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後, 料峭的新風吹開了京城第一枝白玉梅花。
初九群臣上朝,大理寺卿於存賢將環山園傀儡案向皇上稟明了來龍去脈。
於存賢據目前所掌握的證據進言,乃係禁軍副尉韓仁鋒為求仕途昌隆, 弑殺宮女供養狐仙, 以傀儡術控製芳蕪的屍身,意圖恐嚇眾人、擾亂視聽,來掩飾自己行兇殺人的惡行。
韓仁鋒於刑訊期間畏罪服毒自盡, 現已驗明正身, 交由親眷認領準葬。
文宣帝暗道之前所見傀儡怪象,指不定就是韓仁鋒為了粉飾行兇, 才欲將一切推禍於鬼神之說,讓眾人都以為是邪祟害命, 從此瞞天過海,再無人敢問津此事。
他一時龍顏震怒, 即令於存賢領人去啟韓仁鋒的墳塚,掘棺出屍, 當著眾人的麵,鞭屍二百有餘,以示天威。
鬧得滿宮風雨的邪祟說終於落定, 段崇隨即解下散騎常侍一職, 迴到六扇門中, 卻不想沒過多久,隨之鋪天蓋地襲來的卻是天子之怒。
文宣帝在仔仔細細閱覽過大理寺卿整理好的案宗後,得知是起首是因有一妖道指引韓仁鋒去供奉狐仙, 才有之後一連串的禍事,頓時怫然而怒,著令太常寺在全京城範圍內搜捕妖言惑眾的道人。
這搜捕之令猶若疾風卷狂沙,浩浩蕩蕩掃過臨京的每一處角落。
不過短短三日,所牽連的道觀就有一十三處,道士數百有餘,全部歸案入獄,以待後審。
臨京善男信女者眾,個個唯恐自己牽連進此案當中。整個京城都陷入無言的惶恐當中,就連隨之而至的上元節都不如往前熱鬧。
聖令如同一屜蒸籠,於寒冷中騰升出灼人的熱度,迫得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皇宮中,夜風拂過冷冷地推開殿門,發出吱呀呀的怪叫。
倚著殿門外頭打盹的太監被這突如其來的冷風激醒,忙上前將殿門合好。
寢殿獸爐內焚著清淡的細香,殿門一合,香氣漸而濃起來。風起動拂綃帳,文宣帝隻覺一時墜入雲裏霧裏的深淵當中,浮沉片刻,眼前一片清明,又才迴到了自己的寢殿。
他腦袋沉如千斤重,疲憊地坐起身,見殿內燭台忽地一盞一盞亮起來,燈如豆綠,散著幽暗的青光。
他一時詫異不已,正要開口詢問是何人掌燈,又見燭火猛漲三尺之高,如幽冥長舌舔舐著殿頂,仿佛隻消片刻便能將富貴鋪就的金頂燒成灰燼。
“誰——!來人!護駕!”
文宣帝跌跌撞撞地從床邊站起來,意圖去拿牆上懸著的寶劍,卻有一白毛尾巴卷住他的手腕。
他順向望去,就見臉色青白的韓仁鋒站在屏風前,屏風不知何時繡上白狐,便是這狐狸的尾巴勒縛住了他的手。
從屏風中一點一點裂出來的狐狸女形,似有非有地攀在韓仁鋒的背後,細長魅惑的獸眼緊緊盯著他,尖細地鳴笑起來,刺得文宣帝耳膜陣陣發疼。
他一時頭痛欲裂,忙捂住耳朵,嘶聲大喊“護駕”,可這笑聲愈來愈近,中間摻雜紛亂的叫喊聲,交織成一團,反倒是讓他甚麽都聽不清了。
“會有人為我報仇的——!”
韓仁鋒陰森森道了一句,邪邪笑起來的眼睛裏淌下兩行血淚,看得文宣帝背脊發寒,出了一身冷汗。
他試圖往外跑去喚人,卻在出門的刹那一腳跌入萬丈深淵,身體如墮雲霧般向下墜落,耳邊狐鳴遠遠地消隱,叫喊聲逐漸清晰起來。
“皇上!”
