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妃的冊立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禮部每天都會有官員來迴跑,來敲定一些細微末節的事情。
然後他們還要把這些事情寫在玉冊之上。
除此之外,禮部還要忙著今年的春闈之事。
學子的事情也不是小事。
雖然一年到頭就忙這麽一個月。
但禮部的諸位官員卻覺得今年的事情特別的多。
顏白迴了仙遊看望自己的幾位兄長去了。
禮部官員就更累了,這一批才到仙遊。
另一部分才出發。
因為很多事情還需要詢問一下顏白的意思,誰叫人家是未來皇孫妃子的父親呢?
折騰了幾日,禮部官員扛不住了。
李晦沒有辦法隻好從萬年縣借來了一批飛奴,養在了禮部。
禮部成了六部之中唯一飼養飛奴的部門。
不是飛奴不好,是飛奴需要專門的人馴。
每天還得讓它們放風。
一出籠就是擾人的“咕咕咕”聲,然後屋頂上全是黃白之物。
讓這些愛清靜的官員受不了。
小十一和李厥的婚事禮部在接手。
冊立本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挑日子,大禮,焚表祭天,等諸多禮節,一個都不能少。
太孫妃冊立的消息也慢慢的傳開。
幾家歡喜幾家愁,人的悲歡不相同,也不相通。
李象醉了。
在這一刻他徹底地心死。
十一要成為太孫妃,那自己的弟弟就是今後的太子,今後的皇帝陛下。
這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這個結果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改變了。
太子府的群臣都已經去李厥那裏慶賀了。
作為東宮的臣屬,李厥的婚事一定,就代表著大唐第四代皇位的確定。
東宮一派就可以去書院挑人了,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可用了。
他們的子嗣傳承就更穩了。
顏白依舊不站隊東宮,顏家已經聽現在皇帝的。
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是因為他是陛下的臣,一切當以皇帝的話為準。
一旦陛下禪位,他就是太子身邊的親近人。
不用什麽利益收買,也不用擔心二心。
李象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
他也明白了他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些年努力的表現出矜持,豁達,高貴,莊重,都是自己在騙自己。
都是自己在表演給自己看而已。
跌跌撞撞的李象走到了平康坊,望著那位給自己倒酒的姑娘,他惡狠狠的撲了上去。
一口咬在姑娘的肩膀上。
小娘子知道眼前這位是貴人。
因為自己的容貌和某位娘子有幾分相似,才有了服侍這位貴人的差事。
就服侍他一個人,他不來就閑著。
在平康坊內很讓人羨慕且嫉妒。
可憐的她不敢吭聲,隻能死死地咬著牙關。
疼得渾身發抖,眼淚在眼眶裏麵打轉。
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怎麽突然就惹得這位貴人生氣了。
在這一刻,李象卸下了偽裝。
他以為憑借長子的身份他能決定成敗。
直到今日他才發現自己屁都不是一個。
因為決定成敗的是他那個現在不管事的皇祖父。
內外的不同使得他這些年倍受煎熬。
這一團壓抑的火焰,在這一刻壓製不住了。
這種煎熬就是火焰。
如果不能燒死對手,就會燒死自己。
李象吐出一口血沫子。
望著姑娘流血的肩膀,李象憤怒道:
“哭什麽哭,我都沒哭你哭什麽,真他娘的晦氣,滾!”
小娘子躬著身子離開。
房門才關上,屋裏就響起了劇烈的打砸聲。
老鴇子如花站在高處,陰影下的她嘴角露出不屑。
這樣連喜怒都控製不了的蠢貨,能成什麽大事。
還比不了國子學的學子。
他們雖然也霸道,但不會咬人。
在平康坊外麵不遠處的國子學,一大群學子站在牆根下。
在這個開春還凍手的天氣裏,捧著書站在那裏背誦。
平日眼高於頂的勳貴公子此刻如那被暴雨淋濕的大公雞。
無精打采,全無往日般昂頭挺胸的傲氣。
顏白迴來了。
人雖在仙遊,但威勢依舊不減。
顏白實在太可怕了。
明明被他打了,自己阿耶母親還要上門去給先生道歉。
迴家後再給自己一頓聯合雙打。
無數國子學學子在心裏哀嚎。
自己明明不愁吃喝,甚至連考試都不用考就能以祖輩的蒙蔭入仕。
為何還要學這麽多啊!
國子學裏麵......
孔穎達這是第三次來到孫子孔惠元的書樓前。
孔惠元也已經三天沒怎麽吃飯。
每日就喝一小碗米粥。
還沒貓吃的多。
沒有人知道,他在等。
等那個提著食盒給他送飯的小娘子。
等那個埋怨他是傻子,埋怨他看書就忘了吃喝的傻子。
可惜,斯人不在。
等第四次再來的時候,孔惠元已經出來了,在收拾包裹。
孔穎達那會兒還在開心孫子緩了過來。
以為他要去仙遊講課了。
待看到大包小包時,心裏已經知道孔惠元要做什麽。
“做什麽去?”
