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當然會打起來,卻不是現在打起來。吳羨並未發怒,隻當蚊子在耳邊嗡嗡鳴了幾聲,雖然擾人清淨,卻也不需要太過計較了。
另一邊,一眾群雄素質參差不齊,有精忠愛國、視死如歸的鐵血硬漢,也有委曲求全、苟且偷生的小人。
第一個投降歸順的,是一個叫黃衣瘦臉的漢子,隨後,又陸陸續續幾十人投降,但與在場接近萬人的英雄們相比,便顯得有些少了。
也因為如此,波斯明教眾寶樹王見眾人這麽不識相,他們臉都陰沉沉的,黑成了木炭似的,臉色要多難看便有多難看,在場群雄皆是鄙夷那些投降的人,又見波斯眾人吃了癟,全都哈哈大笑,滿是鄙夷譏諷。
隨後,波斯眾人見山上黑壓壓一片人,也不敢當場翻臉,隻能悻悻退卻,返迴山下。
而經周顛、張中兩人打探,又派人通稟給山上群雄,話中說道:那波斯眾人順利下山,並未受到元軍的任何阻攔和為難,一路順風無阻,進入了元軍的大營。
這一時候,眾人越發的篤定,波斯明教之所以現在上來,目的便是分裂明教,順便招攬群雄,削弱眾人的戰力。可人算不如天算,波斯明教乃外邦人馬,盡管持著四枚聖火令,並且和中土明教有一些情分,可波斯明教哪能服眾,哪能讓明教群雄徹徹底底安心歸降。
而少室山上群雄聯合在一起,各處要道嚴密把守,又新立了一些崗哨,時時刻刻監視著山下的一舉一動。
夜幕降臨後,有一些江湖漢子,他們擔憂擋不住元軍的進攻,便唿朋喚友、成群結隊地想要趁著迷蒙的夜色逃之夭夭,可元軍仿佛未卜先知一般,早早設下陷阱,留出一條“生路”將他們引向一處,最後全給殺了。
當然,也不乏機智聰明、輕功高強的人,在混亂之中逃了出去,可那少之又少,幾乎幾十個人中,才有那麽一兩人可以逃脫。
而午夜子時,元軍突然殺至,向山上發起猛烈的進攻,群雄群起反抗,但元兵的千軍萬馬排兵布陣,成千士兵軍容整齊,一擁而上,勢如潮水,而那一眾好漢雖聽明教的命令,但一上戰場便亂成一團、各自作戰,怎麽可能是元軍的對手。
若不是明教五行旗以陣法抵擋陣法,這時少室山頭定已慘不堪言,而此時少林寺也在烈火中成了一片瓦礫。
倒是少林僧眾頗有規律,一隊隊少年僧眾手持禪杖戒刀,在年長僧侶率領下分守各處要地,但寡不敵眾,勢難擋住一萬蒙古精兵的衝擊。
待見元軍退去,群雄紛紛議論,才明白為什麽前朝盡多武功高強的英雄豪傑,卻將大好江山淪亡在蒙古兵手中。
次晨吳羨一早起身,躍上高樹瞭望,唯見山下敵軍旌旗招展,人馬奔騰,營中號角聲此起彼落,顯是調兵遣將,十分忙碌。詢問後方才知道,得知元兵另一個萬人隊也已開到,總共已是兩個萬人隊。
這一下子,山上群雄更加難受了,原本元軍兩萬人的元軍,山上便是艱難的抵擋,更別說又添兵加將,實力翻了一倍。
又堅守三天之後,元人突然大舉進攻,勢要覆滅山上群雄,而眾人說什麽也不投降,非要和元人拚個你死我活。
一直從早上打到下午,元軍包圍圈越縮越小,山上原有一萬英雄,此時打來打去,竟死了有五千餘人,戰場上的血腥,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元軍節節勝利,正打算發起最後一波進攻時,明教的援軍來了,眾人從山頂下望,瞧不見山下情景,但煙塵騰空,人喧馬嘶,援軍顯是來得甚眾。
蒙古軍每十名士兵為一個十人隊,由十夫長率領,其上為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層層統屬,臨陣時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
