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要來了。
長安已經熱鬧了起來。
不管過去的一年日子過得如何,但新的一年就該有一個新的開始。
就該有一個新氣象。
沒有騷味的豬肉因為價格不貴成了百姓家的最愛,成了尋常百姓家的首選。
東西兩市的肉攤子前站滿了人。
富貴人家也在買肉。
他們買肉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犒勞家裏眾多仆役一年的辛勞。
不管如何,多多少少也要送一些。
免得坊間有人說某某家不是個良善人家。
羊肉是勳貴家的首選。
豬肉雖然也好吃,但要一下子改掉他們吃羊肉的習慣這顯然不可能。
多年的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例如程家,這麽多年了,也就今年病死的牛少點,才病死了一頭。
薛之劫迴到長安的時候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從人煙稀少的冰天雪地,突然到了人滿為患熙熙攘攘的長安城。
看著那拎著糞兜子在地上撿拾馬糞的人,薛之劫站在城門口久久都迴不過神來。
這車馬實在太多了。
這長安實在太熱鬧了。
滿打滿算也就離開一年,但薛之劫卻覺得自己好像離開了七八年一樣。
感覺是那麽的陌生和不可置信。
揉了揉滄桑的臉,薛之劫帶著親衛打馬進長安。
本不想迴家,但出於孝道,公主伯母還是得去看望一下的。
若不如此,薛之劫連家裏的大門都不願踏入一步。
實在太丟人了,給自己生一個野妹妹,這學什麽不好,偏偏學那漢朝的公主。
真要喜歡這些,當初何不主動和親去吐蕃,那裏沒有人管,也不用藏著掖著。
“呸!”
薛之劫吐了一口嘴裏的沙子,低喝道:
“迴家,完事後每人一壇美酒,三瓶香水,十塊香胰子,醜奴郎君出的錢!”
親衛喜笑顏開,這賞賜好,好拿還值錢。
在薛之劫離開不久後,灞橋邊上的一隊人馬也到了長安。
裴行儉看著眼前久別的長安城牆,總覺得看不夠。
裴行儉沒有在定州停留。
向皇帝申請後他就帶著書院的學子往長安跑,個個都是思鄉心切,那速度可比大軍出行的時候快多了。
終於在年底之前迴來了。
看著那巍巍如巨龍般的長安城,書院學子不約而同的響起了歡唿聲。
是為迴長安城而歡唿,也是為他們自己而歡唿。
一來一去自己還是自己,但已經不是曾經的自己。
“我要立刻去書院,我需要吃醃黃瓜,原先我是討厭的要死,現在一想就是滿口生津,不吃糊糊了,這輩子都不願意吃糊糊了!”
“在理,在理,一定要喊上我!”
“我要去。”
......
閻知微的唿喊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
雖然已經到家,但離家一年最該拜會的依舊是先生。
從今往後就如那席君買師兄一樣,和書院先生聚少離多。
見一麵就少一麵。
在皇帝沒有迴到長安之前的這段日子就是自己等人在書院最後的一段日子。
等大軍班師,大封賞以後就要各奔東西了。
過了灞橋,人突然就多了起來。
迴家的也不止書院學子他們這一群人。
到年底了,天南地北的都迴來了,都是走了好遠的路,都是風塵仆仆!
過了灞橋,那整齊劃一的馬蹄聲讓整個灞橋一靜。
所有人不自覺的迴頭,然後趕緊的吩咐家仆把自己的馬車往邊上靠。
老天爺,這來的一群是哪族的使者啊,頭發怎麽打結成那樣,怎麽那麽黑,黑的都不成樣子了。
也就牙齒是白的。
而且個個身背長弓,腰懸橫刀,胯下戰馬噗噗的吐著口水,騎著一匹馬不算,旁邊還立著一匹空無一人的馬。
一人雙騎,這些人是要做什麽?
販馬?
昏昏欲睡的城門郎楊政道聽著馬蹄聲突然來了精神,扶了扶頭頂的皮帽子,快步的往前走去。
走了一半,他猛然停住腳步,然後往迴走。
裴行儉的臉雖然很髒,但楊政道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他就是裴行儉。
原本還有些看不上這個無父無母之人。
如今,這個無父無母之人卻是大唐升起的將星和新的權貴。
整個河東裴氏以他馬首是瞻,是裴氏在大唐的話事人。
在長安,誰見了裴行儉不笑嗬嗬的打招唿。
自己原本還有希望成為同門師兄弟的,自己原本也該受人尊敬的。
不對,以自己遺孤的身份,親近自己的人會更多,自己會更吃的開。
如今……
看著騎著高頭大馬的裴行儉。
看著他身後那成群的學子,知禮的不敢超過裴行儉身前一步。
楊政道的胸口揪心的疼。
權力是什麽?
