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鎬,字從周,博州聊城人,唐朝時期宰相,代州司功張知古之子。出身汲郡張氏,拜名士吳兢為師,得到楊國忠推薦,起家左拾遺。安史之亂爆發,扈從唐玄宗逃往蜀郡,奉命投奔唐肅宗,授諫議大夫,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挽救杜甫和李白,出任銀青光祿大夫、河南節度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頗有功績,冊封南陽郡公,奉勸皇帝提防史思明詐降,出任荊州長史、檢校太子賓客、左散騎常侍。卷入嗣岐王李珍謀逆,貶為辰州司戶。唐代宗即位,授撫州刺史,遷洪州觀察使,改封平原郡公,討伐江淮叛軍之功,遷江南西道觀察使,卒於任上。
張鎬,年輕時拜名士吳兢為師,深受吳兢器重,後遊曆長安,以飲酒、鼓琴自娛,不善與外人交往,若有公卿邀請,他便徑直前往,也僅是求醉而已。天寶末年,楊國忠擔任宰相,為提高聲名,特意搜羅天下奇傑,張鎬得到楊國忠的推薦,以布衣身份被拜為左拾遺。
安祿山、史思明在範陽起兵反唐,楊國忠多次向張鎬諮詢軍國重事,張鎬舉薦讚善大夫來瑱,稱他可獨當一麵,來瑱後來果然屢破叛軍。安史叛軍進逼長安,唐玄宗出逃,張鎬步行扈從唐玄宗,直到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被擁立為帝,是為唐肅宗,並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張鎬去輔佐肅宗,張鎬到鳳翔後,因奏議多有補益,被拜為諫議大夫,張鎬拜相,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唐肅宗鑒於張鎬文武全才,又讓他兼任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等道諸軍事。當時,叛軍圍困睢陽,張巡告急,張鎬急速赴援,並傳令濠州刺史閭丘曉,讓他出兵營救,閭丘曉卻擔心戰事失敗禍及自己,逗留不肯進軍,坐視叛軍攻城。叛軍攻陷睢陽,張巡遇害,張鎬大怒,命杖殺閭丘曉。
不久,兩京光複,唐肅宗返迴長安,張鎬被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南陽郡公,並鎮守汴州,對叛軍餘孽加以招撫、征伐。張鎬統帥魯炅、來瑱、吳王李祗、李嗣業、李奐五位節度使,收複河南、河東各郡縣。
史思明被形勢所迫,上表請降,張鎬擔心朝廷應允,密奏道:“史思明兇殘陰險,包藏禍心,與禽獸相同。我們能以計謀擊敗他,卻難以用仁德感化。”同時又勸肅宗提防滑州防禦使許叔冀的叛亂,但因他從不交結宦官,宦官都在唐肅宗麵前極力稱讚史思明、許叔冀的忠誠。唐肅宗遂以“不切事機”為由,罷免張鎬的相位,改任他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史思明再次反唐,許叔冀歸降叛軍,唐肅宗想起此前張鎬的進言,征拜他為太子賓客,後改左散騎常侍。岐王李珍因謀逆被賜死,張鎬因曾購買李珍的宅邸,也受到牽連,被貶為辰州司戶。
唐代宗繼位,張鎬被起複為撫州刺史,後改任洪州觀察使,改封平原郡公。後來,袁晁起義,江淮震動,張鎬擊破叛軍,斬殺舒城賊首楊昭、新安大豪沈千載,被授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在江南西道觀察使的任上病逝。
張鎬,年輕時拜名士吳兢為師,深受吳兢器重,後遊曆長安,以飲酒、鼓琴自娛,不善與外人交往,若有公卿邀請,他便徑直前往,也僅是求醉而已。天寶末年,楊國忠擔任宰相,為提高聲名,特意搜羅天下奇傑,張鎬得到楊國忠的推薦,以布衣身份被拜為左拾遺。
安祿山、史思明在範陽起兵反唐,楊國忠多次向張鎬諮詢軍國重事,張鎬舉薦讚善大夫來瑱,稱他可獨當一麵,來瑱後來果然屢破叛軍。安史叛軍進逼長安,唐玄宗出逃,張鎬步行扈從唐玄宗,直到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被擁立為帝,是為唐肅宗,並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張鎬去輔佐肅宗,張鎬到鳳翔後,因奏議多有補益,被拜為諫議大夫,張鎬拜相,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唐肅宗鑒於張鎬文武全才,又讓他兼任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等道諸軍事。當時,叛軍圍困睢陽,張巡告急,張鎬急速赴援,並傳令濠州刺史閭丘曉,讓他出兵營救,閭丘曉卻擔心戰事失敗禍及自己,逗留不肯進軍,坐視叛軍攻城。叛軍攻陷睢陽,張巡遇害,張鎬大怒,命杖殺閭丘曉。
不久,兩京光複,唐肅宗返迴長安,張鎬被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南陽郡公,並鎮守汴州,對叛軍餘孽加以招撫、征伐。張鎬統帥魯炅、來瑱、吳王李祗、李嗣業、李奐五位節度使,收複河南、河東各郡縣。
史思明被形勢所迫,上表請降,張鎬擔心朝廷應允,密奏道:“史思明兇殘陰險,包藏禍心,與禽獸相同。我們能以計謀擊敗他,卻難以用仁德感化。”同時又勸肅宗提防滑州防禦使許叔冀的叛亂,但因他從不交結宦官,宦官都在唐肅宗麵前極力稱讚史思明、許叔冀的忠誠。唐肅宗遂以“不切事機”為由,罷免張鎬的相位,改任他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史思明再次反唐,許叔冀歸降叛軍,唐肅宗想起此前張鎬的進言,征拜他為太子賓客,後改左散騎常侍。岐王李珍因謀逆被賜死,張鎬因曾購買李珍的宅邸,也受到牽連,被貶為辰州司戶。
唐代宗繼位,張鎬被起複為撫州刺史,後改任洪州觀察使,改封平原郡公。後來,袁晁起義,江淮震動,張鎬擊破叛軍,斬殺舒城賊首楊昭、新安大豪沈千載,被授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在江南西道觀察使的任上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