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本姓康,字軋犖山,營州柳城人,粟特族,唐朝時期藩鎮、叛臣。出身西域康國,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於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從此改為安姓,精通九蕃語言。逃離突厥,成為幽州都督張守珪的部將和義子,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遷平盧軍兵馬使、營州都督。經義父張守珪舉薦,受唐朝當局信任,從此平步青雲,兼任平盧、範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以誅殺宰相楊國忠為名,悍然發動安史之亂,一路勢如破竹,攻破兩京,建立偽燕政權,年號聖武。晚年失明,寵愛幼子,引發晉王安慶緒不滿,為安慶緒指使宦官李豬兒所害,諡號為剌,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後,成為大燕皇帝,追諡光烈皇帝。


    安祿山,原來沒有姓氏,名字叫軋犖山,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個巫師,以占卜為業。突厥人“鬥戰”一詞的發音是軋犖山,就用它作為安祿山的名字,小時候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在突厥族裏生活,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親為妻。安祿山跟將軍安道買的兒子一起逃離了突厥人,安道買的第二個兒子安貞節任嵐州別駕,把他們兩個人抓迴來了,等安祿山的年紀到了十多歲時,安祿山以與他的哥哥及後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為恥。約定同安思順等人結為兄弟,就定為姓安,長大成人後,安祿山通曉六國語言,當了個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


    張守珪任幽州節度,安祿山偷羊被抓住,張守珪拷問他,準備亂棍打死,他高聲喊叫說:“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麽要打死我!”張守珪見他長得白白胖胖,語言豪壯,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鄉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虜,他們隻要出去就一定能夠按時抓到,就把安祿山提拔為偏將。張守珪老是嫌安祿山過於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祿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祿山以驍勇出名,張守珪就把他收為義子。


    安祿山任平盧兵馬使,秉性機靈聰慧,人們大多稱讚他,朝廷授予他營州都督、平盧軍使官銜。他用厚禮賄賂往來官員,要求在朝廷為他多說好話,唐玄宗更加信任喜愛他。唐玄宗在平盧設置節度,任命安祿山為代理禦史中丞、平盧節度使,此後便可到朝廷上奏議事,唐玄宗更加寵信他。


    安祿山接替裴寬任範陽節度,河北采訪、平盧軍等使一一照舊,采訪使張利貞經常接受他的賄賂,幾年之後,黜陟使席建侯又說他公正無私,裴寬又因安祿山接替而離職,至於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唐玄宗,都一齊說安祿山的好話。這幾位都是唐玄宗信賴的朝臣,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好感更加堅定不移了。


    後來,安祿山請求當了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迴答說:“臣是胡人,胡人把母親放在前頭而把父親放在後頭。”唐玄宗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命令楊銛以下的楊家兄妹們,一起同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


    安祿山提拔為禦史大夫,經常委派劉駱穀進宮稟奏政務,安祿山和王鉷都是大夫。李林甫擔任宰相,朝臣中沒有誰敢違背宮廷禮儀,安祿山仗著深得唐玄宗寵愛,進宮朝見唐玄宗不大彎腰。李林甫命令王鉷好好禮拜,王鉷快步上前彎腰作揖恭敬得很,安祿山這才嚇得直喘粗氣,腰漸漸地彎下去了。每當同李林甫交談,李林甫總摸準了安祿山的心思並先說了出來,安祿山認為他像神仙一樣無所不知,每次見到李林甫,即使是隆冬天氣也惶恐得汗流浹背,李林甫用溫和的語言接待他,帶領他到中書廳就座,用自己的披袍蓋在他的身上,安祿山欣然接受,沒有顧忌,喊李林甫十郎。劉駱穀從宮廷迴來向他匯報情況,他先問:“十郎說了些什麽?”有好話就喜得蹦跳,如果隻是說“大夫必須好好地查核一下”,他就反手撐著床說:“哎呀,我死定了!”李龜年曾經模仿表演了這般情景,唐玄宗拿這事逗笑取樂。


