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這個東西真的奇怪。
顏白也沒有料到自己晚迴來這麽久還能和大軍碰到了一起。
原班人馬,又聚在了一起。
皇帝在,顏白自然是要去拜見皇帝的。
李二又變成了原先那個懶散的“員外”模樣。
許久未見的李承乾已經開始蓄須。
一張沒有皺紋的臉,下巴下一抹小小的胡須,乍眼一看像是貼上去的。
細細一看不倫不類的。
問題是他還在笑,越看越覺得老爺子說的話是正確的。
小時候好看的人,長大了會慢慢變醜。
李二樂嗬嗬的看著顏白,他也覺得此次的相逢格外有趣。
他認為自己身上長瘡耽誤了時間,就算顏白迴去的稍晚,那也不可能比自己還要晚。
不承想,竟然碰頭了。
嚴肅了一年的李績又恢複了先前在長安的樣子。
在軍營裏麵,頭上綁著一條帶子,比員外還像員外。
他見顏白都會笑了,先前見了都是一聲冷哼。
皇帝要迴來了,那些提前迴來的也要抓緊準備。
準備跟著大軍接受大封賞,裴行儉心不在焉的擦拭著盔甲。
他有點不想去。
二囡生產的日子就在這幾日,裴行儉也不知道這時間點卡的是好還是不好。
隻覺得心有些累。
“去吧,怎麽能不去呢?”
二囡看著裴行儉:
“這些年,等的就是這一次,說什麽也要在太廟前走一遭,莫說下一次,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
裴行儉停下手中的活,擔憂道:
“你的身子我放心不下!”
二囡笑了笑,輕聲道:“也就生個孩子而已,算不得多大的事情,裴家各房長輩去年都來了,你擔心什麽!”
說到這裏,二囡心裏不免有些酸澀。
裴家長輩從河東郡那麽遠的地方都走來了長安,為的就是照顧有孕在身的自己。
雖然並未幫上多少忙。
但這份心思很是讓二囡感動。
現在他們就齊聚在門外,每個人都是利落打扮,這麽打扮就是為了好幹活。
一旦嬤嬤說一句來了。
他們就會立刻忙碌起來。
再看看武家,武家人口也不少。
大伯父武士棱,二伯父武士逸,三伯父武士讓,再加上父親的這一支。
這就是武家四門。
到如今,娘家人武家四門一個人都沒有來。
大姐武順倒是來了一趟,說了些許的吉祥話,然後她就走了。
對於大姐,二囡其實能想的明白,她日子過的也並不如意。
一個人來看望自己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自己是武家的二娘子,不是嫡女。
可裴家人卻對自己如同親生女兒一般。
哪怕如今自己根本就不缺錢。
族裏每年的收益,裴家還是足額的送來,且隻多不少。
拒絕都拒絕不了,說什麽你有的那是你的,族裏給的那是長輩們的心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這些日子裏,二囡終於體會到了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字的核心力量。
也終於明白那些大家族為什麽能屹立不倒了。
家人的心都是連在一起的,萬般難事皆讓路。
長安百姓愛聽的那些不可信。
什麽大家族孩子多,家裏的子嗣為爭奪家產大打出手,一家人勢同水火雲雲……
“那我走了,我讓老斑鳩在師父家看門,有事就讓飛奴送信!”
二囡笑了笑,在琉璃的服侍下站起身,朝著裴行儉微微屈身行禮:
“我之郎君,乃是當世英豪!”
裴行儉笑了笑,扭頭看向了琉璃。
琉璃點了點頭:“大郎放心,萬事有我,安心的去吧!”
裴行儉開始著裝,昔日的鎧甲又穿上了身。
獸首的遮麵甲緩緩蓋上,那金戈鐵馬般的肅殺之氣迎麵撲來。
手持馬槊的裴行儉走到院子裏,衝著族裏長輩抱拳行禮,感激他們的照拂。
裴家族人紛紛側身避讓。
若在平日可坦然受之。
這一刻不行,裴家長輩還沒自大到這種地步。
“郎君安心的去,家裏有我們這些老的,雖然我們年紀大了,老眼昏花,但要做什麽我們比你清楚!”
