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冒昧,還望王妃不要怪罪。”譚夫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好出身,說起話來不急不緩。
風重華笑著與譚夫人說了幾句話,心中卻明白,譚夫人多半是有事情。
要不然,她不會在快要過年時來總督府。
“聽說王妃自幼是跟著周夫人長大的,周夫人又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想來王妃對花草一道上也是極有造詣。正巧我這裏有幾株姚黃剛開了花,送給王妃賞玩賞玩……”譚夫人一邊說,一邊打量著風重華的神色,“我娘家自先高祖起就耕讀傳家,一邊種地一邊讀書,子弟們大多都會做農活……後來我來了宣府,娘家也派了幾個得力的族人一起過來……在城外弄了幾畝地……專司侍弄花草和蔬菜……”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
風重華越聽越覺得不對。
這譚夫人總不可能是沒事幹跑到她這裏閑話家常的吧?
而且還句句不離城外的幾畝地,難道說是她家城外的地出了問題?
等到將譚夫人和譚姑娘送走之後,風重華將衛管事和衛陽父子叫了過來。
她來宣府之時,將許嬤嬤和許東留在了京城,而樂道堂的農管家則是隨著他們一起過來。
農管家管內,衛管事和衛陽管外。
相互都不幹涉。
衛管事一聽是譚家城外的地,愣怔了一下,想了又想後才道:“王妃,您忘了前些日子,您說冬日裏沒有什麽吃食,讓小人出去尋點新鮮蔬菜的事情?”
風重華沒想到話題又繞到了她的頭上,麵容一沉,“讓你說事你就好好說,扯到我身上做什麽?”
衛管事還從來沒見到風重華發過火,不由嚇住了。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王妃說要尋新鮮蔬菜,我就派人滿大街的尋。後來打聽到德慶樓裏有新鮮蔬菜,我就派人過去好言好語商買。結果德慶樓的人不僅不賣,還惡語相向。下麵的人氣不過,就與德慶樓裏的人起了衝突……”說到這裏衛管事有些心虛地看了看風重華。
又聽了一會,風重華終於聽明白了。
采買的人在德慶樓沒買到菜,定然不忿,於是就想著法子買。結果後來有人告訴采買的人,在城外就有暖棚,德慶樓的菜品都是在暖棚裏進的。
采買的人自然歡喜,就跑到城外去。
菜買迴後,風重華吃得開心,不免賞了采買的人幾迴錢。
於是,采買的人就動了小心思。
偏巧,那城外的暖棚因為經營不善,急於對外出手。那采買的人覺得這是一條生財之道,就想出手把暖棚買下來。
那采買的人倒也是個聰明人,還知道借著總督府的勢壓價錢……結果,還是被人騙了。
他付了錢,拿了地契。
結果,人家暖棚根本就沒有準備對外出售。
采買的人大怒,說要把暖棚的主人告到官府裏吃官司。
這不,暖棚的主人今日就來見風重華了。
風重華聽完之後,氣得‘啪’的一下拍了桌子,“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為什麽不迴報我?”她平生最恨的就是仗著主人的勢力做一些欺壓良善百姓事情的惡仆,沒有想到今日裏她也成了戲文裏派惡仆強買別人土地的反派。
衛管事抹了抹額頭上的虛汗,“小人也是今天才知道,正準備來迴王妃……已經將采買的人控製起來了,可是他卻叫起了撞天屈,說他付了錢,那暖棚就是他的……”
風重華不由大怒,“把人給我帶上來。”
不大一會,護院就將一個五花大綁的下人帶了上來。
下人一見到風重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哭起來,“王妃,王妃!您可在明查秋毫,小人絕沒有借著府裏的勢搞強買強賣。小人與那暖棚的管事一手交錢一手交地契,做的皆是光明正大。”
光明正大?
風重華被這句話氣得渾身發抖,“冬天的新鮮蔬菜,那是市麵上買不到的東西。能種出這種蔬菜的人,豈會經營不善?哪怕就是他閉著眼睛賣,也絕不可能賣賠本。上哪裏尋一個經營不善將要倒閉的暖棚給你?你還不從實招來?難道非要等到王爺迴府,讓王爺審你?”
“王妃,小人絕沒有半句謊言!那地真是小人買來的,小人有地契,有地契啊!”下人哭得眼淚鼻涕一起流,看起來傷心無比。
看他哭的這麽傷心,風重華禁不住心中一動。
總督府裏的人,都是從京城帶來的老人。
在京城,漢王府裏從來沒出過強買強賣的事情。怎麽一到宣府,就出了這麽大的事情?