文宣帝一下從噩夢中睜開眼睛,落入眼簾的是惠貴妃一張俊麗的臉,眼睛裏全是焦急和擔憂,在看到他醒過來的片刻,陡然落下了淚。
文宣帝留宿雲昭儀宮中,晚上突然遭了夢魘,嚇得雲昭儀花容失色,忙去傳了太醫,又去迴稟了皇後和惠貴妃來。
兩人匆忙趕到時,就見文宣帝在床上掙紮不已,脖子上已被他自己抓出了道道血痕。
三四個太監上前意圖製止,可力氣大了怕有損龍體,力氣小了又製他不得,一時急得滿頭大汗,無可奈何。
卻是惠貴妃比常人果敢,上前一把按住文宣帝的手臂,一邊急得掉淚,一邊啞聲喚著皇上。一直等到太醫來,在文宣帝頭上施下一針,他才算得以安靜下來。
此刻文宣帝陡然轉醒,背上已經被冷汗濕透。
見了惠貴妃,他便一下緊緊抱住了她,顫著聲音啞聲喚道:“挽青……有鬼!鬼要來向朕索命了!”
“不是,不是的。皇上,你隻是做夢了。”惠貴妃聞言,眼淚決堤而下,手指不斷輕撫著他的背部,泣道,“有臣妾在,你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一場夢魘讓逐漸太平下來的皇宮陡起萬丈波瀾。
文宣帝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宣泄內心的恐懼,又連下三道聖旨,著令大理寺卿盤查韓仁鋒的底細,單單株連九族不說,凡是與韓仁鋒有些關聯的人都一並發罪。
韓仁鋒其人仕途輾轉多次,曾當過參議大人、翰林院學士、護軍參領等諸多官員的屬官或著門生,諸位大人皆因此案遭到關押,唯獨幸免於難隻有惠貴妃的母家將軍府。
這一鬧,整件事便如同腥風血雨在京城狂卷起來。
多名官員聯名上諫,請求文宣帝收迴成命,免此無謂的株連之禍;然但凡上諫的人,皆被文宣帝處以仗刑,早朝也因而廢政多日。
宰相沈鴻儒於年前就抱病在府,聽聞此事後,強拖著一體病軀去宮中諫言,跪在政成殿外好幾個時辰,懇請文宣帝三思而後行。
終是不得,他又連夜寫下一篇《新·臣子賦》,曆數各朝君臣相得之道,求文宣帝以古鑒今,勿要矯枉過正,令臣不安職、民不安枕。
字字瀝血,都不足以安撫文宣帝懼死的心。
沈鴻儒因此病情愈重,一連多日,下床走路都難。
段崇托人尋來一帖藥方和一支上好的人參,帶來宰相府探望他。
入沈鴻儒的居處,聞室內充斥著濃鬱至刺鼻的藥苦味,令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沈鴻儒半倚在軟枕上,剛一口灌下碗中的苦藥,苦得喉嚨犯嘔。這見了段崇前來,病容才扯出一絲恍若迴春的笑意來,說:“稀客啊。”
段崇將人參交托服侍沈鴻儒的婢女,又將藥方交給她,說:“以後換這副藥喝。”
婢女怯怯地看了一眼沈鴻儒。他點頭揮手遣她先行退下,又對段崇道:“你又去請了哪路神佛來助?”
“不會害你就行了。”段崇找來一方圓凳坐在床前,盯著他說,“現在朝中大亂,需要一個人出來主持大局。”
“能做得,我已都做了。”沈鴻儒眉宇湧上疲憊,“可我就算是個神醫,也治不好皇上的心病。”
段崇說:“韓仁鋒一案中還有一些疑團,我始終想不明白;他的死也多有蹊蹺。但此事皇上已交由於存賢全權接手,他已將此案歸檔,以我的身份很難再重新開宗調查。”
之前韓仁鋒曾談及自己是為“萬人”而行事,在審訊中又突然改了證詞,說是為求仕途昌順,這種前後矛盾的話令他最後證詞的可信度也大為降低。
尤其是,他曾在死前說“不該”、“惠貴妃”之類的話,究竟是何意思呢?
沈鴻儒閉了閉眼,思慮片刻,道:“我會寫一份公文交給大理寺,令你再查此案。”
“多謝。”段崇道。
沈鴻儒輕咳了幾聲,瞧見容光煥發的段崇,不禁笑道:“你最近是遇上好事了?”
段崇疑了一下,仔細迴想一番,迴道:“似乎沒有。沈相何出此言?”
