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的辦事處很快就正式成立。人員在s市辦事處經過高強度的實習, 一到特區,上手也是相當快。


    何小曼從s市辦事處調了一名熟悉業務的老手過去, 一老帶三新,特區辦事處迅速與香江客戶建立了固定的合作關係。


    眼下, 崇光廠除了有個新廠區之外,還有個崇光對外貿易公司。公司作為崇光棉織廠的三產存在,董事長當然還是邱勤業,何小曼從銷售科長, 搖身一變, 變成了對外貿易公司的總經理。我們的小何科長, 如今也要叫何總了。


    s市辦事處和特區辦事處,都是掛靠在外貿公司名下,工作人員的要求相當高,收入也比廠部的工人高不少。而何小曼給外貿公司的人員製定了一套有別於崇光棉織廠職業的工資體係和職別體係。


    何小曼更忙了, 除了要完成國紡大的學業,偶爾還要跑特區,從以前的s市和c州兩點一線, 變成了s市 、c州和特區,三線作戰。


    “如何”在c州的訂製事業,何小曼除了把握方向, 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參與。


    十月, 三叔何獻華正式轉業迴到c州。他拿了一筆可觀的轉業費, 卻不想要政府安置的崗位, 在他看來, 無論是安逸的政府機關、還是如日中天的國營企業,都實現不了他的夢想。


    他想做生意。


    何小曼迴c州的時候,成為家中唯一支持三叔的成員。


    “鐵飯碗固然好,但三叔如果有更高遠的夢想,當然應該支持。社會越來越開放,就業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國家是支持創業的,以後民營企業完全可以和國企分庭抗禮。”


    這樣的話,放在八零年代,很難說服別人。


    也虧得是從何小曼的嘴裏說出來。何家除了長兄何立華,說話最有份量的也就是何小曼了。何獻華得到何小曼的支持,基本上其他人也就不會太反對。


    何小曼是考慮過三叔的處境的。


    何獻華的組織能力蠻強,從當年的珍珠弄“臨時公約小組”就可以看出來。而且他很善於和女人打交道,七大姑八大姨、整個弄堂的大姑娘小媳婦就沒有跟他處不好的。


    而“如何”的生意越來越興旺,已成c州高檔定製的首選,曹敏敏再厲害,也隻能看一家店,何小曼在考慮擴張。


    這個年代是最好的擴張時機,成本低、機會多,而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還執著於“鐵飯碗”,競爭也沒那麽激烈。與其等到市場經濟轟轟烈烈後再參與搶地盤,不如先下手為強。


    何小曼問何獻華,懂不懂財務。何獻華一臉懵逼,說部隊裏他倒是領導,但隻負責簽字,不會做賬。


    其實,他管理經驗是有的,隻是部隊的管理經驗,和企業的管理經驗完全是兩迴事。


    但羅惠惠教育程度比較高,何小曼便叫了何獻華和羅惠惠一起,把“如何”的財務賬給他們公開。


    一看,“如何”的發展竟然這麽好,二人不由心動起來。


    何小曼很清楚自己的重頭在崇光廠,“如何”是她的心血,但她心裏想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整個何家。兄弟鬩牆的很多,但何立華卻無數次跟何小曼說,要大家都過得好,何家才算好。


    所以何小曼謹記著父親的心願。


    她跟何獻華和羅惠惠說,與其將轉業費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還不如繼續發展“如何”,盡可能擴展“如何”的業務。


    比如現在的第一家店在鬧市區,可以作為總店的存在。但一個城市,老城市終究是會有限製的。她因為經常和瞿逸興、邱勤業等人交流,對這個城市的發展比普通百姓更加了解。


    c州有意將商業中心東擴。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所以,“如何”想要在這樣的城市變遷中保持高位,必須在新的商業中心也占據一席之地。


    羅惠惠很聰明,立刻表示,他們可以用轉業費參與入股,成為“如何”股東。


    而何小曼顯然已經沒有精力再兼顧“如何”,索性大方到底,表示股權變更後,由何獻華出任總經理,負責具體事務。當然,最大的股東依然是何小曼,這點不變。


    何獻華興奮得嘴都合不攏,搖身一變,就從何指導員變成了何總,可了不得,以後就能和史培軍一樣穿皮夾克和夢特嬌了好伐!