裴行儉身後的學弟就是他的權力。
他已經皓日當空,自己卻站在寒風中看守城門。
如今的楊政道不想讓裴行儉認出自己來。
他覺得自己此時的這個樣子過於落魄,過去丟人,隻會徒留笑柄而已。
楊政道沒敢上前,城守扶著刀衝了過去。
瞄了一眼到了城門口還不下馬的裴行儉,心裏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是哪號高官。
“過所!”
裴行儉笑了笑,伸手在懷裏摸索了片刻。
熟悉的官印沒有摸到,卻摸到了半塊虎符。
這是迴來交給兵部的,算是提前卸甲。
這東西要是沒交出去而是揣在身上,長安城很多人都睡不著覺,裴行儉的腦袋也會掛在城門口。
不然誰會放心這烏泱泱的一群戰馬直接衝到長安城。
這太嚇人了。
“接著!”
城守接過裴行儉拋出的虎符,就看了一眼,身子立馬就站直了。
雙手捧著虎符高高舉過頭頂直接來到裴行儉身邊。
“可是裴縣令得勝歸來?”
裴行儉把虎符揣到懷裏笑了笑道:
“我這是算哪門子的得勝歸來,我這是思鄉心切,先大軍一步,提前迴來!”
“身後的這些人是?”
“樓觀書院!”
城守心中已經了然,轉身給身後那些站姿吊兒郎當的衛兵每人一腳。
再度拱手,然後右拳擱在胸口前單膝著地:
“為國征戰勞苦功高,春明門城守攜部下恭迎裴縣令迴家!”
禮儀貴重的嚇人。
春明門完全打開,不像以前一樣隻開一半。
裴行儉哈哈大笑,一招手,身後的學子緊隨其後。
數千匹戰馬依次進入長安。
路過城門,裴行儉瞟了一眼低著頭立在那裏的楊政道。
如果不是剛才和城守一起集合開城門裴行儉說不定還不會注意到他。
可他偏偏選擇了特立獨行,自然被馬背上的裴行儉看到了。
開始還沒認出來,多看幾眼就認出來了。
裴行儉笑了笑,真有意思。
這是哪位出的主意,讓經常把“齊王楊暕的遺腹子”這句話掛在嘴邊的楊政道來看門。
這不是在一針針的紮這位高傲到骨子裏的心肝肺麽?
這不是讓他失眠麽?
裴行儉不想跟楊政道說話,這樣的人不值得言語。
一路前行入城門,沒有人下馬,這是得勝歸來將士該有的榮耀。
這時候不囂張什麽時候囂張。
過了城門,進了城就得下馬,這是規矩。
這個規矩不能破,不然一個快馬衝刺就能到皇城底下。
何況還這麽多人呢?
一進城門就更熱鬧了,那些早就得到消息的學子家眷們早早的就聚集在城門口了,站在大道兩邊,望眼欲穿。
隊伍一出現,眼尖的閻家仆役就嗓嗓開了。
“夫人,郎君是小郎君,小郎君在裏麵我看到了,騎花馬的那個就是!”
閻家仆役吆喝開了,嗓門極大。
閻家是大戶人家,閻知微的祖父閻立德是將作少匠,大安縣男,實封的勳貴。
閻知微是他的親孫子,祖孫一起上戰場,這一年可把家裏人給擔心壞了。
自從月中旬收到快馬奏報,閻家仆役天天都蹲在城門口。
如今可算迴來了,這哪能讓人不激動!
閻知微的母親打開車窗,著急道:
“哪兒呢,左邊還是右邊?”
“左邊!”
閻知微的母親看到了自己的親兒子,一聲哎呦後就泣不成聲。
自己那捧在手心的兒子黑的自己都不敢認了!
老天爺,這是去遼東挖煤去了麽?
“我的兒啊,可憐的寶啊~~~”
書院學子哈哈哈大笑,閻知微的臉更黑了!
“狗兒,我的狗啊~~”
閻知微哈哈大笑。
反正此刻不是你笑我就是我笑你,誰也好不到哪裏去。
裴行儉也看到了自己朝思夜想的人。
看著她脆生生的站在那兒,雙手撫著肚子。
裴行儉的嗓子眼裏像是被人塞了一塊大磚頭。
“各找各家,家不在長安的去兵部集合,等我交完軍令後一起迴仙遊,最後一道軍令,眾人聽令!”
“吾等聽令!”
“迴家!”
裴行儉牽著馬走到二囡身邊:“我迴來了!”
“郎君為國而戰,辛苦了,快去交令,我在門口等你,師娘做了你最喜歡吃的葫蘆頭!”
