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寧陵三千援軍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除了李唐內部的權力爭鬥以外,在李言看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便是賀蘭進明和許叔翼都在觀望長安方麵的戰況。
在睢陽之爆發以後,盡管李唐已經從之前安史叛軍的混亂當中恢複了過來,邊鎮精銳迴援,錢糧補給出現打通。
可是,一直到今年五月份,燕軍在和唐軍的戰事當中,依然保持著優勢地位。
五月份,燕軍還攻陷了南陽,要不是燕軍兵力不足,襄樊地區很可能也會淪陷。
這樣,唐軍的生命線,便在中段被切斷了。
而李唐方麵組織的多次長安收複作戰,都以失敗告終。
使的唐軍和燕軍之間的戰局,撲朔迷離。
對於賀蘭進明和許叔翼來說,他們遠離此時李唐的核心,靈武。
一旦李唐收複長安的作戰失敗,損失慘重,並且隨後睢陽淪陷,賀蘭進明和許叔翼難保不會選擇投降燕軍。
所以,在長安方麵,戰局沒有明朗之前,貿然前去睢陽支援,其實並不算一個好的選擇。
萬一你派兵去睢陽支援,結果燕軍擊敗了唐軍收複長安的大軍,使的戰局傾向於燕軍這邊,那麽,你之前支援睢陽的舉動,便相當於在燕軍那裏,絕了後路。
所以,在戰局沒有明朗之前,賀蘭進明和許叔翼不會輕易下場。
哪怕此時,賀蘭進明和許叔翼已經擁有擊敗燕軍的實力。
“南八將軍出來了。”
南霽雲走出賀蘭進明的河南節度使府邸 看著跟他出生入死的二十八騎,說道。
“賀蘭進明不願出兵救援睢陽。”
“什麽?不願意出兵?”
“這什麽意思,我們在睢陽頂住了叛軍大半年,這些時間他們難道在吃幹飯嗎?”
“賀蘭進明為什麽不願意出兵啊?”
“賀蘭進明說,他和許叔翼有間隙,一旦他領兵救援睢陽,許叔翼必定前來進攻臨淮,他必須要保證臨淮這個江淮最後一道門戶的安全。”
在南霽雲咬下自己一根手指以後,賀蘭進明對南霽雲說,不是他不願意出兵救援,而是因為,他不能帶大軍離開臨淮。
一旦他率領大軍離開臨淮,那麽, 許叔翼便會前來進攻臨淮。
對於賀蘭進明這個理由,李言是不相信的。
首先,許叔翼和賀蘭進明其實關係不好,但是,倆人不管怎麽說,都同屬於唐臣。
如果許叔翼敢在賀蘭進明領兵救援睢陽的時候,進攻臨淮。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許叔翼要投降燕軍了。
可此時,河南地區的燕軍主力在睢陽,許叔翼並沒有受到威脅,那麽,他投降燕軍的邏輯是什麽?
許叔翼和賀蘭進明一樣,並不是河南本地官員,是中央官員,許叔翼的家人親族,可還在唐朝的控製區內。
他投降,自己家人親族可難逃一死。
所以,在燕軍抵達彭城之前,許叔翼不會投降。
既然沒有燕軍威脅,許叔翼也不會投降,那麽,許叔翼為什麽要進攻臨淮。
要知道,許叔翼在彭城,賀蘭進明在臨淮。
兩地距離近四百裏。
而許叔翼如果真的前往進攻臨淮,賀蘭進明收到消息,立刻返迴,是可以比許叔翼的行軍速度更快的。
因為從臨淮到睢陽,可以沿著運河前進,有運河的便利,賀蘭進明部不管是軍隊還是糧食物資,都可以走水路。
而從彭城到臨淮,雖然也可以走水路,但是,需要繞一個大圈,先不說沿途唐軍是否會阻攔許叔翼。
單單是路程方麵,許叔翼也比賀蘭進明遠。
所以,許叔翼根本不具備進攻臨淮的能力和動機。
賀蘭進明怎麽說,完全是敷衍南霽雲的。
“諸位都是跟著我從睢陽城殺出來的,如今,我辜負張公所托,我打算返迴睢陽。”
“諸位為睢陽已經仁至義盡,諸位的去留,我不做幹涉,你們願意留下來的,我不會阻攔,願意和我南霽雲迴睢陽的,我歡迎。”
“我願意跟隨南八將軍和張公死守睢陽。”
“我也願意。”
“算我一個。”
……
南霽雲看著願意和自己一起迴睢陽的二十八人,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好,我們迴睢陽。”
說完,南霽雲便帶人返迴睢陽。
在走出臨淮城的時候,南霽雲抽出一支箭,迴身一射。
箭矢劃過天空,直接射中一座佛塔。
南霽雲大聲說道。
“我破賊迴來後,必滅賀蘭進明!這箭就是見證!”
