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


    相比於太史慈從江夏到吳郡的一路狂奔,從吳郡返迴江夏的路上,太史慈和於吉雖然依舊保持了不慢的速度,但卻沒有再像之前那般緊張。


    甚至被張昭派來給諸葛亮送信的信使都趕上了他。


    因此太史慈當時把信遞給張昭就接著於吉走了,張昭甚至沒來得及把信交還給他。


    與此同時,在返迴江夏的路上,太史慈通過跟於吉聊天,總算是發現這個道長被江東居民推崇的道士的確有些真實本領。


    其實從孫策態度的轉變開始,太史慈就已經意識到這個於吉不簡單了。


    先前以為他是在故弄玄虛,沒想到他居然真的能夠神遊物外。


    如今經過和於吉的探討,他便更加篤定了。


    所以等快要迴到江夏的時候,太史慈也從於吉那裏討來了由他的師兄左慈研發的房中之術。


    當然,他可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隻是抱著學術研究的態度想要見識一下道家的典籍罷了。


    對此說法於吉隻是微微一笑。


    一切盡在不言中。


    行行複行行,十數日後,一行人終於迴到了江夏。


    張繡給足了圓滿完成了任務的太史慈麵子,帶著賈詡和諸葛亮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


    反正他這段時間他除了白天跟甄宓玩鳥,晚上跟大橋練槍,閑暇時間陪鄒氏聊天解悶、增進感情之外真是沒什麽事情。


    河北戰場上,袁紹和曹操還在僵持不下。


    呂布、袁術、劉備那邊也都沒有消息傳過來。


    所以當聽到太史慈把於吉帶迴來的時候,便來到城門口接人。


    賈詡和諸葛亮對於這位在民間聲望頗高的老神仙同樣也很感興趣,聽說些事以後,都放下手頭的事情陪著張繡過來。


    其中諸葛亮是手頭真的有事情,除了日常政務之外,還要準備不久之後跟黃月英的婚事。


    可以說幾乎是忙得腳不沾地。


    至於賈詡麽……


    他的情況張繡差不多。


    麵對如今四州六郡皆已經步上正軌的局麵,他已經懶得插手。


    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為《吳起兵法》校注上。


    文聘本來也打算過來,卻讓張繡給攔住了。


    他們三人組這個陣營已經足夠豪華了。


    如果單單是太史慈一人也就罷了,但如今卻還加上了於吉。


    一旦被人傳開,以為是他們專程為了於吉如此興師動眾就不好了。


    張繡對於吉雖然有些興趣,隱隱也覺得此人應該不是凡俗之輩,但他還是更相信那句至理名言:


    “人,一定要靠自己!”


    當看到張繡居然帶著賈詡和諸葛亮站在城門口的時候,太史慈的眼睛頓時濕潤了,雙眼滲出晶瑩的淚水。


    得主如此,夫複何求啊!


    隻是不知道如果被他知道張繡隻是因為純粹覺得閑才來接他,還會不會這麽感激涕零了。


    嗯,大概率還是會的。


    這個年代的人就是這麽有節操。


    除了極個別混賬到破壞了規矩的……


    算了,不說也罷。


    “主公,子義不辱使命,救下於道長,將他請迴江夏。”


    太史慈縱身下馬,向著張繡行了一禮,跟著側過身子讓出了身後的於吉:“這位便是於道長。”


    順著太史慈指的方向望去,看清楚此人相貌的張繡忍不住就在心裏點了個讚。


    好一位超凡脫俗的世外高人!


    但見此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站在道路中央,宛如一尊神像。


    兼之臉龐清瘦,雙目深邃如潭,隱隱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


    在看到他時的第一眼,張繡不禁便想起了某個版本倚天屠龍記裏的張三豐。


    稱一聲仙風道骨也不為過。


    旁的不說,單單隻憑這個形象,說出的話都平添了三分說服力。


    所以張繡愈發覺得奇怪了,按說於吉也沒有作惡吧?


    不但沒有作惡,從之前張昭的信件來看,他還在吳會一帶救了不少病人。


    且不管他是出於什麽目的才這樣做,但張繡對這種人的評價標準一向是論跡不論心。


    隻要能救人,那他就是一個好人。


    哪怕是一個卑鄙善良的好人。


    所以孫策為什麽鐵了心非要殺他不可呢?


    在張繡打量著於吉,並且對他的外貌驚歎不已的同時,殊不知於吉心目的驚訝隻比他更甚。


    張繡剛一露麵,他的目光便牢牢被吸引住了。


    甚至第一眼望過去的時候,差點當場就給張繡磕了一個。


    “額有朝天骨,眼裏有靈光,莫不是仙人轉世、神仙下凡?”


