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內政人才是關鍵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嘛,曹仁正帶人和袁紹軍互砍,尤其是張合和高覽率領的軍隊,對曹仁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可現在,張合和高覽卻說要投降自己。
這反差,簡直比去泰國看到一漂亮美女,要和自己深入交流,結果沒想到,對方的比自己的都大,這種反差都強。
於是,曹仁不由得開始思考,張合和高覽會不會是假投降?
目的是騙開營壘大門,然後不講武德,來突襲自己。
不過,在曹仁猶豫不決的時候,荀攸卻說道。
“曹仁,不要猶豫,立刻接受張合和高覽的投降。”
“張合和高覽都已經把攻城器械焚燒了,如此,隻要張合和高覽部不進入大營,就算他們是假投降,我們也不會擔心他們有威脅我們的能力。”
“張合獻計不被袁紹采納,因為大怒而投降,有什麽好猶豫的,立刻歡迎張合,高覽二位將軍。”
於是,在荀攸的勸說下,曹仁接受了張合和高覽的投降。
兩人率領的本部兵馬,也一起投降了曹軍。
而隨著烏巢陷落,糧草被燒,張合,高覽投降,進攻官渡的袁紹大軍徹底士氣崩潰,停止了對官渡的進攻。
而此時,官渡的袁紹大營內,袁紹也已經得到了烏巢的戰報,以及張合和高覽投降的消息。
聽到這些消息時,袁紹感覺自己要吐血了。
烏巢的糧食沒了,意味著大軍馬上就要斷糧了,而張合和高覽投降,則代表著,自己麾下最後兩員大將都投靠了自己的敵人。
同時,張合和高覽投降,還把袁紹麾下的不少精銳帶去了曹軍。
其中,便有大量的重甲步兵。
糧草被燒,大將投降,大軍士氣全無,袁紹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迴天乏術了。
更完蛋的是,袁紹麾下的機動力量也已經潰散了。
之前派去救援烏巢的輕騎,在看到烏巢的糧草被付之一炬以後,立刻做了鳥獸散。
如今,袁紹麾下,精銳的重甲步兵投降了曹軍,騎兵則是潰散了。
想到這裏,袁紹立刻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必須立刻撤退。
如果現在不走,接下來很可能就走不了了。
張合,高覽既然可以投降 那麽,誰知道,會不會有其他人想用自己的人頭來換取一場榮華富貴。
想到這裏,袁紹立刻決定,返迴河北。
於是,袁紹顧不得進攻官渡的大軍返迴,立刻帶領八百親騎,放棄大軍,直奔黃河渡口而去。
而當曹操迴到官渡以後,才得知張合,高覽投降的消息,於是,曹操當機立斷,不顧曹軍剛剛經曆激戰 立刻下令,全線反擊。
於是,總兵力不足三萬的曹軍,對尚有七八萬的袁紹軍發動了進攻。
而麵對人數遠比自己少的曹軍,袁紹軍並沒能做出什麽有效抵抗。
袁紹已經跑路了,袁紹軍的指揮係統已經徹底崩潰,而糧草被燒,大將投降的這一係列事,讓袁紹軍士氣全無。
麵對人數比自己少得多的曹軍,袁紹方麵根本沒有什麽抵抗。
曹軍所到之處,袁紹軍紛紛放棄抵抗。
於是,一批批的袁紹軍成為了曹軍的俘虜。
而更多的袁紹軍則是開始往北跑 希望可以抵達黃河渡口,返迴河北地區。
曹操帶著曹軍一路追殺,袁軍遺屍百裏。
就在李言騎馬追擊袁紹潰軍的時候,李言突然迴到了自己的房間。
原來,是此次試煉結束了。
李言第一時間查看起了此次試煉的獎勵。
“宿主於官渡之戰當中,擊破劉備,斬殺大將文醜,參與重要軍事行動七次,提供重要軍情一次,斬殺敵人四十二人。”
“宿主可挑選獎勵為武將三員,分別是張遼,曹仁,關羽,或者是將武將替換為內政人員一人,未知。”
看著係統給出的獎勵,李言陷入了沉思。
係統給了李言兩種選擇。
一,獎勵李言三名武將,張遼,曹仁,關羽,這三人,每個人都是頂級武將。
張遼,曹魏五子良將之首,騎兵戰專家。
曹仁,曹魏全方麵發展的大神。
關羽,更不用說了,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更是以一郡之地,打的整個曹魏膽戰心驚。
而另外一個獎勵,是一名未知的內政人才。
這讓李言有一些偏向於武將,畢竟,如果內政人才是已知的,那麽,李言還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到底選哪個。
可未知的,這讓李言有一些擔心,這內政人才會不會是一個坑貨?
