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好在,還有贏長青在。
大秦:公子長青的逆天之路 作者:永湖小結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還有贏長青在。
“兒臣的意思是,在鹹陽城郊,順著渭水和灞水衝擊平原建設起兩座新城,其中一 座用於居住,另一座,則是專業的商貿城池。”
“如今一來,不僅可以極大緩解鹹陽城內城的壓力,而且後續的商貿發展,也會更 加順暢,百姓們的居住條件,也會有一個極大的改善。”
“兩座新城修建成功之後,鹹陽城內部的諸多集市就可以進行重新改造,內城的環 境,也會隨著而變好許多。”
“兒臣的長期目標,是要讓擴建後的鹹陽城,不僅至少能容納兩百萬常住人口,而 且要讓裏麵的百姓生活條件達到世界最好。”
贏長青淡淡一笑道。
朝臣們頓時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要知道,如今整個大秦,才剛過三千萬人啊!
兩百萬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如今的整個內史區域了。
不過聯想到大秦如今的發展速度,眾人又不得不承認,贏長青的預留量,還是極有 必要的。
總不能過幾年人口暴漲之後,再來一次擴建吧?
那大秦堂堂帝都,還不成了補丁一樣的存在了。
不過很快,朝臣們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殿下,這長遠規劃確實是極好,然而這耗費!”
內史騰苦笑道。
國庫雖然收入不斷上漲,但是無奈這開支,更加誇張了。
“無妨!”
“本太子既然敢提出這樣的方案,這錢糧自然不在話下!”
“運作得好,不僅能有所盈餘,甚至可以給父皇修建一座新皇宮了!”
朝臣們再次麵麵相覷。
這也,太誇張了吧?
“長青你可是準備動用海外資源?”
“可是雖然江南傳來消息,說是水師在征討項逆一戰大勝,斬首俘獲過萬,但是前 往扶桑島嶼進行開采,也需要不少時間。”
“而且這筆進賬,大部分還要用以大運河等工程……”
贏政遲疑了一下道。
大秦國庫收入雖然不斷暴漲,但是隨著發展速度不斷提高,需要建設的地方,也實 在是太多。
如今大秦光是動用人力五萬人以上的大型工程,就超過了二十個。
若不是贏長青打開了外貿之路,加上草原各部落的免費俘虜,大秦國庫早就再次宣 告破產了。
“父皇,朝堂賦稅的來源和支出,有一句話總結得好,叫做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一次兒臣的打算,也是從民間募集用於此~次建設的資金。”。
贏長青淡淡—笑道。
“殿下的意思,是民間商人?”
馮去疾微微皺了皺眉頭。
由於諸多原因,對於商人,大秦朝堂重臣們,向來是沒有多大好感的。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已經伏誅的王綰,還是被“病退”的李斯,或者是現任的宰輔馮 去疾和頓弱,都是一致的態度。
“殿下,這商人,不可輕信啊!”
上卿姚賈跟著抱拳道。
“殿下,不可啊!”
“重農輕商,是我大秦國本,豈可輕易動搖!”
“若是重用商賈,隻怕是昔日之禍,又要不遠矣!”
其餘官員,也是紛紛諫言起來。
贏長青眉頭微微一皺。
看來大秦朝堂之中,對於商業的認知,還是相當落後啊。
得虧是自己,換成其餘人,敢提出要將鹹陽新城建設向民間商人募資,隻怕已經是 引起一片彈劾了。
看來是時候,給這群人好好上一課了。
“國庫之中,如今商稅收入占據幾成?”
贏長青沒有理會百官的質疑,而是直接將目光看向了內史騰。
“往年之時,國庫收入,以農賦為主,但是自從去年起,商稅比重,不斷上漲。”
“以上月數據為例,商稅收入,已經占據總收入的八成以上,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 趨勢!”
“據臣預測,若是外貿進展一切順利,今年我大秦的稅賦,至少能達到一萬萬七八 千萬錢!”