隨後,毅然決然的帶人離開了。
“南八將軍,我們真的就這樣迴睢陽嗎?”
“不,臨淮不願意派援軍,我們去其他地方試試,睢陽周邊還有不少地方有軍隊。”
南霽雲想到,臨淮的賀蘭進明不救,但是 睢陽周邊的郡縣,還有一些唐軍駐紮,自己或許可以去那些地方碰碰運氣。
於是,南霽雲帶著二十八騎,開始遊走於睢陽周邊的各個郡縣。
希望從這些地方獲得一些援軍。
如果睢陽周邊的郡縣可以支援一些兵力,一個地方或許沒有多少,但是,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地方的援軍匯聚在一起,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可是,南霽雲和李言他們,再次失望了。
在離開臨淮以後,南霽雲便前往睢陽周邊的其他郡縣,想要獲得援軍。
可是,不管是駐軍幾百的小城,還是近萬的大城,都沒有人願意和南霽雲一起,去救援睢陽的。
最後,經過多番波折,南霽雲在寧陵,獲得了唯一的幫助,寧陵城使廉垣,願意率領寧陵三千守軍,和南霽雲一起去支援睢陽。
這寧陵城使廉垣,嚴格意義來說,其實也算是許遠的部下。
當初寧陵之戰,張巡和許遠在擊敗楊朝宗以後,在寧陵留守了部分兵力。
所以,說起來,廉垣和張巡,許遠應該是同一批人。
如此算來,偌大的河南地區,真正忠心為大唐的,也就是張巡,許遠這些人了。
尹子奇在進攻睢陽時,並沒有順手拔掉寧陵這個釘子。
反而是一直留著寧陵。
廉垣盡管多次想要支援睢陽,但是奈何兵力實在太少。
廉垣本人又沒有張巡一般的智謀,南霽雲一般的武藝。
所以,便隻是率軍死守寧陵。
而在接到南霽雲的求援要求以後 想到許遠和張巡的曾經,廉垣毅然決然的決定,率領三千守軍,奔赴睢陽這個火坑。
在睢陽之爆發以後,盡管李唐已經從之前安史叛軍的混亂當中恢複了過來,邊鎮精銳迴援,錢糧補給出現打通。
可是,一直到今年五月份,燕軍在和唐軍的戰事當中,依然保持著優勢地位。
五月份,燕軍還攻陷了南陽,要不是燕軍兵力不足,襄樊地區很可能也會淪陷。
這樣,唐軍的生命線,便在中段被切斷了。
而李唐方麵組織的多次長安收複作戰,都以失敗告終。
使的唐軍和燕軍之間的戰局,撲朔迷離。
對於賀蘭進明和許叔翼來說,他們遠離此時李唐的核心,靈武。
一旦李唐收複長安的作戰失敗,損失慘重,並且隨後睢陽淪陷,賀蘭進明和許叔翼難保不會選擇投降燕軍。
所以,在長安方麵,戰局沒有明朗之前,貿然前去睢陽支援,其實並不算一個好的選擇。
萬一你派兵去睢陽支援,結果燕軍擊敗了唐軍收複長安的大軍,使的戰局傾向於燕軍這邊,那麽,你之前支援睢陽的舉動,便相當於在燕軍那裏,絕了後路。
所以,在戰局沒有明朗之前,賀蘭進明和許叔翼不會輕易下場。
哪怕此時,賀蘭進明和許叔翼已經擁有擊敗燕軍的實力。
“南八將軍出來了。”
南霽雲走出賀蘭進明的河南節度使府邸 看著跟他出生入死的二十八騎,說道。
“賀蘭進明不願出兵救援睢陽。”
“什麽?不願意出兵?”
“這什麽意思,我們在睢陽頂住了叛軍大半年,這些時間他們難道在吃幹飯嗎?”
“賀蘭進明為什麽不願意出兵啊?”
