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謀大事,又要出幺蛾子嗎?


    此話一出,現場眾人再次變了臉。


    李右昌咂吧著嘴,急忙分辯道。


    “呃,當然,這些都是臣道聽途說,做不得真。


    臣隻是從書信的隻言片語中分析得出,具體如何還要實地調查。


    不過臣略同人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活不下去都要揭竿而起,士紳們若是生存無望,斷然不會坐以待斃的。


    可若是他們反了,那就不一樣了。


    愚民沒見識,大軍可輕易鎮壓,但麵對能言善辯的士紳反賊,鎮壓就很難。


    都是儒學之人,見識自不必說,自古的名門謀士皆出於此。


    沒準在金錢和三寸不爛之舌的雙重誘惑下,平反大軍都被招降呢。


    哪怕大軍意誌堅定,可普通百姓呢。


    數萬謀士去忽悠百姓,一對一全程輔導,要不了十天半個月,反軍便能有數百萬吧…”


    好家夥,這話雖然誇張,但事實卻大差不差,百姓還真經不住這些人的忽悠。


    集齊了百萬之數,那就又是個天下大亂啊!


    別人不說,正隆是信了,他不由麵色發緊,手更是按在了腰間。


    身為兵王,神器不能離身,這是自信所在,也能提供海量的安全感。


    見到正隆的反應,李右昌嘴唇微微翹起。


    他不由為自己情急之下的說辭得意。


    危言聳聽之下,還真就不信有誰能泰然處之。


    既表達了士紳的訴求,還能讓朝堂慎重處之,又沒有得罪陸塵,算是一石三鳥。


    接下來就看朝堂如何應對了。


    看正隆擔心的樣子,必然是要有所舉措。


    至於其他人的態度,是阻止還是讚成,他都無所謂。


    事他已經說清了,若是朝堂不聞不問,那就隻能來個假戲真做。


    這不但增加他的威望,若是仔細謀劃,或許還能一舉除掉塵王呢。


    到那時,他再騷包地出場,以一己之力定乾坤,那是何等的霸氣。


    言出法隨之神跡一出,可比那隱學的神雷還拉轟一萬倍!


    聲望也將直接碾壓陸塵,被天下人奉若神明…


    不得不說,李右昌還是有些謀略的。


    此番頂級陽謀一出,朝堂瞬間便鴉雀無聲。


    剛才還指著他大罵的官員都蔫了,他們也沒想到,這落井下石會適得其反。


    若是真把江南士紳逼急了,或許真如李右昌所說,又是一番天下大亂啊。


    至於許青雲和馬文元,那更是眉頭深皺。


    他們聽出了李右昌的弦外之音。


    這哪裏是道聽途說,分明都是真的。


    顯然,若是不給個說法,什麽找陸家理論,占山為王,投了那青蓮教謀反,定然都會發生。


    即使不這樣,李右昌也會親自慫恿吧。


    天下大亂還沒什麽,可中州府定然是首當其衝,成為反賊祭旗的目標。


    呃~


    這事肯定不能成功。


    他們敢篤定,就算數百萬人圍攻,中州府也會安然無恙。


    開玩笑,塵王可不是心慈手軟之人,是你們這群烏合之眾惹得起的嗎?


    一手天雷,全炸死你們丫的。


    可是,士紳死則死矣,數百萬百姓何其無辜。


    大乾戰亂剛定,真經不起這麽大的損失啊~


    正在眾人躊躇不定時,正隆坐不住了,他當即說道。


    “這,這該如何是好,陸兄弟他雖是好心,可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


    江南士紳確實挺可憐的,田產也不能荒蕪,百姓們應當迴去耕作。


    可陸兄弟的脾氣我最清楚,到了他嘴裏的肉,誰也別想掏出來,否則他記你一輩子…”


    正隆是真著急了,絮絮叨叨地很為難。


    可最終還是咬牙道。


    “要不朕先休書一封,與陸兄弟說說情,怎麽也要讓他還一半的百姓迴去。


    這樣糧食也有了,士紳們還能繼續做大老爺,兩全其美!


    隻是陸兄弟虧了些,他那隱學的人手…


    呃,就這樣吧,散朝。”


    正隆差點說漏了嘴,急忙以退朝來掩飾。


    終於,朝會散了,正隆準備迴去給陸塵寫信。


    他得絞盡腦汁想著如何開口,又要想著許出多少好處,才能讓陸塵鬆口。


    而許青雲和馬文元也急匆匆地離開。


    李右昌一手陽謀,實則是讓士紳們作死,還要拉著數百萬百姓。


    他們必須盡快想出辦法,讓塵王大人心軟一些,千萬不要全都給殺了。


    一場朝會散了,雖然很多人憂心,可事還是要辦的。


    就比如那糧食發放,各方都刻不容緩。


    尤其是三方邊軍,開疆擴土的功績都送到了嘴邊,千萬不能飛走了。


    軍方的糧食交割完,剩下的便是各州府的賑濟糧。


    其中最大頭的便是中州府。


    三府的百姓聚集之地,自然是最多的。


    隻是諷刺的是,本來就缺糧,要等著朝廷的賑濟,現在那塵王竟然又弄迴了一大波饑民。


    這不是明擺著薅大乾的羊毛嗎!


    可是皇上充耳不聞,首輔和大臣們裝聾作啞,加之主管糧食的許青雲親自督促,這羊毛就得送上門去給人薅~


    三天後,中州的賑濟糧上路了。


    一同前往的還有正隆的說情文書,許青雲和馬文元的各種書信。


    兩人合計了三天,最後決定以書信方式懇求陸塵手下留情。


    當然,這隻是其一,許青雲還給王成道寫了信,讓其幫忙說服陸塵。


    結果如何,他們不得而知,但他們身在上京城,也隻能做這麽多了。


    就這樣,十天後,正隆元年三月末,賑濟糧到了中州府鄭城。


    和上京不同,中州府並沒有舉辦儀式。


    即使百姓們遇到糧隊,也隻是掃一眼便急匆匆而去。


    顯然,他們對這糧食並不在意。


    之所以如此,因為他們實在見過太多的運糧車隊了。


    香水肥皂玻璃拉出去,過不了幾天,便是整車的糧食運迴來。


    到了最近這兩月,好多滿載糧食的車都在工廠排隊,就等著工廠加快生產呢。


    見過是一迴事,吃上他們也不愁。


    鄭城的粥棚雖然還在,可他們早都不喝粥了。


    領粥喝的都是新來的災民,他們現在都叫工人,喝粥怎麽對得起新身份。


    工廠的米糧從來不缺,一個月發三次,還五花八門。


    不但有稻米,還有些穀子小麥,甚至有肉類、青稞和水果。


    好家夥,青稞那是西番國的特產,這是如何得來的?


    肉類也是五花八門,野豬肉、熊肉都有,可這是勾麗諸國盛產的啊。


    畢竟隻有那群身披獸皮的野人,才會去和野獸比力氣。


    最後再說水果,香蕉芒果榴蓮,聞所未聞不說,還都是晾曬之物,絕不是出自中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方士不欺君誤國還能幹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分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分木並收藏我大方士不欺君誤國還能幹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