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報複對象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咎城守軍抵達曲阜,使的魯都曲阜的守軍,增加到了近四萬人。
兵力得到加強的曲阜守軍,趁著曲阜周邊楚軍北上之機,對楚軍發動突襲。
大敗楚軍,斬首四千。
繳獲糧草上萬石。
楚軍經曆如此慘敗,惱羞成怒,很快便再次卷土重來。
這次,楚國方麵,集結了超過二十萬人於曲阜之下。
此時的魯國,已經拖住了楚國四十多萬軍隊。
整個楚軍已經將大半的軍事力量,投入到了魯國。
而楚國在魯國死磕的同時,隨國正在開疆拓土。
代國麵對實力遠超自己的隨國,抵抗的並不算激烈,在開戰二十天以後,代國首都便被隨軍占領。
但是,隨國在占領代國首都以後,並不代表,代國亡了。
代國作為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政權,首都確實是代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但是,卻不是代國的致命點。
代國深知,在沒有魏國支持的情況下,代國不具備抵抗隨國的能力。
所以,代國在和隨國開戰以後,便確立了一種戰術,避實就虛。
隨國可以用不到二十天就占領代國首都,並不算因為隨國軍隊有多麽強大的戰鬥力。
而是代國軍隊有意為之。
代國軍隊知道,正麵和隨國大軍抵抗的結果隻有失敗。
別看隨國大軍九成以上是步兵,代國以騎兵為主,但是,多年的生活,早就讓曾經的以遊牧為主的代國人,慢慢融入了農耕為主。
代國有數的重要地區,都是建立了城池的地方。
而想要保住代國的關鍵地區,便需要守住至關重要的幾座城池。
這樣 代國軍隊便相當於放棄了騎兵的機動性,改為守衛堅城。
而代國主要的幾個城市,都是固定地點。
所以,正麵抵抗隨國軍隊,代國不可能是隨國的對手。
於是,代國放棄了幾座主要城池,將代國境內的騎兵都集中起來,調離城市,分散到廣闊的草原上麵去。
當隨國軍隊占領代國幾座主要城池以後,代國軍隊立刻出擊,專門攻擊隨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
由於後勤補給線被切,隨國軍隊的行動在代國嚴重遲緩。
如今,隨國名義上控製了代國的主要經濟,人口,但是,代國九成以上的土地,依然屬於代國軍隊所有。
隨國想要平定代國,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在楚國和隨國這兩個足以匹敵秦國的大國,都深陷泥潭的時候,秦國則是在休養生息。
對於李言來說,目前秦國最大的事情有兩件。
一,鑄錢。
雍城錢監已經擴張,各地調動的工匠也已經到位,預計七月下旬便可以讓雍城錢監進入正常運轉。
到時候,源源不斷的銅錢將從雍城錢監當中製造出來。
這些錢在翻砂鑄錢法普及開來之前,都將是秦國用來收割其他國家財富的鐮刀。
所以,李言對於雍城錢監極其重視。
二,秋收。
盡管說,現在才是七月份,距離秋收還有一段時間,可是,秋收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幾個時間段。
秦國今年和來年的糧食是否充足,就要看秋收了。
而且,每年的秋收時節,也是秦國北方遊牧部落南下的時候。
秦國在秋收時期,需要警惕北方的遊牧部落。
為了保證秋收的順利進行,秦國已經提前向北方增調軍隊了。
而今年,有人向李言提議,先下手為強。
即,在草原遊牧部落南下之前,對草原遊牧部落動兵。
有這樣的意見,主要是因為之前的諸國聯合攻秦之戰。
在之前的戰事當中,正是因為北方遊牧部落為聯軍奇襲部隊提供了糧食補給,以及帶路黨的作用。
才可以讓聯軍奇襲部隊,完成繞道振遠隘口的行動。
在秦國和聯軍的戰事結束以後,便有人提議,對北方協助聯軍的草原遊牧部落,進行軍事打擊。
