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心情非常不錯。
心情很好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麵前餐桌上的飯食很不錯。
許久都沒好好吃牛肉的李二可以敞開肚皮吃。
這些牛肉是顏白送來的。
很多,一千多斤肉。
顏白還送來了很多牛腸,
李二不吃牛腸,不是他不愛吃,而是他的身份就不能吃。
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廚子敢給皇帝做一盤大腸頭。
皇帝不愛吃,那皇帝身邊的人自然要替皇帝分憂了。
剪刀樂於分憂。
剪刀知道,牛腸其實是顏白送給自己的。
因為自己最愛吃大腸。
如羊腸,豬腸,牛腸,雞腸等,都是最愛。
剪刀愛下雨天,更愛下雨天一邊聽雨,一邊吃“煎白腸”。
邊上再放點小酒,火爐子支撐起來。
腸子上什麽調料都不放,就放孜然和青鹽。
煎的剛剛好,咬一口滋滋冒油,還特別的有嚼勁。
孜然的味道壓蓋住了腸子殘留的騷味,兩者混合還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那味道才叫一個地~~道。
除此之外牛肉之外,顏白還送來了很多的羊肉。
以至於現在皇帝身邊的楊師道,岑文本,長孫無忌等都很感激顏白。
尉遲敬德更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
他們現在每日三餐,頓頓都有肉,幹活都覺得有勁多了。
剪刀見皇帝胃口很好心裏很開心。
在長安,皇帝的胃口不好,每次吃一點都飽了。
來到遼東後,胃口卻好了起來。
這讓剪刀覺得很放心。
於是就變著花樣來滿足李二的胃口。
煎,煮,燉,烤,變著花樣來滿足皇帝的胃口。
目的就是想讓皇帝多吃點。
剪刀懂得,能吃是福,在這遼東,能吃真的是福。
李二第二個好心情就是蓋牟城破了。
蓋牟城被破,象征著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
今後,這裏將會成為大唐的國土,這裏的一切都屬於大唐。
漢朝丟失的土地,自己拿迴來了!
不說擴土千裏,百裏地是有了。
列祖列宗一定能看到的。
第一道防線被破,接下來就是通往高句麗的遼東城。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第一次止步地就是遼東城。
成為他最大的遺憾。
李二不覺得遼東城會成為自己的遺憾。
因為自己和隋煬帝不一樣。
李二喝了一碗加了很多胡椒的牛肉湯。
喝罷之後,全身微微發汗的感覺讓他覺得特別舒暢。
抹了抹嘴,看著裴行儉,指著裴行儉道:
“脫下衣服,讓朕看看!”
裴行儉有點不好意思,笑道:
“陛下還是先看軍報,臣如今挺好的,能來您麵前,那就說明傷的不重,不礙事!”
“脫!”
裴行儉無可奈何的脫掉上衣。
所有人都不自覺的看著裴行儉。
看著他背上還未消退的青紫,還有新傷。
所有人不由的吸了口涼氣。
看裴行儉這身傷,就知道前麵的仗打的有多慘。
連裴行儉都是一身傷。
可見衝鋒將士遭遇了一個什麽樣的光景。
李二歎了口氣:“朕不該讓你來戰場的,你若出了事情,朕怎麽對得起羅士信對朕的托孤,怎麽對得起忠義。”
裴行儉合上衣衫,笑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陛下,臣心無遺憾,萬千男兒能拚,臣也能!”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二喃喃的念叨著這句話,他發現他更喜歡裴行儉這個年輕人了。
李二笑了笑,指著軍報道:
“守將跑了?”
裴行儉點了點頭:“蓋牟城有密道直通城外,大軍進城後並未發現守將,臣估摸著是當逃兵跑了!”
李二打開奏報,問道:
“蓋牟城住戶多嗎?”
“迴陛下,不多,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投降,不斷的騷擾我軍,大總管下令斬,除了傷殘,蓋牟城沒人了!”
李二又細細的看了一眼軍報,合上後擱到一邊。
看著裴行儉問道:“你對大總管的軍令如何看,降卒是留還是殺!”
裴行儉一愣。
皇帝這哪裏是在問降卒是留還是殺的問題。
這怕是在問自己對大總管派自己先登有意見沒有。
“臣覺得是對的,換作臣,臣要做的也是殺!”
李二沉思了一會兒,歎了口氣道:
“既然將士們都覺得是對的,那李績就沒錯,殺了就殺了吧!”
見該說的也都說完了,李二擺擺手:
“守約你去休息吧!”