“祖父,其實沒什麽,孩兒準備出去走走。
讀了很多書,心裏有很多困惑,孫兒要行萬裏路解惑!”
孔穎達歎了口氣:“這都是十一她自己的選擇!”
“孫兒知道,孫兒知道郡公喜歡孫兒。
孫兒不氣,就是心裏有些不舒服。
呆在家裏怕是越想越愁!”
“書院的事情你都不管了麽,那是聖人之事,是真正的有教無類,是祖宗畢生的夢想,是教化天下的大事!”
“父親說了,他去!”
說著,孔惠元跪倒在地,悲戚道:“孫兒不孝!”
孔穎達落寞的轉身:“去哪?”
“孫兒想去泉州看看,聽說那裏挺有趣,有來自遠方的學者,孫兒想去看看和中原文化相比有沒有可借鑒的地方。”
孔穎達沉默了許久,一聲長長的歎息在小院內迴蕩。
“去吧,出去走走吧,看看也是好的!”
“祖父,孫兒迴來時一定會成為樓觀學祭酒。”
孔惠元走了,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長安。
走到灞橋碼頭,在上船的那一刻。
孔惠元還是沒有忍住迴頭。
送別的人很多,可卻沒有她。
一聲長長的歎息。
將自己折下的垂柳塞到懷裏,然後頭也不迴的上了船。
下一次迴來,你怕是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了。
你為君,我為臣。
先前那個賣貓的少年和那個賣貓的小娘子已經從這長安離去了。
這輩子再也沒人會跑到書樓給自己送飯了。
船開了,一匹駿馬從城門口突然衝了出來。
沿著河邊的官道猛衝。
孔惠元望著馬背上那一抹鮮紅,不由的癡了。
看清後,不免搖頭苦笑。
她是她,但終究不是她。
小彘子揮舞著手臂,朝著河中的船拚命的揮著手。
“惠元世兄,妹妹在學禮出不來,她讓給你說,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孔惠元笑著,笑著……
他摘下腰間的酒葫蘆,猛的灌了一大口。
辛辣的味道嗆的他眼淚橫流,他也咳嗽的直不起腰。
又狠狠的灌了一大口,眼淚再也止不住。
倔強少年也終於卸下了偽裝,趴在船舷上忍不住失聲痛哭。
“哪有什麽歸來仍是少年。
年少不可得之物終將困吾之一生 ,所困之處皆是心魔與桎梏。
我舍不得,我怎麽能舍得啊!”
在這一刻,曾經的少年,才驀然發現是自己斷送了這份感情。
禮部每天都會有官員來迴跑,來敲定一些細微末節的事情。
然後他們還要把這些事情寫在玉冊之上。
除此之外,禮部還要忙著今年的春闈之事。
學子的事情也不是小事。
雖然一年到頭就忙這麽一個月。
但禮部的諸位官員卻覺得今年的事情特別的多。
顏白迴了仙遊看望自己的幾位兄長去了。
禮部官員就更累了,這一批才到仙遊。
另一部分才出發。
因為很多事情還需要詢問一下顏白的意思,誰叫人家是未來皇孫妃子的父親呢?
折騰了幾日,禮部官員扛不住了。
李晦沒有辦法隻好從萬年縣借來了一批飛奴,養在了禮部。
禮部成了六部之中唯一飼養飛奴的部門。
不是飛奴不好,是飛奴需要專門的人馴。
每天還得讓它們放風。
一出籠就是擾人的“咕咕咕”聲,然後屋頂上全是黃白之物。
讓這些愛清靜的官員受不了。
小十一和李厥的婚事禮部在接手。
冊立本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挑日子,大禮,焚表祭天,等諸多禮節,一個都不能少。
太孫妃冊立的消息也慢慢的傳開。
幾家歡喜幾家愁,人的悲歡不相同,也不相通。
李象醉了。
在這一刻他徹底地心死。
十一要成為太孫妃,那自己的弟弟就是今後的太子,今後的皇帝陛下。
這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這個結果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改變了。
太子府的群臣都已經去李厥那裏慶賀了。
作為東宮的臣屬,李厥的婚事一定,就代表著大唐第四代皇位的確定。
東宮一派就可以去書院挑人了,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可用了。
他們的子嗣傳承就更穩了。
顏白依舊不站隊東宮,顏家已經聽現在皇帝的。
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是因為他是陛下的臣,一切當以皇帝的話為準。
一旦陛下禪位,他就是太子身邊的親近人。
不用什麽利益收買,也不用擔心二心。
李象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
他也明白了他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些年努力的表現出矜持,豁達,高貴,莊重,都是自己在騙自己。
都是自己在表演給自己看而已。
跌跌撞撞的李象走到了平康坊,望著那位給自己倒酒的姑娘,他惡狠狠的撲了上去。
一口咬在姑娘的肩膀上。
小娘子知道眼前這位是貴人。
因為自己的容貌和某位娘子有幾分相似,才有了服侍這位貴人的差事。
就服侍他一個人,他不來就閑著。
在平康坊內很讓人羨慕且嫉妒。
可憐的她不敢吭聲,隻能死死地咬著牙關。
疼得渾身發抖,眼淚在眼眶裏麵打轉。
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怎麽突然就惹得這位貴人生氣了。
在這一刻,李象卸下了偽裝。
他以為憑借長子的身份他能決定成敗。
直到今日他才發現自己屁都不是一個。
因為決定成敗的是他那個現在不管事的皇祖父。
內外的不同使得他這些年倍受煎熬。
這一團壓抑的火焰,在這一刻壓製不住了。
這種煎熬就是火焰。
如果不能燒死對手,就會燒死自己。
李象吐出一口血沫子。
望著姑娘流血的肩膀,李象憤怒道:
“哭什麽哭,我都沒哭你哭什麽,真他娘的晦氣,滾!”