而且,怎麽就這麽巧?下人說要買蔬菜,正好就有人告訴他城外有暖棚。
譚家在宣府經營暖棚已有七八年曆史了,誰不知道冬季裏的新鮮蔬菜是譚家供應的。
風重華看他哭得不似作偽,心中已信了他兩三分。
想到這裏,她叫過衛管事,“你把他帶下去細細盤問,告訴他暖棚的人是哪裏人士,長什麽樣子,都要細細問出來。還有這地契……”風重華指了指放在桌上的地契,“拿到衙門裏找一個積年胥吏請他瞧瞧,是真還是假。你再派人打聽打聽,德慶樓是誰家的產業。”
風重華懷疑有人想借著這件事情鬧事。
等到韓辰迴府,風重華將今日的事情與他說了一遍。
韓辰將手停在水盆上,愣了片刻才接著洗手。而後用毛巾擦了擦手,“看樣子,有人想打譚家的主意了。”
風重華點了點頭,“譚家一向明哲保身,不與別人親近。這樣的人若是在京為官倒是不錯,隻可惜在九邊卻是要吃虧的。那暖棚若是商賈之家自然看得上,可是放在咱們家卻不夠看。我覺得這次估計是想著暖棚的事情試探一下譚家,說不定咱們隻不過是別人手裏的一把刀罷了。譚家是左衛參將,若是把他搞下去,下麵一群人都受惠。”
韓辰沒想到風重華連這種道理都懂,笑著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真聰明。”
風重華紅了臉,推了一把韓辰。總是當著下人的麵對她如此親昵,害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那你說,要不然等過完年,我請譚夫人和譚姑娘來家裏吃頓便飯如何?”風重華有些厭煩這些事情,你們想搞譚家就搞譚家,幹嘛要把我們拖下水?
韓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又道:“怎麽想起來要把明怡接過來了?”
風重華替韓辰布好了碗筷,笑著道:“明怡打小就跟著我,如今我在宣府,她甚是想念。再加上她年紀小,一個人住在樂道堂,晚上都不敢睡覺。本來將她托付給娘親最好,可是娘親還要照顧父親,又要管理王府那一攤事,隻怕是分不開身。不如讓她來宣府,依舊跟著我。”
韓辰端起一碗清湯,先養了養胃,而後才開始挾菜,“說得倒也是,既然你已決定了,迴頭給娘去封信。”
第二天,京城裏送來了年貨。
風重華就領著丫鬟們去了門房。
門房裏榮大管家和許東正扳著臉指揮下人卸貨,一見到風重華急忙上前見禮。
“舅舅身體可好,舅母身體可好?兩位表哥可好?”風重華一見麵就急急地問起了京中的情況。
榮大管家樂嗬嗬地說了一遍都好,“好叫王妃得知,大奶奶有喜了。”
“真的?”風重華一臉驚喜。
李沛白前世就是差不多這個時候懷的孕,果然這一世還是這個時候。前世,李沛白生了一個兒子,也不知這世是兒子還是女兒。
李沛白是文府的長媳,她有身孕乃是天大的事情。
等到榮大管家說完了話,許東才上前見禮。
風重華笑著問了問許嬤嬤的身體,得知她一切安好,就放下了心。
跟著她的人,都過上好日子,這才是最好的。
“知道我們要過來,柳奶托人給王妃帶了封信。”許東將一封信從貼身的衣兜裏掏了出來。
信很厚,而且許東又特意用手敲了幾下信封,風重華便知道這信裏可能夾得有東西。
她笑著命令憫月幫著幫東西,“把這些清點一下,該入庫房的入庫房。挑些稀罕的,弄點精美的匣子來,給幾位夫人家裏送去些。”
憫月笑著應是,叫了小廝過來搬東西。
此時韓辰不在家,風重華就讓榮大管家和許東到暖閣說話。
許東知道榮大管家有事和風重華說,便找了個借口暫時離開。
“老爺與夫人讓我給王妃捎話,說是家裏一切安好,不必掛念。”榮大管家笑盈盈地看著風重華,他算是看著風重華長大的,對風重華的感情很不一般。“京裏現在鬧得很不像樣子,聽說宮裏兩位皇子整日裏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前幾日陛下處置了兩位皇子身邊的內侍……對了,明年是選秀之年,凡六品官以下皆入選。老爺的意思是,雖然風家現在不是官了,就怕有人使壞心。所以想讓王妃盡早把明怡姑娘接到宣府來,免得被別人鑽了空子。”
“我正準備把明怡接過來呢。”風重華就道。
明年要選秀?風重華倒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就是不知道袁雪曼知道了之後,會不會難過?
