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可求,同州人,唐末五代時期吳國謀臣、宰相。早年曾為徐溫門客,後成為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的幕僚謀士,在楊行密除掉叛將朱延壽以及楊渥、楊隆演嗣立的過程中皆有功勞。在淮南的幾次政治風波中始終支持徐溫,輔助徐溫成為淮南的實際控製者,曆任揚州司馬、節度判官、營田副使等職。在徐溫外鎮後仍留廣陵輔政,吳國建製後升任門下侍郎,又以右仆射加授同平章事,成為吳國的宰相,病逝於左仆射、同平章事的任上。


    嚴可求,唐末時隨父親定居於廣陵,年輕時機敏過人,頗有心計,在淮南節度使吳王楊行密的部將徐溫門下為賓客,後又通過徐溫的引薦,成為節度使府的幕僚謀士,常為楊行密出謀劃策。楊行密的妻弟奉國節度使朱延壽密謀叛亂,為楊行密所獲知,徐溫在嚴可求的建議下,向楊行密提出了誘殺朱延壽的計策。楊行密於是詐稱因眼疾嚴重而失明,表示有意要將淮南托付給朱延壽,將朱延壽誘騙到廣陵,然後將其擒殺,徐溫由此升任右牙指揮使,與左牙指揮使張顥一同統領牙兵,嚴可求亦以“獻策”之功得預謀議。


    楊行密病重,準備傳位給時任宣州觀察使的長子楊渥,命節度判官周隱寫牒文召楊渥迴廣陵,但楊渥卻遲遲不至,楊行密隻得強撐病體。嚴可求與徐溫去拜訪周隱,等待周隱時卻在桌案上看到了一直沒有發出的牒文,他們急忙取走牒文,派人送往宣州。楊渥這才及時迴到了廣陵,在楊行密死後順利接掌了淮南鎮。


    宣武節度使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淮南鎮拒不承認後梁政權,始終以唐朝的藩鎮封國自居,但在事實上已是獨立的政權,史稱吳國。當時,楊渥已在年初的政變中被張顥、徐溫所架空,張顥、徐溫控製了吳國軍政,因擔心楊渥奪迴權力,以張顥所部左牙兵弑殺了楊渥,對外宣稱楊渥是暴病身亡。


    張顥與徐溫原本約定在事成後瓜分吳國,然後歸順後梁,但徐溫事後又有意擁立楊渥之弟楊隆演,而張顥亦背棄前約,欲據淮南自立,他在府庭嚴兵以待,厲聲逼問諸將:“嗣王已死,軍府大事當由誰主持?”喝問再三,無人敢對。嚴可求挺身上前,低聲對張顥道:“如今四境多事,軍府自當由您主事,但不宜操之過急。劉威、陶雅、李簡、李遇,皆是先王舊將,鎮守一方,恐怕不會臣服於您。不如擁立幼主,由您輔政,以此號令諸將,誰敢不從?”張顥默然不語。嚴可求又出去匆忙寫下一封文書,並當眾宣讀,聲稱是得到了楊渥之母史太夫人的教令,要求諸將效忠於楊隆演,張顥最終妥協,允許由楊隆演襲位。


    張顥隨後又排擠徐溫,將他外放到潤州,嚴可求對徐溫道:“你一旦放棄牙兵兵權離開廣陵,必為張顥所害。”徐溫向嚴可求問計。嚴可求又去見張顥,對他道:“您將徐公外調到潤州,大家都認為您是要奪其兵權而殺之,是這樣嗎?”張顥忙稱這是徐溫自己的意思,問道:“現在任命已下達,如何是好?”嚴可求於是在次日和張顥一同去拜訪徐溫,假意斥責道:“如今幼主新立,正是多事之秋。您是楊氏宿將,怎可外任自求苟安。”徐溫配合著做出一番謝罪的姿態,順勢留在了廣陵。


    張顥後來意識到嚴可求一直在幫助徐溫,便派刺客夜裏去刺殺嚴可求。嚴可求自知難免一死,隻是請求給府主楊隆演寫一封辭別信。刺客見嚴可求麵對利刃毫無懼色,信中又多是忠貞、豪壯之言,因此不忍殺害嚴可求,他掠取了嚴家的財物迴去複命,稱沒有找到嚴可求。張顥雖怒,但也無可奈何,嚴可求擔心張顥再下毒手,建議徐溫先發製人,他們聯絡左監門衛將軍鍾泰章,密謀誅殺張顥,鍾泰章率死士三十人直接衝入軍府,殺張顥及其親信數人於牙堂,此時距楊渥遇弑僅有九日。


    徐溫在除掉張顥之後,自任左右牙都指揮使,決斷軍府一切事務,從此獨自掌控了吳國軍政大權,嚴可求擔任揚州司馬,輔佐徐溫治理吳國。他們一反張顥當權時“刑獄酷濫,縱親兵剽掠市裏”的亂勢,力行善政,“立法度,禁強暴”,使得“軍民安之”。當時,嚴可求主管軍事,與主管財賦的支計官駱知祥被徐溫倚為左右手,並稱“嚴駱”。