“瞧你春風滿麵的。記得你剛入朝為官那會兒,年紀也不大,可總愛板著個臉,瞧著比我都老成。咱們師生往街上一站,別人還以為我沈相是請了個門神,專鎮病邪的。”
段崇:“……沈相多休息、少說話,也就藥到病除了。”
沈鴻儒低低笑起來,捶了一下他的肩膀,佯罵道:“臭小子。”
兩人交談間,有信鷹子請見:“魁君,皇上有旨,令您即刻入宮。”
聞言兩人皆輕蹙起眉。
段崇即辭了沈鴻儒,遂騎上馬趕往宮中。
路上,宮裏的太監向段崇透露了些許消息,隻道是今天大理寺卿於存賢突然負荊入宮,抱著必死之心以薦軒轅,懇請皇上下令收迴成命,歸放被羈押在牢的官員和道人。
據這太監所說,於存賢今天先是在政成殿外跪了一晌,一遍一遍厲聲背著舊朝《臣子賦》,將文宣帝擾得心煩意冗,氣得他下令讓人掌了於存賢的嘴。
而於存賢猶不甘心,即揚言說“邪祟一事的罪魁禍首並非死去的韓仁鋒,而是惠貴妃”。
這一句便將文宣帝徹底激怒。他令左右將其押到禦前,讓於存賢說個分明,如若發現其無憑無據,信口捏造,意圖誣賴惠貴妃,便即刻下令當場處死他。
於存賢就在聖前言道:“韓仁鋒死前曾供出惠貴妃為真兇。隻是臣一直未能找到物證,這才沒將此事寫入卷宗,呈鑒於皇上。當時,從前的長寧公主、大理寺少卿段崇以及刑大獄牢役皆在場,都聽得一清二楚,皇上隻要傳他們前來,一問便知。”
如此,段崇就來了政成殿迴話。
請見時,他尚能在殿外聽到於存賢慷慨激昂地論辯,“韓仁鋒乃是向家推選,能成為禁軍副尉更是因惠貴妃舉薦。恕老臣大不敬之罪,皇上有意偏袒,區以對待,著實令臣士寒心!”
文宣帝臉色鐵青地看著於存賢,得知段崇已在殿外候命,隨即傳了他進來。
見了段崇,文宣帝便問:“韓仁鋒服毒自盡之時,你也在場?”
段崇迴答:“是。”
“他說了甚麽?”
段崇隻得如實迴答:“他在死前喊了一聲‘惠貴妃’,但由於毒性發作,沒有再多說就死了。”
這一下,文宣帝的臉就全黑了。
於存賢激言道:“皇上為邪祟所擾,牽連那麽多無辜清白之人,孰不知這禍根就是出在後宮之中!”
他稽首再拜:“皇上始登帝位之時,謙恭待臣,曾摯言‘必交修餘,無餘棄也1’;今日老臣憶及往事,又思今朝之亂,不禁捶心頓足、愧疚難安。臣鬥膽以死規諫,‘君聖則臣直,君暗則臣佞’,皇上聖明……!”
文宣帝閉上眼,怒火在胸前積蓄,直衝冠頂,激得額上青筋根根凸起。他揚手揮袖,麵前的折子一下入小山般崩塌在地。
他再度睜開的眼睛血紅,眼中情愫卻是恨不足而痛有餘。
“去!傳惠貴妃來見朕!”
太監忙迭撞跑出去傳信了。
宮裏其餘奴才都嚇得不敢喘氣,唯段崇擲地有聲地說道:“皇上,韓仁鋒死前並未將話說清楚,況且此案疑點尚存,究竟是否與惠貴妃有關還需再行查證。”
卻不出須臾,惠貴妃就進了政成殿,觸及於存賢和段崇投來的目光,不禁愣了一瞬。頃刻間,她又恢複常色,跪下來拜禮。
於存賢已在文宣帝前將話說到絕地,此時披肝掛膽,已不畏生死。見了惠貴妃,於存賢正要出聲詰問,欲與她當場對質;不想那廂文宣帝先站起了身,步伐沉沉地走到她的麵前。
惠貴妃跪著,文宣帝便也屈膝蹲了下來。
惠貴妃感覺到他粗糙的指腹冰冰涼的,如同從前在戰場上握過長槍後的溫度,笨拙又緩慢,一寸一寸撫過她的麵容。
他雙目通紅,愈顯憔悴,發出的聲音暗啞,卻一字一句咬得很清楚。
“挽青,是不是你?”他問。
惠貴妃許久沒有迴答。
文宣帝再問:“是不是你!”