風重華捏了捏剛才許東給她的信,信裏不僅有文府的家信,還夾帶著一封寧朗所寫的信。
寧朗什麽都沒寫,隻是問候了一番。
可以風重華對寧朗的了解,這簡單的問候裏,卻帶有大的問題。
看完了信她才知道,寧朗是在告訴她文氏的近況。
風重華歎了口氣,原來寧朗也是想逃離京城……
風重華笑著與譚夫人說了幾句話,心中卻明白,譚夫人多半是有事情。
要不然,她不會在快要過年時來總督府。
“聽說王妃自幼是跟著周夫人長大的,周夫人又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想來王妃對花草一道上也是極有造詣。正巧我這裏有幾株姚黃剛開了花,送給王妃賞玩賞玩……”譚夫人一邊說,一邊打量著風重華的神色,“我娘家自先高祖起就耕讀傳家,一邊種地一邊讀書,子弟們大多都會做農活……後來我來了宣府,娘家也派了幾個得力的族人一起過來……在城外弄了幾畝地……專司侍弄花草和蔬菜……”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
風重華越聽越覺得不對。
這譚夫人總不可能是沒事幹跑到她這裏閑話家常的吧?
而且還句句不離城外的幾畝地,難道說是她家城外的地出了問題?
等到將譚夫人和譚姑娘送走之後,風重華將衛管事和衛陽父子叫了過來。
她來宣府之時,將許嬤嬤和許東留在了京城,而樂道堂的農管家則是隨著他們一起過來。
農管家管內,衛管事和衛陽管外。
相互都不幹涉。
衛管事一聽是譚家城外的地,愣怔了一下,想了又想後才道:“王妃,您忘了前些日子,您說冬日裏沒有什麽吃食,讓小人出去尋點新鮮蔬菜的事情?”
風重華沒想到話題又繞到了她的頭上,麵容一沉,“讓你說事你就好好說,扯到我身上做什麽?”
衛管事還從來沒見到風重華發過火,不由嚇住了。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王妃說要尋新鮮蔬菜,我就派人滿大街的尋。後來打聽到德慶樓裏有新鮮蔬菜,我就派人過去好言好語商買。結果德慶樓的人不僅不賣,還惡語相向。下麵的人氣不過,就與德慶樓裏的人起了衝突……”說到這裏衛管事有些心虛地看了看風重華。
又聽了一會,風重華終於聽明白了。
采買的人在德慶樓沒買到菜,定然不忿,於是就想著法子買。結果後來有人告訴采買的人,在城外就有暖棚,德慶樓的菜品都是在暖棚裏進的。
采買的人自然歡喜,就跑到城外去。
菜買迴後,風重華吃得開心,不免賞了采買的人幾迴錢。
於是,采買的人就動了小心思。
偏巧,那城外的暖棚因為經營不善,急於對外出手。那采買的人覺得這是一條生財之道,就想出手把暖棚買下來。
那采買的人倒也是個聰明人,還知道借著總督府的勢壓價錢……結果,還是被人騙了。
他付了錢,拿了地契。
結果,人家暖棚根本就沒有準備對外出售。
采買的人大怒,說要把暖棚的主人告到官府裏吃官司。
這不,暖棚的主人今日就來見風重華了。
風重華聽完之後,氣得‘啪’的一下拍了桌子,“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為什麽不迴報我?”她平生最恨的就是仗著主人的勢力做一些欺壓良善百姓事情的惡仆,沒有想到今日裏她也成了戲文裏派惡仆強買別人土地的反派。
衛管事抹了抹額頭上的虛汗,“小人也是今天才知道,正準備來迴王妃……已經將采買的人控製起來了,可是他卻叫起了撞天屈,說他付了錢,那暖棚就是他的……”
風重華不由大怒,“把人給我帶上來。”
不大一會,護院就將一個五花大綁的下人帶了上來。
下人一見到風重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哭起來,“王妃,王妃!您可在明查秋毫,小人絕沒有借著府裏的勢搞強買強賣。小人與那暖棚的管事一手交錢一手交地契,做的皆是光明正大。”
光明正大?
風重華被這句話氣得渾身發抖,“冬天的新鮮蔬菜,那是市麵上買不到的東西。能種出這種蔬菜的人,豈會經營不善?哪怕就是他閉著眼睛賣,也絕不可能賣賠本。上哪裏尋一個經營不善將要倒閉的暖棚給你?你還不從實招來?難道非要等到王爺迴府,讓王爺審你?”
“王妃,小人絕沒有半句謊言!那地真是小人買來的,小人有地契,有地契啊!”下人哭得眼淚鼻涕一起流,看起來傷心無比。
看他哭的這麽傷心,風重華禁不住心中一動。
總督府裏的人,都是從京城帶來的老人。
在京城,漢王府裏從來沒出過強買強賣的事情。怎麽一到宣府,就出了這麽大的事情?
