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諸葛亮……要成親?


    於吉這個人張繡自然知道。


    不單是於吉,張繡還知道南華和左慈。


    在某些二次創作的藝術作品中,這三人一起作為海外三仙教的骨幹分子,能夠唿風喚雨、撒豆成兵、興風作浪,為天下大亂立下了汗馬功勞。


    至於真正的曆史上是怎麽迴事,張繡就不知道了。


    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裏,這三人雖然不像二次創作那麽酷炫,但同樣也是有真本事的。


    特別是南華老仙。


    三國演義一開始就說過了,黃巾軍首領張角能施展法術,就是因為南華給了他一本《太平要術》。


    張角憑借此書修煉多年,也算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恰逢靈帝不幹人事,致使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再加上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百姓怨聲載道,廣大農民階級已經走投無路。


    最終張角抓住機會,便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掀起了席卷全國的黃巾起義。


    其實當時的世人並不是真的相信太平道,隻不過因為當朝皇帝無德,政府公信力透支,人們被逼無奈,隻能選擇以這種方式來進行反抗。


    結果就是短短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戰事。


    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師。


    然而黃巾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


    原因來自多個方麵,固不待言。


    但是黃巾起義雖然失敗,卻沉重地打擊了漢王朝的勢力,


    使軍閥割據的局麵不可挽迴,加速了腐朽的東漢王朝衰落和滅亡,最終導致了三國局麵的形成。


    像這種在曆史上已經發生過的事件往往會被老資格的學者稱為“具有曆史必然性”,但是在此方世界當中,南華顯然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


    好在南華是那種文學作品典型的世外高人,在三國演義中隻露了一麵就再也沒有出現。


    所以張繡倒是也不擔心再遇上他。


    除了南華,左慈亦是此世著名方士。


    他比起南華就要接地氣許多,不但跟此世許多人有過交流,還展示了不少次所謂的“神跡”。


    其中就包括北方的曹操和南方的劉表。


    他在出席曹操的宴會時曾經隻用釣竿和一盤清水連續釣出兩條鱸魚,還搞到了千裏之外的蜀地生薑,堪稱神跡。


    正因如此,曹操便對其起了殺心。


    但在付諸實踐的時候,卻沒能如願以償。


    因為派出去的人發現街上所有人都變成了左慈的模樣,頓時就成了狗咬刺蝟,無從下口。


    劉表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隻有一小鬥酒和一點兒肉幹就讓劉表麾下近萬士卒飽餐了一頓。


    於是劉表才剛剛生出的殺心便因為左慈的這種表現消失的無影無蹤。


    另外,曹操之子曹植還說他擅長房中術來著……


    當然這隻是傳聞,並沒有實證。


    跟南華和左慈相比,於吉就有些不夠看了。


    張繡也隻知道他惹怒了孫策被殺,但卻沒有真的被死,反而是報複了孫策。


    即便如此,他也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人物。


    尤其是如今的張繡穿越的是三國演義的世界,所以這個家夥肯定是有真實本領的。


    隻是張繡沒有想到,當孫策和於吉相遇並且產生了矛盾的時候,張昭居然會想到找自己求助。


    再加上之前的周瑜,這群人還真是把自己當成知心姐姐了嗎?


    “張昭倒是有意思,居然會想到讓我去勸孫策……”


    張繡摸著下巴思索片刻,“文和與孔明的意思是……派人去一趟?”


    “於吉此人不可小覷。”


    讓張繡意外的是,連諸葛亮都正色道,“竊以為主公便是不救孫策,也應該派人前往江東與之相見,且救孫策利大於弊。”


    張繡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倒是沒有意見。


    拋開自己對孫策的欣賞不談,隻要孫策這貨還在,就能夠幫著自己拉住曹賊的仇恨。


    換成是孫權那個家夥的話……


    大魏吳王有話說。


    另一方麵,如果不能讓於吉收了神通,搞不好已經逃過一劫的孫策就會再一次gg。


    如果曆史迴到了原來的軌跡上,那麽自己先前對孫策的警告就毫無意義了。


    想到這裏,張繡便看向了太史慈。


    後者見到張繡目光朝自己望來,立刻挺起胸膛。


    張繡見狀暗暗好笑,隨即說道,“既然子義主動請纓,那你便去一趟吧。”


    “多謝主公!”