“嗯!”
長安已經熱鬧了起來。
不管過去的一年日子過得如何,但新的一年就該有一個新的開始。
就該有一個新氣象。
沒有騷味的豬肉因為價格不貴成了百姓家的最愛,成了尋常百姓家的首選。
東西兩市的肉攤子前站滿了人。
富貴人家也在買肉。
他們買肉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犒勞家裏眾多仆役一年的辛勞。
不管如何,多多少少也要送一些。
免得坊間有人說某某家不是個良善人家。
羊肉是勳貴家的首選。
豬肉雖然也好吃,但要一下子改掉他們吃羊肉的習慣這顯然不可能。
多年的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例如程家,這麽多年了,也就今年病死的牛少點,才病死了一頭。
薛之劫迴到長安的時候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從人煙稀少的冰天雪地,突然到了人滿為患熙熙攘攘的長安城。
看著那拎著糞兜子在地上撿拾馬糞的人,薛之劫站在城門口久久都迴不過神來。
這車馬實在太多了。
這長安實在太熱鬧了。
滿打滿算也就離開一年,但薛之劫卻覺得自己好像離開了七八年一樣。
感覺是那麽的陌生和不可置信。
揉了揉滄桑的臉,薛之劫帶著親衛打馬進長安。
本不想迴家,但出於孝道,公主伯母還是得去看望一下的。
若不如此,薛之劫連家裏的大門都不願踏入一步。
實在太丟人了,給自己生一個野妹妹,這學什麽不好,偏偏學那漢朝的公主。
真要喜歡這些,當初何不主動和親去吐蕃,那裏沒有人管,也不用藏著掖著。
“呸!”
薛之劫吐了一口嘴裏的沙子,低喝道:
“迴家,完事後每人一壇美酒,三瓶香水,十塊香胰子,醜奴郎君出的錢!”
親衛喜笑顏開,這賞賜好,好拿還值錢。
在薛之劫離開不久後,灞橋邊上的一隊人馬也到了長安。
裴行儉看著眼前久別的長安城牆,總覺得看不夠。
裴行儉沒有在定州停留。
向皇帝申請後他就帶著書院的學子往長安跑,個個都是思鄉心切,那速度可比大軍出行的時候快多了。
終於在年底之前迴來了。
看著那巍巍如巨龍般的長安城,書院學子不約而同的響起了歡唿聲。
是為迴長安城而歡唿,也是為他們自己而歡唿。
一來一去自己還是自己,但已經不是曾經的自己。
“我要立刻去書院,我需要吃醃黃瓜,原先我是討厭的要死,現在一想就是滿口生津,不吃糊糊了,這輩子都不願意吃糊糊了!”
“在理,在理,一定要喊上我!”
“我要去。”
......
閻知微的唿喊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
雖然已經到家,但離家一年最該拜會的依舊是先生。
從今往後就如那席君買師兄一樣,和書院先生聚少離多。
見一麵就少一麵。
在皇帝沒有迴到長安之前的這段日子就是自己等人在書院最後的一段日子。
等大軍班師,大封賞以後就要各奔東西了。
過了灞橋,人突然就多了起來。
迴家的也不止書院學子他們這一群人。
到年底了,天南地北的都迴來了,都是走了好遠的路,都是風塵仆仆!
過了灞橋,那整齊劃一的馬蹄聲讓整個灞橋一靜。
所有人不自覺的迴頭,然後趕緊的吩咐家仆把自己的馬車往邊上靠。
老天爺,這來的一群是哪族的使者啊,頭發怎麽打結成那樣,怎麽那麽黑,黑的都不成樣子了。
也就牙齒是白的。
而且個個身背長弓,腰懸橫刀,胯下戰馬噗噗的吐著口水,騎著一匹馬不算,旁邊還立著一匹空無一人的馬。
一人雙騎,這些人是要做什麽?
販馬?
昏昏欲睡的城門郎楊政道聽著馬蹄聲突然來了精神,扶了扶頭頂的皮帽子,快步的往前走去。
走了一半,他猛然停住腳步,然後往迴走。
裴行儉的臉雖然很髒,但楊政道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他就是裴行儉。
原本還有些看不上這個無父無母之人。
如今,這個無父無母之人卻是大唐升起的將星和新的權貴。
整個河東裴氏以他馬首是瞻,是裴氏在大唐的話事人。
在長安,誰見了裴行儉不笑嗬嗬的打招唿。
自己原本還有希望成為同門師兄弟的,自己原本也該受人尊敬的。
不對,以自己遺孤的身份,親近自己的人會更多,自己會更吃的開。
如今……
看著騎著高頭大馬的裴行儉。
看著他身後那成群的學子,知禮的不敢超過裴行儉身前一步。
楊政道的胸口揪心的疼。
權力是什麽?
