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舊城新顏人盡笑 各路消息
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 作者:碧江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俊神色凝重地望著甘寧,他深知此刻甘寧的想法,這貨,又是一個崇尚武力至上的家夥,然,這絕非良策。
於是,劉俊快步上前,伸出一隻手搭在了甘寧的肩膀上,語重心長地說道:“興霸啊,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看甘寧仍是不情不願的樣子,便知道他仍有想法,於是便道 :“意氣用整個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有些不成文的規矩大家還 是要遵守。”說著,他輕輕拍了拍甘空的後背。
”喏!“甘寧俯拱了拱手。
的確是這樣,正如王家,他們對糜家的家財可是眼紅得很,然其不管再怎麽想要,卻始終不曾正麵對上。都是通過旁敲側擊引導其它人去對付他,最起碼表麵上保持著一團和氣。
見甘寧答應了下來,劉俊再次提起讓甘寧守護糜家莊園之事。這次甘寧再也同說什麽,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兩日後,經一番協商交接後,劉俊與糜貞領著糜老爺子與一千仆僮浩浩蕩蕩往平原而去,同行的還有三百餘畜力車,上麵滿載了各種物資。
劉俊自己也暗暗咋舌。以往出征,他從未關心過後勤保障的的問題,這也得益於賈詡與審配。他忽地有些懷念審配了。
“辰逸,那水匪頭子真能相信嗎?”糜華仍然滿是懷疑,“我把那麽多家業交給他打理,他會不會搞出什麽亂子?”
對於糜老爺子的問題,劉俊還真沒有太大的信心,怎麽說呢,他心裏對甘寧的忠義還是相信的,但這麽大一攤產業,甘寧能否搞得清楚卻不怎麽好說了。
畢竟,甘寧並不以這方麵的東西見長,隻不過他想的卻是,隻要甘寧能護住便好,過個年嘛,也就個把兩個月,待明年春耕,還得給甘寧配個智囊才行,最起碼是個賬房先生吧,否則,甘寧還真不一定頂得住。
“爺爺放心,甘寧忠義,自不會有何問題。隻是那賬目短期之內想來也不會有太多變動,無非是日常開銷。明年開春爺爺可以物色一可靠的賬房先生過來,又或者迴東海坐鎮便無憂矣。”劉俊笑道。
說到這個,糜老爺子其實心裏也明白,自己想出來走動走動,該放下的東西便一定要放下了,遂便不複多言。
一路的曉行夜宿,隊伍終於在七天後迴到了平原,已然是臘月初四,讓劉俊不由得大為感歎,這個朝代的時間真不值錢。
這八百餘裏(按折算約四百多公裏)的路程,按以前自己開車高速疾馳,也就隻是半天的時間便可到達,如今卻整整花七天。
好在一路的風平浪靜,再也沒有哪一路的強盜霄小過來搶劫,想來也是看著他們人多,還有披堅執銳的騎兵在前路開道。
如果路上再有險阻,這時間恐怕還得更久。
太史慈也早已將母親接來,典韋也從雒陽方向迴來了,龐德卻留在了山陽。
據典韋說來,是龐德主動要求留下的。
古稱“山南水北”謂之“陽”,而山陽位於太行山之南,因此稱為“山陽”。
山陽背靠太行山,常有盜匪出沒,龐德便在此擇一易守難攻之地作為據點,坐鎮於此,日常向滎陽與平原兩線派出人手巡視。劉俊甚感大妙。
張飛也從漁陽繞涿縣一圈迴到了平原,黃忠與戲忠在漁陽也算是風平浪靜,樂浪與玄菟隨著臨冬,條件卻是越發的艱苦,而公孫家又推了一個公孫度當了遼東的郡守。
呂布在稒陽也會時常受到鮮卑的襲擾,那些鮮卑人總愛派出小股零星隊長南下劫掠,雖然打不過呂布,但人家卻不跟你打,搶錢搶糧搶女人,搶完就跑,遠見遠走,常常讓呂布顧此失彼,大為火光。
最讓劉俊頗為頭大的消息,盧植與公輸清揚都在問劉俊何時與公輸萍完婚。
想到公輸萍,劉俊心中有此愧疚,自己這段時間整天與糜貞形影不離,還真把她給忘得一幹二淨了,於是修書幾封,派人送出,表示自己這次春節迴京祭祖後便請示皇上與太後,擇一吉日完婚。
打鐵鋪與紙廠也開始有工匠開始入駐,開始了運轉。張世平與蘇雙也送來了第一批物資,無他,全是糧食,隨之帶走的便是百車的“破虜尊”。
雖不是什麽貴重之物,但卻也可以保證平原王府眾人過年前的口糧,離過年還有將近二十餘日,還能再走二次,如此一來,平原物資短缺的局麵將會緩解。
邴原被安排進了新建的學塾之內,看著嶄新的泥磚房與木頭家俱,邴原覺得這趟來平原總算值了,畢竟,這一切可比自己一個人在家裏那個漏風的房子要強多了。
一些有見地的人聞聽他是王爺登門請迴來的先生,也時不時地領著自己的孩子過來套近乎,混臉熟,這裏的代表便是以石猛為首了,他領著柱子挎著一些新鮮的肉食過來拜訪。
邴原倒也是十分享受這種被人尊重的感覺,但他卻是越發地清高起來,人可以來,屋內奉茶,吃食卻 堅決不收。如此一來,邴原更是讓眾人越發的尊重。
其實並非他不收禮,他收下了也沒用,學塾內由於是新建,連個灶房都沒有,他收了有什麽用?生吃嗎?