    安祿山晚年更加肥胖,肚子掉到了膝頭下邊,體重三百三十斤,每當走路隻有用兩個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動腳,而在唐玄宗麵前跳胡旋舞,動作卻快得像旋風一樣。他建造的住宅,宏偉華麗到了極點,用金銀做籠子筐子筲箕等物,唐玄宗來到勤政樓,座位左邊豎立一塊用金雞羽毛做裝飾的大屏風,屏風左邊放張木榻讓安祿山坐,卷起或幹脆拿掉屏風上的簾子。安祿山進宮朝拜唐玄宗,又請求擔任河東節度使,唐玄宗就授給了他。他有十一個兒子:大兒子安慶宗,任太仆卿;小兒子安慶緒,任鴻臚卿,安慶宗又娶皇太子的女兒為妻。


    安祿山暗地準備叛亂,在範陽郡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表麵上看來是防禦侵略,實際上是儲藏兵器、糧食做堅守範陽的部署,戰馬有一萬五千匹,牛羊也相當於這個數目。一身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進朝奏請沒有不答應的,他把張通儒、李庭堅、平冽、李史魚、獨孤問俗羅致身邊,讓高尚主持書記工作,劉駱穀潛伏在長安當情報人員,安守忠、李歸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潤客、崔乾佑、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心腹將領從軍隊裏選拔出來。每個月向他進獻驢子駱駝戰馬獵鷹獵犬的人絡繹不絕,百姓被弄得無以為生。


    楊國忠多次對唐玄宗說安祿山一定會叛亂,唐玄宗派中官輔趚琳去偵察,他接受了安祿山的賄賂,迴來後大講安祿山忠心耿耿。楊國忠又對唐玄宗說:“召他進京,他一定不會來。”下令召見,他卻來了。安祿山到華清宮拜見唐玄宗,乘機哭著說:“我是外族人,不識漢字,皇上越級提拔我,以致楊國忠想要殺我。”唐玄宗對他更加親密寬厚,於是任命他為左仆射的高官,才讓他離去。


    安祿山又呈奏章請求任命自己為閑廄使、隴右群牧等都使,任命吉溫為武部侍郎、兼中丞,當他的副手,又請求主持總監事務。當了閑廄使、群牧等使之後,上等好馬都暗地挑選出來,奪得了樓煩的監牧之後接著奪取張文儼的馬牧,他離開長安迴範陽,急忙出了潼關,每天趕路三四百裏,到了範陽,這時隻要有人說安祿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會大發雷霆,把他捆綁起來送交安祿山。唐玄宗又召他進京,他推說生病沒有來,給他的大兒子安慶宗賜婚,命令他出席觀禮,稱病推辭了。


    安祿山從範陽起兵造反,詐稱奉唐玄宗旨意率領部隊討伐逆臣楊國忠,他率領各族騎兵、步兵十五萬,半夜行軍,黎明吃飯,一天前進六十裏,決定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骨幹。天下太平的日子長了,人們不懂戰爭,聽到安祿山叛亂爆發,朝廷一片動蕩懼怕,宮廷警衛部隊都是由集市商販組成的,隻得打開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召募兵卒,於是先後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為大將抵抗。


    安祿山號令嚴厲整肅,有一班以死相拚的將士,沒有誰不是以一當百,朝廷軍隊碰上必然會吃敗仗。叛軍渡過黃河開到陳留郡,河南節度張介然州城失守殉難,首級傳到了河北,安祿山的小兒子安慶緒看到哥哥安慶宗被殺的布告,哭著告訴安祿山,安祿山在戰車上震驚大哭說:“我兒有什麽罪過要殺死他!”他狂亂憤怒,見投降的官軍擠滿大路兩邊,就命令他們自相砍殺,殺死了六七千人,才進陳留城,陳留太守郭納開始還抵抗了一陣,到這時出城投降。


