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文章,不知對您是否有幫助:曾經,真的有個滿地撿錢的年代
91版徐克的[黃飛鴻]。
洋人廣發告示,宣揚西方有金山,引得碼頭上勞工紛紛駐足。
起初黃飛鴻還是將信將疑,直到撞見從那兒逃迴的難民,九死一生,滿身狼狽。
末了,他挫敗洋人陰謀,感歎國內才是真正的金山。?[黃飛鴻]結尾
黃飛鴻不相信海外有金山,但我是信的。
不然,老牛仔不會一次次地抄起鏟子揮了又揮,更不會將一抔抔泥土在溪流裏滌了又滌。
淘盡泥沙的鍋底露出金光點點,老牛仔一臉笑意。?正在淘金的老牛仔
洋人沒有騙我們,海外確實有金山,真有那麽個年代,一波波淘金者結隊成群,前赴後繼,臉上總掛著藏不住的笑容。
至於老牛仔,來自[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第四個故事,而淘金潮,則來自美國上上個世紀。
1799年,約翰·裏德還是北卡羅萊納的一介農民。
一天,他和兒子在農場閑逛,發現草甸小溪裏躺著塊8公斤重的黃色石頭,覺得好看,順手帶迴家做了門擋。
裏德不識貨,這是塊金礦石,三年後,被城裏來的珠寶商看到,花3.5美元騙了過去。
雖然石頭後來以3600美元賣出,珠寶商賺了一筆,不過,裏德卻沒蠢一輩子。
第二年,他便把農場改成礦場,翻身做了富翁,還掀起周邊地區的掘金潮流,史稱美國第一波淘金熱。?左為當年周邊出現金礦的地區,從南到北,時稱“卡羅萊納金腰帶”,右為當時的淘金者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北卡羅萊納依舊如火如荼,隔壁的佐治亞突然熱火朝天。
第二波淘金熱開始在1829年,8月,佐治亞州當地報紙登了則新聞,宣稱下屬縣城發現兩座大型金礦。
消息傳的很快,淘金者幾乎瞬間從人滿為患的北卡羅萊納湧到佐治亞,不過有個問題。
絕大部分礦存豐富的土地處於印第安人控製,並不歡迎白人。
於是1830年,時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出台了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驅逐法案》,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佐治亞的切羅基部族。?切羅基人在遷徙路上受盡虐待,很多人在途中去世,後稱“眼淚之路”
雖不人道,卻仍阻擋不了白人對金子的熱情,僅十餘年後,美國最大規模的淘金潮拉開序幕。
而故事開頭總是大同小異,這次是一個叫詹姆斯w·馬歇爾的加州木匠發現了金子。?1848年1月,詹姆斯w·馬歇爾給老板修建鋸木廠時,在周遭河流中發現了零碎的金片,從而開啟第三波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右為馬歇爾站在鋸木廠前
此前,加州還屬於墨西哥,陰差陽錯,同年2月結束的美墨戰爭讓他永遠失去了這塊土地。
墨西哥人不清楚馬歇爾的發現,更不會知道這塊土地驚人的黃金儲量,後來的日子,加州成了美國最大的淘金中心。
而馬歇爾的發現在同年8月被《紐約先驅報》登出,引發了世界級的淘金熱,近30萬海內外移民來到加州。躍躍欲試。?《紐約先驅報》,第一家報道加州黃金的媒體,右為1850年去加州淘金的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淘金者裏首次出現了國人身影,他們便是[黃飛鴻]裏提及去金山打拚的勞工。?來自中國的淘金者,身卑言微,不僅沒賺到錢,更是受盡種族歧視與暴力