而且,怎麽就這麽巧?下人說要買蔬菜,正好就有人告訴他城外有暖棚。
譚家在宣府經營暖棚已有七八年曆史了,誰不知道冬季裏的新鮮蔬菜是譚家供應的。
風重華看他哭得不似作偽,心中已信了他兩三分。
想到這裏,她叫過衛管事,“你把他帶下去細細盤問,告訴他暖棚的人是哪裏人士,長什麽樣子,都要細細問出來。還有這地契……”風重華指了指放在桌上的地契,“拿到衙門裏找一個積年胥吏請他瞧瞧,是真還是假。你再派人打聽打聽,德慶樓是誰家的產業。”
風重華懷疑有人想借著這件事情鬧事。
等到韓辰迴府,風重華將今日的事情與他說了一遍。
韓辰將手停在水盆上,愣了片刻才接著洗手。而後用毛巾擦了擦手,“看樣子,有人想打譚家的主意了。”
風重華點了點頭,“譚家一向明哲保身,不與別人親近。這樣的人若是在京為官倒是不錯,隻可惜在九邊卻是要吃虧的。那暖棚若是商賈之家自然看得上,可是放在咱們家卻不夠看。我覺得這次估計是想著暖棚的事情試探一下譚家,說不定咱們隻不過是別人手裏的一把刀罷了。譚家是左衛參將,若是把他搞下去,下麵一群人都受惠。”
韓辰沒想到風重華連這種道理都懂,笑著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真聰明。”
風重華紅了臉,推了一把韓辰。總是當著下人的麵對她如此親昵,害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那你說,要不然等過完年,我請譚夫人和譚姑娘來家裏吃頓便飯如何?”風重華有些厭煩這些事情,你們想搞譚家就搞譚家,幹嘛要把我們拖下水?
韓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又道:“怎麽想起來要把明怡接過來了?”
風重華替韓辰布好了碗筷,笑著道:“明怡打小就跟著我,如今我在宣府,她甚是想念。再加上她年紀小,一個人住在樂道堂,晚上都不敢睡覺。本來將她托付給娘親最好,可是娘親還要照顧父親,又要管理王府那一攤事,隻怕是分不開身。不如讓她來宣府,依舊跟著我。”
韓辰端起一碗清湯,先養了養胃,而後才開始挾菜,“說得倒也是,既然你已決定了,迴頭給娘去封信。”
第二天,京城裏送來了年貨。
風重華就領著丫鬟們去了門房。
門房裏榮大管家和許東正扳著臉指揮下人卸貨,一見到風重華急忙上前見禮。
“舅舅身體可好,舅母身體可好?兩位表哥可好?”風重華一見麵就急急地問起了京中的情況。
榮大管家樂嗬嗬地說了一遍都好,“好叫王妃得知,大奶奶有喜了。”
“真的?”風重華一臉驚喜。
李沛白前世就是差不多這個時候懷的孕,果然這一世還是這個時候。前世,李沛白生了一個兒子,也不知這世是兒子還是女兒。
李沛白是文府的長媳,她有身孕乃是天大的事情。
等到榮大管家說完了話,許東才上前見禮。
風重華笑著問了問許嬤嬤的身體,得知她一切安好,就放下了心。
跟著她的人,都過上好日子,這才是最好的。
“知道我們要過來,柳奶托人給王妃帶了封信。”許東將一封信從貼身的衣兜裏掏了出來。
信很厚,而且許東又特意用手敲了幾下信封,風重華便知道這信裏可能夾得有東西。
她笑著命令憫月幫著幫東西,“把這些清點一下,該入庫房的入庫房。挑些稀罕的,弄點精美的匣子來,給幾位夫人家裏送去些。”
憫月笑著應是,叫了小廝過來搬東西。
此時韓辰不在家,風重華就讓榮大管家和許東到暖閣說話。
許東知道榮大管家有事和風重華說,便找了個借口暫時離開。
“老爺與夫人讓我給王妃捎話,說是家裏一切安好,不必掛念。”榮大管家笑盈盈地看著風重華,他算是看著風重華長大的,對風重華的感情很不一般。“京裏現在鬧得很不像樣子,聽說宮裏兩位皇子整日裏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前幾日陛下處置了兩位皇子身邊的內侍……對了,明年是選秀之年,凡六品官以下皆入選。老爺的意思是,雖然風家現在不是官了,就怕有人使壞心。所以想讓王妃盡早把明怡姑娘接到宣府來,免得被別人鑽了空子。”
“我正準備把明怡接過來呢。”風重華就道。
明年要選秀?風重華倒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就是不知道袁雪曼知道了之後,會不會難過?
風重華捏了捏剛才許東給她的信,信裏不僅有文府的家信,還夾帶著一封寧朗所寫的信。
寧朗什麽都沒寫,隻是問候了一番。
可以風重華對寧朗的了解,這簡單的問候裏,卻帶有大的問題。
看完了信她才知道,寧朗是在告訴她文氏的近況。
風重華歎了口氣,原來寧朗也是想逃離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