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宴會共情,老王也不是泥捏的
我大方士不欺君誤國還能幹什麽? 作者:水分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正隆甩手掌櫃的態度,王成道還能怎麽樣。
他隻能一邊同情正隆這可憐孩子,一邊在心裏咒罵陸塵。
這個畜牲,都把皇上逼成慫包了啊~
但沒辦法,到底是年輕,經不起挫折。
社會經驗太少,心理脆弱,不像他一樣,在套路中越挫越勇,最終大徹大悟,並堅定地付諸行動。
說到底,還是怕死,或者患得患失…
好在正隆並沒有否定,而是放權給他。
這樣一來,沒有了上麵的掣肘,事情或許大有可為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王成道沒再煩正隆,當即出了皇城。
他卻沒閑著,而是立刻將自己代入首輔的角色,並將心中所想付諸行動。
那應該做什麽呢?
當然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削弱一切潛在敵對對象。
然後他就命人準備晚宴,並邀請了所有隱學官員。
王成道的想法很純粹,他真的隻是要為國盡忠,使大乾昌盛。
本著這個目的,才會去支持隱學發展。
也是因此,他要脫離陸家,甚至站在陸家的對立麵。
不是反目成仇,隻是時過境遷,陸家貪得無厭,他要為大乾未來而戰鬥。
為此,他也有了些初步的想法,今日的宴席便是起點。
他要讓那些盲目崇拜陸塵的隱學官員迴歸理智,正確地看待大乾、隱學、陸家和陸塵的辯證關係。
當然,他也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達成這一目的,任重而道遠。
所以今晚的宴席上,作為東道主,他沒有多說,隻是談笑風生。
做什麽事都要有方式方法,王成道人情練達,做事也相當雞賊。
作為隱學書院的院長,憶往昔才能引得共鳴,拉開多日不見而產生的距離。
同時獲得大家的認可。
當然,這隻是第一步。
在觥籌交錯中,王成道又說了一件事。
那便是對陸塵遇伏的後事處理。
說到這個,現場的氣氛瞬間就變了。
歡聲笑語化為同仇敵愾,畢竟陸塵可是祖師爺。
雖然最後無恙,但其中過程之兇險,現在想起來都直冒冷汗。
而且被人刀兵相對,又怎能輕易釋懷。
“其行可鄙,其心可誅!”
“多虧祖師手段通天,否則我等還有何顏麵以隱學人自居?”
“是啊,我等為官多日,竟然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愧對祖師啊。”
“猶記得祖師當時的維護,若不報此仇,終生之憾。”
“李右昌和李淳罡,我與這兩個奸賊不共戴天。”
“根子還是儒家和江湖門派,必除之。”
“還有閹狗劉金,還以為是同道中人,誰想到竟是背信棄義的無恥之徒…”
眼見眾人情緒激動,王成道站了出來。
“諸位所言不錯,我心甚慰。
但不止這些,據老夫所知,當朝皇後也是罪首。
那些地方豪族更是罪不可赦…”
一句話引得眾人驚異,王成道則捋著胡須娓娓道來。
“事情的前因後果,沒有人比老夫知道的更清楚。
你們在上京為官,有所不知,這次陰謀的開始,還要從江南商會說起…”
王成道的嘴皮子非常溜,在他口中,整個陰謀被梳理開來。
之所以引出這個話題,又說這麽多,當然不是無的放矢。
距離拉近,再輔以共情之法,他就能從眾人心中尊敬的院長,堂而皇之地成為隱學在朝中的帶頭人。
不得不說,王成道還是有些本事的,事情完全就是按他的預想發展著。
眾人聽完整件事,更加義憤填膺,他則是正色起身。
“諸位,我了解大家的心情,因為這也是我所想。
所以老夫在今日便就此事麵見了皇上。
結果還不錯,皇上明辨是非,聽完老夫的敘述,也是非常憤怒。
於是他便讓老夫全權處理,不管用何種手段,涉及哪些人,哪怕是皇後,也絕不姑息…”
好嘛,眾人聽的那叫個振奮。
有了皇上的交待,就不要有後顧之憂了。
對王成道更是欽佩至極。
想到別人前麵,還付諸了行動,說服了搖擺不定的正隆,這才是真正的首輔之才。
有這樣的本陣營大佬做首輔,帶領著大家,實乃幸事~
“院長大人深思熟慮,謀定在前,學生欽佩。”
“祖師沒有看錯人,首輔當得起我等追隨,昨日誤會是學生錯了,懇請諒解。”
“有院長大人鎮場,這朝堂之中,我隱學官員無憂矣!”
