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義,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治、軍事人物,濮州臨濮人,字國維,初名居言,唐僖宗賜名全義,朱溫賜名宗奭,後梁滅亡後複名全義。
張全義,世代務農,曾在臨濮縣衙做小吏,多次受到縣令的困辱,於是就逃亡加入了黃巢的起義軍。黃巢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黃巢失敗時,他到河陽投降唐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累升至裨校,屢立戰功,諸葛爽表請唐廷任命他為澤州刺史,唐僖宗賜其名張全義。
諸葛爽病死,大將劉經與張全義立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為留後,劉經與諸葛爽另一大將李罕之爭奪洛陽澠池,為李罕之所敗,退守河陽。諸葛仲方年幼,劉經派張全義前去抵敵,張全義卻與李罕之結為同盟,調轉矛頭進攻劉經,結果被劉經打敗,被迫與李罕之退保懷州。適逢秦宗權部將孫儒攻陷河陽,劉經和諸葛仲方逃到汴州,張全義和李罕之分據懷州和澤州以抗拒孫儒。
朱溫擊敗秦宗權,孫儒亦在屠殺河陽全城後撤離,李罕之將張全義召至澤州,與他一起收集餘眾,李罕之占據河陽,張全義占據東都洛陽,並一起求援於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李克用任命其部將安金俊為澤州刺史,率騎兵協助李罕之和張全義,並上表請求李罕之為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為河南尹,治理洛陽。
李罕之是張全義的“刻臂為盟,永同休戚”的患難之交,又是他的上級,兩人本來相處甚歡。張全義為人勤儉,在洛陽治理有方,倉儲戶口逐漸充實,而李罕之治理無方,貪暴不法,軍中乏食,所以經常向張全義求取軍糧及縑帛,張全義起初都慷慨提供,次數多了,張全義也無法如數提供,而且稍微不如數,李罕之就逮捕洛陽官吏到河陽杖責,張全義手下將士都憤憤不平,唯獨張全義說:“李太傅所求,奈何不與!”仍然竭力滿足李罕之的需求,然而在表麵的畏懼之下,張全義內心對李罕之已極為不滿,李罕之也以為張全義服從自己,更加驕傲。
李罕之出兵攻打護國節度使王重盈所據的晉、絳二州,王重盈秘密聯絡張全義,要他在背後捅李罕之一刀,於是張全義乘李罕之後方無備,派兵襲取了河陽,自任河陽節度使。李罕之無奈,投奔李克用,借騎兵七千迴攻河陽,圍困日久,城中食盡,張全義部“啖木屑以度朝夕”,向朱溫求救。朱溫派丁會、葛從周、牛存節率兵數萬救援才得以解圍,朱溫安排丁會守河陽,令張全義依舊擔任河南尹,還專門在洛陽設置佑國軍,讓張全義當節度使。張全義對這一次救命之恩銘感於心,從此聽命於朱溫。
當時,唐昭宗正被鎮國節度使韓建挾持於華州,朱溫屢次上表請求東遷洛陽,昭宗雖不許,但朱溫已命令張全義修繕洛陽宮殿,張全義也十分賣力,修了數年才竣工。唐昭宗抵達洛陽,張全義擔心朱溫對他不放心,就主動避讓權位,朱溫也擔心張全義對自己的篡位陰謀“心有異同”,就順水推舟,調他為天平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為東平王。
朱溫到處征戰,都是張全義盡心盡力給他提供後勤保障。昭宗被弑殺,張全義來朝,朱溫將他調迴河南尹任上,兼忠武軍節度使、判六軍諸衛事。朱溫建梁稱帝,又命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進封魏王,其後賜名宗奭。
朱溫冊拜張全義為太保,兼陝虢節度使、河陽尹,冊拜太傅、河南尹、判六軍,兼鄭、滑等州節度使,冊拜太師。其時梁晉爭霸,朱溫自柏鄉之戰後處於不利局麵,多次兵敗於河北,張全義就搜刮卒伍鎧馬,每月獻給朱溫,以補其缺。朱溫在張全義家裏的會節園避暑,將張全義的妻子女兒全部強奸,張全義之子張繼祚羞恥難當,想要殺死朱溫,張全義製止說:“當年我被李罕之圍困在河陽,每天吃木屑,隻剩下一匹馬,想殺掉來犒勞軍士,死亡不過是朝夕之間的事,而梁卻出兵了,所以我才活到今天,這個大恩不能忘記!”張繼祚便住手。
朱溫晚年,猜忌之心愈發強烈,張全義也成為懷疑對象。張全義的夫人儲氏每次入宮見朱溫時,都設法為丈夫說情,有時朱溫怒不可遏,急召張全義,儲氏謁見朱溫,說:“張宗奭不過是個農夫,除掉荊棘,開坑荒地,經營洛陽三十多年,資助陛下創業。現在他老了,活不了幾天了,而您卻懷疑他,這是為什麽?”朱溫就笑道:“我沒有惡意,您老人家就不要再說了!”