而在吳羨的建議之下,這些武林好漢們,也找到了和元人戰鬥的竅門,那便是專揀元軍官長殺戮。
若是兩軍對壘,列陣攻戰,此法難行,因官長大都在後督戰,但此刻元軍在山坡上散戰,元兵雖精,官長武功終究不及中原英俠,幾名千夫長、百夫長遭殺。蒙古精兵指揮無人,登時亂成下一團。
吳羨一路從山頂打到山腰上,俯首望去,隻見山下旌旗招展,南首旗上一個“徐”字,北首旗上一個“常”字,知道是徐達與常遇春到了。
徐常二人奉命帶兵進攻豫南一帶,得到布袋和尚說不得傳訊,獲悉他們教主受困少室山,便帶兵星夜來援。徐達與常遇春所率教眾都是久經戰陣之士,u看書 w.uunshu 兼之人數眾多,比之四萬元軍多出兩倍。
登時間,山上群雄和山下的徐達、常遇春大軍兩路夾擊,逼迫元軍西退,順利解救山上群雄於危難之中,也因此,明教聲威大震,江湖上好漢無不欽佩萬分。
元軍見大勢已去,隻好無奈退去,元軍對群雄的威脅也隨著他們的撤退而消失殆盡。
再之後,少室山上風波盡散,各門各派迴去自己幫派駐地,什麽武當、峨眉、崆峒、昆侖派等等,全都迴到各自的地盤。
丐幫眾人也往總舵迴去,吳羨則與丐幫眾雄分道揚鑣,獨自在江湖上漂泊流浪,現在陳厚、成昆兩人先後涼了,江湖上再沒有什麽人能掀起禍端了。
另一邊,明教的起義軍實力越來越強,而元朝大廈將傾,韃子皇帝還不思悔改,整日尋歡作樂,朝中奸佞當道,又多有人中傷汝陽王,從汝陽王手中奪走兵權,故而汝陽王手中權力日益減少,恐怕起義軍不打到大都,汝陽王一日難以受到重用。
而元人統治了中原快有百年時間,現在起義軍反撲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原的版圖重新一點點被點亮,元軍逐漸被往北方驅趕。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另一邊,一眾群雄素質參差不齊,有精忠愛國、視死如歸的鐵血硬漢,也有委曲求全、苟且偷生的小人。
第一個投降歸順的,是一個叫黃衣瘦臉的漢子,隨後,又陸陸續續幾十人投降,但與在場接近萬人的英雄們相比,便顯得有些少了。
也因為如此,波斯明教眾寶樹王見眾人這麽不識相,他們臉都陰沉沉的,黑成了木炭似的,臉色要多難看便有多難看,在場群雄皆是鄙夷那些投降的人,又見波斯眾人吃了癟,全都哈哈大笑,滿是鄙夷譏諷。
隨後,波斯眾人見山上黑壓壓一片人,也不敢當場翻臉,隻能悻悻退卻,返迴山下。
而經周顛、張中兩人打探,又派人通稟給山上群雄,話中說道:那波斯眾人順利下山,並未受到元軍的任何阻攔和為難,一路順風無阻,進入了元軍的大營。
這一時候,眾人越發的篤定,波斯明教之所以現在上來,目的便是分裂明教,順便招攬群雄,削弱眾人的戰力。可人算不如天算,波斯明教乃外邦人馬,盡管持著四枚聖火令,並且和中土明教有一些情分,可波斯明教哪能服眾,哪能讓明教群雄徹徹底底安心歸降。
而少室山上群雄聯合在一起,各處要道嚴密把守,又新立了一些崗哨,時時刻刻監視著山下的一舉一動。
夜幕降臨後,有一些江湖漢子,他們擔憂擋不住元軍的進攻,便唿朋喚友、成群結隊地想要趁著迷蒙的夜色逃之夭夭,可元軍仿佛未卜先知一般,早早設下陷阱,留出一條“生路”將他們引向一處,最後全給殺了。
當然,也不乏機智聰明、輕功高強的人,在混亂之中逃了出去,可那少之又少,幾乎幾十個人中,才有那麽一兩人可以逃脫。
而午夜子時,元軍突然殺至,向山上發起猛烈的進攻,群雄群起反抗,但元兵的千軍萬馬排兵布陣,成千士兵軍容整齊,一擁而上,勢如潮水,而那一眾好漢雖聽明教的命令,但一上戰場便亂成一團、各自作戰,怎麽可能是元軍的對手。