    何立華和王秀珍也很高興,一轉眼,何家都兩個何總了。放眼珍珠弄,何家早就成為最牛氣的人家,跟三年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姚家姆媽跟王秀珍關係還是那麽好。有了何獻華迴來管理,王秀珍就不用經常跑店裏幫忙,一下子空了不少,閑來就跟姚家姆媽扯淡。


    姚家姆媽堅稱自己最有眼光,早就看出何小曼早晚有出息,所以從小就喜歡她。


    王秀珍當然也要投挑報李,說我家小曼也最喜歡胖阿姨,不會忘記胖阿姨在何家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她。


    那是當然,何小曼記得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雖然“如何”現在有了職業裁縫,已經不需要姚家姆媽再幫忙,但她還是給姚家姆媽在“如何”弄了個顧問的閑職,每月有一份固定津貼,雖然不能和正式工資比,但也足夠姚家姆媽閑來打打牙祭。


    這就是做人。


    所以不管是史培軍領銜的“培優”,還是何獻華領銜的“如何”,都甚少有職工離職。因為他們看到了這個企業的溫暖。這溫暖,其實是何小曼的溫度。


    不過,何小曼不僅有溫度,還有高度。


    “三叔,你這總經理,還缺點兒什麽。”


    “缺什麽?”何獻華不解,“皮夾克一時還穿不上,天氣還不夠冷啊。”


    “噗!不是皮夾克。”何小曼被逗笑。


    “那是什麽?”


    “三叔要想當個真正有份量的總經理,要充電。”何小曼拿了一張表格,“知道我們市裏剛成立的j省理工學院嗎?這是他們的工商管理課程,我幫你報了名。”


    “喲,這是要讓我也當大學生?”何獻華喜滋滋地接過表格,“理工學院我知道啊,市裏天天宣傳,惠惠也想去進修呢。”


    j省理工學院是c州原有的幾個大學——比如商學院、醫科專修學院、師範學院、輕工學院和交通運輸專科學校等幾個學院合並而來。也是丁佐民上任c州市長後的一個大動作。


    對於這點,何小曼是相當佩服丁佐民的魄力。一個城市如果不重教育,這個城市就必定是虛浮的、是瘸腿的。這樣的整合,領先於周邊城市,讓c州提前成為j省除了省會之外,第二個擁有大體量高質量綜合性高校的城市。


    丁佐民在城市定位上,初現野心。


    但是,何小曼幫何獻華報名,卻跟丁佐民沒什麽關係。雖然在特貿會上,她和丁佐民有一次友好的會麵,但迴到c州之後,二人並沒有後續接觸。


    何小曼知道,要讓一個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相當的能力,這能力不是八麵玲瓏,也不是巧舌如簧,而是對市場的正確認識和強大的管理能力。


    何獻華文化程度不夠高,他必須進修。


    對此,何獻華倒也很接受,畢竟“何總”也需要底氣。他喜滋滋:“我幫惠惠也報一個,我們一起去。”


    這個很好,所謂攜手共進,當如是啊。


    而且,就何獻華的文化知識水平,怕是一開始會有些吃力,能有羅惠惠一起學,也能帶領他提高,真是再好不過。


    望著何家如此蒸蒸日上,隔壁的淩家心情那是相當複雜。


    不過,他家內心戲再多,也沒人會在意。尤其是何家,要不是隔著一堵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何家都快忘記淩家的存在了。


    淩家姆媽期期艾艾地來找王秀珍,問能不能給淩水成找個工作。


    要說淩水成,如今連歪詩都不念了。和朱福妹結婚後,也算過了一段看起來甜蜜的日子,可朱福妹如今很有些嫌棄他,說當初看著淩家條件好、房子大,淩水成長得也帥氣,還有才氣,哪知道結了婚才發現,都不能當飯吃啊!


    的確,你也發現得太晚了些。


    當年你們百般看不上的王欣和何玉華,現在過得和和美美,王欣在電子局當科長,聲望甚好,前途可期,何玉華雖然沒太大追求,但元件二廠出於對王科長的“尊重”,把何玉華從車間流水線調到了倉庫,工作也不用再那麽辛苦。


    更別說愛滋口水的王振宇小朋友完全遺傳了媽媽的長相,每次來珍珠弄都惡意賣萌,惹得大姑娘小媳婦們老是圍著他轉,爭相捏臉。


    淩家姆媽不得不信命。為了生活,低頭吧。


    王秀珍卻不肯隨便答應,她知道何小曼丁是丁、卯是卯,尤其是自家有股份的企業,更不能隨便養閑人。


    跟何小曼一說,何小曼倒是想了想,沒直接拒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紡織廠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十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十八並收藏重生紡織廠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