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鐸,太原樂平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軍事將領。在後唐時事孟知祥為親從,隨其入蜀為牙校,後任西川義勝、定遠諸軍都知兵馬使。參與了孟知祥吞並兩川的戰爭,在雞蹤橋之戰中立下首功,因功得授簡州刺史。後蜀建立後,升任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又受遺詔成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加檢校太尉,官至保寧節度使兼同平章事,後改寧江軍節度使,終年六十二歲。
張公鐸,年輕時身高七尺,倜儻有節義,且喜好文史之學,在後唐建立後,事北京留守孟知祥為親從。孟知祥正式出任西川節度使,張公鐸被補授為牙校,後隨都衙牙高敬柔前往晉陽,迎接孟知祥的妻子瓊華公主等家眷入蜀。當時,中原一帶因戰亂而盜賊蜂起,而孟知祥又與朝廷起了衝突,他們一行人曆經波折,一度被扣押在鳳翔。
孟知祥是莊宗李存勖的親信,故此在明宗李嗣源即位後,逐漸萌生了據蜀自立之心,他為了對抗朝廷,在西川原有軍隊的基礎上大肆擴充兵力,增設義勝、定遠、衝山、義寧、飛棹等軍。張公鐸被拜為義勝、定遠諸軍都知兵馬使。
孟知祥通過戰爭迫使朝廷默認兩川獨立後,又和盟友東川節度使董璋反目,董璋大舉攻入西川,孟知祥親自領兵抵抗,與董璋會戰於漢州境內彌牟鎮。前鋒趙廷隱列陣於鎮北雞蹤橋,張公鐸則列陣於其後。
當時,西川軍戰事不利,指揮使毛重威、李瑭戰死,趙廷隱亦後撤。正在高處督戰的孟知祥準備撤軍,乃以馬鞕指後陣,張公鐸以為孟知祥是在下令衝鋒,於是揮軍直進,所部兵卒皆以一當百。趙廷隱也趁機整軍複戰,東川軍陣勢大亂,頓時潰不成軍,死者數千人。此戰,西川軍擒獲元璝、董光演等東川軍將領八十餘人,奪甲馬五百餘匹,收降兵卒七千。董璋僅率數騎逃迴東川,不久便死於兵變,東川鎮為孟知祥所吞並,張公鐸因從平東川有功,且在雞蹤橋之戰中厥功至偉,被授為簡州刺史。
孟知祥在吞並東川後,被朝廷拜為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隨後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後蜀,史稱後蜀高祖,張公鐸被拜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孟知祥稱帝僅半年,便病逝了,臨終前立長子孟昶為皇太子,並召見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王處迴、張公鐸、侯弘實六人入宮,讓他們受遺詔輔政,張公鐸作為顧命大臣,在後主孟昶即位後,被加授檢校太尉。
孟昶年幼即位,諸將多自恃先帝舊臣,驕縱不法,李仁罕尤為跋扈,甚至強逼孟昶任其為判六軍諸衛事。當時,張公鐸與李仁罕爭權,遂與韓繼勳、韓保貞、安思謙等孟昶近臣皆彈劾李仁罕有異誌,趙廷隱也勸孟昶除掉李仁罕。孟昶遂趁李仁罕入朝,命武士將其逮捕處死。不久,張公鐸又領保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
後蜀建國以來,各鎮節度使多在朝中兼領禁軍,而以僚佐治理軍鎮,但僚佐卻大多都專務聚斂,以致政事不治。孟昶鑒於此弊,改以文臣知節度事,張公鐸與趙廷隱、王處迴被一同免去所領節度使之職,加授檢校官。孟昶又複以將相遙領節度使,張公鐸被任命為寧江軍節度使,後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張公鐸,年輕時身高七尺,倜儻有節義,且喜好文史之學,在後唐建立後,事北京留守孟知祥為親從。孟知祥正式出任西川節度使,張公鐸被補授為牙校,後隨都衙牙高敬柔前往晉陽,迎接孟知祥的妻子瓊華公主等家眷入蜀。當時,中原一帶因戰亂而盜賊蜂起,而孟知祥又與朝廷起了衝突,他們一行人曆經波折,一度被扣押在鳳翔。
孟知祥是莊宗李存勖的親信,故此在明宗李嗣源即位後,逐漸萌生了據蜀自立之心,他為了對抗朝廷,在西川原有軍隊的基礎上大肆擴充兵力,增設義勝、定遠、衝山、義寧、飛棹等軍。張公鐸被拜為義勝、定遠諸軍都知兵馬使。
孟知祥通過戰爭迫使朝廷默認兩川獨立後,又和盟友東川節度使董璋反目,董璋大舉攻入西川,孟知祥親自領兵抵抗,與董璋會戰於漢州境內彌牟鎮。前鋒趙廷隱列陣於鎮北雞蹤橋,張公鐸則列陣於其後。
當時,西川軍戰事不利,指揮使毛重威、李瑭戰死,趙廷隱亦後撤。正在高處督戰的孟知祥準備撤軍,乃以馬鞕指後陣,張公鐸以為孟知祥是在下令衝鋒,於是揮軍直進,所部兵卒皆以一當百。趙廷隱也趁機整軍複戰,東川軍陣勢大亂,頓時潰不成軍,死者數千人。此戰,西川軍擒獲元璝、董光演等東川軍將領八十餘人,奪甲馬五百餘匹,收降兵卒七千。董璋僅率數騎逃迴東川,不久便死於兵變,東川鎮為孟知祥所吞並,張公鐸因從平東川有功,且在雞蹤橋之戰中厥功至偉,被授為簡州刺史。
孟知祥在吞並東川後,被朝廷拜為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隨後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後蜀,史稱後蜀高祖,張公鐸被拜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孟知祥稱帝僅半年,便病逝了,臨終前立長子孟昶為皇太子,並召見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王處迴、張公鐸、侯弘實六人入宮,讓他們受遺詔輔政,張公鐸作為顧命大臣,在後主孟昶即位後,被加授檢校太尉。
孟昶年幼即位,諸將多自恃先帝舊臣,驕縱不法,李仁罕尤為跋扈,甚至強逼孟昶任其為判六軍諸衛事。當時,張公鐸與李仁罕爭權,遂與韓繼勳、韓保貞、安思謙等孟昶近臣皆彈劾李仁罕有異誌,趙廷隱也勸孟昶除掉李仁罕。孟昶遂趁李仁罕入朝,命武士將其逮捕處死。不久,張公鐸又領保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
後蜀建國以來,各鎮節度使多在朝中兼領禁軍,而以僚佐治理軍鎮,但僚佐卻大多都專務聚斂,以致政事不治。孟昶鑒於此弊,改以文臣知節度事,張公鐸與趙廷隱、王處迴被一同免去所領節度使之職,加授檢校官。孟昶又複以將相遙領節度使,張公鐸被任命為寧江軍節度使,後病逝,終年六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