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說,接下來的戰鬥我們該如何進行,不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林俊招唿著幾人,此時他深感一個謀士的重要。


    3600vs。


    林俊粗略地在心中盤算一下敵我雙方的兵力。雖說收繳了對方的戰馬,但那隻是把對方的機動性給打掉了,僅靠自己這點兵力,如果匈奴人死守,還真不容易戰而勝之,畢竟,對方不是泥捏的,一但被對方包圍,自己這幾千人失去了機動性,估計就算打勝也是慘勝。林俊緩緩地把目光投向幾名軍侯,複又看了看黃忠與徐榮。


    “將軍,我有一計。”有人打破了這個沉默,卻是一路上都沒有什麽存在感的宦官郭勝。自率禦林軍轉成鎮北衛之後,一路都沒怎麽說話,至於他一路在想什麽,那就不得而知了。


    “哦,郭軍候有何妙計,快快說來。”林俊笑眯眯地道。關於宦官,林俊心裏其實並無太多偏見,畢竟,這個朝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他哪能管得了那麽多,隻要聽自己的話,那便是好宦官。


    “咱家以為,匈奴人現已丟失戰馬,失去了快速的機動能力,我軍今夜夜襲,定可一舉而破之。”郭勝的聲音很是尖細,讓林俊聽在耳裏不由得甚覺刺耳,但仍是緩緩地點了點頭,“很好,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將軍,俺李泉覺得我們可以利用漁陽城牆圍堵,另外三麵各安置1200士兵進行攔截,隻要有人突圍,我軍便將其擊潰,如此一來,無出數日,匈奴人便是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任我宰割了。”其中一個自稱為李泉的軍侯大聲說道。林俊麵露微笑,輕輕地點了點頭,不得不說,如果兵力再多個三五千人,這個辦法還真不錯。但敵我兵力太過於懸殊,且還要再拖幾天,遲恐生變。林俊還是沒有表態,“大家盡管暢所欲言,我們共同探討破敵的最佳方法。須知我軍現在隻有三千餘人,大家不但要想辦法打勝仗,而且要想辦法在打勝的同時把自己各部曲的兄弟傷亡盡可能地減少,否則,盡殲敵軍,我部也全軍覆滅了,那這樣的勝利就沒有意義了。”


    此言一出,幾個軍侯頓時覺得心底一暖,紛紛點頭,也開始討論起來。的確,打勝的同時也要保存自己,這一點很重要,不然打個慘勝確實沒什麽意義了。


    黃忠道:“我沒什麽好建議,還是那句老話,圍三闕一,讓其逃竄,利用戰馬的機動性吊尾追殺,定當全殲敵軍。”這話再次出現,讓林俊的心微微一震,覺得馬上要抓住什麽了,但卻總是差了點什麽,某些靈感一閃而過,但很快就消失了。


    林俊搖了搖頭,隻覺得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不由得閉起了雙眼,喃喃地道:“大家靜一靜,方才大家都是站在我軍的立場去考慮的,如今大家不妨換個位置,假如你是匈奴首領,現在在幹什麽,接下來會做什麽?”此言一出,眾人眼前紛紛一亮。對啊,隻要知道對方接下來會幹什麽這一切不就好辦了嗎。


    “將軍,末將認為匈奴首領會逃走。”徐榮緩緩地開口道,“作為一個馬背民族的首領,他不會不明白失去戰馬的匈奴人意味著什麽,他一定會盡快的逃離。”


    “對,對。”眾人紛 紛眼前一亮,徐榮繼續接著說道,“按將軍的思維,我們下一步就是要知道,匈奴首領什麽時候會逃離,會走哪條路,又會用什麽方法逃走?”


    “報,營外趙雲帶一老叟求見將軍。”帳外傳來傳令兵的聲音。林俊心有不爽,但很快便壓了下去,既然趙雲帶來一老叟,想來會有什麽事吧。


    “好,請他們進來。”


    就在幾人在推算於夫羅下一步會做什麽的時候,於夫羅也正在與幾個部落首領議事。


    “大家都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麵。”於夫羅望著三人淡淡地說。


    幾人麵麵相覷,卻無一人搭話,冷場數息後,東胡王還是率先開口了,“都督,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們匈奴人沒了戰馬的結果是什麽,現在無非隻有兩條路,一是拚死一戰,今晚趁夜突然襲擊對方軍營,趁亂搶迴我們的馬匹;二就是盡快撤離,越快越好。你們覺得呢?”


    “我覺得還是趁早撤離為妙,問題是該什麽時候撤,從哪裏迴去?”休屠王淡淡地道。


    “我讚成今晚突襲對方營寨,不管能否搶迴戰馬,至少可以讓漢軍造成混亂,我們可以趁亂突圍。大家怎麽看?”混邪王慢吞吞道。


    於夫羅的目光再次從幾人身上掃過,終於緩緩開聲,“好,既然大家都一致認同突圍,那就定於今晚亥時,大家到我處集合,到時指揮大軍投營,一起突圍。”


    “喏!”幾人雖沒再溝通什麽,但彼此心裏俱已明白,失去戰馬的士兵想走是不可能了,而幾個部落頭領能帶走的騎兵與戰馬估計也隻能是廖廖數百騎,至於迴到部落會怎麽樣,那都不用想了,有命迴去再說吧。


    時間很快便到了天黑,於夫羅爬上高台,看著遠處燈火輝煌,人喊馬嘶的漢軍大營,不由得暗暗叫苦,嘴裏喃喃地道,“父王,孩兒今次可是被檀石槐給害苦了。請長生天護佑我今晚能順利返迴草原,吾必三牲祭天還願。”說完還雙手合掌在胸口虔誠地拜了一拜。


    而此時於夫羅口中的檀石槐正滿臉紅光地高舉酒碗,“諸位,請大家共飲此杯。”


    “飲。”兩旁的人齊齊舉起手中酒碗,一飲而盡。這十二人便是東西中部鮮卑的十二大人,他們分別是:槐頭(又稱宇文莫槐),素利 ,闕機,彌加,慕容, 闕居,柯最,宴荔遊, 拓跋鄰,日律,落羅,置鞬。 形成外麵叫的十二大人。檀石槐此時看起來像是醉了,毫不收斂地仰天大笑,“哈哈哈,本王今日甚喜,去年烏桓丘力居以三千鐵騎一統東南、冀北、遼西自立,但在我麵前仍是被我一紙文書令其與公孫瓚拚命,而匈奴於夫羅這幾天應該也是漁陽與漢軍苦戰,倒是便宜了我兒和連,幾位大人不防在我彈汗山住上幾天,我兒所得戰利品大家人人有份。”


    “謝謝大王。”十二人紛紛站起,右手握拳至於左胸,腰彎至75度左右。這便是鮮卑的禮節。彈汗山上鼓樂喧天,一片載歌載舞的熱鬧景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江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江散人並收藏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最新章節