“就是,安心領你的榮耀去,我們看著呢!”
裴行儉拎著馬槊走出了門,樓觀學的馬場上早就聚集了等候的高年級學子。
騎著馬的都是去過遼東的。
沒騎馬的都是禮部挑剩下的。
見裴行儉來了,所有人齊齊下馬。
朝著獨孤漸明點了點頭,獨孤漸明開始喊人,喊一個上馬一個。
禮部官員開始忙碌,每個人負責一百人,挨個檢查每個學子的穿戴。
看看有沒逾規的地方。
這是大禮,千萬不能有錯。
人數不缺後,學子們開始朝著大軍而去。
此刻的大軍離長安隻有十裏路,在那裏會合後再入長安。
轟隆隆的馬蹄聲漸漸遠去。
無功先生坐在微言樓上目送孩子們遠去。
先生們沒有去給孩子們送行,獨屬他們的榮耀時刻,自己這老頭子去湊什麽熱鬧?
顯得自己不一般?
“上一次獨自把你派往遼東你做的很好,但上一次也就給你長了勳位,說說吧這次想要什麽官職?”
在大營內,李二看著顏白笑道:
“兵部尚書?或者是獨領一衛?”
顏白最煩的就是這點,明知道自己選什麽都是錯,李二還非要問問。
尚書肯定不用想,自己當了尚書那就完蛋。
等李承乾當皇帝,這個尚書之位絕對是要讓出來的。
獨領一衛也是絕不可能,太子六率的領官就是未來十二衛的主官。
他們是最先的“太子黨”,家族榮耀都綁在太子身上。
李二當皇帝都會慢慢的把先前跟著李淵的臣子慢慢清退朝野。
李承乾上位其實也是一樣,他也會如此。
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要如此。
“陛下給什麽臣就要什麽,不給也無妨,臣倒不是很喜歡做官,若不是被書院困住,臣倒是希望當個紈絝!”
李二笑了笑,若是別人這麽說,他覺得這不一定是真話。
但顏白這麽說,李二倒是確信無疑。
因為,這顏白是朝中唯一的一個喊著假期太短的臣子。
說什麽元日才放五天假,初四就要去衙門做事太殘忍,官員如牛馬,當值太累,腰都要斷了。
屁話一大堆。
每次上朝打瞌睡,一聽散朝二字精神百倍,往皇城外跑得比狗還快。
人家臣子離開還一步三迴頭。
更有甚者會躬著身子來問自己問題,恨不得時時刻刻呆在自己這個皇帝身邊。
這個顏白從未有過。
李二算是發現了,隻要有吃有喝的,顏白就能不踏入長安一步。
李二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的好孩兒李恪就是被顏白給帶壞了。
“自己看吧,三省六部都說朕對你過於優待了!”
剪刀笑著把一封折子遞了過來,顏白打開一看。
當前的第一句話就讓顏白覺得自己還是得多看書。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首讚奇謀,親率熊羆,搴旗斬將,廓清區夏,忠孝克彰,建官命職,因事紀功,肇錫嘉名,用標茂實。
授兵部侍郎,少府監左監顏白,位琅琊之祖謂,開國之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戶,加賜金戟、著鷩冕之服……”
(ps: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授勳的開頭慣用的一句話,類似格式那樣。
聖旨的第一句“奉天承運”確實是存在的,但其使用始於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使用。?)
見顏白皺著眉頭在那裏斷句,李二沒好氣道:
“別斷句了,我聽的頭疼,琅琊郡公,今後上朝可不要打瞌睡了,這次你的位置靠前,朕能看的到呢!”
顏白報以苦笑。
李二的這句話說得很對,這次是真的能看見了。
在大唐,那真是各種國公親王滿地走,勳貴多如狗。
一個縣公在大唐真的不算什麽,一個縣男還隻能坐在門檻邊呢。
郡公之位,才算是勉強的進入了大唐勳貴的核心層,能站到國公的後麵了。
如今能上朝的國公不多了。
逝去了一部分,老的待在家吃丹藥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在朝堂打瞌睡,
“謝陛下!”