想了許久,李言終於選擇了自己的獎勵。
“我現在內政人才!”
張遼,曹仁,關羽三名名將確實足夠誘人,但是,對於李言來說,武將他其實並不缺。
李言已經是大秦的皇帝了,整個大秦軍方當中,有不少人都可以算的上是名將。
晏明,方太賢,陳林生,這些將領就算比不上張遼,曹仁,關羽,也不至於差太多。
但是,內政人才,李言是真的缺啊。
李言是通過楚係的支持成為了皇帝,所以,內政被楚係控製了。
而軍隊一直都是秦國內部的軍功派控製的。
秦國的軍事製度,使的秦國的將領其實沒有擁兵自重的可能。
因為在傭兵自重的前提是,沒有強大的外部壓力,而如今的這個時代,五大國之間,戰爭不斷。
將領如果想擁兵自重或者自立為王,最後的結果其實隻有一個,那便是被滅國。
因為,在貴族世家掌握權力的時代,既有政權,也有族權。
一位將領,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同樣自己能夠獲得高位,也是由於家族的支持。
在“窮文富武”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對於武將來說,家族的支持極為重要,首先脫離生產,吃飽飯練就一身武藝,就不是一個普通家族能夠承擔得起的,何況,將領還要會兵法,這些都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起的。
軍隊也並不是家族利益的核心,強大的外部壓力,使得各大家族都明白,沒有國力支持,軍隊不堪一擊。
而李言想要改變如今秦國內部的權力結構,就得脫離楚係的內政支持。
所以 李言需要的是內政人才。
因為,一旦李言的內政不再依靠楚係,那麽,李言便可以擺脫楚係對自己決策的影響。
而且,一名好的內政人才,起到的作用,可以抵得上數名名將了。
這反差,簡直比去泰國看到一漂亮美女,要和自己深入交流,結果沒想到,對方的比自己的都大,這種反差都強。
於是,曹仁不由得開始思考,張合和高覽會不會是假投降?
目的是騙開營壘大門,然後不講武德,來突襲自己。
不過,在曹仁猶豫不決的時候,荀攸卻說道。
“曹仁,不要猶豫,立刻接受張合和高覽的投降。”
“張合和高覽都已經把攻城器械焚燒了,如此,隻要張合和高覽部不進入大營,就算他們是假投降,我們也不會擔心他們有威脅我們的能力。”
“張合獻計不被袁紹采納,因為大怒而投降,有什麽好猶豫的,立刻歡迎張合,高覽二位將軍。”
於是,在荀攸的勸說下,曹仁接受了張合和高覽的投降。
兩人率領的本部兵馬,也一起投降了曹軍。
而隨著烏巢陷落,糧草被燒,張合,高覽投降,進攻官渡的袁紹大軍徹底士氣崩潰,停止了對官渡的進攻。
而此時,官渡的袁紹大營內,袁紹也已經得到了烏巢的戰報,以及張合和高覽投降的消息。
聽到這些消息時,袁紹感覺自己要吐血了。
烏巢的糧食沒了,意味著大軍馬上就要斷糧了,而張合和高覽投降,則代表著,自己麾下最後兩員大將都投靠了自己的敵人。
同時,張合和高覽投降,還把袁紹麾下的不少精銳帶去了曹軍。
其中,便有大量的重甲步兵。
糧草被燒,大將投降,大軍士氣全無,袁紹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迴天乏術了。
更完蛋的是,袁紹麾下的機動力量也已經潰散了。
之前派去救援烏巢的輕騎,在看到烏巢的糧草被付之一炬以後,立刻做了鳥獸散。
如今,袁紹麾下,精銳的重甲步兵投降了曹軍,騎兵則是潰散了。
想到這裏,袁紹立刻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必須立刻撤退。
如果現在不走,接下來很可能就走不了了。
張合,高覽既然可以投降 那麽,誰知道,會不會有其他人想用自己的人頭來換取一場榮華富貴。
想到這裏,袁紹立刻決定,返迴河北。