一來是殺雞儆猴,告訴草原上麵的那些部落,大秦二十年沒有發威,不是提不動刀了。
二來,則是為秦國北境打出一片安全的緩衝區,以免這次的奇襲事件再次發生。
而讓秦國內部有這種打算的原因有兩個,一,這次草原遊牧部落派兵參與了奇襲,一萬多草原騎兵,損失大半。
可以說,靠近秦國邊境的幾個草原遊牧部落都已經實力大損。
二,此次奇襲,聯軍固然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秦國也通過中陽城之戰,獲得了十萬匹馬匹,其中戰馬過萬匹。
有了那麽多的駝馬和戰馬,給了秦國發動進攻的底氣。
不過,對於草原遊牧部落動兵的要求,被李和秦國高層駁迴了。
倒不是說,李言和秦國高層不想打草原遊牧部落。
對於秦國來說,此次聯軍進攻中陽城,最好的報複對象就在草原遊牧部落。
報複楚國嗎,容易再次秦楚關係失控。
楚國和秦國旗鼓相當,想要報複楚國,秦國便需要麵對,楚國的全力反擊。
隨國距離秦國太遠,不具備報複的條件。
打魏,鄭兩國,變數太大,此時,楚,隨兩國深陷魯國和代國。
秦國自然是願意看到楚國和隨國徒耗大量國力的。
可一旦秦國大舉攻魏或者是鄭,楚國和隨國的注意力,便會被秦國重新吸引過來。
這對於秦國不利。
所以,看下來 也就隻剩下草原遊牧部落可以打了。
打它,不管是魏國,隨國,還是楚國,都不會有什麽過激反應。
盡管這次聯軍和草原遊牧部落有合作,但是,在諸國眼裏,草原部落終究屬於蠻夷。
而且,打草原遊牧部落,秦國有民意支持。
此次聯軍奇襲,對秦國北方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有超過三萬秦國百姓因為聯軍入侵而流離失所,有超過一萬百姓直接死於聯軍入侵。
其中,屠戮秦國百姓最多的,便是草原遊牧部落的騎兵。
諸國聯軍倒沒有怎麽屠戮秦國百姓,反而是把目光瞄準了中陽城。
所以,對於打遊牧部落,秦國百姓是百分百支持的。
不過,就算如此李言和秦國高層依然不同意現在打。
秦國北麵的諸多草原部落,確實損失不小,可是,現在的時間不合適。
對草原遊牧部落動手,最好的時間,便是來年開春。
兵力得到加強的曲阜守軍,趁著曲阜周邊楚軍北上之機,對楚軍發動突襲。
大敗楚軍,斬首四千。
繳獲糧草上萬石。
楚軍經曆如此慘敗,惱羞成怒,很快便再次卷土重來。
這次,楚國方麵,集結了超過二十萬人於曲阜之下。
此時的魯國,已經拖住了楚國四十多萬軍隊。
整個楚軍已經將大半的軍事力量,投入到了魯國。
而楚國在魯國死磕的同時,隨國正在開疆拓土。
代國麵對實力遠超自己的隨國,抵抗的並不算激烈,在開戰二十天以後,代國首都便被隨軍占領。
但是,隨國在占領代國首都以後,並不代表,代國亡了。
代國作為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政權,首都確實是代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但是,卻不是代國的致命點。
代國深知,在沒有魏國支持的情況下,代國不具備抵抗隨國的能力。
所以,代國在和隨國開戰以後,便確立了一種戰術,避實就虛。
隨國可以用不到二十天就占領代國首都,並不算因為隨國軍隊有多麽強大的戰鬥力。
而是代國軍隊有意為之。
代國軍隊知道,正麵和隨國大軍抵抗的結果隻有失敗。
別看隨國大軍九成以上是步兵,代國以騎兵為主,但是,多年的生活,早就讓曾經的以遊牧為主的代國人,慢慢融入了農耕為主。
代國有數的重要地區,都是建立了城池的地方。
而想要保住代國的關鍵地區,便需要守住至關重要的幾座城池。
這樣 代國軍隊便相當於放棄了騎兵的機動性,改為守衛堅城。
而代國主要的幾個城市,都是固定地點。
所以,正麵抵抗隨國軍隊,代國不可能是隨國的對手。
於是,代國放棄了幾座主要城池,將代國境內的騎兵都集中起來,調離城市,分散到廣闊的草原上麵去。
當隨國軍隊占領代國幾座主要城池以後,代國軍隊立刻出擊,專門攻擊隨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
