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不光是韓世昭他們三個人愣住了,其他人也都愣住了,這玩的也太大了,不光要把那一萬七千多畝田地交出來,還要燒掉那些鄉民的借條,這不是妥妥的敗家子嗎?


    坐在左手位的李茂生有些坐不住了,那可是李家的祖產呐,你個臭小子說不要就不要了?就算是敗家,那也沒這麽敗的吧?


    可是還不得他開口,李林就拿眼神掃了過去,李茂生嘎的一下就被噎住了,他最終隻能硬生生的把已經到喉嚨裏的話給咽了迴去。


    “我說三位,你們覺得呢?”李林盯著韓世昭三人冷冷的問。


    之前他已經給了一顆甜棗了,那現在就得掄起棒子,不然自己這個縣令豈不是太好說話了嗎?


    那股冷意韓世昭他們自然是感受到了,他們的額頭上此時全是汗,看樣子今天不交是不行了,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韓世昭最後起身拱手道:“學生任憑大人吩咐。”


    李林嗯了一聲道:“韓員外,你家裏有一千多畝的官田,完全可以養活你們一家子了,日後還有香皂等買賣,錢是不會少賺的,咱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隻盯著土裏的那點糧食嘛。”


    韓世昭拱手,“是,大人,不過學生聽說大人家裏有畝產幾十石的糧種,不知大人能否勻一些種子給學生,學生願意花錢購買……”


    李林擺擺手打斷道:“你瞧,韓員外見外了不是?說什麽買呀?我迴頭讓人給你送十石過去。”


    韓世昭頓時大喜,有了那些種子,把其他的土地都交出去那就不虧了,反而還有得賺,如果沒有那些高產的種子,他家的一畝田在收成最好的年月,也不過就是在三石左右。


    雖說現在把其他的土地都交了出去,可是有了一畝能出幾十石的高產糧種,那可比之前所有的田地加起來收的還要多!


    其他兩人一聽,之前的那種心痛的感覺頓時沒了,反而是興奮,誰也不是傻子,這麽簡單的賬如果都算不過來的話,那就白活了。


    李林看到兩人臉上的表情,他微微一笑道:“你們要是也沒意見的話,那種高產的糧種我也會給你們,另外跟韓員外一樣,我也會給你們一個李氏商會的名額。”


    “那就多謝大人了,我們願意交出其他的土地,還請大人能夠說到做到!”兩人連忙拱手。


    李林哈哈一笑,“甚好,放心吧。”


    說到這,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杜恆:“杜兄,你迴頭做個統計,官田除外,剩餘的土地全部按照名冊分下去,除了咱們本縣的百姓外,那些願意在咱們縣落戶的流民也必須分給土地。”


    杜恆起身道:“是,少爺,名冊我已經登記好了,城外的那些人都願意在咱們縣落戶,迴頭我再去落實一下房屋的數量。”


    “好,那就辛苦了。”


    李林拱拱手,然後開口道:“我宣布,從明天開始,各鎮將設立鎮守衙門和百戶所,同時,縣裏將普及土豆和紅薯這兩種農作物,希望諸位能夠勠力同心。”


    說到這,他又看向了趙掌櫃,“趙叔,商業街要盡快的籌備,我這裏有一份計劃表,裏麵有詳細的操作方案,你拿去看看吧。”


    “好的,少爺。”趙掌櫃起身接過計劃書又坐了迴去。


    然後李林又說道:“現在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這一次率先開口的是太平鎮的鎮守,此人三十多歲,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名叫李升泰。


    “少爺,小的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李林示意了一下,“哦?你有什麽主意?說吧,我聽著。”


    李升泰起身拱手道:“現在已經到了年底,距離開春也不遠了,為了防備明年再次幹旱,小的認為應當發動各地的百姓開挖水渠和水庫,咱們這水係發達,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咱們完全可以向咱們李家莊那樣開挖水渠和水庫來抗旱呀……”


    崔承秀這時也站了起來說道:“少爺,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民以食為天,既然少爺要重新分發土地,那麽抗旱一事就應該早做準備。”


    韓世昭也站了起來,“大人,學生也認同這個說法,李家莊的水渠學生聽說過,我們興安鎮願意配合,迴去後學生就去組織百姓去開挖水渠和水庫。”


    “大人……”


    “大人……”


    一時間偏廳裏就熱鬧了起來,今天這個會開的很成功,所有人各抒己見,一直持續了三個小時,這才散會。


    最後李林敲定了分發土地,和開挖水渠,以及舉辦一個招商會的決定,同時,還敲定了三個鎮守的人選,那就是韓世昭他們三人。


    既然人家很給麵子,那自己總得拿出點誠意來不是?不然怎麽讓人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幹啊?


    送走了所有人,李林又帶著趙掌櫃去了南城外的工坊,在路過流民營地的時候,李林還特意的在裏麵轉了一圈。


    現在的流民營地已經大變樣了,以前是大大小小的各種窩棚,現在是一座座廠房式的集體安置房,裏麵被隔成了一間間的屋子,整潔又幹淨。


    玻璃工坊內,工人們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各種工序,李林把趙掌櫃帶到了成型車間,這裏麵有各種成品。


    趙掌櫃拿起一個造型精美的神像問道:“少爺,這東西究竟是怎麽雕刻和打磨的?這也太光滑了。”


    李林指了指不遠處的十幾個工人說道:“趙叔,這可不是雕刻打磨的,而是一次性澆鑄成型的,走,我帶你去看看。”


    說著,他帶著趙掌櫃就來到了那些模具跟前,趙掌櫃一看就明白了。


    他了然的點點頭,隨即又指著一塊平板玻璃問道:“少爺,這東西能拿來幹嘛用啊?”


    李林解釋道:“這個用處可大了,它可以用來裝在窗戶上,也可以用來裝在門上……”


    然後兩人又來到了吹製玻璃杯的車間,李林是一路介紹,尤其是當趙掌櫃來到了煉鋼工坊的時候,在得知了鋼鐵的產量後,他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少爺,這裏一天就能產出六萬斤鐵?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林心說:“在現代,人家一個小型煉鋼廠一天的產量都有五六百噸,中型的,一天少說也有五六千噸,我這裏有三百多號人,一天下來也才三十來噸,多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我帶著一座城來到了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虯髯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虯髯大叔並收藏穿越:我帶著一座城來到了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