惠貴妃垂首,閉眼將洶湧而上的淚意壓下,退身伏地深拜:“臣妾知罪。”
作者有話要說:
1必交修餘,無餘棄也:一定要教誨幫助我,不要拋棄我。出自《說命》。
傅成璧:談政事都不帶我玩係列……(委屈.jpg
初九群臣上朝,大理寺卿於存賢將環山園傀儡案向皇上稟明了來龍去脈。
於存賢據目前所掌握的證據進言,乃係禁軍副尉韓仁鋒為求仕途昌隆, 弑殺宮女供養狐仙, 以傀儡術控製芳蕪的屍身,意圖恐嚇眾人、擾亂視聽,來掩飾自己行兇殺人的惡行。
韓仁鋒於刑訊期間畏罪服毒自盡, 現已驗明正身, 交由親眷認領準葬。
文宣帝暗道之前所見傀儡怪象,指不定就是韓仁鋒為了粉飾行兇, 才欲將一切推禍於鬼神之說,讓眾人都以為是邪祟害命, 從此瞞天過海,再無人敢問津此事。
他一時龍顏震怒, 即令於存賢領人去啟韓仁鋒的墳塚,掘棺出屍, 當著眾人的麵,鞭屍二百有餘,以示天威。
鬧得滿宮風雨的邪祟說終於落定, 段崇隨即解下散騎常侍一職, 迴到六扇門中, 卻不想沒過多久,隨之鋪天蓋地襲來的卻是天子之怒。
文宣帝在仔仔細細閱覽過大理寺卿整理好的案宗後,得知是起首是因有一妖道指引韓仁鋒去供奉狐仙, 才有之後一連串的禍事,頓時怫然而怒,著令太常寺在全京城範圍內搜捕妖言惑眾的道人。
這搜捕之令猶若疾風卷狂沙,浩浩蕩蕩掃過臨京的每一處角落。
不過短短三日,所牽連的道觀就有一十三處,道士數百有餘,全部歸案入獄,以待後審。
臨京善男信女者眾,個個唯恐自己牽連進此案當中。整個京城都陷入無言的惶恐當中,就連隨之而至的上元節都不如往前熱鬧。
聖令如同一屜蒸籠,於寒冷中騰升出灼人的熱度,迫得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皇宮中,夜風拂過冷冷地推開殿門,發出吱呀呀的怪叫。
倚著殿門外頭打盹的太監被這突如其來的冷風激醒,忙上前將殿門合好。
寢殿獸爐內焚著清淡的細香,殿門一合,香氣漸而濃起來。風起動拂綃帳,文宣帝隻覺一時墜入雲裏霧裏的深淵當中,浮沉片刻,眼前一片清明,又才迴到了自己的寢殿。
他腦袋沉如千斤重,疲憊地坐起身,見殿內燭台忽地一盞一盞亮起來,燈如豆綠,散著幽暗的青光。
他一時詫異不已,正要開口詢問是何人掌燈,又見燭火猛漲三尺之高,如幽冥長舌舔舐著殿頂,仿佛隻消片刻便能將富貴鋪就的金頂燒成灰燼。
“誰——!來人!護駕!”
文宣帝跌跌撞撞地從床邊站起來,意圖去拿牆上懸著的寶劍,卻有一白毛尾巴卷住他的手腕。
他順向望去,就見臉色青白的韓仁鋒站在屏風前,屏風不知何時繡上白狐,便是這狐狸的尾巴勒縛住了他的手。
從屏風中一點一點裂出來的狐狸女形,似有非有地攀在韓仁鋒的背後,細長魅惑的獸眼緊緊盯著他,尖細地鳴笑起來,刺得文宣帝耳膜陣陣發疼。
他一時頭痛欲裂,忙捂住耳朵,嘶聲大喊“護駕”,可這笑聲愈來愈近,中間摻雜紛亂的叫喊聲,交織成一團,反倒是讓他甚麽都聽不清了。
“會有人為我報仇的——!”
韓仁鋒陰森森道了一句,邪邪笑起來的眼睛裏淌下兩行血淚,看得文宣帝背脊發寒,出了一身冷汗。
他試圖往外跑去喚人,卻在出門的刹那一腳跌入萬丈深淵,身體如墮雲霧般向下墜落,耳邊狐鳴遠遠地消隱,叫喊聲逐漸清晰起來。
“皇上!”