李二淡淡地嗯了一聲,他覺得顏白的這聲謝還算是實誠。
顏白也沒有料到自己晚迴來這麽久還能和大軍碰到了一起。
原班人馬,又聚在了一起。
皇帝在,顏白自然是要去拜見皇帝的。
李二又變成了原先那個懶散的“員外”模樣。
許久未見的李承乾已經開始蓄須。
一張沒有皺紋的臉,下巴下一抹小小的胡須,乍眼一看像是貼上去的。
細細一看不倫不類的。
問題是他還在笑,越看越覺得老爺子說的話是正確的。
小時候好看的人,長大了會慢慢變醜。
李二樂嗬嗬的看著顏白,他也覺得此次的相逢格外有趣。
他認為自己身上長瘡耽誤了時間,就算顏白迴去的稍晚,那也不可能比自己還要晚。
不承想,竟然碰頭了。
嚴肅了一年的李績又恢複了先前在長安的樣子。
在軍營裏麵,頭上綁著一條帶子,比員外還像員外。
他見顏白都會笑了,先前見了都是一聲冷哼。
皇帝要迴來了,那些提前迴來的也要抓緊準備。
準備跟著大軍接受大封賞,裴行儉心不在焉的擦拭著盔甲。
他有點不想去。
二囡生產的日子就在這幾日,裴行儉也不知道這時間點卡的是好還是不好。
隻覺得心有些累。
“去吧,怎麽能不去呢?”
二囡看著裴行儉:
“這些年,等的就是這一次,說什麽也要在太廟前走一遭,莫說下一次,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
裴行儉停下手中的活,擔憂道:
“你的身子我放心不下!”
二囡笑了笑,輕聲道:“也就生個孩子而已,算不得多大的事情,裴家各房長輩去年都來了,你擔心什麽!”
說到這裏,二囡心裏不免有些酸澀。
裴家長輩從河東郡那麽遠的地方都走來了長安,為的就是照顧有孕在身的自己。
雖然並未幫上多少忙。
但這份心思很是讓二囡感動。
現在他們就齊聚在門外,每個人都是利落打扮,這麽打扮就是為了好幹活。
一旦嬤嬤說一句來了。
他們就會立刻忙碌起來。
再看看武家,武家人口也不少。
大伯父武士棱,二伯父武士逸,三伯父武士讓,再加上父親的這一支。
這就是武家四門。
到如今,娘家人武家四門一個人都沒有來。
大姐武順倒是來了一趟,說了些許的吉祥話,然後她就走了。
對於大姐,二囡其實能想的明白,她日子過的也並不如意。
一個人來看望自己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自己是武家的二娘子,不是嫡女。
可裴家人卻對自己如同親生女兒一般。
哪怕如今自己根本就不缺錢。
族裏每年的收益,裴家還是足額的送來,且隻多不少。
拒絕都拒絕不了,說什麽你有的那是你的,族裏給的那是長輩們的心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這些日子裏,二囡終於體會到了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字的核心力量。
也終於明白那些大家族為什麽能屹立不倒了。
家人的心都是連在一起的,萬般難事皆讓路。
長安百姓愛聽的那些不可信。
什麽大家族孩子多,家裏的子嗣為爭奪家產大打出手,一家人勢同水火雲雲……
“那我走了,我讓老斑鳩在師父家看門,有事就讓飛奴送信!”
二囡笑了笑,在琉璃的服侍下站起身,朝著裴行儉微微屈身行禮:
“我之郎君,乃是當世英豪!”
裴行儉笑了笑,扭頭看向了琉璃。
琉璃點了點頭:“大郎放心,萬事有我,安心的去吧!”
裴行儉開始著裝,昔日的鎧甲又穿上了身。
獸首的遮麵甲緩緩蓋上,那金戈鐵馬般的肅殺之氣迎麵撲來。
手持馬槊的裴行儉走到院子裏,衝著族裏長輩抱拳行禮,感激他們的照拂。
裴家族人紛紛側身避讓。
若在平日可坦然受之。
這一刻不行,裴家長輩還沒自大到這種地步。
“郎君安心的去,家裏有我們這些老的,雖然我們年紀大了,老眼昏花,但要做什麽我們比你清楚!”