也正是拜其口耳相傳,加州的港口城市聖弗朗西斯科,如今已更多被國人喚作舊金山。?加州淘金熱前,舊金山僅是一個停靠廢棄商船的鬼城,1850年已然躍居成全美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待最後一波淘金熱來臨時,已是1896年,在阿拉斯加。
倘若不是詹姆斯·梅森在克朗代克地區發現了黃金,或許美國人一輩子都鮮會涉足這塊冰雪交織的荒地。?詹姆斯·梅森,阿拉斯加州克朗代克地區的印第安人,黃金的第一個發現者
而克朗代克淘金熱或許規模不是最大,但絕對夠整齊劃一。
消息最先傳到南部的西雅圖和舊金山,從第三波淘金潮慢慢歸於平靜的人們,一下炸了鍋,成千上萬的人湧入阿拉斯加,甚至連西雅圖市長,也未能幸免。?1897年從舊金山前往克朗代克的淘金者
事實上,克朗代克並沒有加州那般豐厚的礦存,反倒因天氣嚴寒與長年凍土,淘金變得得不償失。
而新來的淘金者也並未堅持多長時間,1900年,人群開始轟然散去,如同當年來時那般迅速。
關於克朗代克淘金熱的突然消長,多年後,傑克·倫敦在小說《野性的唿喚》裏道出了原因。
那是人們被現代文明束縛久了,靈魂對迴歸野性的集體性躁動。
正如小說裏狗渴望變成狼,人們期盼的也可能並非是金子,而是淘金年代的狂野生活。
伴隨最後淘金熱的散去,美國人永遠失去了這種生活,換來的是血肉鑄就的巨大財富。
電影裏,老牛仔掏出平底鍋,裝盛新掘出的泥砂,舀上些溪水,來迴滌蕩,幾經往複,質量大的金砂便沉澱在了鍋底。
利用密度淘金最早由古羅馬人開創,亦是美國早年淘金熱最為普遍的方法。?電影裏的老牛仔淘金和當年實際淘金,平底鍋也稱作金鍋
門檻低,隻需一口平底鍋便可作業,靈活便捷,易於攜帶,加州淘金熱剛開始時,有個叫塞繆爾·布蘭南的商人光靠賣鍋便成了百萬富翁。?塞繆爾·布蘭南
而缺點亦是相當明顯,效率低,產量少,久之,土壤表層的金砂還越來越稀少,想要發大財,顯然行不通。
所以,這方法後來被用於定位大型金礦,如同影片裏老牛仔用它來尋找“金地先生”。?老牛仔打了數十個實驗坑,正是利用此法找尋黃金礦脈
待大型礦脈確定後,該方法的加強版便派上用場。
同樣是利用密度,淘金者多將礦岩炸開,用水槍衝刷礫石,隨後將捲裹著泥沙的水流引到築好的水渠,水流翻湧帶走雜質,金子便留在了渠底。?1857年,加州的水槍衝擊和水渠引流
方法升級後效率顯著提升,對環境的影響也隨之而來。
早年,由於淘金的漿水並不迴收,放任肆意漫流,導致下遊地區出現明顯的泥沙淤積。
據統計,1853至1884三十年間,加州中央穀地地平麵因此抬高了2米,舊金山灣的部分河床更是上漲6米,直接影響到城市安危。
於是,1884年後,此法被勒令禁止,不過,工業革命那會已相當成熟,淘金者有的是辦法。
譬如硬岩開采技術,通過挖掘和爆破深入地下,直接在岩壁上對金礦石進行篩選開采,無需任何用水。?在克朗代克的第四波淘金熱中,該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左),該地區多為凍土,開采前會用熱蒸汽解凍(右)
而當年隨漿水一起流失的碎金,伴隨疏浚技術的發明,得以重見天日。?黃金挖泥船,通過疏浚技術抽取當年沉入河底的礦物殘渣,進行黃金再提取
為金子,人們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然而也正是這股貪婪,采礦技術在那個年代才得以騰飛。
淘金熱促進了采礦的進步,也推動了後來的西部電影。
作為美國西進運動的縮影,西部片裏不一定有淘金,但淘金十之八九隻出現在西部片裏。
將淘金故事第一次搬上銀幕的是1915年的[鐵應變],出自雷金納德·巴克導演之手。?[鐵應變],講的是一對情侶在加州淘金時的愛情故事
這人生長在加州,飽受淘金文化熏陶,爾後,更是將導筒對準於此。