於是,袁紹顧不得進攻官渡的大軍返迴,立刻帶領八百親騎,放棄大軍,直奔黃河渡口而去。
而當曹操迴到官渡以後,才得知張合,高覽投降的消息,於是,曹操當機立斷,不顧曹軍剛剛經曆激戰 立刻下令,全線反擊。
於是,總兵力不足三萬的曹軍,對尚有七八萬的袁紹軍發動了進攻。
而麵對人數遠比自己少的曹軍,袁紹軍並沒能做出什麽有效抵抗。
袁紹已經跑路了,袁紹軍的指揮係統已經徹底崩潰,而糧草被燒,大將投降的這一係列事,讓袁紹軍士氣全無。
麵對人數比自己少得多的曹軍,袁紹方麵根本沒有什麽抵抗。
曹軍所到之處,袁紹軍紛紛放棄抵抗。
於是,一批批的袁紹軍成為了曹軍的俘虜。
而更多的袁紹軍則是開始往北跑 希望可以抵達黃河渡口,返迴河北地區。
曹操帶著曹軍一路追殺,袁軍遺屍百裏。
就在李言騎馬追擊袁紹潰軍的時候,李言突然迴到了自己的房間。
原來,是此次試煉結束了。
李言第一時間查看起了此次試煉的獎勵。
“宿主於官渡之戰當中,擊破劉備,斬殺大將文醜,參與重要軍事行動七次,提供重要軍情一次,斬殺敵人四十二人。”
“宿主可挑選獎勵為武將三員,分別是張遼,曹仁,關羽,或者是將武將替換為內政人員一人,未知。”
看著係統給出的獎勵,李言陷入了沉思。
係統給了李言兩種選擇。
一,獎勵李言三名武將,張遼,曹仁,關羽,這三人,每個人都是頂級武將。
張遼,曹魏五子良將之首,騎兵戰專家。
曹仁,曹魏全方麵發展的大神。
關羽,更不用說了,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更是以一郡之地,打的整個曹魏膽戰心驚。
而另外一個獎勵,是一名未知的內政人才。
這讓李言有一些偏向於武將,畢竟,如果內政人才是已知的,那麽,李言還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到底選哪個。
可未知的,這讓李言有一些擔心,這內政人才會不會是一個坑貨?
想了許久,李言終於選擇了自己的獎勵。
“我現在內政人才!”
張遼,曹仁,關羽三名名將確實足夠誘人,但是,對於李言來說,武將他其實並不缺。
李言已經是大秦的皇帝了,整個大秦軍方當中,有不少人都可以算的上是名將。
晏明,方太賢,陳林生,這些將領就算比不上張遼,曹仁,關羽,也不至於差太多。
但是,內政人才,李言是真的缺啊。
李言是通過楚係的支持成為了皇帝,所以,內政被楚係控製了。
而軍隊一直都是秦國內部的軍功派控製的。
秦國的軍事製度,使的秦國的將領其實沒有擁兵自重的可能。
因為在傭兵自重的前提是,沒有強大的外部壓力,而如今的這個時代,五大國之間,戰爭不斷。
將領如果想擁兵自重或者自立為王,最後的結果其實隻有一個,那便是被滅國。
因為,在貴族世家掌握權力的時代,既有政權,也有族權。
一位將領,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同樣自己能夠獲得高位,也是由於家族的支持。
在“窮文富武”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對於武將來說,家族的支持極為重要,首先脫離生產,吃飽飯練就一身武藝,就不是一個普通家族能夠承擔得起的,何況,將領還要會兵法,這些都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起的。
軍隊也並不是家族利益的核心,強大的外部壓力,使得各大家族都明白,沒有國力支持,軍隊不堪一擊。
而李言想要改變如今秦國內部的權力結構,就得脫離楚係的內政支持。
所以 李言需要的是內政人才。
因為,一旦李言的內政不再依靠楚係,那麽,李言便可以擺脫楚係對自己決策的影響。
而且,一名好的內政人才,起到的作用,可以抵得上數名名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