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酒?正日送來車上可有好酒?”盧植負手而立,晨?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射在盧府院中的圍牆上。


    盧府院中停著六輛馬車,車邊上站著五十名漢軍士兵,每人都是頂盔披甲,手持長槍,腰懸環首刀,端和是八麵威風。領軍者正是馬東馬正日。


    “屬下參見盧公。”馬東緊走幾步,距盧植約有五步左右,單膝下跪行禮。盧植卻雙目灼灼在幾輛馬車上掃來掃去。


    “先生,將軍與你見禮呢。”盧植身後傳來了一道溫和的聲音,讓他覺得自己失禮了,趕緊上前將馬東扶起,“正日辛苦了,快快請起。”


    馬東站起身來,目光卻停留在方才出言之人的身上,隻見此人身長七尺五寸,約合現今178厘米左右,雙耳垂肩,雙臂過膝,他的頭發雖不甚豐盈,卻有光澤;年方雙十的樣子,麵白無須,端的是一副好相貌。


    “盧公,這位是......”馬東的聲音拖得老長。


    “哦,這是我的學生,劉備劉玄德,玄德,快快過來相見,這是我的老部屬馬東馬正日。”盧植笑著對劉備介紹。


    兩人相互見禮後,盧植有點迫不及待,眼裏冒著綠光地盯著那幾輛馬車。


    世人隻知張飛好酒,且飲酒誤事。卻不太熟悉盧植,盧植對於酒的喜好程度也許比不過張飛,但如果說酒量的話張飛卻是望塵莫及的。


    有書記載:盧植身長八尺二寸(約1.88--1.95米),聲如洪鍾。性格剛毅,有高尚品德,常有匡扶社稷,救濟世人的誌向,不苟合取容,言論切直,不喜歡做辭賦,能豪飲一石。他年少時,拜大儒馬融為師,並引薦鄭玄為同門。


    這裏的一石按漢末計量單位折算,當是現在的120斤。或有所誇大,但卻可見盧植的酒量甚大。


    馬東自是清楚自己這位老領導對酒的執念,“快快快,先搬一壇酒到那邊亭子裏。”馬東吩咐著幾個士兵搬了一壇酒過去。


    “老爺,這裏有碗。”忠伯不愧是跟隨盧植多年的老人,已是拿著幾個碗走到了幾人麵前。


    盧植沒沒有絲毫做作,順手接過,“忠伯,你且看看辰逸那孩子都給老夫送了多少酒來,先搬到地窖去。”


    “正日,玄德,且來試試我們平原王的酒。哈哈哈。”美酒在前,盧植頗為高興。


    “喏!”


    “弟子遵命!”


    三人到亭中坐下,盧植輕輕拍去壇子蠟封,清冽醇香的酒倒滿酒碗。


    “先生,這真是師弟所釀?”劉備看著這酒的賣相就覺驚歎。


    盧植看了看劉備,又看看馬東,沒有說話,率先捧起酒碗,放在鼻子重重地做了個深唿吸。


    “妙!妙哉!”將酒碗下移兩寸,”咕嚕咕嚕“僅兩口便將酒一飲而盡,叭喳著嘴,”啊......“整個人卻呆立著,再也沒說話。


    劉備最先沉不住氣的,“先生......”


    “好酒,啊,我收了個不得了的學生啊......”盧植幽幽一歎,隨即想起幾個月前第一次見劉俊的情景,那個一臉青澀的少年郎,卻是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拜將封侯,讓人不得不感歎命運的奇妙。


    “喝吧,好酒須自己品嚐,旁人說得再多也難解其中滋味。”說完,自顧自地又給自己倒上一碗,那感覺,生怕喝少了吃虧一般。


    劉備和馬東都端起酒碗,學著盧植的樣子,先聞一聞酒香,再慢慢品嚐。


    酒一入喉,兩人眼睛皆是一亮。


    馬東暢快道:“此酒應為玉液瓊漿,世所罕有。”


    劉備則歎道:“師弟竟有如此手藝,實乃大才。”


    此時,一陣風吹過,帶來絲絲涼意。


    盧植望向遠方,緩緩道:“英雄配美酒,寶劍贈佳人。若無美酒,英雄豈不寂寞;若無佳人,寶劍豈不孤單。”


    劉備和馬東相視一笑,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氣。


    風再起,吹落樹葉幾片,仿佛也在為這美酒而陶醉。


    滎陽城。


    百裏虎雖是縣令,卻總愛穿著一身盔甲混跡在一幫大頭兵中間,絲毫沒有一縣之長的覺悟。


    他出身斥候,雖好酒,卻有很強的自控力,隻不過今天卻是有點控製不住,連灌三碗的百裏虎,正呈“太”字型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左腳輕輕地踢了踢身邊跟他一起躺著的王豆,“豆子,想啥呢?是否想鎮北軍了?”


    “嗯,想他們了......”身邊的王豆似乎睡著了,嘴裏有點含糊不清。


    百裏虎卻沒理他,自說自話,“我想我們鎮北軍的那幫兄弟了,唉,早就應當如那張汛,緊緊追隨著將軍的腳步就好了。”


    王豆半夢半醒,迷迷糊糊笑道,“縣太爺,你獨當一麵不好嗎?在這滎陽裏你就是個小土皇帝。”


    “你懂個屁,獨擋一麵,既是榮譽,亦是靶子。站在頂峰,四周皆敵。派係之爭、同僚之妒,乃至最親之人,都可能成為背後的刀。”百裏虎閉著眼睛,說出了一番自認為很有道理的話。


    但迴答他的卻隻有王豆如雷的劓聲。見王豆沒有理會他,百裏虎也漸漸進入夢鄉,在那,他又見到了那一身黑甲的兄弟們正在朝他招手,歡唿。


    而正被百裏虎叨念的劉俊,此時正在渭河之畔,這是涇河與渭河交匯之地。


    涇河上遊流經黃土高原,但河道深切入岩層,泥沙較少,河水清澈;而渭河上遊河道泥沙沉積多,河水常年渾濁。因此,當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形成明顯的分界線。


    先秦時期《詩經.邶風.穀風》中的“涇以渭濁,湜湜其沚。”說的便是這裏,到後來演變為成語涇渭分明。


    劉俊正在飲馬,卻見兩騎正向自己飛奔而來。


    待近時,卻見兩人均作武官打扮,前方馬匹上端坐一人,手執軍中製式長矛,頭戴鐵盔,身披鐵甲,腰懸一柄環首刀。


    而後麵那人也作一樣的打扮,不過手中的武器卻是一把長柄大刀。


    “前麵的商隊快走,後麵有強盜。”前麵那個顯然是個急性子,未待靠近,便遠遠吼道。


    “將軍請留步!不知對方有多少人,竟然讓將軍如此狼狽?”劉俊笑眯眯地向那騎兵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江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江散人並收藏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