“什麽無憂,先說報仇的事,到底怎麽做,院長您一句話,必竭盡所能,絕無二話。”
“呃,小的官位所限,抓人可能幫不上忙。
不過首輔大人放心,我等勢必追隨左右,為大乾之政通人和,興旺昌盛而奮鬥終身…”
眾口鑠金,隻是一番借力打力,王成道朝堂大佬的位置便穩了。
當然,他知道這完全不夠。
酒後的話,信一半都過分了。
再說了,他來之前,隱學也是有帶頭人的。
真要想徹底掌控所有官員,有那麽幾個人是繞不開的。
就比如馬文元,許青雲,還有成鬆!
這其中成鬆是軍中大佬,雖然位置極其重要,但他可不想走流血路線,並不是太在意。
但該做的事不能少。
連幹三杯,訴說些往事,有以往的交情做鋪墊,很順利地就稱兄道弟,和平共處了。
當然,能做到這麽輕鬆,還是因為所有人都把王成道當自己人,並不知道王成道和陸塵的嫌隙。
王成道也知道這點。
他在慶幸的同時,心中也更加沒底。
陸塵如此大大咧咧,竟然幫他隱瞞老六的身份,可見其底氣有多足。
但他也管不得這麽多,硬著頭皮繼續。
接下來就是許青雲了。
這個曾經朝堂隱學的帶頭人,按理說是最重要的,可惜許青雲即將離開上京,前往中州隱學書院做院長。
這重要性就差了很多。
好在上京官員需要隱學書院輸血,作為院長,也不可或缺。
若是能策反,令其迴歸理性,不但能影響整個書院的學生,還是在陸塵眼皮子底下安了個釘子。
以後哪怕許青雲接替他首輔之位,也不需有任何擔心。
可謂是一舉三得。
但是他知道,這非常難。
許青雲是最務實的,也是最早跟著陸塵,見證了陸塵最多的不可思議。
即使是他這個師傅,也無法撼動陸塵在許青雲心中的地位。
當然,事是這麽個事,他卻毫不氣餒,而是堅信事在人為。
因為他知道,陸塵也是有弱點的。
至少那些卑鄙又殘暴的手段,以許青雲正直為人,定是非常介意的…
他隻能一邊同情正隆這可憐孩子,一邊在心裏咒罵陸塵。
這個畜牲,都把皇上逼成慫包了啊~
但沒辦法,到底是年輕,經不起挫折。
社會經驗太少,心理脆弱,不像他一樣,在套路中越挫越勇,最終大徹大悟,並堅定地付諸行動。
說到底,還是怕死,或者患得患失…
好在正隆並沒有否定,而是放權給他。
這樣一來,沒有了上麵的掣肘,事情或許大有可為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王成道沒再煩正隆,當即出了皇城。
他卻沒閑著,而是立刻將自己代入首輔的角色,並將心中所想付諸行動。
那應該做什麽呢?
當然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削弱一切潛在敵對對象。
然後他就命人準備晚宴,並邀請了所有隱學官員。
王成道的想法很純粹,他真的隻是要為國盡忠,使大乾昌盛。
本著這個目的,才會去支持隱學發展。
也是因此,他要脫離陸家,甚至站在陸家的對立麵。
不是反目成仇,隻是時過境遷,陸家貪得無厭,他要為大乾未來而戰鬥。
為此,他也有了些初步的想法,今日的宴席便是起點。
他要讓那些盲目崇拜陸塵的隱學官員迴歸理智,正確地看待大乾、隱學、陸家和陸塵的辯證關係。
當然,他也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達成這一目的,任重而道遠。
所以今晚的宴席上,作為東道主,他沒有多說,隻是談笑風生。
做什麽事都要有方式方法,王成道人情練達,做事也相當雞賊。
作為隱學書院的院長,憶往昔才能引得共鳴,拉開多日不見而產生的距離。
同時獲得大家的認可。
當然,這隻是第一步。
在觥籌交錯中,王成道又說了一件事。
那便是對陸塵遇伏的後事處理。
說到這個,現場的氣氛瞬間就變了。
歡聲笑語化為同仇敵愾,畢竟陸塵可是祖師爺。
雖然最後無恙,但其中過程之兇險,現在想起來都直冒冷汗。
而且被人刀兵相對,又怎能輕易釋懷。
“其行可鄙,其心可誅!”