“喏!”
夜色很快降臨,蓋牟城的護城河邊跪滿了高句麗人,李績站在城牆上俯視跪在下麵高句麗降卒。
“都殺了吧!”
護城河的水在短短的一會工夫就變成了一條紅色的河流。
一排排的高句麗人被抹了脖子,鮮血流幹之後輔兵拖著他們去了另一頭。
大火起,空氣中彌漫著讓人作嘔的味道。
得燒掉,不燒不行。
天氣漸暖,不燒就容易產生瘟疫,大軍人員密集,最怕的就是瘟疫。
書院的學子們臉色發白,先前許敬宗不讓他們進玄菟,那時候不懂。
如今就算沒有先生的庇護,他們也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
許敬宗看著城外的火光,輕輕地抿了一口酒,喃喃道:
“大總管會被高句麗人恨到骨子裏去的!”
顏白聞言頓時來了精神,輕聲道:
“這麽說,山東的那批人是真的和高句麗有牽連?”
“登州口岸就在山東道,渡過烏胡海就是高句麗的大城卑沙城,順風的情況下,來往隻需要六日。”
許敬宗笑了笑:“碧波之上,帆船雲集,放眼望去海天一色。
如果不是混到船裏麵去,試問誰又知道發生了什麽?再說了,我大唐對大海監管一向不嚴。”
“有道理!”
許敬宗端起酒杯和顏白輕輕地碰了下,繼續道:
“其實打高句麗很好打,就如貞觀十五年我們打遼東那樣。
派偏師深入高句麗境內,輪番騷擾其邊境,使其國人疲於奔命。
耽誤農時,再斷絕商隊往來,數年之間高句麗便會因糧荒而土崩瓦解。
他們就那麽點人,沒有山東道的那批人支援,他們怎麽敢跟咱們耗。”
顏白說深以為然,這才是最高明的打法,李二應該知道,但李二等不了,他覺得要安排好一切。
說白了,李二已經老了,他怕李承乾做不好。
許敬宗就喝了一小酒盅的酒,隨後就開始喝茶,見顏白不說話,他輕聲道:
“遼城才是最難啃的骨頭,當年隋煬帝被困在那裏寸步難行,墨色,早點做準備,最難啃的骨頭來了!”
心情很好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麵前餐桌上的飯食很不錯。
許久都沒好好吃牛肉的李二可以敞開肚皮吃。
這些牛肉是顏白送來的。
很多,一千多斤肉。
顏白還送來了很多牛腸,
李二不吃牛腸,不是他不愛吃,而是他的身份就不能吃。
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廚子敢給皇帝做一盤大腸頭。
皇帝不愛吃,那皇帝身邊的人自然要替皇帝分憂了。
剪刀樂於分憂。
剪刀知道,牛腸其實是顏白送給自己的。
因為自己最愛吃大腸。
如羊腸,豬腸,牛腸,雞腸等,都是最愛。
剪刀愛下雨天,更愛下雨天一邊聽雨,一邊吃“煎白腸”。
邊上再放點小酒,火爐子支撐起來。
腸子上什麽調料都不放,就放孜然和青鹽。
煎的剛剛好,咬一口滋滋冒油,還特別的有嚼勁。
孜然的味道壓蓋住了腸子殘留的騷味,兩者混合還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那味道才叫一個地~~道。
除此之外牛肉之外,顏白還送來了很多的羊肉。
以至於現在皇帝身邊的楊師道,岑文本,長孫無忌等都很感激顏白。
尉遲敬德更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
他們現在每日三餐,頓頓都有肉,幹活都覺得有勁多了。
剪刀見皇帝胃口很好心裏很開心。
在長安,皇帝的胃口不好,每次吃一點都飽了。
來到遼東後,胃口卻好了起來。
這讓剪刀覺得很放心。
於是就變著花樣來滿足李二的胃口。
煎,煮,燉,烤,變著花樣來滿足皇帝的胃口。
目的就是想讓皇帝多吃點。
剪刀懂得,能吃是福,在這遼東,能吃真的是福。
李二第二個好心情就是蓋牟城破了。
蓋牟城被破,象征著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
今後,這裏將會成為大唐的國土,這裏的一切都屬於大唐。
漢朝丟失的土地,自己拿迴來了!
