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隻有商人這個身份可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睢陽之戰最慘烈的地方便是在於,吃人。
尹子奇率領燕軍圍攻睢陽,在損兵折將的情況下,一直沒能拿下睢陽,於是,尹子奇使用了攻城戰當中,最笨,但是也最有效的方法,圍城。
尹子奇徹底斷絕了睢陽對外的交通,讓一粒米都無法進入睢陽。
而張巡在堅守睢陽八個月以後,城內徹底斷糧,迫於無奈,張巡讓睢陽守軍開始吃人。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城內殘餘的守軍,將三萬多人啃食殆盡。
很多人都說,睢陽活下來的守軍,那可是小鬼見了得點頭,無常見了遞根煙的存在。
那是真正活著的魔鬼。
不過,對於守軍兩個月吃掉三萬人這個說法,李言是不相信的。
當時,睢陽守軍就剩幾百人了,兩個月時間,幾百人吃掉三萬多人,一個人一天吃好幾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實際情況可能是,在當時的睢陽城,隻要還是活著的人,不管是守軍還是百姓,都開始吃人了。
畢竟,連守軍都沒有糧食了,城內百姓自然更加不可能還有糧食剩下來。
而城裏百姓想活下來,也隻有一個辦法,那便是吃人。
雖然睢陽守軍沒有吃掉三萬多人 但是 不可否認,守軍吃人是事實。
正是因為張巡為了守住睢陽,而選擇吃人,這使的在後世,很多人都對張巡頗有微詞。
而李言一想到,係統讓自己加入睢陽守軍,這意味著,李言如果可以不死,也得吃兩個月的人肉。
盡管李言經曆過長平之戰,但是,長平之戰趙軍正是缺糧,沒有徹底斷糧。
而睢陽之戰的唐軍則是徹底斷糧了兩個月。
兩個月啊,吃人兩個月,李言不知道自己活下來以後,精神還正不正常。
“係統,這試煉任務難度也太高了吧?”
“能不能給點幫助啊!”
對於睢陽之戰,哪怕李言自認為自己武力不錯,可依然沒把握可以安然渡過。
實在是睢陽之戰太慘了。
“本係統可以同意為宿主提供一定幫助。”
“宿主進入試煉任務以後,可以獲得一定的身份,現有以下三個身份供宿主選擇。”
“一,成為睢陽城一名兵曹參軍。”
“二,成為睢陽城一名營校尉。”
“三,成為睢陽城內一名家財千貫的商人。”
李言看著係統給的三個身份,開始思考,這三個身份自己一個選擇哪一個。
李言選擇的身份,需要對自己這次試煉任務有幫助才行。
先說說這三個身份,睢陽城兵曹參軍。
兵曹是在唐代為府﹑州設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稱\"兵曹參軍\"﹐在州稱\"司兵參軍\"。
主要職責就是在軍防、烽驛等方麵。
說白了,相當於一個地區的軍事長官,不過唐代的兵曹沒有統帥軍隊的權力,另外,兵曹的級別是從八品下。
算不得太大的官。
盡管說,兵曹算是一地的軍隊長官,可是,對於幫助李言守住睢陽好像沒有多少幫助。
第二個身份,營校尉。
算是正兒八經的軍事職位。
在唐玄宗期間,唐朝軍隊從府兵製逐漸轉變為募兵製於是,軍隊的編製也進行了改變,編製基本上是五人為一伍,設伍長,二伍為一夥,設夥長,五夥為一隊,設隊長,四隊為一營,設校尉,五營為一廂,設指揮,二廂為一 都,設都指揮,五都為一軍,設軍將。
營校尉已經可以算是唐軍當中的中級軍官了,麾下可以擁有兩百人。
兩百人在睢陽可不算少了,睢陽守軍最開始僅僅隻有六千八百人,連七千都沒有,換算下來不過才三十四個營。
李言如果成為一名營校尉,在睢陽城裏,絕對算是一名高級軍官了。
不過,李言緊接著思考到,營校尉對自己的試煉任務也沒有幫助呀。
而家財千貫的商人,這很好理解,就是一個有錢的商人。
這三個身份分別代表了文官體係, 武將體係和民間體係。