朱溫被朱友珪弑殺,朱友珪任命張全義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節度使兼國計使。朱友貞殺朱友珪而自立,任命為張全義為洛京留守,兼鎮河陽,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但朱友貞倚靠趙岩、張漢傑,並不信任張全義,又任命無能的段凝為北麵招討使,負責抵禦李存勖的攻勢。
張全義曾遣使啟奏朱友貞,請求代段凝為北麵招討使,朱友貞不聽。張全義雖然身在後梁,但他有個弟弟張全武當初在河陽被李克用的軍隊俘虜,並得到厚待,張全義通過張全武這個渠道也常常秘密通款於太原。
李存勖入汴梁,後梁亡,張全義從洛陽趕來,泥首待罪,並獻馬上千匹。李存勖安慰他很久,說:“卿家弟侄,幸複相見!”張全義跪在地上感激涕零,李存勖考慮他年老,令人扶著上殿,宴會甚歡,並命皇子李繼岌、皇弟李存紀等待他以兄長之禮。
朱友貞曾打算到洛陽祭天,因戰事吃緊而作罷,但祭天所需的儀仗器具一直保存著。張全義趁機對李存勖說:“請陛下便幸洛陽,臣已有郊禮之備。”李存勖大喜,第二天就拜他為尚書令、魏王、河南尹。李存勖完成郊祀,又升張全義為守太尉、中書令、河南尹,改封齊王,兼領河陽三城節度使,賜“保忠歸正安國功臣”號。此外,張全義還一直給劉皇後行賄,作為自己的保護傘,劉皇後也認他為義父。
張全義卸下河南尹的職位,改任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尚書令。趙在禮據魏州發動兵變,李存勖打算親自征討,大臣們則主張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勖本不答應,最後在張全義的力薦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後,便卷入兵變,被變兵推為領袖,倒戈反攻洛陽。張全義聞變後,憂懼不食,死於洛陽家中,終年七十五歲,李嗣源即位後,追贈為張全義太師,賜諡號“忠肅”。
張全義,世代務農,曾在臨濮縣衙做小吏,多次受到縣令的困辱,於是就逃亡加入了黃巢的起義軍。黃巢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黃巢失敗時,他到河陽投降唐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累升至裨校,屢立戰功,諸葛爽表請唐廷任命他為澤州刺史,唐僖宗賜其名張全義。
諸葛爽病死,大將劉經與張全義立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為留後,劉經與諸葛爽另一大將李罕之爭奪洛陽澠池,為李罕之所敗,退守河陽。諸葛仲方年幼,劉經派張全義前去抵敵,張全義卻與李罕之結為同盟,調轉矛頭進攻劉經,結果被劉經打敗,被迫與李罕之退保懷州。適逢秦宗權部將孫儒攻陷河陽,劉經和諸葛仲方逃到汴州,張全義和李罕之分據懷州和澤州以抗拒孫儒。
朱溫擊敗秦宗權,孫儒亦在屠殺河陽全城後撤離,李罕之將張全義召至澤州,與他一起收集餘眾,李罕之占據河陽,張全義占據東都洛陽,並一起求援於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李克用任命其部將安金俊為澤州刺史,率騎兵協助李罕之和張全義,並上表請求李罕之為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為河南尹,治理洛陽。
李罕之是張全義的“刻臂為盟,永同休戚”的患難之交,又是他的上級,兩人本來相處甚歡。張全義為人勤儉,在洛陽治理有方,倉儲戶口逐漸充實,而李罕之治理無方,貪暴不法,軍中乏食,所以經常向張全義求取軍糧及縑帛,張全義起初都慷慨提供,次數多了,張全義也無法如數提供,而且稍微不如數,李罕之就逮捕洛陽官吏到河陽杖責,張全義手下將士都憤憤不平,唯獨張全義說:“李太傅所求,奈何不與!”仍然竭力滿足李罕之的需求,然而在表麵的畏懼之下,張全義內心對李罕之已極為不滿,李罕之也以為張全義服從自己,更加驕傲。