“賀蘭進明說,他和許叔翼有間隙,一旦他領兵救援睢陽,許叔翼必定前來進攻臨淮,他必須要保證臨淮這個江淮最後一道門戶的安全。”
在南霽雲咬下自己一根手指以後,賀蘭進明對南霽雲說,不是他不願意出兵救援,而是因為,他不能帶大軍離開臨淮。
一旦他率領大軍離開臨淮,那麽, 許叔翼便會前來進攻臨淮。
對於賀蘭進明這個理由,李言是不相信的。
首先,許叔翼和賀蘭進明其實關係不好,但是,倆人不管怎麽說,都同屬於唐臣。
如果許叔翼敢在賀蘭進明領兵救援睢陽的時候,進攻臨淮。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許叔翼要投降燕軍了。
可此時,河南地區的燕軍主力在睢陽,許叔翼並沒有受到威脅,那麽,他投降燕軍的邏輯是什麽?
許叔翼和賀蘭進明一樣,並不是河南本地官員,是中央官員,許叔翼的家人親族,可還在唐朝的控製區內。
他投降,自己家人親族可難逃一死。
所以,在燕軍抵達彭城之前,許叔翼不會投降。
既然沒有燕軍威脅,許叔翼也不會投降,那麽,許叔翼為什麽要進攻臨淮。
要知道,許叔翼在彭城,賀蘭進明在臨淮。
兩地距離近四百裏。
而許叔翼如果真的前往進攻臨淮,賀蘭進明收到消息,立刻返迴,是可以比許叔翼的行軍速度更快的。
因為從臨淮到睢陽,可以沿著運河前進,有運河的便利,賀蘭進明部不管是軍隊還是糧食物資,都可以走水路。
而從彭城到臨淮,雖然也可以走水路,但是,需要繞一個大圈,先不說沿途唐軍是否會阻攔許叔翼。
單單是路程方麵,許叔翼也比賀蘭進明遠。
所以,許叔翼根本不具備進攻臨淮的能力和動機。
賀蘭進明怎麽說,完全是敷衍南霽雲的。
“諸位都是跟著我從睢陽城殺出來的,如今,我辜負張公所托,我打算返迴睢陽。”
“諸位為睢陽已經仁至義盡,諸位的去留,我不做幹涉,你們願意留下來的,我不會阻攔,願意和我南霽雲迴睢陽的,我歡迎。”
“我願意跟隨南八將軍和張公死守睢陽。”
“我也願意。”
“算我一個。”
……
南霽雲看著願意和自己一起迴睢陽的二十八人,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好,我們迴睢陽。”
說完,南霽雲便帶人返迴睢陽。
在走出臨淮城的時候,南霽雲抽出一支箭,迴身一射。
箭矢劃過天空,直接射中一座佛塔。
南霽雲大聲說道。
“我破賊迴來後,必滅賀蘭進明!這箭就是見證!”
隨後,毅然決然的帶人離開了。
“南八將軍,我們真的就這樣迴睢陽嗎?”
“不,臨淮不願意派援軍,我們去其他地方試試,睢陽周邊還有不少地方有軍隊。”
南霽雲想到,臨淮的賀蘭進明不救,但是 睢陽周邊的郡縣,還有一些唐軍駐紮,自己或許可以去那些地方碰碰運氣。
於是,南霽雲帶著二十八騎,開始遊走於睢陽周邊的各個郡縣。
希望從這些地方獲得一些援軍。
如果睢陽周邊的郡縣可以支援一些兵力,一個地方或許沒有多少,但是,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地方的援軍匯聚在一起,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可是,南霽雲和李言他們,再次失望了。
在離開臨淮以後,南霽雲便前往睢陽周邊的其他郡縣,想要獲得援軍。
可是,不管是駐軍幾百的小城,還是近萬的大城,都沒有人願意和南霽雲一起,去救援睢陽的。
最後,經過多番波折,南霽雲在寧陵,獲得了唯一的幫助,寧陵城使廉垣,願意率領寧陵三千守軍,和南霽雲一起去支援睢陽。
這寧陵城使廉垣,嚴格意義來說,其實也算是許遠的部下。
當初寧陵之戰,張巡和許遠在擊敗楊朝宗以後,在寧陵留守了部分兵力。
所以,說起來,廉垣和張巡,許遠應該是同一批人。
如此算來,偌大的河南地區,真正忠心為大唐的,也就是張巡,許遠這些人了。
尹子奇在進攻睢陽時,並沒有順手拔掉寧陵這個釘子。
反而是一直留著寧陵。
廉垣盡管多次想要支援睢陽,但是奈何兵力實在太少。
廉垣本人又沒有張巡一般的智謀,南霽雲一般的武藝。
所以,便隻是率軍死守寧陵。
而在接到南霽雲的求援要求以後 想到許遠和張巡的曾經,廉垣毅然決然的決定,率領三千守軍,奔赴睢陽這個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