“多虧祖師手段通天,否則我等還有何顏麵以隱學人自居?”
“是啊,我等為官多日,竟然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愧對祖師啊。”
“猶記得祖師當時的維護,若不報此仇,終生之憾。”
“李右昌和李淳罡,我與這兩個奸賊不共戴天。”
“根子還是儒家和江湖門派,必除之。”
“還有閹狗劉金,還以為是同道中人,誰想到竟是背信棄義的無恥之徒…”
眼見眾人情緒激動,王成道站了出來。
“諸位所言不錯,我心甚慰。
但不止這些,據老夫所知,當朝皇後也是罪首。
那些地方豪族更是罪不可赦…”
一句話引得眾人驚異,王成道則捋著胡須娓娓道來。
“事情的前因後果,沒有人比老夫知道的更清楚。
你們在上京為官,有所不知,這次陰謀的開始,還要從江南商會說起…”
王成道的嘴皮子非常溜,在他口中,整個陰謀被梳理開來。
之所以引出這個話題,又說這麽多,當然不是無的放矢。
距離拉近,再輔以共情之法,他就能從眾人心中尊敬的院長,堂而皇之地成為隱學在朝中的帶頭人。
不得不說,王成道還是有些本事的,事情完全就是按他的預想發展著。
眾人聽完整件事,更加義憤填膺,他則是正色起身。
“諸位,我了解大家的心情,因為這也是我所想。
所以老夫在今日便就此事麵見了皇上。
結果還不錯,皇上明辨是非,聽完老夫的敘述,也是非常憤怒。
於是他便讓老夫全權處理,不管用何種手段,涉及哪些人,哪怕是皇後,也絕不姑息…”
好嘛,眾人聽的那叫個振奮。
有了皇上的交待,就不要有後顧之憂了。
對王成道更是欽佩至極。
想到別人前麵,還付諸了行動,說服了搖擺不定的正隆,這才是真正的首輔之才。
有這樣的本陣營大佬做首輔,帶領著大家,實乃幸事~
“院長大人深思熟慮,謀定在前,學生欽佩。”
“祖師沒有看錯人,首輔當得起我等追隨,昨日誤會是學生錯了,懇請諒解。”
“有院長大人鎮場,這朝堂之中,我隱學官員無憂矣!”
“什麽無憂,先說報仇的事,到底怎麽做,院長您一句話,必竭盡所能,絕無二話。”
“呃,小的官位所限,抓人可能幫不上忙。
不過首輔大人放心,我等勢必追隨左右,為大乾之政通人和,興旺昌盛而奮鬥終身…”
眾口鑠金,隻是一番借力打力,王成道朝堂大佬的位置便穩了。
當然,他知道這完全不夠。
酒後的話,信一半都過分了。
再說了,他來之前,隱學也是有帶頭人的。
真要想徹底掌控所有官員,有那麽幾個人是繞不開的。
就比如馬文元,許青雲,還有成鬆!
這其中成鬆是軍中大佬,雖然位置極其重要,但他可不想走流血路線,並不是太在意。
但該做的事不能少。
連幹三杯,訴說些往事,有以往的交情做鋪墊,很順利地就稱兄道弟,和平共處了。
當然,能做到這麽輕鬆,還是因為所有人都把王成道當自己人,並不知道王成道和陸塵的嫌隙。
王成道也知道這點。
他在慶幸的同時,心中也更加沒底。
陸塵如此大大咧咧,竟然幫他隱瞞老六的身份,可見其底氣有多足。
但他也管不得這麽多,硬著頭皮繼續。
接下來就是許青雲了。
這個曾經朝堂隱學的帶頭人,按理說是最重要的,可惜許青雲即將離開上京,前往中州隱學書院做院長。
這重要性就差了很多。
好在上京官員需要隱學書院輸血,作為院長,也不可或缺。
若是能策反,令其迴歸理性,不但能影響整個書院的學生,還是在陸塵眼皮子底下安了個釘子。
以後哪怕許青雲接替他首輔之位,也不需有任何擔心。
可謂是一舉三得。
但是他知道,這非常難。
許青雲是最務實的,也是最早跟著陸塵,見證了陸塵最多的不可思議。
即使是他這個師傅,也無法撼動陸塵在許青雲心中的地位。
當然,事是這麽個事,他卻毫不氣餒,而是堅信事在人為。
因為他知道,陸塵也是有弱點的。
至少那些卑鄙又殘暴的手段,以許青雲正直為人,定是非常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