由於後勤補給線被切,隨國軍隊的行動在代國嚴重遲緩。
如今,隨國名義上控製了代國的主要經濟,人口,但是,代國九成以上的土地,依然屬於代國軍隊所有。
隨國想要平定代國,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在楚國和隨國這兩個足以匹敵秦國的大國,都深陷泥潭的時候,秦國則是在休養生息。
對於李言來說,目前秦國最大的事情有兩件。
一,鑄錢。
雍城錢監已經擴張,各地調動的工匠也已經到位,預計七月下旬便可以讓雍城錢監進入正常運轉。
到時候,源源不斷的銅錢將從雍城錢監當中製造出來。
這些錢在翻砂鑄錢法普及開來之前,都將是秦國用來收割其他國家財富的鐮刀。
所以,李言對於雍城錢監極其重視。
二,秋收。
盡管說,現在才是七月份,距離秋收還有一段時間,可是,秋收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幾個時間段。
秦國今年和來年的糧食是否充足,就要看秋收了。
而且,每年的秋收時節,也是秦國北方遊牧部落南下的時候。
秦國在秋收時期,需要警惕北方的遊牧部落。
為了保證秋收的順利進行,秦國已經提前向北方增調軍隊了。
而今年,有人向李言提議,先下手為強。
即,在草原遊牧部落南下之前,對草原遊牧部落動兵。
有這樣的意見,主要是因為之前的諸國聯合攻秦之戰。
在之前的戰事當中,正是因為北方遊牧部落為聯軍奇襲部隊提供了糧食補給,以及帶路黨的作用。
才可以讓聯軍奇襲部隊,完成繞道振遠隘口的行動。
在秦國和聯軍的戰事結束以後,便有人提議,對北方協助聯軍的草原遊牧部落,進行軍事打擊。
一來是殺雞儆猴,告訴草原上麵的那些部落,大秦二十年沒有發威,不是提不動刀了。
二來,則是為秦國北境打出一片安全的緩衝區,以免這次的奇襲事件再次發生。
而讓秦國內部有這種打算的原因有兩個,一,這次草原遊牧部落派兵參與了奇襲,一萬多草原騎兵,損失大半。
可以說,靠近秦國邊境的幾個草原遊牧部落都已經實力大損。
二,此次奇襲,聯軍固然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秦國也通過中陽城之戰,獲得了十萬匹馬匹,其中戰馬過萬匹。
有了那麽多的駝馬和戰馬,給了秦國發動進攻的底氣。
不過,對於草原遊牧部落動兵的要求,被李和秦國高層駁迴了。
倒不是說,李言和秦國高層不想打草原遊牧部落。
對於秦國來說,此次聯軍進攻中陽城,最好的報複對象就在草原遊牧部落。
報複楚國嗎,容易再次秦楚關係失控。
楚國和秦國旗鼓相當,想要報複楚國,秦國便需要麵對,楚國的全力反擊。
隨國距離秦國太遠,不具備報複的條件。
打魏,鄭兩國,變數太大,此時,楚,隨兩國深陷魯國和代國。
秦國自然是願意看到楚國和隨國徒耗大量國力的。
可一旦秦國大舉攻魏或者是鄭,楚國和隨國的注意力,便會被秦國重新吸引過來。
這對於秦國不利。
所以,看下來 也就隻剩下草原遊牧部落可以打了。
打它,不管是魏國,隨國,還是楚國,都不會有什麽過激反應。
盡管這次聯軍和草原遊牧部落有合作,但是,在諸國眼裏,草原部落終究屬於蠻夷。
而且,打草原遊牧部落,秦國有民意支持。
此次聯軍奇襲,對秦國北方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有超過三萬秦國百姓因為聯軍入侵而流離失所,有超過一萬百姓直接死於聯軍入侵。
其中,屠戮秦國百姓最多的,便是草原遊牧部落的騎兵。
諸國聯軍倒沒有怎麽屠戮秦國百姓,反而是把目光瞄準了中陽城。
所以,對於打遊牧部落,秦國百姓是百分百支持的。
不過,就算如此李言和秦國高層依然不同意現在打。
秦國北麵的諸多草原部落,確實損失不小,可是,現在的時間不合適。
對草原遊牧部落動手,最好的時間,便是來年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