小娘子躬著身子離開。
房門才關上,屋裏就響起了劇烈的打砸聲。
老鴇子如花站在高處,陰影下的她嘴角露出不屑。
這樣連喜怒都控製不了的蠢貨,能成什麽大事。
還比不了國子學的學子。
他們雖然也霸道,但不會咬人。
在平康坊外麵不遠處的國子學,一大群學子站在牆根下。
在這個開春還凍手的天氣裏,捧著書站在那裏背誦。
平日眼高於頂的勳貴公子此刻如那被暴雨淋濕的大公雞。
無精打采,全無往日般昂頭挺胸的傲氣。
顏白迴來了。
人雖在仙遊,但威勢依舊不減。
顏白實在太可怕了。
明明被他打了,自己阿耶母親還要上門去給先生道歉。
迴家後再給自己一頓聯合雙打。
無數國子學學子在心裏哀嚎。
自己明明不愁吃喝,甚至連考試都不用考就能以祖輩的蒙蔭入仕。
為何還要學這麽多啊!
國子學裏麵......
孔穎達這是第三次來到孫子孔惠元的書樓前。
孔惠元也已經三天沒怎麽吃飯。
每日就喝一小碗米粥。
還沒貓吃的多。
沒有人知道,他在等。
等那個提著食盒給他送飯的小娘子。
等那個埋怨他是傻子,埋怨他看書就忘了吃喝的傻子。
可惜,斯人不在。
等第四次再來的時候,孔惠元已經出來了,在收拾包裹。
孔穎達那會兒還在開心孫子緩了過來。
以為他要去仙遊講課了。
待看到大包小包時,心裏已經知道孔惠元要做什麽。
“做什麽去?”
“祖父,其實沒什麽,孩兒準備出去走走。
讀了很多書,心裏有很多困惑,孫兒要行萬裏路解惑!”
孔穎達歎了口氣:“這都是十一她自己的選擇!”
“孫兒知道,孫兒知道郡公喜歡孫兒。
孫兒不氣,就是心裏有些不舒服。
呆在家裏怕是越想越愁!”
“書院的事情你都不管了麽,那是聖人之事,是真正的有教無類,是祖宗畢生的夢想,是教化天下的大事!”
“父親說了,他去!”
說著,孔惠元跪倒在地,悲戚道:“孫兒不孝!”
孔穎達落寞的轉身:“去哪?”
“孫兒想去泉州看看,聽說那裏挺有趣,有來自遠方的學者,孫兒想去看看和中原文化相比有沒有可借鑒的地方。”
孔穎達沉默了許久,一聲長長的歎息在小院內迴蕩。
“去吧,出去走走吧,看看也是好的!”
“祖父,孫兒迴來時一定會成為樓觀學祭酒。”
孔惠元走了,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長安。
走到灞橋碼頭,在上船的那一刻。
孔惠元還是沒有忍住迴頭。
送別的人很多,可卻沒有她。
一聲長長的歎息。
將自己折下的垂柳塞到懷裏,然後頭也不迴的上了船。
下一次迴來,你怕是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了。
你為君,我為臣。
先前那個賣貓的少年和那個賣貓的小娘子已經從這長安離去了。
這輩子再也沒人會跑到書樓給自己送飯了。
船開了,一匹駿馬從城門口突然衝了出來。
沿著河邊的官道猛衝。
孔惠元望著馬背上那一抹鮮紅,不由的癡了。
看清後,不免搖頭苦笑。
她是她,但終究不是她。
小彘子揮舞著手臂,朝著河中的船拚命的揮著手。
“惠元世兄,妹妹在學禮出不來,她讓給你說,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孔惠元笑著,笑著……
他摘下腰間的酒葫蘆,猛的灌了一大口。
辛辣的味道嗆的他眼淚橫流,他也咳嗽的直不起腰。
又狠狠的灌了一大口,眼淚再也止不住。
倔強少年也終於卸下了偽裝,趴在船舷上忍不住失聲痛哭。
“哪有什麽歸來仍是少年。
年少不可得之物終將困吾之一生 ,所困之處皆是心魔與桎梏。
我舍不得,我怎麽能舍得啊!”
在這一刻,曾經的少年,才驀然發現是自己斷送了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