內史騰不假思索道。
作為大秦治粟內史,內史騰對於這些收入數據最是關注,每日都要查看數次,因此 根本就不需要翻賬本就能給出準確數據。
諸位朝臣,頓時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就連贏政臉上都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都知道大秦商業發展迅速,但是怎麽也沒有想到,居然能達到如此誇張的地步。
在這樣的數據下,還說什麽以農為本,實在是有點蒼白啊。
“諸位別忘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
“重農輕商,在昔日商君變革的時候,確實是極有道理。”
“因為當時的秦國窘迫之極,百姓們連肚子都填不飽,而且還麵臨著六國圍攻的龐 大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務農,以耕養戰,嚴格限製人口流動以及商業行為,確實是 最好的選擇。”
“也正是這個選擇,讓大秦積蓄了充足的實力,最終在父皇的統帥下一統六國,建 立了大秦帝國。”
“但是如今,內外環境,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土豆和紅薯玉米等新式作物,已經在春耕之中開始大麵積推廣,隻要等 到夏秋收獲之後,我大秦,再無缺糧之憂!”
“到時候的內史府,估計反而要為如何建造更多的糧倉而頭疼了。”
“糧食一旦充足了,大秦百姓必然更加積極添丁加口,人口很快會迎來一波大增 長,是也不是?”
贏長青掃視了一下眾位朝臣道。
一幹人連連點頭。
大秦人傳宗接代,開枝散葉,繁衍家族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
之前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條件,就算是生下來,也根本養不起。
如今這畝產高達數十石的新式作物一旦推廣,家家戶戶隨便十幾口人吃飽都不是問 題,有多餘的糧食,自然是要多多造人了。
“那麽好了,本太子想請教一下各位,若是一家之中,足有七八口人或者更多,但 是隻需要兩三個勞動力就可以輕鬆種出足夠全家人吃飽喝足都還有餘的糧食,其餘人要 做什麽?”
贏長青笑問道。
“自然是多開墾荒地,多種糧食多賣錢啊!”
馮去疾隨口迴答道。
“很好,可是馮相忘了一點,之前糧價較高,是因為產出較少!”
………
“等到新式作物大推廣之後,家家戶戶都有多餘的糧食,這糧食,又怎麽能賣出價 格呢?”
贏長青繼續追問道。
“就算是糧食豐產,也隻是我大秦,在異域之地,糧食價格一樣高昂吧?”
“兒臣的意思是,在鹹陽城郊,順著渭水和灞水衝擊平原建設起兩座新城,其中一 座用於居住,另一座,則是專業的商貿城池。”
“如今一來,不僅可以極大緩解鹹陽城內城的壓力,而且後續的商貿發展,也會更 加順暢,百姓們的居住條件,也會有一個極大的改善。”
“兩座新城修建成功之後,鹹陽城內部的諸多集市就可以進行重新改造,內城的環 境,也會隨著而變好許多。”
“兒臣的長期目標,是要讓擴建後的鹹陽城,不僅至少能容納兩百萬常住人口,而 且要讓裏麵的百姓生活條件達到世界最好。”
贏長青淡淡一笑道。
朝臣們頓時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要知道,如今整個大秦,才剛過三千萬人啊!
兩百萬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如今的整個內史區域了。
不過聯想到大秦如今的發展速度,眾人又不得不承認,贏長青的預留量,還是極有 必要的。
總不能過幾年人口暴漲之後,再來一次擴建吧?
那大秦堂堂帝都,還不成了補丁一樣的存在了。
不過很快,朝臣們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殿下,這長遠規劃確實是極好,然而這耗費!”
內史騰苦笑道。
國庫雖然收入不斷上漲,但是無奈這開支,更加誇張了。
“無妨!”
“本太子既然敢提出這樣的方案,這錢糧自然不在話下!”
“運作得好,不僅能有所盈餘,甚至可以給父皇修建一座新皇宮了!”
朝臣們再次麵麵相覷。
這也,太誇張了吧?
“長青你可是準備動用海外資源?”