    撫州刺史危全諷舉兵攻打洪州,嚴可求建議徐溫起用稱病在家的大將周本,並親自到周本家中請其出山,並在周本的要求下給予了其全權的統軍權。周本果然在象牙潭之戰中大敗撫州軍,生擒危全諷,吳國由此控製了除虔州外的整個江西鎮南軍。後來,徐溫為徹底據有虔州,又在已改任節度判官的嚴可求建議下,在距離虔州六百餘裏的吉州新淦縣設立製置使,派駐軍卒,每次換防都暗中增加一些兵力,新淦駐軍逐漸得到增加,虔州對此毫無察覺。


    徐溫出鎮潤州,建立霸府,遙決軍國大政,並以長子徐知訓在廣陵統領朝政,嚴可求也被徐溫留在廣陵,輔佐徐知訓。但徐知訓驕橫恣肆,不但淩辱諸將,甚至經常侮弄楊隆演,毫無君臣之禮。宿衛將馬謙、李球率部嘩變,劫持了楊隆演,以勤王的名義召集庫兵討伐徐知訓,徐知訓準備逃離廣陵,為嚴可求所勸止。當時,軍府人心惶惶,嚴可求故意關門睡覺,甚至“鼾息聞於外”,成功安撫住軍府,大將朱瑾次日率軍由潤州趕至廣陵,擊潰亂兵,擒殺李球、馬謙,平息了叛亂。


    吳國正式對虔州用兵。嚴可求以厚利招募贛石水工,使得吳軍順利通過了贛石險要,吳軍在虔州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兵臨城下,最終攻取虔州,徹底據有了江西之地。而就在虔州之戰期間,廣陵城中突發了一場政變,朱瑾設計殺死了徐知訓,但在徐氏黨羽的圍攻下,被迫自刎而死。當時,徐溫已移鎮於升州,其養子徐知誥鎮守潤州,在政變當日便引兵入據廣陵,搶先穩定了城中秩序。


    徐溫隨後亦抵達廣陵,懷疑大將米誌誠暗助朱瑾,嚴可求遂詐稱吳軍前線大捷,召諸將吏入府慶賀,趁機擒殺了米誌誠。徐溫認為城中還有朱瑾的同謀,打算大行誅戮,嚴可求與徐知誥於是將徐知訓的過惡盡皆告知徐溫,徐溫這才停止了繼續殺戮。不久,徐溫歸鎮升州,仍“總軍國大綱”,徐知誥則取代徐知訓,留在廣陵輔政,而嚴可求則改任營田副使。


    嚴可求在徐知誥執政後,屢次勸說徐溫以親生次子徐知詢取代徐知誥,引起了徐知誥的反感。徐知誥於是聯合駱知祥,將嚴可求外放到楚州擔任刺史。嚴可求卻徑自到升州去見徐溫,對徐溫道:“唐朝滅亡至今已有十二年,我吳國一直仍奉唐朝為正朔,在道義上可以說對得起唐朝了。晉國李氏一直以唐朝繼承人自居,如今在梁晉爭霸中已有滅梁之勢,一旦複唐稱帝,我們難道要向其稱臣嗎?”建議徐溫促請楊隆演稱帝,割斷吳國與唐朝在法統上的關係,以擺脫將來可能的被動局麵。徐溫於是將嚴可求留在了廣陵,讓他擬定建國禮儀,徐知誥又轉而拉攏嚴可求,和他結為兒女親家。


    徐溫親率一眾將吏、藩鎮,向楊隆演勸進,楊隆演拒絕稱帝,隻稱吳國王,改元建製。吳國正式由藩鎮體製改為王國體製,徐溫被拜為大丞相,仍鎮升州,徐知誥以宰相居中輔政,嚴可求則擔任門下侍郎。


    楊隆演病重,徐溫自升州入朝,議立嗣君。據說嚴可求當時曾建議徐溫趁機取代楊氏,但卻被徐溫嚴詞拒絕,徐溫以楊隆演的名義,迎其弟楊溥監國。楊溥繼任吳國王後,拜嚴可求為右仆射。嚴可求被任命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加同平章事,與徐知誥一同擔任吳國的宰相。


    徐溫在嚴可求、徐玠等親信的長年勸說下,終於決定以徐知詢取代徐知誥,但尚未來得及付諸行動便病死在金陵,徐知誥得以繼續執政,並擁立楊溥為皇帝。徐知詢則繼承了徐溫的軍權,坐鎮金陵,試圖與徐知誥爭奪吳國控製權,但被徐知誥誘騙到廣陵,從此喪失了軍權。嚴可求又進位為左仆射,但他作為忠於徐溫的宰相,卻坐視徐溫親子被廢,胡三省認為其很可能已被徐知誥所架空,嚴可求在左仆射、同平章事的宰相任上病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