與當時其他西部片不同,他喜歡用淘金人的愛恨糾葛來想象那個年代的率性自由,三年後,又緊接拍了[克朗代克的卡門],講的是淘金者的三角戀。?1918年,[克朗代克的卡門]
巴克拍了不少,但將該類型推向高潮的還是卓別林。
1925年,[淘金記]上映,流浪漢的愛情藉由淘金得以兩全其美,uu看書.uukash 重新點燃美國人對那個剛逝去年代的記憶。?[淘金記],以克朗代克淘金熱為原型創作
不過,兒女情長並不能道盡淘金年代西部的狂野,正確打開方式,理該是[碧血金沙]裏的那股快意恩仇。?1948年,[碧血金沙],沒有女主角,講得是牛仔們為爭奪金礦廝殺的故事
亦是1966年萊昂內的[黃金三鏢客],牛仔、江洋大盜和殺手之間了上演了一場曠世對決,隻有金子和槍聲,不用女主,依然叫人熱血噴張。?[黃金三鏢客]
牛仔們為女人決鬥,為正義決鬥,更為黃金決鬥,不論何種,都是荷爾蒙鋪張的狂野,自由隨性的迷人。
所以,西部片裏的淘金故事被觀眾津津樂道,而直至淘金熱沉寂百年有餘的今天,銀幕上的遐想卻從未停止。
如同2013年的[北國淘金夢],讓人依稀夢迴百年前的淘金之路。?[北國淘金夢],講的是一群赤貧者尋找金礦翻身的曆程
又是2014年的劇集《淘金年代》,亦仍在描繪克朗代克淘金人的畫卷。?《淘金年代》
而西部題材輕車駕熟的科恩兄弟自然也不會失手。
[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裏淘金的老牛仔在草甸小溪中汲取金砂,也從搶奪金礦的槍口下死裏逃生。
科恩兄弟緬懷那個年代,野性和文明並濟,日落黃沙,牛仔馬上,掠過西部荒涼,揚起黃金遍野。
那也是今日每個美利堅人的夢寐以求,曾真實存在,也一去不返。
文/夭夭酒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首發自公眾號:破詞兒
91版徐克的[黃飛鴻]。
洋人廣發告示,宣揚西方有金山,引得碼頭上勞工紛紛駐足。
起初黃飛鴻還是將信將疑,直到撞見從那兒逃迴的難民,九死一生,滿身狼狽。
末了,他挫敗洋人陰謀,感歎國內才是真正的金山。?[黃飛鴻]結尾
黃飛鴻不相信海外有金山,但我是信的。
不然,老牛仔不會一次次地抄起鏟子揮了又揮,更不會將一抔抔泥土在溪流裏滌了又滌。
淘盡泥沙的鍋底露出金光點點,老牛仔一臉笑意。?正在淘金的老牛仔
洋人沒有騙我們,海外確實有金山,真有那麽個年代,一波波淘金者結隊成群,前赴後繼,臉上總掛著藏不住的笑容。
至於老牛仔,來自[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第四個故事,而淘金潮,則來自美國上上個世紀。
1799年,約翰·裏德還是北卡羅萊納的一介農民。
一天,他和兒子在農場閑逛,發現草甸小溪裏躺著塊8公斤重的黃色石頭,覺得好看,順手帶迴家做了門擋。
裏德不識貨,這是塊金礦石,三年後,被城裏來的珠寶商看到,花3.5美元騙了過去。
雖然石頭後來以3600美元賣出,珠寶商賺了一筆,不過,裏德卻沒蠢一輩子。
第二年,他便把農場改成礦場,翻身做了富翁,還掀起周邊地區的掘金潮流,史稱美國第一波淘金熱。?左為當年周邊出現金礦的地區,從南到北,時稱“卡羅萊納金腰帶”,右為當時的淘金者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北卡羅萊納依舊如火如荼,隔壁的佐治亞突然熱火朝天。
第二波淘金熱開始在1829年,8月,佐治亞州當地報紙登了則新聞,宣稱下屬縣城發現兩座大型金礦。
消息傳的很快,淘金者幾乎瞬間從人滿為患的北卡羅萊納湧到佐治亞,不過有個問題。
絕大部分礦存豐富的土地處於印第安人控製,並不歡迎白人。