何況,他要發揚吃大戶的精神,去王府吃飯,又或者去軍中混兩口,對於他一個人來講,在這裏要吃上飯那簡直是張口就來。
終於,在某個黃昏開飯之前,石猛提著個菜籃子,籃子裏麵裝的全是煮熟的食物與上好的破虜尊,讓邴原沒再去王府吃飯,卻依然打發了石猛身邊的柱子去了王府告知一聲。
兩人小酌一番,柱子火急火燎地跑迴來,不想卻在進門時被門檻絆了一跤,引得邴原哈哈大笑,“徒兒不必如此大禮。”就因這一句話,被石猛打蛇隨棍上,讓柱子趕緊拜師,當了邴原的首徒。
郭嘉整天跟李儒斯混在一起,不為別的,隻因在雒陽時郭嘉覺得自己心裏的小九九被這個文弱的仕人看了個透切。
說李儒文弱,那是因為郭嘉這半年長了不少的個頭,在劍館跟著一眾師兄學劍,夥食也跟得上,他再也不是半年前那個任人欺負的小娃了。劍術雖不高明,卻也有一股劍的淩厲,怒而拔劍不在話下。
於是,劉俊快步上前,伸出一隻手搭在了甘寧的肩膀上,語重心長地說道:“興霸啊,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看甘寧仍是不情不願的樣子,便知道他仍有想法,於是便道 :“意氣用整個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有些不成文的規矩大家還 是要遵守。”說著,他輕輕拍了拍甘空的後背。
”喏!“甘寧俯拱了拱手。
的確是這樣,正如王家,他們對糜家的家財可是眼紅得很,然其不管再怎麽想要,卻始終不曾正麵對上。都是通過旁敲側擊引導其它人去對付他,最起碼表麵上保持著一團和氣。
見甘寧答應了下來,劉俊再次提起讓甘寧守護糜家莊園之事。這次甘寧再也同說什麽,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兩日後,經一番協商交接後,劉俊與糜貞領著糜老爺子與一千仆僮浩浩蕩蕩往平原而去,同行的還有三百餘畜力車,上麵滿載了各種物資。
劉俊自己也暗暗咋舌。以往出征,他從未關心過後勤保障的的問題,這也得益於賈詡與審配。他忽地有些懷念審配了。
“辰逸,那水匪頭子真能相信嗎?”糜華仍然滿是懷疑,“我把那麽多家業交給他打理,他會不會搞出什麽亂子?”