    太史慈聞言大喜。


    他老早之前就眼饞魏延了。


    隻不過因為魏延本是南陽人,跟黃忠既是老鄉又相互認識,所以去荊南的人選早早就敲定了他。


    但這次是去江東,那可算是自己的半個主場了。


    昔日他在劉繇麾下的時候,曾經跟剛剛來到江東的孫策戰了個痛快。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張繡出手,他搞不好已經被孫策給招降了。


    哪怕之後跟了張繡,太史慈也多次跟孫策交手,心中對於此人也是有些佩服。


    如今既然張繡有意要救他,他自然願意跑這一趟。


    更重要的是,去了江東搞不好還有仗能打呢!


    然而張繡下一句話就讓他愣住了:


    “此去江東並非作戰,你帶數十人隨行便可。”


    其實按張繡的想法,如今江夏前往吳會一帶的地盤如今已經被他和孫策兩人瓜分,路上的安全基本不成問題。


    甚至太史慈隻要不過江,隨時都可以從附近的縣城調人。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加上從其他地方調的人終究是不如一開始從出發點帶過去的原裝人馬用得順手。


    安排好了這件事情,張繡便手書一封,讓太史慈帶給孫策。


    諸葛亮亦是寫了一封信,對象卻是張昭。


    這也算是張繡和孫策兩方勢力開始正式建交的一種嚐試。


    張繡又叮囑了幾句,等到太史慈帶著兩人寫好的信一臉鬱悶地離開,便對賈詡和諸葛亮笑道:“子義似是有些失望?”


    賈詡也笑了:“子義本想前往江東大顯身手,不意主公卻隻讓他帶數十人前行,自是難免如此。”


    “是去勸架,又不是去打架,帶那麽多人幹什麽?”


    張繡不以為然地說道,“以江東那群人的小心眼,帶的人多了搞不好還會疑神疑鬼。”


    賈詡和諸葛亮皆是笑著稱是。


    這一點從周瑜和張昭的來信上都能夠看出來。


    除了孫策等寥寥數人,江東的家夥們多少都有些小家子氣。


    “話說孫策這家夥也真夠可以的,那麽執著殺於吉幹什麽?怎麽感覺跟魔怔了似的?”


    賈詡歎了口氣,幽幽說道:“並非所有人都如同主公一般胸襟廣闊。”


    顯然是迴想起了之前董卓、李傕、段煨等人對他的猜忌。


    諸葛亮也說道,“那孫策已是豁達開朗之人,隻是見諸將為拜於吉便棄他於不顧,這才難以忍受,動了殺念。”


    “你也說了孫策是個豁達之人,訓斥一頓,趕走便是”,張繡不解地問道,“那也不至於非殺了人家吧?”


    諸葛亮搖頭道,“亮亦覺得事有蹊蹺,隻是我等不在江東,亦不知此中細節。”


    “待子義去了便知。”


    賈詡皺著眉頭說道,“隻是若張昭等人沒有勸住孫策,讓其斬了於吉,我等便是想要相助,也是有心無力。”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張繡歎了口氣,“盡人事,聽天命,希望人沒事。”


    跟賈詡和諸葛亮議完了這件事情,張繡又聽了兩人關於近期工作的匯報。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以後,賈詡和諸葛亮也終於找到了一種適合兩人的分工方式。


    那就是先由張繡製定大方案,之後由賈詡進行細化分工,最後由諸葛亮來查漏補缺,進行總結。


    這樣做的好處是三個人都不會太累。


    工作量最大的諸葛亮正是吃飯不知飽,幹活不知累的時節,再加上他天賦異稟,這種事情對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等談完了正事,諸葛亮突然有些難為情地說道,“主公,有件事情還需讓伱知曉。”


    張繡還是第一次看到諸葛亮露出這種表情,在有些意外的同時也來了興趣:


    “孔明有何事?”


    諸葛亮猶豫了片刻,竟是沒能把話說出口來了。


    張繡見狀不禁更奇怪了。


    不應該啊,這可是諸葛亮啊!


    能讓千古一相為難成這副模樣,那得是多少複雜的事情啊!


    雖然如今的諸葛亮還不是完全體,但是能把他難住的事情應該也不多啊?


    更何況如今自己的條件比起曆史上諸葛亮出山時候的劉備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倒是一旁的賈詡看出了端倪,再一次笑著說道,“孔明要說的可是……你的親事?”


    張繡:(°ー°〃)


    親、親事?


    孔明要成親了?


    張繡當場愣住了。


    這、這是什麽操作?


    他一點一點把頭轉向孔明,卻見後者雖然依舊有些不好意思,但卻還是點了點頭。


    張繡:ヽ(*。Д)o゜


    諸葛亮居然要成親了?


    是耀眼的結晶?英雄的宿命?還是……無盡的永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日吹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日吹冰並收藏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