裴行儉身後的學弟就是他的權力。
他已經皓日當空,自己卻站在寒風中看守城門。
如今的楊政道不想讓裴行儉認出自己來。
他覺得自己此時的這個樣子過於落魄,過去丟人,隻會徒留笑柄而已。
楊政道沒敢上前,城守扶著刀衝了過去。
瞄了一眼到了城門口還不下馬的裴行儉,心裏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是哪號高官。
“過所!”
裴行儉笑了笑,伸手在懷裏摸索了片刻。
熟悉的官印沒有摸到,卻摸到了半塊虎符。
這是迴來交給兵部的,算是提前卸甲。
這東西要是沒交出去而是揣在身上,長安城很多人都睡不著覺,裴行儉的腦袋也會掛在城門口。
不然誰會放心這烏泱泱的一群戰馬直接衝到長安城。
這太嚇人了。
“接著!”
城守接過裴行儉拋出的虎符,就看了一眼,身子立馬就站直了。
雙手捧著虎符高高舉過頭頂直接來到裴行儉身邊。
“可是裴縣令得勝歸來?”
裴行儉把虎符揣到懷裏笑了笑道:
“我這是算哪門子的得勝歸來,我這是思鄉心切,先大軍一步,提前迴來!”
“身後的這些人是?”
“樓觀書院!”
城守心中已經了然,轉身給身後那些站姿吊兒郎當的衛兵每人一腳。
再度拱手,然後右拳擱在胸口前單膝著地:
“為國征戰勞苦功高,春明門城守攜部下恭迎裴縣令迴家!”
禮儀貴重的嚇人。
春明門完全打開,不像以前一樣隻開一半。
裴行儉哈哈大笑,一招手,身後的學子緊隨其後。
數千匹戰馬依次進入長安。
路過城門,裴行儉瞟了一眼低著頭立在那裏的楊政道。
如果不是剛才和城守一起集合開城門裴行儉說不定還不會注意到他。
可他偏偏選擇了特立獨行,自然被馬背上的裴行儉看到了。
開始還沒認出來,多看幾眼就認出來了。
裴行儉笑了笑,真有意思。
這是哪位出的主意,讓經常把“齊王楊暕的遺腹子”這句話掛在嘴邊的楊政道來看門。
這不是在一針針的紮這位高傲到骨子裏的心肝肺麽?
這不是讓他失眠麽?
裴行儉不想跟楊政道說話,這樣的人不值得言語。
一路前行入城門,沒有人下馬,這是得勝歸來將士該有的榮耀。
這時候不囂張什麽時候囂張。
過了城門,進了城就得下馬,這是規矩。
這個規矩不能破,不然一個快馬衝刺就能到皇城底下。
何況還這麽多人呢?
一進城門就更熱鬧了,那些早就得到消息的學子家眷們早早的就聚集在城門口了,站在大道兩邊,望眼欲穿。
隊伍一出現,眼尖的閻家仆役就嗓嗓開了。
“夫人,郎君是小郎君,小郎君在裏麵我看到了,騎花馬的那個就是!”
閻家仆役吆喝開了,嗓門極大。
閻家是大戶人家,閻知微的祖父閻立德是將作少匠,大安縣男,實封的勳貴。
閻知微是他的親孫子,祖孫一起上戰場,這一年可把家裏人給擔心壞了。
自從月中旬收到快馬奏報,閻家仆役天天都蹲在城門口。
如今可算迴來了,這哪能讓人不激動!
閻知微的母親打開車窗,著急道:
“哪兒呢,左邊還是右邊?”
“左邊!”
閻知微的母親看到了自己的親兒子,一聲哎呦後就泣不成聲。
自己那捧在手心的兒子黑的自己都不敢認了!
老天爺,這是去遼東挖煤去了麽?
“我的兒啊,可憐的寶啊~~~”
書院學子哈哈哈大笑,閻知微的臉更黑了!
“狗兒,我的狗啊~~”
閻知微哈哈大笑。
反正此刻不是你笑我就是我笑你,誰也好不到哪裏去。
裴行儉也看到了自己朝思夜想的人。
看著她脆生生的站在那兒,雙手撫著肚子。
裴行儉的嗓子眼裏像是被人塞了一塊大磚頭。
“各找各家,家不在長安的去兵部集合,等我交完軍令後一起迴仙遊,最後一道軍令,眾人聽令!”
“吾等聽令!”
“迴家!”
裴行儉牽著馬走到二囡身邊:“我迴來了!”
“郎君為國而戰,辛苦了,快去交令,我在門口等你,師娘做了你最喜歡吃的葫蘆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