文宣帝一下從噩夢中睜開眼睛,落入眼簾的是惠貴妃一張俊麗的臉,眼睛裏全是焦急和擔憂,在看到他醒過來的片刻,陡然落下了淚。
文宣帝留宿雲昭儀宮中,晚上突然遭了夢魘,嚇得雲昭儀花容失色,忙去傳了太醫,又去迴稟了皇後和惠貴妃來。
兩人匆忙趕到時,就見文宣帝在床上掙紮不已,脖子上已被他自己抓出了道道血痕。
三四個太監上前意圖製止,可力氣大了怕有損龍體,力氣小了又製他不得,一時急得滿頭大汗,無可奈何。
卻是惠貴妃比常人果敢,上前一把按住文宣帝的手臂,一邊急得掉淚,一邊啞聲喚著皇上。一直等到太醫來,在文宣帝頭上施下一針,他才算得以安靜下來。
此刻文宣帝陡然轉醒,背上已經被冷汗濕透。
見了惠貴妃,他便一下緊緊抱住了她,顫著聲音啞聲喚道:“挽青……有鬼!鬼要來向朕索命了!”
“不是,不是的。皇上,你隻是做夢了。”惠貴妃聞言,眼淚決堤而下,手指不斷輕撫著他的背部,泣道,“有臣妾在,你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一場夢魘讓逐漸太平下來的皇宮陡起萬丈波瀾。
文宣帝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宣泄內心的恐懼,又連下三道聖旨,著令大理寺卿盤查韓仁鋒的底細,單單株連九族不說,凡是與韓仁鋒有些關聯的人都一並發罪。
韓仁鋒其人仕途輾轉多次,曾當過參議大人、翰林院學士、護軍參領等諸多官員的屬官或著門生,諸位大人皆因此案遭到關押,唯獨幸免於難隻有惠貴妃的母家將軍府。
這一鬧,整件事便如同腥風血雨在京城狂卷起來。
多名官員聯名上諫,請求文宣帝收迴成命,免此無謂的株連之禍;然但凡上諫的人,皆被文宣帝處以仗刑,早朝也因而廢政多日。
宰相沈鴻儒於年前就抱病在府,聽聞此事後,強拖著一體病軀去宮中諫言,跪在政成殿外好幾個時辰,懇請文宣帝三思而後行。
終是不得,他又連夜寫下一篇《新·臣子賦》,曆數各朝君臣相得之道,求文宣帝以古鑒今,勿要矯枉過正,令臣不安職、民不安枕。
字字瀝血,都不足以安撫文宣帝懼死的心。
沈鴻儒因此病情愈重,一連多日,下床走路都難。
段崇托人尋來一帖藥方和一支上好的人參,帶來宰相府探望他。
入沈鴻儒的居處,聞室內充斥著濃鬱至刺鼻的藥苦味,令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沈鴻儒半倚在軟枕上,剛一口灌下碗中的苦藥,苦得喉嚨犯嘔。這見了段崇前來,病容才扯出一絲恍若迴春的笑意來,說:“稀客啊。”
段崇將人參交托服侍沈鴻儒的婢女,又將藥方交給她,說:“以後換這副藥喝。”
婢女怯怯地看了一眼沈鴻儒。他點頭揮手遣她先行退下,又對段崇道:“你又去請了哪路神佛來助?”
“不會害你就行了。”段崇找來一方圓凳坐在床前,盯著他說,“現在朝中大亂,需要一個人出來主持大局。”
“能做得,我已都做了。”沈鴻儒眉宇湧上疲憊,“可我就算是個神醫,也治不好皇上的心病。”
段崇說:“韓仁鋒一案中還有一些疑團,我始終想不明白;他的死也多有蹊蹺。但此事皇上已交由於存賢全權接手,他已將此案歸檔,以我的身份很難再重新開宗調查。”
之前韓仁鋒曾談及自己是為“萬人”而行事,在審訊中又突然改了證詞,說是為求仕途昌順,這種前後矛盾的話令他最後證詞的可信度也大為降低。
尤其是,他曾在死前說“不該”、“惠貴妃”之類的話,究竟是何意思呢?
沈鴻儒閉了閉眼,思慮片刻,道:“我會寫一份公文交給大理寺,令你再查此案。”
“多謝。”段崇道。
沈鴻儒輕咳了幾聲,瞧見容光煥發的段崇,不禁笑道:“你最近是遇上好事了?”
段崇疑了一下,仔細迴想一番,迴道:“似乎沒有。沈相何出此言?”