    叛軍開到滎陽,滎陽太守崔無詖奮力抵抗,州城失守殉難,叛軍駐紮在汜水罌子穀,唐軍將領荔非守瑜蹲在地上射箭,射死叛軍幾百人,箭還射到了安祿山的戰車上,安祿山不敢通過,就繞道汜水罌子穀的南邊過去了,荔非守瑜的箭射光了,投河自盡。中丞盧奕、采訪使判官蔣清燒斷了河陽橋,安祿山怒氣衝衝,率領部隊浩浩蕩蕩挺進。


    封常清布置從苑西斷牆缺口上砍伐樹木堵塞道路後就逃走了,安祿山進了洛陽,殺了蔣清等,召見河南尹達奚珣,讓他任職理事。封常清失敗後,隻跟幾個人逃到陝郡,高仙芝率兵守衛陝城,都丟盔棄甲向西逃到潼關,害怕安祿山追趕上來,互相踐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陝郡太守竇庭芝投奔河東,安祿山派崔乾佑駐守陝郡,臨汝太守韋斌向安祿山投降。


    安祿山占據東京洛陽城後,“見宮闕尊雄”,抑製不住地想當皇帝,他就指揮洛陽耆老僧道勸進,自稱雄武皇帝,國號大燕,定都洛陽,年號叫聖武,達奚珣以下數人暫任丞相各職。南陽太守魯炅率領荊州、襄州、黔中、嶺南兵卒十萬多人,在葉縣城北邊的枌河跟叛軍將領武令珣作戰,唐軍全軍覆沒。李光弼、郭子儀從土門路出征,在常山郡東部的嘉山大敗叛軍,叛軍控製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個歸降朝廷,安祿山處境困迫、心緒惶急,打算退兵迴範陽,碰上哥舒翰從潼關率領騎兵步兵八萬人,在靈寶以西跟叛軍將領崔乾佑作戰,被叛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哥舒翰轉身向潼關逃跑,被自己的部下抓住送給了叛軍。潼關守不住,唐玄宗逃往西蜀避難,太子李亨把平叛部隊召集到靈武設防,安祿山就派遣張通儒任西京長安留守,田乾真任京兆尹,安守忠在唐廷禁苑裏駐兵守衛,派遣阿史那承慶打下潁川,滿城燒殺。


    安祿山由於身體肥胖,長年長瘡癤,到起兵叛亂之後視力漸漸模糊,這時完全失明,加上全身長滿塊狀毒瘡。安祿山接受臣子們朝拜,瘡痛發作就中途結束了,由於病痛更加暴躁煩亂,動輒使用刑罰,連身為謀主的大臣嚴莊也遭鞭棍抽打,嚴莊於是夜伺機幹掉安祿山。他讓安慶緒站在門外,自己握著刀帶著閹人李豬兒一起走進安祿山的營帳,李豬兒揮起大刀砍安祿山的腹部,安祿山雙目失明,床頭經常掛著一把刀,等他發覺刺客時已經難得起身,床頭上的刀又拿不到手,隻是搖著帳幔大喊道:“這人是我的家賊呀!”喊罷就斷氣了。李豬兒在床下挖了一個好幾尺深的洞穴,用毛毯包著安祿山的屍體埋了,全無哭喪之類的安葬禮儀,嚴莊立即向外宣告,說是安祿山傳位給晉王安慶緒,尊稱安祿山為太上皇,安慶緒淫樂宴飲沒有節製,把嚴莊喊為兄長,事無大小都要征求他的意見。


    當初,李豬兒離開契丹部落,十幾歲開始伺候安祿山,安祿山用刀把他的生殖器全部割掉,鮮血流了好幾升,昏死過去,安祿山用火灰敷住他的傷口,過了整整一天才蘇醒過來。李豬兒由於成了閹人,安祿山很寵愛他,最受信任和重用,安祿山肚子大,每次穿衣係帶,需要三四個人幫忙,兩個人抬起肚子,李豬兒用頭頂住,才拿來裙褲腰帶穿係上。唐玄宗寵信安祿山,賜他到華清宮溫泉洗澡,都允許李豬兒等人進去幫忙脫穿衣服,然而最終殺死他的,正是這個李豬兒。史思明殺安慶緒後,即大燕帝位,補諡安祿山為光烈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