於是1830年,時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出台了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驅逐法案》,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佐治亞的切羅基部族。?切羅基人在遷徙路上受盡虐待,很多人在途中去世,後稱“眼淚之路”
雖不人道,卻仍阻擋不了白人對金子的熱情,僅十餘年後,美國最大規模的淘金潮拉開序幕。
而故事開頭總是大同小異,這次是一個叫詹姆斯w·馬歇爾的加州木匠發現了金子。?1848年1月,詹姆斯w·馬歇爾給老板修建鋸木廠時,在周遭河流中發現了零碎的金片,從而開啟第三波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右為馬歇爾站在鋸木廠前
此前,加州還屬於墨西哥,陰差陽錯,同年2月結束的美墨戰爭讓他永遠失去了這塊土地。
墨西哥人不清楚馬歇爾的發現,更不會知道這塊土地驚人的黃金儲量,後來的日子,加州成了美國最大的淘金中心。
而馬歇爾的發現在同年8月被《紐約先驅報》登出,引發了世界級的淘金熱,近30萬海內外移民來到加州。躍躍欲試。?《紐約先驅報》,第一家報道加州黃金的媒體,右為1850年去加州淘金的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淘金者裏首次出現了國人身影,他們便是[黃飛鴻]裏提及去金山打拚的勞工。?來自中國的淘金者,身卑言微,不僅沒賺到錢,更是受盡種族歧視與暴力
也正是拜其口耳相傳,加州的港口城市聖弗朗西斯科,如今已更多被國人喚作舊金山。?加州淘金熱前,舊金山僅是一個停靠廢棄商船的鬼城,1850年已然躍居成全美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待最後一波淘金熱來臨時,已是1896年,在阿拉斯加。
倘若不是詹姆斯·梅森在克朗代克地區發現了黃金,或許美國人一輩子都鮮會涉足這塊冰雪交織的荒地。?詹姆斯·梅森,阿拉斯加州克朗代克地區的印第安人,黃金的第一個發現者
而克朗代克淘金熱或許規模不是最大,但絕對夠整齊劃一。
消息最先傳到南部的西雅圖和舊金山,從第三波淘金潮慢慢歸於平靜的人們,一下炸了鍋,成千上萬的人湧入阿拉斯加,甚至連西雅圖市長,也未能幸免。?1897年從舊金山前往克朗代克的淘金者
事實上,克朗代克並沒有加州那般豐厚的礦存,反倒因天氣嚴寒與長年凍土,淘金變得得不償失。
而新來的淘金者也並未堅持多長時間,1900年,人群開始轟然散去,如同當年來時那般迅速。
關於克朗代克淘金熱的突然消長,多年後,傑克·倫敦在小說《野性的唿喚》裏道出了原因。
那是人們被現代文明束縛久了,靈魂對迴歸野性的集體性躁動。
正如小說裏狗渴望變成狼,人們期盼的也可能並非是金子,而是淘金年代的狂野生活。
伴隨最後淘金熱的散去,美國人永遠失去了這種生活,換來的是血肉鑄就的巨大財富。
電影裏,老牛仔掏出平底鍋,裝盛新掘出的泥砂,舀上些溪水,來迴滌蕩,幾經往複,質量大的金砂便沉澱在了鍋底。
利用密度淘金最早由古羅馬人開創,亦是美國早年淘金熱最為普遍的方法。?電影裏的老牛仔淘金和當年實際淘金,平底鍋也稱作金鍋
門檻低,隻需一口平底鍋便可作業,靈活便捷,易於攜帶,加州淘金熱剛開始時,有個叫塞繆爾·布蘭南的商人光靠賣鍋便成了百萬富翁。?塞繆爾·布蘭南
而缺點亦是相當明顯,效率低,產量少,久之,土壤表層的金砂還越來越稀少,想要發大財,顯然行不通。
所以,這方法後來被用於定位大型金礦,如同影片裏老牛仔用它來尋找“金地先生”。?老牛仔打了數十個實驗坑,正是利用此法找尋黃金礦脈