不說擴土千裏,百裏地是有了。
列祖列宗一定能看到的。
第一道防線被破,接下來就是通往高句麗的遼東城。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第一次止步地就是遼東城。
成為他最大的遺憾。
李二不覺得遼東城會成為自己的遺憾。
因為自己和隋煬帝不一樣。
李二喝了一碗加了很多胡椒的牛肉湯。
喝罷之後,全身微微發汗的感覺讓他覺得特別舒暢。
抹了抹嘴,看著裴行儉,指著裴行儉道:
“脫下衣服,讓朕看看!”
裴行儉有點不好意思,笑道:
“陛下還是先看軍報,臣如今挺好的,能來您麵前,那就說明傷的不重,不礙事!”
“脫!”
裴行儉無可奈何的脫掉上衣。
所有人都不自覺的看著裴行儉。
看著他背上還未消退的青紫,還有新傷。
所有人不由的吸了口涼氣。
看裴行儉這身傷,就知道前麵的仗打的有多慘。
連裴行儉都是一身傷。
可見衝鋒將士遭遇了一個什麽樣的光景。
李二歎了口氣:“朕不該讓你來戰場的,你若出了事情,朕怎麽對得起羅士信對朕的托孤,怎麽對得起忠義。”
裴行儉合上衣衫,笑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陛下,臣心無遺憾,萬千男兒能拚,臣也能!”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二喃喃的念叨著這句話,他發現他更喜歡裴行儉這個年輕人了。
李二笑了笑,指著軍報道:
“守將跑了?”
裴行儉點了點頭:“蓋牟城有密道直通城外,大軍進城後並未發現守將,臣估摸著是當逃兵跑了!”
李二打開奏報,問道:
“蓋牟城住戶多嗎?”
“迴陛下,不多,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投降,不斷的騷擾我軍,大總管下令斬,除了傷殘,蓋牟城沒人了!”
李二又細細的看了一眼軍報,合上後擱到一邊。
看著裴行儉問道:“你對大總管的軍令如何看,降卒是留還是殺!”
裴行儉一愣。
皇帝這哪裏是在問降卒是留還是殺的問題。
這怕是在問自己對大總管派自己先登有意見沒有。
“臣覺得是對的,換作臣,臣要做的也是殺!”
李二沉思了一會兒,歎了口氣道:
“既然將士們都覺得是對的,那李績就沒錯,殺了就殺了吧!”
見該說的也都說完了,李二擺擺手:
“守約你去休息吧!”
“喏!”
夜色很快降臨,蓋牟城的護城河邊跪滿了高句麗人,李績站在城牆上俯視跪在下麵高句麗降卒。
“都殺了吧!”
護城河的水在短短的一會工夫就變成了一條紅色的河流。
一排排的高句麗人被抹了脖子,鮮血流幹之後輔兵拖著他們去了另一頭。
大火起,空氣中彌漫著讓人作嘔的味道。
得燒掉,不燒不行。
天氣漸暖,不燒就容易產生瘟疫,大軍人員密集,最怕的就是瘟疫。
書院的學子們臉色發白,先前許敬宗不讓他們進玄菟,那時候不懂。
如今就算沒有先生的庇護,他們也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
許敬宗看著城外的火光,輕輕地抿了一口酒,喃喃道:
“大總管會被高句麗人恨到骨子裏去的!”
顏白聞言頓時來了精神,輕聲道:
“這麽說,山東的那批人是真的和高句麗有牽連?”
“登州口岸就在山東道,渡過烏胡海就是高句麗的大城卑沙城,順風的情況下,來往隻需要六日。”
許敬宗笑了笑:“碧波之上,帆船雲集,放眼望去海天一色。
如果不是混到船裏麵去,試問誰又知道發生了什麽?再說了,我大唐對大海監管一向不嚴。”
“有道理!”
許敬宗端起酒杯和顏白輕輕地碰了下,繼續道:
“其實打高句麗很好打,就如貞觀十五年我們打遼東那樣。
派偏師深入高句麗境內,輪番騷擾其邊境,使其國人疲於奔命。
耽誤農時,再斷絕商隊往來,數年之間高句麗便會因糧荒而土崩瓦解。
他們就那麽點人,沒有山東道的那批人支援,他們怎麽敢跟咱們耗。”
顏白說深以為然,這才是最高明的打法,李二應該知道,但李二等不了,他覺得要安排好一切。
說白了,李二已經老了,他怕李承乾做不好。
許敬宗就喝了一小酒盅的酒,隨後就開始喝茶,見顏白不說話,他輕聲道:
“遼城才是最難啃的骨頭,當年隋煬帝被困在那裏寸步難行,墨色,早點做準備,最難啃的骨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