李罕之出兵攻打護國節度使王重盈所據的晉、絳二州,王重盈秘密聯絡張全義,要他在背後捅李罕之一刀,於是張全義乘李罕之後方無備,派兵襲取了河陽,自任河陽節度使。李罕之無奈,投奔李克用,借騎兵七千迴攻河陽,圍困日久,城中食盡,張全義部“啖木屑以度朝夕”,向朱溫求救。朱溫派丁會、葛從周、牛存節率兵數萬救援才得以解圍,朱溫安排丁會守河陽,令張全義依舊擔任河南尹,還專門在洛陽設置佑國軍,讓張全義當節度使。張全義對這一次救命之恩銘感於心,從此聽命於朱溫。
當時,唐昭宗正被鎮國節度使韓建挾持於華州,朱溫屢次上表請求東遷洛陽,昭宗雖不許,但朱溫已命令張全義修繕洛陽宮殿,張全義也十分賣力,修了數年才竣工。唐昭宗抵達洛陽,張全義擔心朱溫對他不放心,就主動避讓權位,朱溫也擔心張全義對自己的篡位陰謀“心有異同”,就順水推舟,調他為天平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為東平王。
朱溫到處征戰,都是張全義盡心盡力給他提供後勤保障。昭宗被弑殺,張全義來朝,朱溫將他調迴河南尹任上,兼忠武軍節度使、判六軍諸衛事。朱溫建梁稱帝,又命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進封魏王,其後賜名宗奭。
朱溫冊拜張全義為太保,兼陝虢節度使、河陽尹,冊拜太傅、河南尹、判六軍,兼鄭、滑等州節度使,冊拜太師。其時梁晉爭霸,朱溫自柏鄉之戰後處於不利局麵,多次兵敗於河北,張全義就搜刮卒伍鎧馬,每月獻給朱溫,以補其缺。朱溫在張全義家裏的會節園避暑,將張全義的妻子女兒全部強奸,張全義之子張繼祚羞恥難當,想要殺死朱溫,張全義製止說:“當年我被李罕之圍困在河陽,每天吃木屑,隻剩下一匹馬,想殺掉來犒勞軍士,死亡不過是朝夕之間的事,而梁卻出兵了,所以我才活到今天,這個大恩不能忘記!”張繼祚便住手。
朱溫晚年,猜忌之心愈發強烈,張全義也成為懷疑對象。張全義的夫人儲氏每次入宮見朱溫時,都設法為丈夫說情,有時朱溫怒不可遏,急召張全義,儲氏謁見朱溫,說:“張宗奭不過是個農夫,除掉荊棘,開坑荒地,經營洛陽三十多年,資助陛下創業。現在他老了,活不了幾天了,而您卻懷疑他,這是為什麽?”朱溫就笑道:“我沒有惡意,您老人家就不要再說了!”
朱溫被朱友珪弑殺,朱友珪任命張全義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節度使兼國計使。朱友貞殺朱友珪而自立,任命為張全義為洛京留守,兼鎮河陽,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但朱友貞倚靠趙岩、張漢傑,並不信任張全義,又任命無能的段凝為北麵招討使,負責抵禦李存勖的攻勢。
張全義曾遣使啟奏朱友貞,請求代段凝為北麵招討使,朱友貞不聽。張全義雖然身在後梁,但他有個弟弟張全武當初在河陽被李克用的軍隊俘虜,並得到厚待,張全義通過張全武這個渠道也常常秘密通款於太原。
李存勖入汴梁,後梁亡,張全義從洛陽趕來,泥首待罪,並獻馬上千匹。李存勖安慰他很久,說:“卿家弟侄,幸複相見!”張全義跪在地上感激涕零,李存勖考慮他年老,令人扶著上殿,宴會甚歡,並命皇子李繼岌、皇弟李存紀等待他以兄長之禮。
朱友貞曾打算到洛陽祭天,因戰事吃緊而作罷,但祭天所需的儀仗器具一直保存著。張全義趁機對李存勖說:“請陛下便幸洛陽,臣已有郊禮之備。”李存勖大喜,第二天就拜他為尚書令、魏王、河南尹。李存勖完成郊祀,又升張全義為守太尉、中書令、河南尹,改封齊王,兼領河陽三城節度使,賜“保忠歸正安國功臣”號。此外,張全義還一直給劉皇後行賄,作為自己的保護傘,劉皇後也認他為義父。
張全義卸下河南尹的職位,改任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尚書令。趙在禮據魏州發動兵變,李存勖打算親自征討,大臣們則主張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勖本不答應,最後在張全義的力薦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後,便卷入兵變,被變兵推為領袖,倒戈反攻洛陽。張全義聞變後,憂懼不食,死於洛陽家中,終年七十五歲,李嗣源即位後,追贈為張全義太師,賜諡號“忠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