待大型礦脈確定後,該方法的加強版便派上用場。
同樣是利用密度,淘金者多將礦岩炸開,用水槍衝刷礫石,隨後將捲裹著泥沙的水流引到築好的水渠,水流翻湧帶走雜質,金子便留在了渠底。?1857年,加州的水槍衝擊和水渠引流
方法升級後效率顯著提升,對環境的影響也隨之而來。
早年,由於淘金的漿水並不迴收,放任肆意漫流,導致下遊地區出現明顯的泥沙淤積。
據統計,1853至1884三十年間,加州中央穀地地平麵因此抬高了2米,舊金山灣的部分河床更是上漲6米,直接影響到城市安危。
於是,1884年後,此法被勒令禁止,不過,工業革命那會已相當成熟,淘金者有的是辦法。
譬如硬岩開采技術,通過挖掘和爆破深入地下,直接在岩壁上對金礦石進行篩選開采,無需任何用水。?在克朗代克的第四波淘金熱中,該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左),該地區多為凍土,開采前會用熱蒸汽解凍(右)
而當年隨漿水一起流失的碎金,伴隨疏浚技術的發明,得以重見天日。?黃金挖泥船,通過疏浚技術抽取當年沉入河底的礦物殘渣,進行黃金再提取
為金子,人們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然而也正是這股貪婪,采礦技術在那個年代才得以騰飛。
淘金熱促進了采礦的進步,也推動了後來的西部電影。
作為美國西進運動的縮影,西部片裏不一定有淘金,但淘金十之八九隻出現在西部片裏。
將淘金故事第一次搬上銀幕的是1915年的[鐵應變],出自雷金納德·巴克導演之手。?[鐵應變],講的是一對情侶在加州淘金時的愛情故事
這人生長在加州,飽受淘金文化熏陶,爾後,更是將導筒對準於此。
與當時其他西部片不同,他喜歡用淘金人的愛恨糾葛來想象那個年代的率性自由,三年後,又緊接拍了[克朗代克的卡門],講的是淘金者的三角戀。?1918年,[克朗代克的卡門]
巴克拍了不少,但將該類型推向高潮的還是卓別林。
1925年,[淘金記]上映,流浪漢的愛情藉由淘金得以兩全其美,uu看書.uukash 重新點燃美國人對那個剛逝去年代的記憶。?[淘金記],以克朗代克淘金熱為原型創作
不過,兒女情長並不能道盡淘金年代西部的狂野,正確打開方式,理該是[碧血金沙]裏的那股快意恩仇。?1948年,[碧血金沙],沒有女主角,講得是牛仔們為爭奪金礦廝殺的故事
亦是1966年萊昂內的[黃金三鏢客],牛仔、江洋大盜和殺手之間了上演了一場曠世對決,隻有金子和槍聲,不用女主,依然叫人熱血噴張。?[黃金三鏢客]
牛仔們為女人決鬥,為正義決鬥,更為黃金決鬥,不論何種,都是荷爾蒙鋪張的狂野,自由隨性的迷人。
所以,西部片裏的淘金故事被觀眾津津樂道,而直至淘金熱沉寂百年有餘的今天,銀幕上的遐想卻從未停止。
如同2013年的[北國淘金夢],讓人依稀夢迴百年前的淘金之路。?[北國淘金夢],講的是一群赤貧者尋找金礦翻身的曆程
又是2014年的劇集《淘金年代》,亦仍在描繪克朗代克淘金人的畫卷。?《淘金年代》
而西部題材輕車駕熟的科恩兄弟自然也不會失手。
[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裏淘金的老牛仔在草甸小溪中汲取金砂,也從搶奪金礦的槍口下死裏逃生。
科恩兄弟緬懷那個年代,野性和文明並濟,日落黃沙,牛仔馬上,掠過西部荒涼,揚起黃金遍野。
那也是今日每個美利堅人的夢寐以求,曾真實存在,也一去不返。
文/夭夭酒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首發自公眾號:破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