乍看起來,對於李言試煉任務幫助最大的,應該是營校尉,畢竟,守睢陽肯定是軍隊為主,如果李言可以成為一名營校尉,對於其幫助應該是最大的。
但是,李言在思考良久以後,卻選擇了第三個身份,家財千貫的商人。
選擇商人這個身份,李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李言此次率領試煉任務是要盡可能的多守住睢陽城。
而守住睢陽城對於張巡來說,確實並不是什麽問題,睢陽之戰後期,尹子奇在坐擁數萬燕軍的情況下,一直采取的都是圍而不攻的戰略。
就是因為,尹子奇發現,強攻拿不下睢陽。
所以,守住睢陽其實並不是問題,睢陽最後被燕軍占領,也不是因為被燕軍攻破,而是因為,睢陽城的守軍,連人都吃沒了。
可以說,燕軍可以拿下睢陽城,完全是靠饑餓這個方法,餓贏的唐軍。
所以,想要延長睢陽城守住的時間,關鍵在於,讓睢陽城有更多的糧食。
隻要睢陽城有足夠的糧食,那麽,尹子奇根本不可能進入睢陽城。
可以說,隻要糧食物資充足,張巡完全可以耗到安史之亂結束。
而係統給的三個身份當中,可以獲得大量糧食的,隻有商人這個身份。
睢陽太守許遠,其實早在張巡守雍丘的時候,便開始進行準備了 。
在睢陽之戰開始前,許遠已經籌備了六萬斛的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睢陽城一年之用。
可是,虢王李巨卻硬生生的調走了睢陽城裏麵一半的糧食,發往濮陽和濟陰。
結果呢?得了糧食的濮陽和濟陰,轉頭就投了燕軍。
可以說,正是李巨下達的調糧命令,才促使張巡最後下達了吃人的命令。
如果沒有李巨的這道調糧命令,那麽,睢陽城裏麵的糧食儲備應對十個月的戰事是沒有問題的。
而兵曹參軍是從八品下,這個級別算不上高,這意味著李言不會有太多的錢。
另外,兵曹參軍不可能弄到太多糧食,十幾石,幾十石對於睢陽守軍無異於杯水車薪。
而營校尉同樣也弄不到大量糧食。
不過,商人卻可以,因為係統給的身份是一名家財千貫的商人。
兵曹參軍和營校尉弄不到糧食,商人卻可以,因為可以直接花錢買糧食,而睢陽靠近江淮,江淮有足夠的糧食,同時,睢陽又瀕臨運河,完全不用擔心運輸問題。
所以,隻有商人這個身份,可以解決睢陽糧食不足的問題。
尹子奇率領燕軍圍攻睢陽,在損兵折將的情況下,一直沒能拿下睢陽,於是,尹子奇使用了攻城戰當中,最笨,但是也最有效的方法,圍城。
尹子奇徹底斷絕了睢陽對外的交通,讓一粒米都無法進入睢陽。
而張巡在堅守睢陽八個月以後,城內徹底斷糧,迫於無奈,張巡讓睢陽守軍開始吃人。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城內殘餘的守軍,將三萬多人啃食殆盡。
很多人都說,睢陽活下來的守軍,那可是小鬼見了得點頭,無常見了遞根煙的存在。
那是真正活著的魔鬼。
不過,對於守軍兩個月吃掉三萬人這個說法,李言是不相信的。
當時,睢陽守軍就剩幾百人了,兩個月時間,幾百人吃掉三萬多人,一個人一天吃好幾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實際情況可能是,在當時的睢陽城,隻要還是活著的人,不管是守軍還是百姓,都開始吃人了。
畢竟,連守軍都沒有糧食了,城內百姓自然更加不可能還有糧食剩下來。
而城裏百姓想活下來,也隻有一個辦法,那便是吃人。
雖然睢陽守軍沒有吃掉三萬多人 但是 不可否認,守軍吃人是事實。
正是因為張巡為了守住睢陽,而選擇吃人,這使的在後世,很多人都對張巡頗有微詞。
而李言一想到,係統讓自己加入睢陽守軍,這意味著,李言如果可以不死,也得吃兩個月的人肉。
盡管李言經曆過長平之戰,但是,長平之戰趙軍正是缺糧,沒有徹底斷糧。
而睢陽之戰的唐軍則是徹底斷糧了兩個月。
兩個月啊,吃人兩個月,李言不知道自己活下來以後,精神還正不正常。
“係統,這試煉任務難度也太高了吧?”
“能不能給點幫助啊!”