若不是明教五行旗以陣法抵擋陣法,這時少室山頭定已慘不堪言,而此時少林寺也在烈火中成了一片瓦礫。
倒是少林僧眾頗有規律,一隊隊少年僧眾手持禪杖戒刀,在年長僧侶率領下分守各處要地,但寡不敵眾,勢難擋住一萬蒙古精兵的衝擊。
待見元軍退去,群雄紛紛議論,才明白為什麽前朝盡多武功高強的英雄豪傑,卻將大好江山淪亡在蒙古兵手中。
次晨吳羨一早起身,躍上高樹瞭望,唯見山下敵軍旌旗招展,人馬奔騰,營中號角聲此起彼落,顯是調兵遣將,十分忙碌。詢問後方才知道,得知元兵另一個萬人隊也已開到,總共已是兩個萬人隊。
這一下子,山上群雄更加難受了,原本元軍兩萬人的元軍,山上便是艱難的抵擋,更別說又添兵加將,實力翻了一倍。
又堅守三天之後,元人突然大舉進攻,勢要覆滅山上群雄,而眾人說什麽也不投降,非要和元人拚個你死我活。
一直從早上打到下午,元軍包圍圈越縮越小,山上原有一萬英雄,此時打來打去,竟死了有五千餘人,戰場上的血腥,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元軍節節勝利,正打算發起最後一波進攻時,明教的援軍來了,眾人從山頂下望,瞧不見山下情景,但煙塵騰空,人喧馬嘶,援軍顯是來得甚眾。
蒙古軍每十名士兵為一個十人隊,由十夫長率領,其上為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層層統屬,臨陣時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
而在吳羨的建議之下,這些武林好漢們,也找到了和元人戰鬥的竅門,那便是專揀元軍官長殺戮。
若是兩軍對壘,列陣攻戰,此法難行,因官長大都在後督戰,但此刻元軍在山坡上散戰,元兵雖精,官長武功終究不及中原英俠,幾名千夫長、百夫長遭殺。蒙古精兵指揮無人,登時亂成下一團。
吳羨一路從山頂打到山腰上,俯首望去,隻見山下旌旗招展,南首旗上一個“徐”字,北首旗上一個“常”字,知道是徐達與常遇春到了。
徐常二人奉命帶兵進攻豫南一帶,得到布袋和尚說不得傳訊,獲悉他們教主受困少室山,便帶兵星夜來援。徐達與常遇春所率教眾都是久經戰陣之士,u看書 w.uunshu 兼之人數眾多,比之四萬元軍多出兩倍。
登時間,山上群雄和山下的徐達、常遇春大軍兩路夾擊,逼迫元軍西退,順利解救山上群雄於危難之中,也因此,明教聲威大震,江湖上好漢無不欽佩萬分。
元軍見大勢已去,隻好無奈退去,元軍對群雄的威脅也隨著他們的撤退而消失殆盡。
再之後,少室山上風波盡散,各門各派迴去自己幫派駐地,什麽武當、峨眉、崆峒、昆侖派等等,全都迴到各自的地盤。
丐幫眾人也往總舵迴去,吳羨則與丐幫眾雄分道揚鑣,獨自在江湖上漂泊流浪,現在陳厚、成昆兩人先後涼了,江湖上再沒有什麽人能掀起禍端了。
另一邊,明教的起義軍實力越來越強,而元朝大廈將傾,韃子皇帝還不思悔改,整日尋歡作樂,朝中奸佞當道,又多有人中傷汝陽王,從汝陽王手中奪走兵權,故而汝陽王手中權力日益減少,恐怕起義軍不打到大都,汝陽王一日難以受到重用。
而元人統治了中原快有百年時間,現在起義軍反撲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原的版圖重新一點點被點亮,元軍逐漸被往北方驅趕。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