他煩,所以趕忙換了個話題。
“是啊,整日在府裏閑著無事,便和爹一起去秦淮河聽曲釣魚,也算是陶冶情操了。”朱瞻埈有些差異的看了一眼朱瞻基。
自從自己醒來,便很少在東宮看到朱瞻基的身影,問過胖老爹朱高熾,也隻是說他在外麵有差事,不經常迴東宮,今天忽然問起秦淮河的事情自然讓朱瞻埈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好歹也是自家大哥,朱瞻埈也就對他邀請道:“怎麽,大哥也想一起去嗎?那你得等等,咱們要等爹一起去。”
“行,那我迴屋換身幹淨衣服。”說完,朱瞻基就飛快的跑向了自己的院子。
看著朱瞻基這副模樣,朱瞻埈不由的微微蹙眉,感覺有些奇怪:“大哥這是怎麽了?好好的要跟我去秦淮河聽曲釣魚……”
隻是雖然心裏感到好奇,朱瞻埈卻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