“就是,安心領你的榮耀去,我們看著呢!”
裴行儉拎著馬槊走出了門,樓觀學的馬場上早就聚集了等候的高年級學子。
騎著馬的都是去過遼東的。
沒騎馬的都是禮部挑剩下的。
見裴行儉來了,所有人齊齊下馬。
朝著獨孤漸明點了點頭,獨孤漸明開始喊人,喊一個上馬一個。
禮部官員開始忙碌,每個人負責一百人,挨個檢查每個學子的穿戴。
看看有沒逾規的地方。
這是大禮,千萬不能有錯。
人數不缺後,學子們開始朝著大軍而去。
此刻的大軍離長安隻有十裏路,在那裏會合後再入長安。
轟隆隆的馬蹄聲漸漸遠去。
無功先生坐在微言樓上目送孩子們遠去。
先生們沒有去給孩子們送行,獨屬他們的榮耀時刻,自己這老頭子去湊什麽熱鬧?
顯得自己不一般?
“上一次獨自把你派往遼東你做的很好,但上一次也就給你長了勳位,說說吧這次想要什麽官職?”
在大營內,李二看著顏白笑道:
“兵部尚書?或者是獨領一衛?”
顏白最煩的就是這點,明知道自己選什麽都是錯,李二還非要問問。
尚書肯定不用想,自己當了尚書那就完蛋。
等李承乾當皇帝,這個尚書之位絕對是要讓出來的。
獨領一衛也是絕不可能,太子六率的領官就是未來十二衛的主官。
他們是最先的“太子黨”,家族榮耀都綁在太子身上。
李二當皇帝都會慢慢的把先前跟著李淵的臣子慢慢清退朝野。
李承乾上位其實也是一樣,他也會如此。
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要如此。
“陛下給什麽臣就要什麽,不給也無妨,臣倒不是很喜歡做官,若不是被書院困住,臣倒是希望當個紈絝!”
李二笑了笑,若是別人這麽說,他覺得這不一定是真話。
但顏白這麽說,李二倒是確信無疑。
因為,這顏白是朝中唯一的一個喊著假期太短的臣子。
說什麽元日才放五天假,初四就要去衙門做事太殘忍,官員如牛馬,當值太累,腰都要斷了。
屁話一大堆。
每次上朝打瞌睡,一聽散朝二字精神百倍,往皇城外跑得比狗還快。
人家臣子離開還一步三迴頭。
更有甚者會躬著身子來問自己問題,恨不得時時刻刻呆在自己這個皇帝身邊。
這個顏白從未有過。
李二算是發現了,隻要有吃有喝的,顏白就能不踏入長安一步。
李二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的好孩兒李恪就是被顏白給帶壞了。
“自己看吧,三省六部都說朕對你過於優待了!”
剪刀笑著把一封折子遞了過來,顏白打開一看。
當前的第一句話就讓顏白覺得自己還是得多看書。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首讚奇謀,親率熊羆,搴旗斬將,廓清區夏,忠孝克彰,建官命職,因事紀功,肇錫嘉名,用標茂實。
授兵部侍郎,少府監左監顏白,位琅琊之祖謂,開國之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戶,加賜金戟、著鷩冕之服……”
(ps: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授勳的開頭慣用的一句話,類似格式那樣。
聖旨的第一句“奉天承運”確實是存在的,但其使用始於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使用。?)
見顏白皺著眉頭在那裏斷句,李二沒好氣道:
“別斷句了,我聽的頭疼,琅琊郡公,今後上朝可不要打瞌睡了,這次你的位置靠前,朕能看的到呢!”
顏白報以苦笑。
李二的這句話說得很對,這次是真的能看見了。
在大唐,那真是各種國公親王滿地走,勳貴多如狗。
一個縣公在大唐真的不算什麽,一個縣男還隻能坐在門檻邊呢。
郡公之位,才算是勉強的進入了大唐勳貴的核心層,能站到國公的後麵了。
如今能上朝的國公不多了。
逝去了一部分,老的待在家吃丹藥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在朝堂打瞌睡,
“謝陛下!”
李二淡淡地嗯了一聲,他覺得顏白的這聲謝還算是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