“可是雖然江南傳來消息,說是水師在征討項逆一戰大勝,斬首俘獲過萬,但是前 往扶桑島嶼進行開采,也需要不少時間。”
“而且這筆進賬,大部分還要用以大運河等工程……”
贏政遲疑了一下道。
大秦國庫收入雖然不斷暴漲,但是隨著發展速度不斷提高,需要建設的地方,也實 在是太多。
如今大秦光是動用人力五萬人以上的大型工程,就超過了二十個。
若不是贏長青打開了外貿之路,加上草原各部落的免費俘虜,大秦國庫早就再次宣 告破產了。
“父皇,朝堂賦稅的來源和支出,有一句話總結得好,叫做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一次兒臣的打算,也是從民間募集用於此~次建設的資金。”。
贏長青淡淡—笑道。
“殿下的意思,是民間商人?”
馮去疾微微皺了皺眉頭。
由於諸多原因,對於商人,大秦朝堂重臣們,向來是沒有多大好感的。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已經伏誅的王綰,還是被“病退”的李斯,或者是現任的宰輔馮 去疾和頓弱,都是一致的態度。
“殿下,這商人,不可輕信啊!”
上卿姚賈跟著抱拳道。
“殿下,不可啊!”
“重農輕商,是我大秦國本,豈可輕易動搖!”
“若是重用商賈,隻怕是昔日之禍,又要不遠矣!”
其餘官員,也是紛紛諫言起來。
贏長青眉頭微微一皺。
看來大秦朝堂之中,對於商業的認知,還是相當落後啊。
得虧是自己,換成其餘人,敢提出要將鹹陽新城建設向民間商人募資,隻怕已經是 引起一片彈劾了。
看來是時候,給這群人好好上一課了。
“國庫之中,如今商稅收入占據幾成?”
贏長青沒有理會百官的質疑,而是直接將目光看向了內史騰。
“往年之時,國庫收入,以農賦為主,但是自從去年起,商稅比重,不斷上漲。”
“以上月數據為例,商稅收入,已經占據總收入的八成以上,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 趨勢!”
“據臣預測,若是外貿進展一切順利,今年我大秦的稅賦,至少能達到一萬萬七八 千萬錢!”
內史騰不假思索道。
作為大秦治粟內史,內史騰對於這些收入數據最是關注,每日都要查看數次,因此 根本就不需要翻賬本就能給出準確數據。
諸位朝臣,頓時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就連贏政臉上都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都知道大秦商業發展迅速,但是怎麽也沒有想到,居然能達到如此誇張的地步。
在這樣的數據下,還說什麽以農為本,實在是有點蒼白啊。
“諸位別忘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
“重農輕商,在昔日商君變革的時候,確實是極有道理。”
“因為當時的秦國窘迫之極,百姓們連肚子都填不飽,而且還麵臨著六國圍攻的龐 大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務農,以耕養戰,嚴格限製人口流動以及商業行為,確實是 最好的選擇。”
“也正是這個選擇,讓大秦積蓄了充足的實力,最終在父皇的統帥下一統六國,建 立了大秦帝國。”
“但是如今,內外環境,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土豆和紅薯玉米等新式作物,已經在春耕之中開始大麵積推廣,隻要等 到夏秋收獲之後,我大秦,再無缺糧之憂!”
“到時候的內史府,估計反而要為如何建造更多的糧倉而頭疼了。”
“糧食一旦充足了,大秦百姓必然更加積極添丁加口,人口很快會迎來一波大增 長,是也不是?”
贏長青掃視了一下眾位朝臣道。
一幹人連連點頭。
大秦人傳宗接代,開枝散葉,繁衍家族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
之前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條件,就算是生下來,也根本養不起。
如今這畝產高達數十石的新式作物一旦推廣,家家戶戶隨便十幾口人吃飽都不是問 題,有多餘的糧食,自然是要多多造人了。
“那麽好了,本太子想請教一下各位,若是一家之中,足有七八口人或者更多,但 是隻需要兩三個勞動力就可以輕鬆種出足夠全家人吃飽喝足都還有餘的糧食,其餘人要 做什麽?”
贏長青笑問道。
“自然是多開墾荒地,多種糧食多賣錢啊!”
馮去疾隨口迴答道。
“很好,可是馮相忘了一點,之前糧價較高,是因為產出較少!”
………
“等到新式作物大推廣之後,家家戶戶都有多餘的糧食,這糧食,又怎麽能賣出價 格呢?”
贏長青繼續追問道。
“就算是糧食豐產,也隻是我大秦,在異域之地,糧食價格一樣高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