對於糜老爺子的問題,劉俊還真沒有太大的信心,怎麽說呢,他心裏對甘寧的忠義還是相信的,但這麽大一攤產業,甘寧能否搞得清楚卻不怎麽好說了。
畢竟,甘寧並不以這方麵的東西見長,隻不過他想的卻是,隻要甘寧能護住便好,過個年嘛,也就個把兩個月,待明年春耕,還得給甘寧配個智囊才行,最起碼是個賬房先生吧,否則,甘寧還真不一定頂得住。
“爺爺放心,甘寧忠義,自不會有何問題。隻是那賬目短期之內想來也不會有太多變動,無非是日常開銷。明年開春爺爺可以物色一可靠的賬房先生過來,又或者迴東海坐鎮便無憂矣。”劉俊笑道。
說到這個,糜老爺子其實心裏也明白,自己想出來走動走動,該放下的東西便一定要放下了,遂便不複多言。
一路的曉行夜宿,隊伍終於在七天後迴到了平原,已然是臘月初四,讓劉俊不由得大為感歎,這個朝代的時間真不值錢。
這八百餘裏(按折算約四百多公裏)的路程,按以前自己開車高速疾馳,也就隻是半天的時間便可到達,如今卻整整花七天。
好在一路的風平浪靜,再也沒有哪一路的強盜霄小過來搶劫,想來也是看著他們人多,還有披堅執銳的騎兵在前路開道。
如果路上再有險阻,這時間恐怕還得更久。
太史慈也早已將母親接來,典韋也從雒陽方向迴來了,龐德卻留在了山陽。
據典韋說來,是龐德主動要求留下的。
古稱“山南水北”謂之“陽”,而山陽位於太行山之南,因此稱為“山陽”。
山陽背靠太行山,常有盜匪出沒,龐德便在此擇一易守難攻之地作為據點,坐鎮於此,日常向滎陽與平原兩線派出人手巡視。劉俊甚感大妙。
張飛也從漁陽繞涿縣一圈迴到了平原,黃忠與戲忠在漁陽也算是風平浪靜,樂浪與玄菟隨著臨冬,條件卻是越發的艱苦,而公孫家又推了一個公孫度當了遼東的郡守。
呂布在稒陽也會時常受到鮮卑的襲擾,那些鮮卑人總愛派出小股零星隊長南下劫掠,雖然打不過呂布,但人家卻不跟你打,搶錢搶糧搶女人,搶完就跑,遠見遠走,常常讓呂布顧此失彼,大為火光。
最讓劉俊頗為頭大的消息,盧植與公輸清揚都在問劉俊何時與公輸萍完婚。
想到公輸萍,劉俊心中有此愧疚,自己這段時間整天與糜貞形影不離,還真把她給忘得一幹二淨了,於是修書幾封,派人送出,表示自己這次春節迴京祭祖後便請示皇上與太後,擇一吉日完婚。
打鐵鋪與紙廠也開始有工匠開始入駐,開始了運轉。張世平與蘇雙也送來了第一批物資,無他,全是糧食,隨之帶走的便是百車的“破虜尊”。
雖不是什麽貴重之物,但卻也可以保證平原王府眾人過年前的口糧,離過年還有將近二十餘日,還能再走二次,如此一來,平原物資短缺的局麵將會緩解。
邴原被安排進了新建的學塾之內,看著嶄新的泥磚房與木頭家俱,邴原覺得這趟來平原總算值了,畢竟,這一切可比自己一個人在家裏那個漏風的房子要強多了。
一些有見地的人聞聽他是王爺登門請迴來的先生,也時不時地領著自己的孩子過來套近乎,混臉熟,這裏的代表便是以石猛為首了,他領著柱子挎著一些新鮮的肉食過來拜訪。
邴原倒也是十分享受這種被人尊重的感覺,但他卻是越發地清高起來,人可以來,屋內奉茶,吃食卻 堅決不收。如此一來,邴原更是讓眾人越發的尊重。
其實並非他不收禮,他收下了也沒用,學塾內由於是新建,連個灶房都沒有,他收了有什麽用?生吃嗎?
何況,他要發揚吃大戶的精神,去王府吃飯,又或者去軍中混兩口,對於他一個人來講,在這裏要吃上飯那簡直是張口就來。
終於,在某個黃昏開飯之前,石猛提著個菜籃子,籃子裏麵裝的全是煮熟的食物與上好的破虜尊,讓邴原沒再去王府吃飯,卻依然打發了石猛身邊的柱子去了王府告知一聲。
兩人小酌一番,柱子火急火燎地跑迴來,不想卻在進門時被門檻絆了一跤,引得邴原哈哈大笑,“徒兒不必如此大禮。”就因這一句話,被石猛打蛇隨棍上,讓柱子趕緊拜師,當了邴原的首徒。
郭嘉整天跟李儒斯混在一起,不為別的,隻因在雒陽時郭嘉覺得自己心裏的小九九被這個文弱的仕人看了個透切。
說李儒文弱,那是因為郭嘉這半年長了不少的個頭,在劍館跟著一眾師兄學劍,夥食也跟得上,他再也不是半年前那個任人欺負的小娃了。劍術雖不高明,卻也有一股劍的淩厲,怒而拔劍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