    不過等凝神細看時,這才發現隻是有些相像罷了,並不是真的仙人轉世。


    隻不過依舊是天庭飽滿、印堂發亮,絕非凡夫俗子。


    旁的不說,單單隻憑這個麵相,說出的話都平添了三分說服力。


    於吉越看越是喜歡,越看越是著迷。


    不行,待會等還是得問問張繡的生辰八字才行。


    那樣算出來的命才更加準確。


    “福生無量天尊!”


    和當初見到孫策不同的是,於吉主動和張繡打起了招唿,“琅琊宮道士於吉,見過大漢揚州刺史宣威侯右將軍!”


    聽到於吉把自己的所有頭銜都報了出來,張繡不由樂了。


    怎麽感覺跟當初劉備三顧茅廬去見諸葛亮時的情形一樣呢?


    當初劉備一開口就是這樣自稱的,隻不過現在變成了於吉這樣稱唿自己。


    “不必如此客氣”,張繡笑道,“於道長,這二位是賈文和與諸葛孔明。”


    在來的路上於吉已經聽太史慈介紹過賈詡和諸葛亮,所以此刻便也向賈詡和諸葛亮行了一禮:


    “貧道見過二位軍師。”


    雙方簡單的介紹過後,一行人便來到了江夏太守府,又跟文聘見了麵。


    此時的於吉也在張繡的要求下開始介紹起了自己:


    “貧道在順帝時曾入山采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


    那書號曰《太平清領書》,凡百餘卷,皆治人疾病方術。


    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


    這話於吉曾經對孫策說過一遍,目的是為了反駁孫策說自己煽惑人心。


    隻是當時的孫策卻對此根本聽不進去。


    不過張繡對此卻很感興趣。


    聽完了於吉的自我介紹,張繡忍不住問道:“《太平清領書》?此書與《太平要術》有何關係?”


    張繡不問則已,他這一開口,聽到“太平要術”四個字,於吉雙目驟然一縮,兩道目光如電般射向張繡:


    “張將軍怎知《太平要術》?”


    一見於吉反應這麽大,張繡心中頓時暗道一聲糟糕。


    此時他才想起,這一件在穿越以後人盡皆知的事情在這個世界如今卻沒有幾個人知道。


    三國演義裏說得很清楚,黃巾起義的主要發起者張角本是個落第秀才。


    某日他去山中采藥,得遇高人贈書,這才練就了一身唿風喚雨的本領。


    那書便是《太平要術》,至於那高人自然便是南華老仙了。


    正因如此,在發起黃巾起義的時候,張角自稱“太平道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張繡此時聽到《太平清領書》,一下子就聯想到了《太平要術》,下意識便問了出來。


    等到反應過來卻是已經遲了。


    眼見於吉深邃的目光朝自己望來,張繡不禁有些慌了。


    不過他骨子裏畢竟是個現代人,稍一轉念便放下心來。


    慌什麽!


    別說於吉發現不了他穿越者的身份,就算是他真的發現了又能如何?


    總不能還把自己送迴到現代不成?


    不過這件事情終歸還是要給出一個解釋。


    想到這裏,他便平靜地說道,“此事乃家師告之於我。”


    解釋完以後還故意一臉不解地問道,“於道長為何這般驚訝,此事可有不妥之處?”


    聽到張繡搬出了自己的師傅,於吉不禁一怔,“不知令師是……”


    “北方大地、五行山上,蓬萊槍神散人,童淵!”


    張繡站起身來,朝著北方一拱手,一臉傲然地說道。


    心裏卻是想道,對不起了啊師傅,這種時候隻能拉你出來背鍋了。


    “阿嚏!”


    與此同時,正看著愛徒趙雲練槍的童淵突然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趙雲見狀,連忙收起龍膽亮銀槍,趕到童淵身旁問道:


    “師傅,可是昨夜著涼了?”


    要知道此時正值盛夏,童淵雖然年事已高,但修為卻是已經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地步。


    等閑的小病根本奈何不了他。


    所以看到童淵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趙雲才會如此緊張。


    “無妨。”


    童淵擺了擺手,心裏也有些奇怪,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麽了。


    眼見趙雲已經收起了槍,索性一揮手,阻止了他繼續往下練,而指點起槍法中的精要來。


    “子龍,當初為師便料定你在槍法上的成就定在你二位師兄之上,如今看來,倒是為師有失偏頗了。


    多年不見,未曾想博超在百鳥朝鳳槍上的造詣竟是不下於伱。”


    趙雲聞言笑道,“二位師兄皆是天資聰穎之輩,唯雲資質愚鈍,隻盼勤能補拙,方可追上二位師兄。”


    童淵搖了搖頭:“你們師兄弟三人於槍法一道皆有天分,否則為師也不會收汝等為徒,隻是你天資卓絕,尤在你二位師兄之上。”


    見趙雲還想開口,他伸手攔住,說道:“你也莫急,且聽為師慢慢道來。”


    說著便跟趙雲說起了他當初對於張任、張繡、趙雲三人前途的判斷。


    這一說,便是整整半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日吹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日吹冰並收藏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