“瞧你春風滿麵的。記得你剛入朝為官那會兒,年紀也不大,可總愛板著個臉,瞧著比我都老成。咱們師生往街上一站,別人還以為我沈相是請了個門神,專鎮病邪的。”
段崇:“……沈相多休息、少說話,也就藥到病除了。”
沈鴻儒低低笑起來,捶了一下他的肩膀,佯罵道:“臭小子。”
兩人交談間,有信鷹子請見:“魁君,皇上有旨,令您即刻入宮。”
聞言兩人皆輕蹙起眉。
段崇即辭了沈鴻儒,遂騎上馬趕往宮中。
路上,宮裏的太監向段崇透露了些許消息,隻道是今天大理寺卿於存賢突然負荊入宮,抱著必死之心以薦軒轅,懇請皇上下令收迴成命,歸放被羈押在牢的官員和道人。
據這太監所說,於存賢今天先是在政成殿外跪了一晌,一遍一遍厲聲背著舊朝《臣子賦》,將文宣帝擾得心煩意冗,氣得他下令讓人掌了於存賢的嘴。
而於存賢猶不甘心,即揚言說“邪祟一事的罪魁禍首並非死去的韓仁鋒,而是惠貴妃”。
這一句便將文宣帝徹底激怒。他令左右將其押到禦前,讓於存賢說個分明,如若發現其無憑無據,信口捏造,意圖誣賴惠貴妃,便即刻下令當場處死他。
於存賢就在聖前言道:“韓仁鋒死前曾供出惠貴妃為真兇。隻是臣一直未能找到物證,這才沒將此事寫入卷宗,呈鑒於皇上。當時,從前的長寧公主、大理寺少卿段崇以及刑大獄牢役皆在場,都聽得一清二楚,皇上隻要傳他們前來,一問便知。”
如此,段崇就來了政成殿迴話。
請見時,他尚能在殿外聽到於存賢慷慨激昂地論辯,“韓仁鋒乃是向家推選,能成為禁軍副尉更是因惠貴妃舉薦。恕老臣大不敬之罪,皇上有意偏袒,區以對待,著實令臣士寒心!”
文宣帝臉色鐵青地看著於存賢,得知段崇已在殿外候命,隨即傳了他進來。
見了段崇,文宣帝便問:“韓仁鋒服毒自盡之時,你也在場?”
段崇迴答:“是。”
“他說了甚麽?”
段崇隻得如實迴答:“他在死前喊了一聲‘惠貴妃’,但由於毒性發作,沒有再多說就死了。”
這一下,文宣帝的臉就全黑了。
於存賢激言道:“皇上為邪祟所擾,牽連那麽多無辜清白之人,孰不知這禍根就是出在後宮之中!”
他稽首再拜:“皇上始登帝位之時,謙恭待臣,曾摯言‘必交修餘,無餘棄也1’;今日老臣憶及往事,又思今朝之亂,不禁捶心頓足、愧疚難安。臣鬥膽以死規諫,‘君聖則臣直,君暗則臣佞’,皇上聖明……!”
文宣帝閉上眼,怒火在胸前積蓄,直衝冠頂,激得額上青筋根根凸起。他揚手揮袖,麵前的折子一下入小山般崩塌在地。
他再度睜開的眼睛血紅,眼中情愫卻是恨不足而痛有餘。
“去!傳惠貴妃來見朕!”
太監忙迭撞跑出去傳信了。
宮裏其餘奴才都嚇得不敢喘氣,唯段崇擲地有聲地說道:“皇上,韓仁鋒死前並未將話說清楚,況且此案疑點尚存,究竟是否與惠貴妃有關還需再行查證。”
卻不出須臾,惠貴妃就進了政成殿,觸及於存賢和段崇投來的目光,不禁愣了一瞬。頃刻間,她又恢複常色,跪下來拜禮。
於存賢已在文宣帝前將話說到絕地,此時披肝掛膽,已不畏生死。見了惠貴妃,於存賢正要出聲詰問,欲與她當場對質;不想那廂文宣帝先站起了身,步伐沉沉地走到她的麵前。
惠貴妃跪著,文宣帝便也屈膝蹲了下來。
惠貴妃感覺到他粗糙的指腹冰冰涼的,如同從前在戰場上握過長槍後的溫度,笨拙又緩慢,一寸一寸撫過她的麵容。
他雙目通紅,愈顯憔悴,發出的聲音暗啞,卻一字一句咬得很清楚。
“挽青,是不是你?”他問。
惠貴妃許久沒有迴答。
文宣帝再問:“是不是你!”
惠貴妃垂首,閉眼將洶湧而上的淚意壓下,退身伏地深拜:“臣妾知罪。”
作者有話要說:
1必交修餘,無餘棄也:一定要教誨幫助我,不要拋棄我。出自《說命》。
傅成璧:談政事都不帶我玩係列……(委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