對於睢陽之戰,哪怕李言自認為自己武力不錯,可依然沒把握可以安然渡過。
實在是睢陽之戰太慘了。
“本係統可以同意為宿主提供一定幫助。”
“宿主進入試煉任務以後,可以獲得一定的身份,現有以下三個身份供宿主選擇。”
“一,成為睢陽城一名兵曹參軍。”
“二,成為睢陽城一名營校尉。”
“三,成為睢陽城內一名家財千貫的商人。”
李言看著係統給的三個身份,開始思考,這三個身份自己一個選擇哪一個。
李言選擇的身份,需要對自己這次試煉任務有幫助才行。
先說說這三個身份,睢陽城兵曹參軍。
兵曹是在唐代為府﹑州設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稱\"兵曹參軍\"﹐在州稱\"司兵參軍\"。
主要職責就是在軍防、烽驛等方麵。
說白了,相當於一個地區的軍事長官,不過唐代的兵曹沒有統帥軍隊的權力,另外,兵曹的級別是從八品下。
算不得太大的官。
盡管說,兵曹算是一地的軍隊長官,可是,對於幫助李言守住睢陽好像沒有多少幫助。
第二個身份,營校尉。
算是正兒八經的軍事職位。
在唐玄宗期間,唐朝軍隊從府兵製逐漸轉變為募兵製於是,軍隊的編製也進行了改變,編製基本上是五人為一伍,設伍長,二伍為一夥,設夥長,五夥為一隊,設隊長,四隊為一營,設校尉,五營為一廂,設指揮,二廂為一 都,設都指揮,五都為一軍,設軍將。
營校尉已經可以算是唐軍當中的中級軍官了,麾下可以擁有兩百人。
兩百人在睢陽可不算少了,睢陽守軍最開始僅僅隻有六千八百人,連七千都沒有,換算下來不過才三十四個營。
李言如果成為一名營校尉,在睢陽城裏,絕對算是一名高級軍官了。
不過,李言緊接著思考到,營校尉對自己的試煉任務也沒有幫助呀。
而家財千貫的商人,這很好理解,就是一個有錢的商人。
這三個身份分別代表了文官體係, 武將體係和民間體係。
乍看起來,對於李言試煉任務幫助最大的,應該是營校尉,畢竟,守睢陽肯定是軍隊為主,如果李言可以成為一名營校尉,對於其幫助應該是最大的。
但是,李言在思考良久以後,卻選擇了第三個身份,家財千貫的商人。
選擇商人這個身份,李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李言此次率領試煉任務是要盡可能的多守住睢陽城。
而守住睢陽城對於張巡來說,確實並不是什麽問題,睢陽之戰後期,尹子奇在坐擁數萬燕軍的情況下,一直采取的都是圍而不攻的戰略。
就是因為,尹子奇發現,強攻拿不下睢陽。
所以,守住睢陽其實並不是問題,睢陽最後被燕軍占領,也不是因為被燕軍攻破,而是因為,睢陽城的守軍,連人都吃沒了。
可以說,燕軍可以拿下睢陽城,完全是靠饑餓這個方法,餓贏的唐軍。
所以,想要延長睢陽城守住的時間,關鍵在於,讓睢陽城有更多的糧食。
隻要睢陽城有足夠的糧食,那麽,尹子奇根本不可能進入睢陽城。
可以說,隻要糧食物資充足,張巡完全可以耗到安史之亂結束。
而係統給的三個身份當中,可以獲得大量糧食的,隻有商人這個身份。
睢陽太守許遠,其實早在張巡守雍丘的時候,便開始進行準備了 。
在睢陽之戰開始前,許遠已經籌備了六萬斛的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睢陽城一年之用。
可是,虢王李巨卻硬生生的調走了睢陽城裏麵一半的糧食,發往濮陽和濟陰。
結果呢?得了糧食的濮陽和濟陰,轉頭就投了燕軍。
可以說,正是李巨下達的調糧命令,才促使張巡最後下達了吃人的命令。
如果沒有李巨的這道調糧命令,那麽,睢陽城裏麵的糧食儲備應對十個月的戰事是沒有問題的。
而兵曹參軍是從八品下,這個級別算不上高,這意味著李言不會有太多的錢。
另外,兵曹參軍不可能弄到太多糧食,十幾石,幾十石對於睢陽守軍無異於杯水車薪。
而營校尉同樣也弄不到大量糧食。
不過,商人卻可以,因為係統給的身份是一名家財千貫的商人。
兵曹參軍和營校尉弄不到糧食,商人卻可以,因為可以直接花錢買糧食,而睢陽靠近江淮,江淮有足夠的糧食,同時,睢陽又瀕臨運河,完全不用擔心運輸問題。
所以,隻有商人這個身份,可以解決睢陽糧食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